王德用(980年—1057年4月3日),字元辅,郑州管城(今郑州市)人,北宋官员。

生平简介

编辑

王超怀州防御使,德用以父萌任西头供奉官,补衙内都指挥使。面黑,颈以下白晳,“素善射,虽老不衰”,至道二年(996年)夏,王超率兵六万出征讨李继迁。德用十七岁为先锋,将万人战铁门关,斩首十三级,俘掠畜产以数万计。进师乌白池,他将多失道不至,虏锐甚,超按兵不进,德用请乘之,得精兵五千,转战三日,敌势却。德用曰:“归师迫险必乱。”乃领兵距夏州五十里,绝其归路,下令曰:“乱行者斩!”一军肃然,超亦为之按辔。继迁蹑其后,左右望见队伍甚严整,莫敢近。超抚其背曰:“王氏有子矣”。

三年(997年),迁东头供奉官。咸平二年(999年)迁内殿崇班(武阶,三班使臣,大使臣,正八品),三年(1000年)为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头。景德二年(1005年)为御前忠佐马军都头。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出为相州巡检(差遣)。盗贼张洪霸相聚界上,吏不能捕。德用以毡车载勇士,诈为妇人饰,过邯郸。贼果来邀,勇士奋出,悉禽之。徙督捕陕西东路,盗贼相戒曰:“此禽张洪霸者。”皆相率逃去,王德用由事知名。为环庆路指挥使,寻以奏事忤旨,责授郓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后以将家子宿卫真宗,七年(1014年)迁散直将虞侯、散直都头。八年(1015年),迁散元班都虞候、内殿直班都虞候。天禧四年(1020年)为殿前指挥使左班都虞候、柳州刺史(阶官,正任刺史,从五品)。乾兴元年(1022年),迁捧日军左厢都指挥使、英州团练使(阶官,正任团练使,从五品)。

天圣三年(1025年),以博州团练使知广信军。城坏久不治,德用率禁军增筑之,有诏褒谕。五年(1027年)徙知冀州,为马步军都部署,授康州防御使(阶官,正任防御使,从五品)、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禁军军职),又除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禁军军职)、六年(1028年)除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候(禁军军职)。召还,八年(1030年)为州马步军副都部署(差遣),除殿前司都虞候(禁军军职)。十年(1032年)除桂州观察使(阶官,正任观察使,正五品)、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禁军军职)、权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章献太后临朝,有求内降补军吏者,德用曰:“补吏,军政也,不可与。”太后固欲与之,卒不奉诏,乃止。太后崩,有司请卫士坐甲,德用曰:“非故事也。”不奉诏。仁宗阅太后阁中,得德用前奏军吏事,奇之,以为可大用,明道二年(1030年),以福州观察使拜检校太保、签书枢密院事(差遣)。德用谢曰:“臣武人,幸得以驰驱自效,赖陛下威灵,待罪行间足矣。且臣不学,不足以当大事。”帝遣使者趣入院,遂为枢密副使。景祐元年(1034年),以奉国军节度观察留后(阶官,正任节度观察留后,正四品)同知枢密院事,迁知枢密院事。二年(1035年)领安德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定国军节度使(阶官,从二品)、宣徽南院使(职事官)。元昊反,德用请自将讨之,不许。

至和初年,为知枢密院事。御史中丞孔道辅弹劾过王德用,“且谓德用得士心,不宜久典机密”[1],遂罢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加官,从三品)。有言德用市马于府州者,上其券,乃市于商人者。言者犹不已,降右千牛卫上将军(环卫官,从三品)、知随州事,州置判官,家人皆惶恐,德用举止言色如平时,惟不接宾客而已。

后起为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后、知青州事,改澶州。陕西用兵久无功,契丹遣刘六符来求复关南地,以兵压境。德用见仁宗,流涕言:“臣前被罪,陛下赦而不诛,今不足辱命。”仁宗慰劳,曰:“河北方警,借卿镇抚之。”又赐手诏慰勉,拜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事。岁大熟,六符见德用拜曰:“此公仁政所及也。”徙真定府路、定州路马步军都部署,还奏事,复以宣徽南院使判成德军。

契丹使谍者来觇,或请捕杀之,德用曰:“ 第舍之,彼得实以告,是服人之兵以不战也。”明日大阅,援桴鼓之士皆踊跃,进退坐作,终日不戮一人。乃下令:“具糗粮,听吾鼓声,视吾旗帜所向。”觇者归告契丹,谓汉兵将大入。既而复议和,遂徙陈州,又徙河阳。不行,入奉朝请,出判相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差遣)、判澶州事。徙郑州,封祁国公(爵,国公,从一品),还,为会灵观使(祠禄官)。德用素善射,虽老不衰。侍射瑞圣园,辞曰:“臣老矣,不能胜弓矢。”帝再三谕之,持二矢未发。帝顾之,使必中,乃收弓矢谢,一发中的,再发又中。帝笑曰:“德用欲中即中尔,孰谓老且衰乎?”赐袭衣、金带,加检校太师,复判郑州,徙澶州,改集庆军节度使,封冀国公。皇祐三年,上疏乞骸骨,以太子太师(加官,太子三师,从一品)致仕,大朝会缀中书门下班。

德用虽致仕,乾元节上寿,预班廷中。契丹使语译者曰:“黑王相公乃复起耶?”帝闻之,起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至和元年,遂以为枢密使(差遣),命入谒拜。明年,富弼拜相,契丹使耶律防至,德用与防射玉津园。防曰:“天子以公典枢密而用富公为相,将相皆得人矣。”帝闻之喜,赐弓一,矢五十。后封鲁国公,求去位至六七,乃以为忠武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又以为同群牧制置使(差遣)。有诏五日一会朝,听子孙一人扶掖。嘉祐二年(1507年)二月二十四日卒于家,[2]年七十九,赠太尉(赠官,三公,正一品)、中书令(赠官,正二品),谥武恭,遗言曰:“臣有俸禄足以具,死事不敢复累朝廷,愿无遣使者护䘮,无厚赙赠”。[3]加赐其家黄金百两白金三千两。

家族

编辑
  • 曾祖:王方,追封蒋国公,赠尚书令兼中书令、特赠太师、晋国公
  • 曾祖母: 毕氏,追封韩国太夫人、鲁国太夫人
  • 祖:王玄,追封曹国公,赠尚书令兼中书令、特赠太师、齐国公
  • 祖母:路氏,追封陈国太夫人、特追封□国太夫人
  • 父:王超,建雄军节度使、赠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鲁国公、燕国公
  • 生母:朱氏,韩国夫人、追封荣国太夫人、特追封吴国太夫人
  • 继母:张氏,鲁国太夫人
  • 弟:王德基,延州观察使
    • 侄:王咸有,阁门通事舍人
  • 弟:王德恭,蕲州刺史
  • 妹:王氏,适葛怀敏
  • 妻:宋氏,安定郡夫人,追封荣国夫人
  • 子:王咸熙,东头供奉官,赠左金吾卫上将军
    • 孙:王泽,皇城使
    • 孙:王渊,西上阁门使
      • 曾孙:王任,内殿崇班
      • 曾孙:王价,供备库副使
      • 曾孙:王俣,右侍禁
      • 曾孙:王侁,右班殿直
      • 曾孙女:王氏,适明州录事参军事夏大同
      • 曾孙女:王氏,适右侍禁张宗陶
      • 曾孙女:王氏,适汝阳县主簿李元弼
      • 曾孙女:王氏,适右侍禁石京
      • 曾孙女:王氏,适凤翔府司理参军事张克勤
      • 曾孙女:王氏
  • 子:王咸融,西京左藏库使、果州团练使
  • 子:王咸庶,内殿崇班
  • 子:王咸英,供备库副使
  • 子:王咸康,内殿承制
  • 女:王氏,适驾部司郎中张叔詹
  • 女:王氏,适太常寺博士程嗣恭
  • 女:王氏,适国子监博士寇𬤇
  • 孙:王淑,左侍禁
  • 孙:王淇,左班殿直
  • 孙:王潭,右班殿直
  • 孙:王沅,左侍禁
  • 孙:王瀛,左侍禁
  • 孙:王温,未仕

注释

编辑
  1.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4
  2. ^ 《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墓志铭
  3. ^ 《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十九

参考书目

编辑
  • 吴亮:《忍经》
  • 《王临川集》卷九十 《行状墓表鲁国公赠太尉中书令王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