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状甲,也叫复型小趾甲,是在小趾上的一项身体特征,有些人在小趾外侧的长出一片细小的“第六片趾甲[1]。复型小趾甲是单基因优势性状,类型多样,呈单侧或双侧,其出现频率随年龄变化。

右脚趾的复型趾

它在中国北方汉族中比较常见,由中国中部向四周递减[2][3]但这种理解多半是基于神话,并无医学根据。[来源请求]

特征

编辑

它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状,是一种常见的汉族性状。[2]

在郝卫国等人的调查中,瓣状甲的出现频率在5岁下最低,出现瓣状甲的最小年龄为3岁。瓣状甲双侧发生概率为78.79%,单侧位21.21%。一般为两瓣,也有三瓣的情况。[4]

依照郝卫国等对陕西周至县一个自然村的调查,瓣状甲发生几率为79.17%[4]。而俞路漫等发现,安徽等11省瓣状甲出现率高于40%,向四周递减,黑龙江低于30%[3]

传说

编辑
  1. 关于跰趾流传较广的传说是“山西人脱袜验甲”:山西民间,有“脱袜验甲”的传统说法。相传600多年前,朱元璋坐得天下,决定把当时人口较多的山西人南迁。移民们集合到洪洞县槐树下,难舍故土,士兵们在每人的小脚趾甲上砍了一刀,方便日后认祖归宗,但凡是趾甲上有裂痕、或趾甲分瓣的,都是亲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副教授边建超、研究生郝卫国等人,对出自洪洞的跰甲传说,做了遗传学方面的考察和研究。结果发现,从山陕经豫苏浙到赣闽,瓣状甲的分布呈递减趋势。这表明,瓣状甲的分布在一定区域里,的确与山西移民有关[4]
  2. 这一特征是现今许多汉族人的祖先因长期生活于岩山上,经常于岩山上攀爬上下而演化出来的。[来源请求]

参考

编辑
  1. ^ Chi, CC; Wang SH. Inherited accessory nail of the fifth toe cured by surgical matricectomy. Dermatologic Surgery. August 2004, 30 (8): 1177–1179. PMID 15274716. doi:10.1111/j.1524-4725.2004.30351.x. 
  2. ^ 2.0 2.1 朱科静,金英姬,金玉姬.瓣状甲的历史由来及遗传学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8(03):212-215.DOI:10.13845/j.cnki.issn1673-2995.2017.03.026.
  3. ^ 3.0 3.1 俞路漫,周芸芸.中国汉族人群瓣状甲出现频率的调查研究[J].天津科技,2018,45(10):89-91.DOI:10.14099/j.cnki.tjkj.2018.10.029.
  4. ^ 4.0 4.1 4.2 郝卫国,边建超,朱萍.瓣状甲的类型、分布与遗传方式——对陕西周至县某村的调查[J].人类学学报,2005(04):319-327.DOI:10.16359/j.cnki.cn11-1963/q.2005.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