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fǔ;粤语:pou2),或者是清代政府和民间对地方的区域划分制度之一。

例如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地名用字。西关有十八甫,一说十九甫。由西濠金字湾西侧第一津开始,向南成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转西至下西关是九、十、十一甫,再转东向南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转向西为十七、十八甫,再转北往东为十九甫。

再如上海:清朝上海县境内共有217个“图”。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为防御太平天国建立了军民联保联防的商业团防制,并把上海城厢划为廿七个“铺”,头铺在县城东的姚家弄一带,城东南为十五、十九铺,西南为二十铺。城北为十二铺,西北为八铺,东北为四铺,城东宝带门(今小东门)外,为十六铺,其余辅区均在城厢内。

传说

编辑

相传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率领清兵进攻广州城,遭到当地民众的截击,伤亡惨重。攻陷广州城后。尚可喜下令血洗广州,杀人三日,从西门起连杀十八铺路(一铺路等于十里)。当时有一个幕僚王湘泉得知内情,以商铺的铺代替铺路的铺,以减少伤害无辜。 他叫来心腹,赶制十几块木牌,写着“第一铺”、“第二铺”,一直写到“十八铺”。从六脉渠第一津起,为“第一铺”;每过一条街,又钉上“第二铺”;直到钉到“第九铺”,怕引起怀疑,以六脉渠为界,分为“上九铺”和“下九铺”;往后一直钉到“十八铺”。 第二天,执行杀人命令的清兵不知底细,杀到钉有“十八铺”的木牌处便罢手。 其他百姓听闻清兵屠城,纷纷到六脉渠里躲避。但天降暴雨,六脉渠水陡涨,又淹死了不少百姓,为广州历史上的“杀人十八铺,填尸六脉渠”的惨案。后来为了避免泄密,悄悄刮掉了木牌中“铺”字的金字旁西关就出现了一连串带“甫”字的地名。 [1]

“甫”字来源

编辑
  1. “埗”的谐音,即水边地,埗头[2]
  2. 明朝商人的街圩组织称呼[3]
  3. 平坦而未耕种的土地
  4. 古时南越方言布、埔、圃、浦、步和埗的译音,指村庄。如黄埔东圃[4]
  5. “铺”即“甫”[5]。关于“甫”字,原指埗头,也写作“浦”( 或“步”)。明代时广州十八甫商业繁荣,人们把“浦”改作“铺”。到了清代,人们出于简化,把“铺”写成“甫”。

广州各甫

编辑
  • 第一津:由西濠转入金字湾处起至万善里百市坊(今属越秀区[6]
  • 第二甫百市坊桃源坊
  • 第三甫桃源坊石冈街(今中山七路西门口段)
  • 第四甫石冈街麻纱巷
  • 第五甫麻纱巷青紫坊(今龙津路
  • 第六甫青紫坊福安里(今福隆里
  • 第七甫、第八甫福安里往南
  • 第七甫福安里到荣业里
  • 第八甫:荣业里到安良里
  • 以上各甫南北走向,今为光复北路、光复中路。
  • 第九甫:第八甫向西至文昌路口,即由西濠向西至文昌巷口(今文昌路)。第九甫以吉星里(今德星路长寿路)分出上九甫和下九甫。
  • 第十甫:文昌巷至十六甫新街(今十六甫大街)
  • 十一甫:十六甫新街至下西关涌
  • 以上各甫东西走向,现为上九路、下九路、恩宁路。
  • 十二甫:下西关涌南折往东至联桂坊。晚清时期南海县平地村黄氏家族人来到广州城经商 ,先后在城西(西关)十二甫一带买地 、置房 、置铺 。鼎盛时几乎整条十二甫街物业俱为黄姓所有,被世称之为“十二甫黄”
  • 十三甫联桂坊北折东转再北折至十八甫北路口(古德兴桥
  • 十四甫:十八甫北路口至西濠边为东西向
  • 沿大观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开河后是繁荣地区,为明末广州出现柳波涌的航道,货船衔尾而进出。十四甫码头当时为繁荣地带,有青云桥沟通第八甫。万历年间逐渐淤塞,仍留十四甫码头,作为货船运终点,在西濠十四甫水脚地名至今仍存,而甫名渐没。
  • 十五甫:沿西濠南下,即濠边至装帽街,南北走
  • 十六甫:装帽街至鬼驿市(今扬巷路口)
  • 十五甫、十六甫原址在今光复南路桨栏路一带,道光壬午(1822年),两甫被火烧毁,两甫商民集资改在上西关涌(今宝华路南段)重建。并改名为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等,以示不同于昔日的甫址。昔日十五甫、十六甫是在十四甫濠边向南转街道上,根据同治《南海县志》附图,即由濠边十四甫转南为十五甫、十六甫,连十七甫。今天十五甫的故址为装帽街北地,在《南海县志》地图上这是条直街,而现在曲曲折折已不像当时的街道。当日的十六甫也并非全部烧毁,其中的浆栏街如今仍还属于十六甫。
  • 十七甫:鬼驿市至富善东街
  • 十八甫富善东街大观河
  • 十九甫:第九甫至大观河[7]

现存有“甫”字之街道名

编辑
  • 第一津街
  • 第十甫路
  • 十八甫北路
  • 十八甫路
  • 十八甫南路
  • 十八甫西路
  • 十一甫新街
  • 十二甫西街
  • 十三甫
  • 十五甫正街
  • 十五甫一巷
  • 十五甫三巷
  • 十六甫大街
  • 十六甫北街
  • 十七甫北街
  • 十九甫
  • 三甫水脚
  • 六甫水脚
  • 七甫水脚
  • 八甫水脚
  • 十四甫水脚

脚注

编辑
  1. ^ 该说法最早见于中山大学1929年7月3日出版的《民俗》(第67期)中《十八甫的来历》一文(作者:李建青),虽然有清兵血腥屠杀羊城百姓的史实为背景,但巧设路牌等情节缺乏史料证据,清王朝平定平南王叛乱后,揭露平南王骄横残暴的官私著述甚多,但都未见他下令杀人十八铺路的有关史料以及王湘泉智骗清兵的掌故。
  2. ^ 第二甫至第八甫在宋代所浚的城西护城濠的西岸。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吴处厚写的《青箱杂记》说:“岭南谓水津为步,言步之所及、故有罾步,即渔者施罾处,有船步,即人渡船处。”近人罗香林的《古代越族方言考》则指出:“称水津为浦,或转称为步,乃吴越与楚通用方言,字或作埔、或涉。”广州各序的“甫”字号地名,是从第二甫开始,而没有第一甫、只有第一津。以至广州方言中有这样一句歇后语:“第一津——没有谱(甫)”津即渡口,渡口必有涉头,可见,在第一津、第二甫、第三甫……这一地名系统中,作为通名的“津”与“甫”是同等意义的。
  3. ^ 见明代时,广州和佛山的商人为了防盗贼,成立了民间自卫组织“铺”。“十八甫”就是源于西关的商人所成立的十八个商业自卫组织。此说见曾昭璿和黄少敏两合著的《珠江水系下游河道历史时代的变迁》一文(刊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丛书之十二》)
  4. ^ 张寿祺认为“上九甫”乃指“前边九座村庄”,“下九甫”指“后边九座村庄”。合起来为十八座村庄,故“总称为十八甫”。出自《广州十八甫原是十八座村庄》和《关于广州古南越音地名的一些问题》(分别刊于《广州研究》1985年第4期、1986年第11期)
  5. ^ 明代史料中,广州诸“甫”均写作“铺”,后来,人们出于简化的需要把“铺”写成“甫”。见王一洲先生《广州“十八甫”的原意是什么?——对<广州十八甫是十八村庄>一文的商榷》(刊于《广州研究》1986年第3期)
  6. ^ 因第一甫古时能通往兰湖(今流花湖一带),故称不称(津,渡口也)。西关有歇后语曰“第一津——冇谱(甫)。”
  7. ^ 十九甫有争议。广州人一般只说“西关十八甫”而非“西关十九甫”。十九甫乃一横甫,疑是后人追加之称呼。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