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
《瘗鹤铭》是一部摩崖石刻,原石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北宋黄庭坚誉之为“大字之祖”。今余残石五块,存放于焦山碑林之内。
历史
编辑《瘗鹤铭》原石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唐代宗时石碑被雷击裂成五段,崩落滑坡,滚落江中,在长江躺了三百多年。
到北宋庆历年间,镇江郡守钱子高在退潮的江底打捞起一块残石,便在焦山兴建宝墨亭以安立这块残石。熙宁年间,因焦山岛水域修建运河,在疏流工程中,再寻获四块残石。但命运多舛的《瘗鹤铭》残石,于明洪武年间再度坠江。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由陈鹏年在冬季枯水期,以钜资募工打捞,经三个月的搜索,终于在距离焦山下游约三里处,寻获五块《瘗鹤铭》残石,让《瘗鹤铭》沉入江中七百多年后,又得以重见天日。残碑石块后来移置焦山上,砌入定慧寺伽蓝殿南壁中。在躲过日本侵华战火的掠夺后,于1962年移往焦山宝墨轩碑林至今。
作者
编辑该石刻题载“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关于作者和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宋黄庭坚、苏舜钦认为是王羲之所书,也有人认为是唐人顾况、王钻书。宋金石家黄伯思考为梁陶弘景书,后世多同意这种说法。陶弘景(452—536)字通明,晚号“华阳真逸”。
特色
编辑《瘗鹤铭》字体厚重高古,书风古朴自然,用笔奇峭飞逸,字号大小不一,字序由左写到右,不具真名,不录书写纪年,此举实在是中国书法史上绝无仅有的异品。楷书中揉和了隶书和行书的风格,颇受飘逸的六朝书法影响。宋黄庭坚誉为“第一断硅残壁,岂非至宝”。曹士冕《法帖谱系》[1]云:“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宋吴琚在诗中描绘:“游僧谁渡降龙钵,过客争摸《瘗鹤铭》。”可见人们对此铭的重视。其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之风范。[2]
《瘗鹤铭》据黄伯思考,为南北朝陶弘景为埋葬亡鹤所写的一篇铭文,由于书法字体大字雄伟,笔韵超逸,神彩脱俗,虽为楷书,但兼备草情、隶意,南梁天监十三年(514年)此帖被刻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面崖石上,后世书法家争相临习,被誉为“大字之祖”。
外部视频链接 | |
---|---|
CCTV-瘗鹤铭 上 | |
CCTV-瘗鹤铭 下 |
拓本
编辑- 《瘗鹤铭》宋拓本
- 《瘗鹤铭》水前本
- 《瘗鹤铭》出水本
历代评论
编辑- 北宋黄庭坚在《论书》中说:“古人有言,大字无过《瘗鹤铭》, 小字莫学痴冻蝇。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3]
- 北宋欧阳修赞:“世以其难得,尤以为奇。”
- 宋代曹士冕在《法帖谱系》:“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
- 清代阮元评价:“短笺长卷,意态挥漉,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
- 清代康有为在《瘗鹤铭》刘文清旧藏本跋中说:“大字之妙莫过于《瘗鹤铭》,因其魄力雄伟,如龙奔江海,虎震山岳,历代书家之临此者,惟东坡得其神,山谷得其形,外此不足道也!”
- 清代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评价《瘗鹤铭》:“笔力厚实,仪态正大,伟然令人起敬。”、“瘦劲,大人气态,精神飞越,大手大脚,敞步迈去,极有派势。”、“大方,高雅,自生魅力,浓郁,笔笔郑重,有千钧之力。”、“派力雄强,大模大样,无意皆意,方钩极有味。”“气态轩昂,图傲乎不可一世,气足处全由收处显示出来,笔笔相关如一体”。[4]
- 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说:“南朝遗迹唯《鹤铭》、《石阙》二种,萧散骏逸,殊途同归。[5]
- 清代刘熙载《艺概》说:“《瘗鹤铭》剥蚀已甚,然存字虽少,其举止利落,气体宏逸,令人味之不尽。[6]
参考资料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书法空间-瘗鹤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世界数字图书馆-瘗鹤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新闻网-《瘗鹤铭》水前原拓首次面世 系罕见书法奇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国新闻网-中国书法“大字之祖”《瘗鹤铭》残石打捞受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扬州晚报-《瘗鹤铭》与扬州人渊源深
- 国学网-千古谜团“瘗鹤铭”——孟宪章收藏轶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华夏经纬网-镇江焦山《瘗鹤铭》谁人所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王军:《瘗鹤铭》千古之谜能否揭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昆仑堂美术馆-曾熙与《瘗鹤铭》[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