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

眼镜蛇科的一属爬行动物

眼镜蛇属学名Naja)为眼镜蛇科的一个,其成员均为毒蛇,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一称(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眼镜蛇属目前约有20多个已确认物种,但分类学上经常就物种的独立性问题而存有争论,因此某些资料也可能有所出入。眼镜蛇亦以其他细小蛇类、两栖类、鱼类作为主要食物。[1]此属的成员主要分布于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眼镜蛇属
化石时期:中新世至今
印度眼镜蛇 Naja naj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眼镜蛇科 Elapidae
属: 眼镜蛇属 Naja
Laurenti, 1768
模式种
Naja naja
Linnaeus, 1758

名称 编辑

眼镜蛇的英文名称“Cobra”一词,是“蛇”的葡萄牙语称谓,起源于拉丁语。当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到达非洲和南亚,他们发现了眼镜蛇并将其命名为“capelo”或者“膨颈蛇”,随之此名称流传入西班牙语法语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闽南语称之饭匙铳和粤语饭铲头是取其颈部张开时外观似饭匙。眼镜蛇学名中的属名“Naja”,源自于印度神话中的蛇神那伽“Nāga”。

特征 编辑

眼镜蛇属的成员体型矫健,多数身长能达1.8(6)或以上,颈部与身体花纹变异很大,一般颈部有单眼纹或双眼纹,有的没有花纹。它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能扩张的颈部。当遇敌时,眼镜蛇会张大颈部,举起身体的前半部并低吼,这能使蛇看上去比实际的体型要大。

毒液 编辑

所有眼镜蛇属的成员都有致命的毒液,毒液中主要含有攻击神经系统导致麻痹的神经毒素,而大部分的成员也带有细胞毒素,可导致内出血及流血不止。平均排毒量80毫克。平均15毫克即能致人死亡。

某些有特别构造毒牙的眼镜蛇属的成员还懂得向敌人喷射毒液,它们被统称为“射毒眼镜蛇”(Spitting Cobra),它们的毒牙构造与唾蛇的相似。喷毒眼镜蛇的目标主要是敌人的眼睛,当蛇压缩毒液囊时,毒液会透过毒牙顶端上方的小洞,透过压力喷射出去,毒液对皮肤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当射中眼部则可引致刺痛,如处理不当则可导致失明。

物种 编辑

种名[1] 学名及命名者[1] 亚种数[1] 地理分布
南非眼镜蛇 Naja anchietae(Bocage, 1879) 0 安哥拉纳米比亚赞比亚津巴布韦东部
喙眼镜蛇 Naja annulifera(Peters, 1854) 0 马拉维莫桑比克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
阿氏射毒眼镜蛇 Naja ashei(Wüster and Broadley, 2007) 0 埃塞俄比亚南部、肯雅索马里乌干达
舟山眼镜蛇 Naja atra(Cantor, 1842) 0 中国大陆地区、越南台湾
西南眼镜蛇 Naja fuxi Shi, Vogel, Chen & Ding[2]
Naja (Boulengerina) guineensis Broadley, Trape, Chirio, Ineich & Wüster, 2018[3]
埃及眼镜蛇 Naja haje(Linnaeus, 1758) 2 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乍得埃及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利比亚马里摩洛哥尼日尔尼日利亚阿曼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苏丹共和国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也门
孟加拉眼镜蛇 Naja kaouthia(Lesson, 1831) 0 孟加拉、缅甸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
马里眼镜蛇 Naja katiensis(Angel, 1922) 0 贝宁、喀麦隆、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马里、冈比亚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多哥
缅甸眼镜蛇 Naja mandalayensis(Slowinski & Wüster, 2000)[4] 0 缅甸
森林眼镜蛇 Naja melanoleuca(Hallowell, 1857)[3] 0 安哥拉、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冈比亚、几内亚、科特迪瓦、肯雅、利比亚塞拉里昂、索马里、苏丹共和国、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莫桑比克射毒眼镜蛇 Naja mossambica(Peters, 1854) 0 安哥拉东南部、马拉维、莫桑比克、索马里、纳米比亚、南非共和国、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
印度眼镜蛇 Naja naja(Linnaeus, 1758) 0 孟加拉、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
斑马射毒眼镜蛇 Naja nigricincta(Bogert, 1940) 1 安哥拉、纳米比亚、南非
黑颈眼镜蛇 Naja nigricollis(Reinhardt, 1843) 0 安哥拉、贝宁、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科特迪瓦、肯雅、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里昂、苏丹共和国、坦桑尼亚、索马里、多哥、乌干达、赞比亚
黄金眼镜蛇 Naja nivea(Linnaeus, 1758) 0 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
努比亚射毒眼镜蛇 Naja nubiae(Wüster & Broadly, 2003) 0 乍得、埃及、尼日尔、苏丹共和国
中亚眼镜蛇 Naja oxiana(Eichwald, 1831) 0 阿富汗、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土库曼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红颈射毒眼镜蛇 Naja pallida(Boulenger, 1896) 0 埃塞俄比亚、肯雅、索马里、坦桑尼亚
Naja (Boulengerina) peroescobari Ceríaco, Marques, Schmitz & Bauer, 2017[3]
菲律宾眼镜蛇 Naja philippinensis(Taylor, 1922) 0 菲律宾
安达曼眼镜蛇 Naja sagittifera(Wall, 1913) 0 印度安达曼群岛
萨马眼镜蛇 Naja samarensis(Peters, 1861) 0 菲律宾
Naja (Boulengerina) savannula[3]
中南半岛射毒眼镜蛇 Naja siamensis(Laurenti, 1768) 0 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
南洋眼镜蛇赣语称其为马来滮毒扁头风)[来源请求] Naja sputatrix(F. Boie, 1827) 0 印尼
Naja (Boulengerina) subfulva Laurent, 1955[3]
苏门答腊射毒眼镜蛇 Naja sumatrana(Müller, 1887) 0 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南部

大众文化 编辑

古埃及文化中,眼镜蛇饰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许多法老的头像上都有眼镜蛇头部的饰物,一些神明(参见古埃及神祇)亦有眼镜蛇的形象,著名的埃及妖后更以宠物眼镜蛇的有毒咬击自尽而死。眼镜蛇亦是许多动漫创作中相当受欢迎的蛇类形象,例如电影《义勇群英之毒蛇风暴》、动画《KERORO军曹》中的毒蛇、《精灵宝可梦》中的阿柏怪、特摄作品《假面骑士龙骑》中的王蛇等。军事上,许多军用攻击直升机都以眼镜蛇命名,如AH-1眼镜蛇,另外亦有眼镜蛇装甲车印度弄蛇术多以眼镜蛇为表演蛇。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Naja. ITIS. [2008-04-13]. 
  2. ^ Sheng-Chao Shi, Gernot Vogel, Li Ding, Ding-Qi Rao, Shuo Liu, Liang Zhang, Zheng-Jun Wu and Ze-Ning Chen. 2022. Description of A New Cobra (Naja Laurenti, 1768; Squamata, Elapidae) from China with Designation of A Neotype for Naja atra. Animals. 12(24); 3481. DOI: 10.3390/ani12243481
  3. ^ 3.0 3.1 3.2 3.3 3.4 Wolfgang Wüster, Laurent Chirio, Jean-François Trape, Ivan Ineich, Kate Jackson , Eli Greenbaum, Cesar Barron, Chifundera Kusamba, Zoltán T. Nagy, Richard Storey, Cara Hall, Catharine E. Wüster, Axel Barlow and Donald G. Broadley. 2018. Integration of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Gene Sequences and Morphology Reveals Unexpected Diversity in the Forest Cobra (Naja melanoleuca) Species Complex in Central and West Africa (Serpentes: Elapidae). Zootaxa. 4455(1); 68–98. DOI: 10.11646/zootaxa.4455.1.3
  4. ^ Joseph B. Slowinski and Wolfgang Wüster. 2000. A New Cobra (Elapidae: Naja) from Myanmar (Burma). Herpetologica. 56(2): 257–270.

参见 编辑

·毒蛇 ·眼镜蛇效应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