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星团法天文测量学中用来确定星团的距离的方法,是和收敛点方法密切相关的手段;主要是历史的影响。在20世纪的前半世纪,被用来测量了邻近几个星团的距离。这种方法现在已经被其它方法取代,而通常都能得到更准确的距离。

介绍

编辑

移动星团法依赖对星团中已知的每一颗恒星成员进行自行多普勒位移的测量。这个想法是来自这些恒星有着共同的空间速度,它们在天球上移动的路径似乎朝着共同的收敛点前进。这在本质上是透视的效果。

使用移动星团法,可以使用下面的方程式确定该星团的距离(单位为秒差距):

 

此处的D是距离,"θ"是该星团和收敛点之间的角度,"μ"是星团的自行(单位为角秒/年),"v" 是恒星的径向速度(单位为天文单位/年)。


历史和目前的用法

编辑

这种方法只曾使用在少数的星团上,这是因为适用的星团必须相当接近地球 (在数百个秒差距以内),并且也需要相当紧密,才能在天空中辨识出来。 同样的,与三角视差比较这种方法也相当困难。最后,相较于依巴谷卫星获得的精密测量,其在最终距离的不确定值性也相当的大。

在曾经使用过的星团中,以昴宿星团毕宿星团最为著名。事实上,在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移动星团法是天文学家唯一可以精确测量这些星团距离,而不得不使用的方法。

如上文所述的问题,所以天文学家已经有数十年未再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天文研究。

不过在最近,它被用来估计棕矮星2M1207和被观测到的系外行星2M1207b之间的距离。在2005年12月5日,美国天文学家Eric Mamajek报告使用移动星团法测得2M 1207b的距离 (53 ± 6秒差距)[1]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Mamajek. A Moving Cluster Distance to the Exoplanet 2M1207b in the TW Hydrae Associatio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5, 634 (2): 1385–1394. Bibcode:2005ApJ...634.1385M. doi:10.1086/46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