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唯心主义
绝对唯心论是一种本体论方面上的一元论哲学理论,主要与黑格尔和谢林有关,他们都是 19 世纪德国唯心论哲学家。这一标签也被贴在其他哲学家身上,如深受黑格尔作品影响的美国哲学家乔赛亚·罗伊斯,以及英国唯心主义者[1][2]。
概述
编辑作为唯心论的一个分支,绝对唯心论是黑格尔所提出的关于存在如何最终被理解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das Absolute)的论述。黑格尔认为,为了使思维主体(人类理性或意识)能够认识其客体(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思维与存在必须具有同一性。否则,主体就永远无法接触客体,我们对世界的任何认识都不会有确定性。
然而,为了解释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就不能表述为 "我=我 "的抽象同一性。绝对唯心论试图用一种新的 思辨的哲学方法来证明这种统一性,这就需要新的概念和逻辑规则。黑格尔认为,存在的绝对基础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必然过程,它以日益复杂的存在形式和意识形式自行展开,最终导致世界以及我们思考和认识世界的概念的多样性[1]。
绝对唯心论立场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和德国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美国的影响力则要小得多。绝对唯心论立场应与贝克莱所发展的主观唯心论、康德所创立的先验唯心论和费希特及早期的谢林[3]所创立的后康德超验唯心论(又称 "批判唯心主义")[4]区分开来。
理论
编辑根据学者安德鲁·鲍伊(Andrew Bowie)的说法,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依赖于展示关于世界实际上如何的每种观点和假设如何存在内部矛盾:“这必然导致思想以更全面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直到不可能有更全面的方式,因为不再有任何矛盾会引起它。”[5]
对黑格尔来说,对立面的互动以辩证的方式产生了理解实相所需的所有概念。
对康德来说,理性只适用于我们,而范畴只出现在主题中。然而,对黑格尔来说,理性是完全内在的。在历史中,精神从自然中出现,在艺术、宗教和哲学中,精神在其真理中认识自己。
黑格尔表明,世界不是其他事物,正是自我。当认识到心灵和世界在逻辑上必然具有有意义的连贯性时,我们进入世界的途径就变得安全了,而当康德宣称物自体最终是不可接近的时,这种安全感就消失了。
黑格尔的立场是对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所提出的绝对概念的批判性转变,谢林提出关于同一性的哲学理论:
那么,“绝对同一性”就是存在的两个面向的联系,一方面是宇宙,另一方面是变化的多样性,可知的宇宙也是如此。谢林现在坚持认为,“自笛卡儿以来,‘我思’、 ‘我是’是所有知识的基本错误;思想不是我的思想,存在也不是我的存在,因为一切都只是上帝或整体”(SW I/7,页148)[6],故此“我”被“肯定”为存在的谓词,后者位于其前面[7]。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
对谢林来说,绝对是一个无原因的“基础”,人类判断可以在其上辨别相对性(差异和相似性)(从而允许“自由”本身),并且这个基础必须同时不属于有限的“特定”世界,但也并非完全不同于它们(否则就不会有与经验现实、对象、感觉数据等的可通约性,以“相对”或其他方式进行比较)。
在谢林和黑格尔的体系中(尤其是后者),该计划的目标是完成形而上学。正如雷丁所描述的:“虽然对于黑格尔的逻辑方法与康德的逻辑方法如何相关存在意见分歧,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对黑格尔来说,逻辑不仅仅是一门关于我们思想形式的科学。它也是一门关于实际的科学。内容也是如此,因此具有本体论维度。” [8]
对谢林来说,理性本质上是一种有机的“奋斗”,而这种奋斗使主体和客体趋于同一。谢林将理性视为精神与现象世界之间的联系,正如劳尔所解释的那样:“对谢林来说,自然并不是理性的否定,因为理性使世界成为其家园,所以自然就服从于它,但自从它诞生以来,自然就已经成为了理性的家园。”[9]
黑格尔对理智直觉是否有能力证明或证明特殊性与整体是一致的存在怀疑,这导致他逐渐形成了一种思辨辩证法,在这种辩证法中,诸如“Aufhebung”之类的概念得以阐明。Beiser将早期的陈述总结如下:
a)某些有限的概念,仅适用于现实的有限部分,在试图了解现实的全部时会超出其限制。它声称是描述绝对的充分概念,因为与绝对一样,它具有独立于任何其他概念的完整或自给自足的含义。
b) 这种主张会与以下事实发生冲突:这个概念的意义取决于其他概念,而只有与其否定相对照时才有意义。那么,它所声称的独立性和它事实上对另一个概念的依赖之间就会出现矛盾。
c) 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是重新解释独立性主张,以便它不仅适用于一个概念而排除另一个概念,而且适用于两个概念的整体。当然,相同的阶段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重复,依此类推,直到我们达到所有概念的完整系统,仅此一个就足以描述绝对[10][与来源不符]。
黑格尔在德国唯心论者当中的创新在于理论化了一种自我意识自我反思的历史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对事物的宏伟计划中理性的最终含义产生更具包容性的整体理解。
发展
编辑绝对唯心主义吸收了绝对精神这一概念并将绝对唯心论严重扭曲和简单化[11]。绝对唯心主义认为绝对精神就像神一样是历史的主宰,每当它选择了某些国家或体制作为文明前进的方向时,人们只能顺服[12],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绝对唯心主义是宿命论思想。此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绝对唯心主义跟唯心主义的其他分支(如历史唯心主义)一样,强行把现实描述为符合唯心主义者所持有的观点的东西,而不是像唯物主义者那样对现实进行深刻的考究[13]。黑格尔主义者声称绝对唯心主义者严重曲解了黑格尔的思想[14]。
马克思主义的开创人卡尔·马克思声称由绝对唯心论发展而来的辨证唯心主义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意义,但仍有其局限性,例如过度专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而非他们所身处的物质环境,因此卡尔·马克思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以试图克服这些困难[15]。
反应
编辑绝对唯心论大大改变了哲学面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引起的强烈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都源自对 于十九世纪在英国盛行的黑格尔主义(Hegelianism)的反抗[16]。欧陆现象学思想、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也寻求“将自己从黑格尔思想中解放出来”。
二十世纪欧陆哲学的领导人物之一马丁·海德格尔试图与黑格尔的著作保持距离。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哲学主题之一是“克服哲学”,旨在将他所写的书与黑格尔所写的小册子区分开来。1927年出版后,海德格“对他们(德国唯心论者)的早期排斥让位给不断增长的尊重和批判性参与”。他继续将自己的哲学与绝对唯心论进行比较和对比,主要是因为批判性评论认为绝对唯心论的某些元素预见了海德格尔“克服哲学”的概念[17]。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Absolute Idealism | German Philosophy, Hegel & Kant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1) (英语).
- ^ The term absoluter Idealismus occurs for the first time in Schelling's Ideen zu einer Philosophie der Natur als Einleitung in das Studium dieser Wissenschaft (Ideas for a Philosophy of Nature: as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is Science), Vol. 1, P. Krüll, 1803 [1797], p. 80.
- ^ Nectarios G. Limnatis, German Idealism and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Kant, Fichte, Schelling, and Hegel, Springer, 2008, pp. 138, 166, 177.
- ^ Frederick C. Beiser, German Idealism: The Struggle Against Subjectivism, 1781-180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3.
- ^ Bowie, A.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 4 August 2016 [15 April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2).
- ^ Schelling, F.W.J. Sämmtliche Werke, ed. K.F.A. Schelling, I Abtheilung Vols. 1–10, II Abtheilung Vols. 1–4, Stuttgart: Cotta, 1856–61.. Stuttgart.
- ^ Bowie, Andrew,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6,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6 [2020-04-15]
- ^ Redding, Pau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20,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20 [2020-04-15]
- ^ Lauer, Christopher. The Suspension of Reason in Hegel and Schelling.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1-11-03. ISBN 978-1-4411-1588-1 (英语).
- ^ Beiser, Frederick C. (编).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 and Nineteenth-Century Philosophy. 2008-11-17. ISBN 9780521539388. doi:10.1017/ccol9780521831673.
- ^ 有知识之公民. 黑格尔妄称发现了绝对真理——人话米塞斯《人之行动》系列. 有知识之公民. 2023-12-26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0) (中文).
- ^ 有知识之公民. 乌托邦死灰复燃——人话米塞斯《人之行动》系列. 有知识之公民. 2024-01-04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0) (中文).
- ^ 随便. 保卫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书社. 2023-12-26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0) (中文).
- ^ Kaufmann, Walter. The Hegel Myth and Its Method. Shakespeare to Existentialism: Studies in Poetry,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88-119. [202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0) –通过Hegel: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 ^ 马克思, 卡尔. 资本论:序和跋. www.marxists.org. [2021-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5).
- ^ "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philosophy depart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dominated by analytic philosophy, and among the leading philosoph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l but a tiny handful would be classified as analytic philosophers. Practitioners of types of philosophizing that are not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such as phenomenology, classical pragmatism, existentialism, or Marxism—feel it necessary to define their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analytic philosophy." John Searle (2003)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N. Bunnin and E.P. Tsui-James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2nd ed., (Blackwell, 2003), p. 1.
- ^ Dahlstrom, Daniel. Heidegger and German Idealism. A Companion to Heidegger. 2008: 65–79.
外部链接
编辑- 罗伯特·皮平:现代欧洲思想中的唯心主义与反唯心主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