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常培
罗常培(1899年8月9日—1958年12月13日),满族,本姓萨克达氏,字莘田,号恬庵,北京人,中国语言学家,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其学术成就对当代中国语言学及音韵学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罗常培 | |
---|---|
字 | 莘田 |
号 | 恬庵 |
性别 | 男 |
出生 | 大清直隶省顺天府(今北京市) | 1899年8月9日
逝世 | 1958年12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 (59岁)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 | 满族萨克达氏 |
语言 | 汉语 |
职业 | 语言学家 |
学历
| |
学术工作 | |
主要领域 | 语言学、汉语音韵学、方言学 |
著名作品 |
|
生平
编辑罗常培于1899年8月9日生于北京,于1916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国学门,后转至哲学系。1921年毕业后于北京及天津的中学任教,1926年至1928年间曾先后赴西安的国立西北大学、厦门大学及广州的国立中山大学任教。1929年,傅斯年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罗常培与赵元任、李方桂为该所语言组第一批聘用的研究员。1934年罗常培于国立北京大学中文系出任教授,1937年因战争爆发,随北大转至由北大、清华、南开共同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翌年该校迁往云南,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罗常培也随校到云南。1944年他到美国讲学,1948年回国,继续于北大任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罗常培于1950年获任命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出任第一任所长。他还曾经担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公职。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他担任理事[2][3][4]。1958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59岁。
学术成果
编辑罗常培的主要成果集中在方言学、音韵学方面,其代表作包括有《临川音系》《厦门音系》《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知彻澄娘音值考》《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原音韵声类考》《蒙古字韵跋》《耶稣会士在音韵学上的贡献》《普通语音学纲要》等。他于民族语言学方面亦有建树,例如他于西南联大时考察云南少数民族的语言,即与李方桂同开风气之先,使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正式进入中国语言学的视野。他这方面的作品包括有《莲山摆夷语初探》、《贡山俅语初探》、《贡山怒语初探叙述》等。
参考文献
编辑参考
编辑参阅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Biographical sketch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文)
- A memoir of Luo Changpei (悼念罗常培先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Laoshe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