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
坐标:23°07′43.662″N 113°15′32.3136″E / 23.12879500°N 113.258976000°E
广州市,通称广州(邮政式拼音:Canton[10]),简称广或穗,别称羊城、花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3],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11],2010年亚洲运动会主办城市,被广泛视为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之一。
广州市 | |
省会、副省级市 | |
广州市风光 上:广州天河区,广州东塔与广州西塔 中左:广州塔,中:石室教堂,中右:五羊石像 下左:镇海楼,下右:中山纪念堂 | |
![]() | |
简称 | 广、穗 |
别称 | 羊城、花城、粤坦 |
旧称 | 番禺、南武城、楚庭、南海、仙城镇、兴王府、省城、粤东省城 |
所属 | ![]() |
行政区划代码 | 440100 |
下级行政区 | 11个市辖区 |
设市时间 | 前214年(番禺县) 1921年(直辖市) 1954年(地级市) 1984年(副省级市) |
政府驻地 | 越秀区府前路1号 |
主要领导人 | |
- 市委书记 | 张硕辅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石奇珠 |
- 市长 | 温国辉 |
- 政协主席 | 李贻伟 |
城市政治 | |
- 城市精神 | 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a] |
- 城市定位 | 国家中心城市、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3] |
中心坐标 | 23°07′N 113°15′E / 23.117°N 113.250°E |
面积 | |
总面积 | 7,434.4 km²(全省第12位,占全广东省4.03%) |
- 市区 | 3,843.43 km² |
- 建成区 | 1,300.01[4] km²(2020年) |
海拔 | 平均21m |
- 最低 | 0 m |
- 最高 | 1,210 m |
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年均温 | 22.0 ℃ |
- 年降水 | 1,846.1 mm |
- 年日照 | 1,558.8 h |
人口(2019) | 1,530.59万人(全省第1位[5],占全广东省12.44%) |
- 市区(2019[b]) | 1,210.89万人 |
- 城镇(2019) | 1,530.59万人 |
- 都会区(2019) | 4,670.00万人 |
密度 | 2,058人[6]/km² |
官方语言 | 普通话 |
方言 | 粤语广州话[7] |
GDP(2019) | ¥23,628.6亿(全省第2位[8]) 3,470.7亿 美元(汇率) 6,512.6亿 国际元(平价) |
人均 | ¥158,638(全省第3位) 24,406 美元(汇率) 48,299 国际元(平价) |
HDI(2016) | 0.869 极高 [9] |
邮政编码 | 510000 |
电话区号 | 20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市树 | 木棉树 |
市花 | 木棉花 |
特有动物 | 画眉 |
车辆号牌 | 粤A |
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z.gov.cn/ |
广州市 | |||||||||||||||||||||||
汉语 | 广州 | ||||||||||||||||||||||
---|---|---|---|---|---|---|---|---|---|---|---|---|---|---|---|---|---|---|---|---|---|---|---|
邮政式拼音 | Canton | ||||||||||||||||||||||
|
广州拥有2200年以上的建城史,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198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2]。广州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和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科教中心,也是近代中国革命的策源地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摇篮[13]。广州于1921年建立市政厅机构,开创了中国大陆的市政建制[14]。
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更是世界上唯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15]。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1957年后成为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16]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永久举办地。
广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中心,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17]和粤港澳大湾区[18]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19],获誉为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20]。广州被中国国务院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和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21],连续入选GaWC的国际大都市名册,2018年曾被评为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22],2020年则是Alpha-级别,全球排名34[23]。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24]。
名称编辑
广州市 | |||||||||||||||||||||||||||||||
繁体字 | 廣州 | ||||||||||||||||||||||||||||||
---|---|---|---|---|---|---|---|---|---|---|---|---|---|---|---|---|---|---|---|---|---|---|---|---|---|---|---|---|---|---|---|
简化字 | 广州 | ||||||||||||||||||||||||||||||
邮政式拼音 | Canton[10] | ||||||||||||||||||||||||||||||
| |||||||||||||||||||||||||||||||
英语名称 | |||||||||||||||||||||||||||||||
英语 | Guangzhou/Canton/Kwangchow[c] |
溯源编辑
番禺城(亦称任嚣城)是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称[25],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军征服岭南,南海郡尉任嚣在番山和禺山上(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的一座城池,其名称一直沿用至民国[26]。公元226年和246年吴国两次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合浦以西仍称“交州”,合浦以东取交州刺史部原治所广信之“广”而称“广州”[27],包括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郡[d],治所在番禺。这是两广分治之始[e],亦是“广州”得名之始[28],但当时的广州仅为管辖区,约等同于现之广东省。自唐朝始,设广州府,成为广府由来[29],1921年正式设市,番禺城才第一次正名为广州市[30]。
别称编辑
五羊城、羊城、穗城此等广州的别名来自于五羊传说。相传有五位仙人穿着五色衣裳骑着五色羊,手执“一茎六出”的谷穗来到广州城,将谷穗交给城中人后,飞升而去,而五羊则化为石。故广州也简称为“穗”[31]。由于广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适宜花卉种植,加之广州人热爱种花、买花、赠花,年年花市兴旺,广州也享有花城的美誉。[32]
广州自唐代起就是广州府的府城,清代后是广东省的省城,因此省城亦成为广东人对广州城的通称[33]。古时广州还有南武城[f]、楚庭[34][35]、番禺[26]、南海[36]等称谓。
译名编辑
1841年之前,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政策,限制外国人于广州城内活动[37],加上当时广州城尚无“市”的称谓,仅有当地人常称其作“省城”,故将“省城”直接称作“Canton”(法语读音跟粤语读音“广东”相似);[38]而其衍生词“Cantonese”也随之成为广府人、广东人和广州话的代名词。
1957年汉语拼音方案出台后,中国国务院以普通话拼音统一汉族人口聚居城市及地名的英文译名,取消国民政府以往根据各地语言特点而设定的传统英文名,广州的对外正式用名被改为“Guangzhou”并使用至今。[39]不过由于传统称谓认受度较高,部分半官方机构主办的活动仍使用Canton的译名,如广府文化节,名为“Canton Festival”;[40]广交会的英文则延用“Canton Fair”,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IATA代码也沿用“Canton”的缩写“CAN”,[41]2010年落成的广州塔亦采用“Canton Tower”作为标准译名。[42]
而英语以外的一些语言,例如法语(Canton)[43]、西班牙语(Cantón)[44]、德语(Kanton)[45]等,至今通用“Canton”这一译名或其变体。
历史编辑
先秦至三国编辑
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广州一带就有“百越人”活动[46]。春秋战国时期,今两广和越南北部地区泛称为岭南,当时居住在这里的民族称为南越(又称南粤)[47]。在周朝,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48][49]。春秋末期,越国为楚国所灭,宰相公师隅带领越国臣民南迁至广东,建城南武,即今广州[50]。
广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以海上商贸为主要特色,有“三朝十帝”[g]的建都史[51]。公元前219年,秦王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军力攻取岭南。越人杀死屠睢,任嚣获派为主将。公元前214年,秦攻占岭南,选址白云山和珠江之间南越人聚居的高地(番山)修筑番禺城[h](史称任嚣城),为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47]。公元前204年,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52]。是为今岭南地区第一次建立都城[25]。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朝征服南越国,设立九郡,其中南海郡治仍设在在番禺[53]。三国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交州刺史步骘重迁州治回番禺,扩建城郭,后称为步骘城[54]。后陆胤任交州刺史时,由于州治番禺临海,缺少淡水而凿甘溪引水入城北,并建水塘储水,解决了番禺城的用水需要[55]。
两晋至隋唐编辑
两晋及南北朝时期中原北部战乱频仍,汉人大量移入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另有一定数量的汉人迁入岭南,促进了广州一带的经济开发。海外贸易中心由交趾转移到广州,广州港的海上贸易日趋繁荣[56]。广州亦是当时海外各国与中原进行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枢纽。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大秦使者循海道由广州登陆,到达京城洛阳。同年,印度僧人迦摩罗尊前来广州,建立首座佛寺仁王寺;东晋时高僧昙摩耶舍由海道来广州,建立王园寺,即今光孝寺。此后的中外佛教交流也大多经由广州[57]。
隋唐时期的广州仍然维持着海上贸易中心的地位。隋文帝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唐显庆六年(661年),在广州设市舶使,总管海路邦交以及外贸[58]。自中唐以后,西部的陆路交通丝绸之路受到阻断,“海上丝路”代而兴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和枢纽之一,广州的繁盛景象一度达到顶峰。自开辟从广州到爪哇和阿拉伯的航道之后,海上商船来往十分频繁[59][60]。唐政府采取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外商可在中国自由贸易,聚集在广州的外商有十多万人[61]。此时,广州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并从未关闭过的贸易通商口岸,不仅是全国最大贸易港,也是世界贸易大港,更同时是中西文化宗教的交流重地,各国高僧、传教士陆续经由广州来到中国。唐乾符六年(879年),黄巢军攻占广州,杀害在广州的众多“蕃商”[62],广州的海外贸易受到重创[63]。
五代至宋元编辑
917年,刘䶮建立南汉国,定都兴王府(广州)。这是广州在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此时广州的财政收入主要仍靠对外贸易。971年(开宝四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国,废兴王府,复称广州,属岭南道,并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由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陷于停顿,两宋海运皆十分兴盛。北宋时广州仍为最大贸易海港,前来广州贸易及朝贡的国家超过唐代,达五十余国。997年(至道三年),北宋设广南东路,广州属之并为治所。南宋中期以后,泉州港超越广州港成为第一大港[57]。
宋、元交替之际,广州成为宋军与元军最后争夺之地,在战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对外通商陷于停顿。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为江西行中书省辖广东道及广州路治。1279年(至元十六年)崖山之役后,元政府确立了在广州地区的统治;同年,元政府派遣广东招讨使出使俱蓝,招谕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国家前来通商朝贡。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广州始恢复市舶司的设置。元代的广州仍为仅次于泉州的全国第二大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海上贸易同样繁荣,航道通往亚、欧、非洲各国,来广州贸易的国家达到一百四十余个[64]。
明清时期编辑
明朝初期,一改宋、元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实行海禁,广州成为向大部分国家的唯一开放的通商港口,重新成为全国第一大港[65]。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广州路为广州府,为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治。嘉靖年间,葡萄牙舰队入侵广州,发生屯门海战及西草湾之战,明政府在战败葡人后封锁广州。但葡萄牙人转而占据澳门,基本垄断广州的对外贸易。1567年(隆庆元年),由于沿海倭寇逐渐平定,明朝开放海禁,默许私人对外贸易,广州海外贸易不断发展,广州专门为外商服务的牙行也不断扩大。万历以后出现专门代理外商的买办商人“十三行”,市舶司的外贸具体业务也为牙行所操纵[65]。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一度成为唯一对西方国家开放的通商港口,史称“一口通商”,由广州十三行垄断大部分中国的对外贸易[66][67],广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三大城市(次于北京及伦敦)[68]。1840年夏,英国远征军封锁了广州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1841年五月,广州城郊三元里发生民众自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开通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69]。香港被割让给英国后辟为自由港,逐渐代替广州成为货物的集散地[70]。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广东巡抚投降,外人委员会成立,广东政府成为傀儡政府[71]。英法两国在1861年起占领沙面岛达80多年[72][73]。
晚清革命到民国编辑
广州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19世纪末,何子渊、丘逢甲等于此地创办和推广新式学堂,不仅培育一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而且还催生出岭南画派,为辛亥革命积蓄巨大能量。但1910年倪映典领导的燕塘起义以及1911年黄兴等人发起的黄花岗起义都以失败告终[76][77]。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省城各团体咨议局于11月宣布独立,并推举胡汉民为广东都督,成立广东军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广州府。孙中山在广东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行使中华民国行政权,展开护法运动。后因“非常国会”倒向桂系,迫使孙离开广州。同年设立广州市政公所。1918年10月,市政公所宣布拆除全部城墙,开辟旧城墙基为马路。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公布实施,广州市政厅成立,广州正式建市,成为中国首个市[78]。1921年4月,非常国会声称成立中华民国政府,选孙中山为大总统,在广州就职[79]。
中国国民党1924年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80]。同年孙中山在长洲岛创办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81]。1925年爆发历时16个月的省港大罢工,期间示威人士被镇压,史称沙基惨案[82]。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同年在广州正式成立[83]。1926年蒋中正在广州东校场带领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同时,毛泽东、彭湃等人在这里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骨干力量[84]。1927年四一二事件发生期间,李济深在广州戒严,持续逮捕处决两千多名共产党员[85]。12月,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苏维埃政府在成立三天后被镇压[86]。
1929年至1936年为陈济棠主政广州时期,广州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城市发展显著,留下海珠桥、中山纪念堂、国立中山大学五山新校舍、爱群大酒店等著名建筑[87]。1930年,广州曾一度升格为特别市,但同年改回省辖市。陈济棠在1936年发动两广事变,最后失败逃往香港。粤汉铁路也在同年修通。[88]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0月,日军进攻广州,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广州地区沦陷,之后人口由超过120万迅速减至30万[89],绝大部分逃至香港[90]。1942年香港沦陷后发生粮荒,又有逾46万人回穗[89]。
二战后到共和国编辑
1945年9月,国民革命军进入广州,广州光复。[91]1947年3月29日,国民党第六届三中全会决议通过广州市改为特别市;同年7月1日,广州市复为院辖市(直辖市)[92]。第二次国共内战后期的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长江,中华民国政府从南京南迁广州[93],广州成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至10月13日为止。
1949年10月14日,解放军陈赓部击败广州的国军。此后广州由中国共产党统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广东省人民政府驻地[94];此后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陆续有大量人员偷渡至英属香港,史称“逃港潮”,此情况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好转。[95]1954年6月19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广州并入广东省建制,改为省辖市[96]。1956年,当局开始推行公私合营,充公所有私人经营的商号,其中有企业迁至澳门、香港等地;[97]亦有部分私立和民办学校迁往香港办学[98]。1957年,广州举办了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此后每年都举办两届,巩固了广州作为中国重要外贸城市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于1966年发生后,市内陷入混乱状态,经济近乎瘫痪,名胜古迹遭到毁坏[99]。1967年8月,广州掀起打“劳改犯”运动,当局的文革思想是人们应对“阶级敌人”充满“阶级仇恨”,而“劳改犯”属于“阶级敌人”。在广州城内的德政路被杀的人最多,当时只要有人叫一句“这是劳改犯”就立刻会有一群人上前用木棍、水喉铁管甚至用枪去将其打死。据报,吊死、砸死、打死和打死后抛进珠江的人数几乎达到200人。[100]
经济再开放编辑
改革开放后,广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中心城市,居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广州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和当地优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由1980年的第六位前进到1992年的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巩固与提高[101]。1984年10月,划为国家计划单列城市。1998年,当局提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的发展规划[102]。
在21世纪,“广佛同城化”成为讨论的热点议题,电视台、电台、电信等相互落地,两地人民交流更加密切[103]。2001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开幕。2010年11月,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办,为广州再次成功举办综合大型运动会[104]。2016年,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明确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105],2017年末,广东省政府与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公告,广州被委以发展成继上海、深圳后中国第三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任[106]。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州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中一个中心城市,明确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方向。[18]
地理编辑
地质地貌编辑
广州位于东经112°57′至114°3′,北纬22°26′至23°56′之间,市域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107]。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地形复杂,有中低山地、丘陵地、岗台地、冲积平原和滩涂五种土地类型[108]。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区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市区有获誉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109]。
广州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7种,占全省总数的31.5%,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2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岩、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区内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十分短缺[110]。
气候编辑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其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为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720毫米,最多年降雨量为2637.8毫米(2016年)[111],最少年降雨量为1239.5毫米(1990年)。由于广州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因此在冬季,广州的降雪机率极低,但因为极地大陆气团南下的关系,冬季温度有时相当低。在明清两代长达400年的小冰期内,广州至少出现了11次降雪[112];而近代曾出现的降雪纪录分别在1928年1月31日[113]、1967年12月29日和2016年1月24日[114]。
广州有确切气象纪录的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0.0℃(1957年2月11日和1999年12月23日),也有-5.0℃的非正式记录(1893年1月18日),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9.1℃(2004年7月1日),也有39.2℃的非正式记录(2014年8月1日)[115]。最多高温日数为65日(2014年)[116],最少高温日数为0日(1975年)。全年中,3月气温回升,多出现回南天,4至6月为雨季,受冷暖空气交汇及季风槽影响,多暴雨,7至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高温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为晴朗干燥的秋季,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107]。
广州市(平均数据1986-2015年,极端数据1951-2018年更新中)气候平均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 28.3 (82.9) |
29.4 (84.9) |
31.2 (88.2) |
34.8 (94.6) |
36.8 (98.2) |
37.8 (100) |
38.6 (101.5) |
38.5 (101.3) |
37.7 (99.9) |
35.6 (96.1) |
33.4 (92.1) |
29.7 (85.5) |
38.6 (101.5) |
平均高温℃(℉) | 16.7 (62.1) |
17.2 (63) |
20.7 (69.3) |
25.6 (78.1) |
29.4 (84.9) |
30.7 (87.3) |
32.7 (90.9) |
32.5 (90.5) |
30.4 (86.7) |
27.6 (81.7) |
23.6 (74.5) |
18.4 (65.1) |
25.5 (77.9) |
每日平均气温℃(℉) | 13.5 (56.3) |
13.6 (56.5) |
17.4 (63.3) |
22.2 (72) |
25.6 (78.1) |
27.6 (81.7) |
28.7 (83.7) |
28.6 (83.5) |
27.3 (81.1) |
24.2 (75.6) |
20.4 (68.7) |
14.8 (58.6) |
22.0 (71.6) |
平均低温℃(℉) | 9.9 (49.8) |
10.0 (50) |
14.0 (57.2) |
18.4 (65.1) |
21.8 (71.2) |
24.3 (75.7) |
25.5 (77.9) |
25.4 (77.7) |
24.0 (75.2) |
20.7 (69.3) |
15.7 (60.3) |
11.1 (52) |
18.4 (65.12) |
历史最低温℃(℉) | −0.2 (31.6) |
−0.1 (31.8) |
1.4 (34.5) |
4.7 (40.5) |
10.0 (50) |
14.8 (58.6) |
19.3 (66.7) |
19.0 (66.2) |
12.3 (54.1) |
6.7 (44.1) |
2.4 (36.3) |
−0.1 (31.8) |
−0.2 (31.6) |
平均降雨量㎜(英寸) | 40.4 (1.591) |
54.0 (2.126) |
88.9 (3.5) |
186.8 (7.354) |
326.3 (12.846) |
325.2 (12.803) |
241.0 (9.488) |
252.5 (9.941) |
187.0 (7.362) |
64.2 (2.528) |
42.0 (1.654) |
37.8 (1.488) |
1,846.1 (72.681) |
平均降雨日数 | 7.1 | 9.5 | 14.0 | 15.4 | 17.7 | 18.9 | 16.6 | 16.2 | 11.3 | 5.4 | 5.8 | 5.7 | 143.6 |
平均相对湿度(%) | 71 | 76 | 80 | 82 | 81 | 82 | 79 | 79 | 75 | 69 | 67 | 66 | 75.6 |
每月平均日照时数 | 114.9 | 73.7 | 60.2 | 66.0 | 99.7 | 129.4 | 182.7 | 168.5 | 166.1 | 180.4 | 160.3 | 156.9 | 1,558.8 |
来源: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
水文编辑
广州市位于西江、东江和北江的下游,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水域面积广阔。全市河流属珠江水系,包括珠江三角洲和北江两个二级水系,主要归属珠江三角洲水系。其中东北部以山区河流为主,主要河流有流经从化区、花都区和白云区的流溪河,流经增城区的增江、东江北干流及白坭河等;南部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主要为西、北、东江下游水道和珠江前、后航道交织成的河网。河网区主要水道总长度416公里,其中前、后航道纵贯广州市城区。珠江入海有八大口门,其中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口门在广州市境内,其河川径流分别注入伶仃洋。珠江口海岸线522公里,浅海水域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117]。
广州市的湖泊主要为人工湖,有大、中、小型水库及各类蓄水工程1322宗,总库容11.1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座,即流溪河水库,总库容为3.87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5座,总库容为4.12亿立方米;小型水库307座。市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陆续修建的人工湖泊有东山湖、麓湖、流花湖、荔湾湖、白云湖等20多个,兼有调洪与观光游览功能。东山湖、麓湖、流花湖、荔湾湖、白云湖等5湖总面积5.7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2.26平方公里[118]。广州城内由五代时开凿六脉渠,贯通城内外河道密布,在晚清后城市逐步拆城墙、开马路一系列工程下,老城内河涌也就逐渐湮没,在2010亚运后如东濠涌等获当局重新开发作为休憩观光地[119]。
生物编辑
广州市生物种类繁多。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基本是次生林和人工林,天然林已极少。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多,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首个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品种[107]。
行政区划编辑
目前广州市辖11个市辖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
现时的广州市区主要位于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与天河区,历史上的广州城区面积一直在扩张;由建城伊始的越秀区、东山区,直至清代的西关,民国时候的河南(今海珠区西北方一带),以至20世纪末的白云、芳村、天河与21世纪开始的番禺区、萝岗区。2005年调整行政区划后,未来广州市区或将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南部(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番禺区(沙湾水道以北)、萝岗区(不包括中新广州知识城和九龙镇)的城市延伸地区,面积约1310平方公里[120]。
广州市在2005年5月调整行政区划,撤销东山、芳村两区,东山区并入越秀区;芳村区并入荔湾区。同时新设立南沙区、萝岗两区。南沙区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加上原番禺区的部分村落组成;萝岗区则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上原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和增城市的部分组成[121]。新区机构在同年9月末正式挂牌。至此,东山区和芳村区已不复存在,但部分地名、机构名称则继续保留。此次调整也引起广泛争议,不少人担心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称呼逐渐被人淡忘。[122]
2005年区划调整前的原市区设置如下:
- 4个老城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东山区,当地居民称为市中心,越秀区和东山区则是传统省城[33];
- 4个市中心扩展城区,包括芳村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
- 2个卫星城区,包括番禺区、花都区;
- 2个郊区县级市,包括增城市、从化市。
2014年2月,国务院同意广东省调整广州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萝岗区和原黄埔区,建立新黄埔区;从化、增城撤市设区。[123]这亦代表着广州辖下已没有县和县级市。
广州市行政区划图 | ||||||||||
---|---|---|---|---|---|---|---|---|---|---|
区划代码[124]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粤语拼音 | 面积[6] (平方公里)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行政区划[6] | |||
街道 | 镇 | 社区 | 行政村 | |||||||
440100 | 广州市 | Guǎngzhōu Shì | Gwong2zau1 Si5 | 7434.40 | 越秀区 | 510000 | 136 | 34 | 1568 | 1144 |
440103 | 荔湾区 | Lìwān Qū | Lai6waan1 Keoi1 | 59.10 | 石围塘街道 | 510000 | 22 | 186 | ||
440104 | 越秀区 | Yuèxiù Qū | Jyut9sau3 Keoi1 | 33.80 | 北京街道 | 510000 | 18 | 222 | ||
440105 | 海珠区 | Hǎizhū Qū | Hoi2zyu1 Keoi1 | 90.40 | 江海街道 | 510000 | 18 | 265 | ||
440106 | 天河区 | Tiānhé Qū | Tin1ho4 Keoi1 | 96.33 | 天园街道 | 510000 | 21 | 219 | ||
440111 | 白云区 | Báiyún Qū | Baak9wan4 Keoi1 | 795.79 | 景泰街道 | 510000 | 18 | 4 | 277 | 118 |
440112 | 黄埔区 | Huángpǔ Qū | Wong4bou3 Keoi1 | 484.17 | 萝岗街道 | 510500 | 14 | 1 | 102 | 28 |
440113 | 番禺区 | Pānyú Qū | Pun1jyu4 Keoi1 | 529.94 | 市桥街道 | 511400 | 11 | 5 | 97 | 177 |
440114 | 花都区 | Huādū Qū | Faa1dou1 Keoi1 | 970.04 | 花城街道 | 510800 | 4 | 6 | 64 | 188 |
440115 | 南沙区 | Nánshā Qū | Naam4saa1 Keoi1 | 783.56 | 黄阁镇 | 511400 | 3 | 6 | 28 | 128 |
440117 | 从化区 | Cónghuà Qū | Cung4faa3 Keoi1 | 1974.50 | 街口街道 | 510900 | 3 | 5 | 51 | 221 |
440118 | 增城区 | Zēngchéng Qū | Zang1sing4 Keoi1 | 1616.47 | 荔城街道 | 511300 | 4 | 7 | 57 | 284 |
交通编辑
广州道路交通,尤其是高架桥与内外环路、高速公路非常发达。但由于私家车太多、道路通行能力低等原因,交通挤塞成为广州市内最常见的问题之一[125]。公共交通方面,广州市内已有地铁、快速公交、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等各种运输方式。2007年1月,广州市政府全面禁止在市区内驾驶摩托车[126]。广州长途汽车直达香港,繁忙的长途汽车每年会从城市中的不同载客点(主要为酒店)接载旅客至香港[127]。
广州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铁路与航空枢纽城市之一,旅客能乘坐火车或飞机到达中国国内各大主要城市,而来往广州和国外的国际航线更遍布世界各地。根据《福布斯》2014年的客货运能力最强的25个城市榜单,广州客运、货运指数均排名全国第一[128]。
城市轨道交通编辑
1997年,广州开通地铁1号线,是继北京、天津和上海之后第四个拥有地下铁道系统的中国大陆城市。截至2019年底,广州地铁已开通14条线路,总长度达513公里,位居中国、亦是世界第三。[129]为更好地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广州市目前正大规模扩建地铁。截至2019年末,广州地铁的在建线路为12条、310公里;预计到2023年,地铁线网里程将超过800公里。[130]
而广州市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海珠有轨电车已在2014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131],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也在2020年12月开通运营。[132]未来广州市将会有多条有轨电车线路覆盖各区[133]。
路面公共交通编辑
广州的路面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其中,广州的士(出租车)在1978年开启“扬手即停”的经营模式,结束了“路上空驶的士不载人”的局面[134],而广州巴士(公共汽车)也在1993年率先实施无人售票[135],这些创新的举措迅速地在全中国大陆推行开来[136]。
2010年引进的广州快速公交运输系统属世界第二大快速公交系统,曾被评为BRT的金牌标准[137]。其日常载客量可达100万人次[138],高峰时期每小时单向客流高达26,900人次,仅次于波哥大的快速交通系统[139],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辆巴士,每辆巴士单向行驶350小时。师大暨大站包括桥梁在内的站台是世界最长的BRT站台,长达260米[140]。
2018年,广州市的公共汽车营运路线共有1,251条,总里程达2.3万公里,市区的公交线网密度超3.9公里/平方公里[141];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到519.4公里,公交车辆1.5万辆;2019年3月,广州市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达648万人次。[142]
广州市区的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在早期主要使用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燃料[143],目前正陆续更换为油电、气电混合动力甚至是纯电动的车辆。以公共汽车为例,广州在2017年开始大规模投放纯电动公共汽车,到2018年,所有投放或更换的公交车均为纯电动汽车[144]。目前广州中心六区的纯电动巴士已达1.1万辆,基本实现了公交电动化,电动公交车投入规模居全球第二。[145]
航空编辑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白云区与花都区交界,2004年8月5日正式投入运营[146],是中国大陆第三繁忙的机场,粤港澳大湾区第二繁忙的机场和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亦为中国大陆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该机场取代原先位于市中心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航空需求的旧机场。目前机场有两座航站楼和三条飞机跑道,成为中国国内第三个拥有三跑道的民航机场[147],比邻近的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预计的2023年落成早8年。广州白云机场是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九元航空、龙浩航空等航空公司的枢纽机场[148],联邦快递的亚太转运中心亦设在机场内[149]。2017年,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已覆盖全球210多个通航点,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近90个,已有超过75家中外航空公司在此运营;[150]2018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达6974.3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9.08万吨,年起降量达47.74万架次。[151]
铁道运输编辑
广州是中国大陆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主要车站有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和广州北站。另外还有广州西站、庆盛站等车站。广州站是京广铁路(北京-广州)、广深铁路(广州-深圳)、广茂铁路(广州-茂名)和广梅汕铁路(广州-梅州-汕头)的终点站,而广州南站是武广客运专线(广州-武汉)、广深港高速铁路(广州-深圳-香港)、广珠城际铁路(广州-珠海)和贵广客运专线(广州-贵阳)的始发站[152]。广九直通车从广州东站开出,直达香港九龙红磡站[153],总长度约182公里,车程在两小时内。2009年末,武广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154]。2011年1月7日,广珠城际铁路投入运营,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小时[155]。由广州南站乘坐高速铁路至深圳北站仅需29分钟起,至香港西九龙站需要47分钟,至上海虹桥站需要6小时48分钟,至北京西站需要8小时整。
航运编辑
广州港位处于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在汉武帝征服南越后,即派使者沿百越人所开航路,拓展了横越孟加拉湾到斯里兰卡的航线,标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端并成为始发港[156],延至现代,也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广州港主要由黄埔港和南沙港两大港区组成,现已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157]。2018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91万标箱,居国内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五位。[158]马士基、达飞、地中海、中远海运等全球前21名班轮巨头均进驻广州港。[159]
在市区运营的广州水上巴士共有12条航线、35座码头,客运船舶46艘,总里程53.46公里[160],是广州市继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后的第4套公交系统,为缓解陆上交通压力、服务市民出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除此之外,珠江上还有各类渡轮线路,用于近江居民直接渡江;其中南沙码头和莲花山码头间每天都有高速双体船往返,亦有往返香港的客、货轮[161]。
经济编辑
广州自古已是华南地区著名的商埠[162],拥有2000多年的开放贸易历史。1970年代末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广州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国务院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广州是中国大陆首个进入“发达”状态的城市。[163]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604.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也是首个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省会城市[164]。2012年9月,南沙区广州南沙新区获批,成为第六个国家级开放开发新区。[165]2019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628亿元,人均GDP达15.76万元。GDP总量为中国第4,人均GDP水平与西班牙相当,购买力平价水准已和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相当。[166][167]2018年,广州GDP达22,859.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168]
年份 | 2000 | 2002 | 2004 | 2006 | 2008 | 2010 | 2012 | 2014 | 2016 | 2018 |
---|---|---|---|---|---|---|---|---|---|---|
生产总值(亿元) | 2,383 | 3,001 | 4,115 | 6,068 | 8,215 | 10,604 | 13,500 | 16,875 | 19,611 | 22,859 |
农业编辑
广州市内雨水充润、土地肥沃,市区曾经有非常广大的农业用地。两千年前就已经有水稻种植的记载。宋代的广州拥有中国较大的米市,蔬菜、水果、糖蔗、花卉也享有盛名。由于曾长久作为中国主要港口,广州引进多种优良作物品种。二十世纪上半叶,交通发展造成外地农产品入侵以及战争的影响下,广州农业增长缓滞。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期农业产量大幅增长,但后期的“大跃进”以及其后的文革严重打击农业生产。改革开放后,随着广州发展为大城市,逐渐形成为城市服务的城郊农业格局,政府的方针为服务城市,富农利民,鼓励出口创汇。具体措施为降低产粮比例,增加蔬果蛋奶等农副产品比例,致力发展林牧渔业[170]。广州农业产值大幅增长,在201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7.26亿元[168];但随着第二第三产业飞速增长,农业所占的经济比重在逐渐下降:1978年广州市农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67%,1990年下降至8.05%,2006年仅为2.28%。[171]
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耕用地迅速萎缩。清光绪五年(1879年)广州府登记在册的田地山塘总面积为1062.32万亩;1978年广州的耕地面积为374.22万亩,到2018年减至只有135.74万亩[6]。目前,广州种植农产品的地方主要在白云、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1990年农业人口有250.46万人,2014年为76.13万人[6][i]。广州著名的农业特产有泮塘五秀(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以及以荔枝、香蕉、木瓜、菠萝为首的四大岭南佳果等各类热带生果[173]。
工业编辑
古代广州的手工业非常发达,船舶业、冶铸和五金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中成药业、陶瓷业、美工等都享誉全国。广州清初所产棉花,以轻暖出名,于广州十三行之财富积累也有助推。由于本埠棉布价廉物美于英国布,出口甚多。巨大利益驱使棉花来料加工迅速兴起。广州纺织业带之形成,带动相关行业的兴盛[174]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清廷展开洋务运动,广州近代工业开始起步。清朝末期,广州附近已经集中大量各种轻工业工厂[175]。民国开始,广州轻工业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大幅增长,使广州成为当时中国较为发达的城市。1929年至1936年,陈济棠主粤时建立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对广东经济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7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国有化。五六十年代时,工业有所恢复,但文化大革命再次严重冲击广州工业生产,工业发展减慢。但其间仍在政府扶持下建立重工业体系。1975年后,政治局面好转,政府大力扶持日用品为主的轻工业,广州工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八十年代后期,广州市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工业产值比重下降[177]。
九十年代起乃至2000年以后,广州市政府力图改变产业构成,加大扶植重工业;汽车、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已成为21世纪初广州的三大支柱产业[178]。广州工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三位[179]。其中汽车产业方面,相继成功吸引日本三间主要汽车制造企业投资设立工厂,令广州在数年间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尤其是轿车)生产基地之一,在2017年,广州市汽车产量达310.8万辆,产量居全国第一[180];江南地区最大的广州市陈田汽配市场位于市郊,广州同时亦是国内出产日本汽车最多的城市[181]。广州主要的石化企业有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广州珠江化工集团和广东南方碱业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广州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全年产值2,692.42亿元。[182]
广州在近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城市之一[183]。早在1991年3月,广州就成立了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84]2010年,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推动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将重点发展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目前引进了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冷泉港实验室等研发项目和机构。[185]2011年,广州国际生物岛(官洲岛)正式开放,定位为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推动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有132家企业签约落户。[186]2017年3月,广州宣布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IT)、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生物医药(Biopharmaceutical)等新兴产业,实现从三大支柱产业到“IAB“计划的升级。[187]2018年,广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总数从2015年的1,919家增加至2018年的1.1万家,新增数量位居全国第三。[188]
商业编辑
六朝时期的广州对外贸易已相当兴旺,外国海商“久停广州,往来求利”[189]。隋唐时期广州对外贸易发展到顶峰,外国人数量一度达到全城人口的30%以上,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经过元朝的短暂沉寂后,明清两朝广州再次崛起,在清朝一口通商政策下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成为具垄断地位的全国商业中心。上海开埠后,随着全国逐渐开放,广州逐渐失去对外贸易中心地位[190],但仍然是全国最重要的商业城市[191]。
在韩战后中国被世界多国实行经济封锁及货物禁运的情况下[192],中央有关官员授意在广州举办全国性商品展览交流会[193],并在1957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拓展与东南亚贸易并争取有关商人的支持,成为新中国通向世界大门的窗口[194];此后每年均举办春、秋两届,2007年开始更增加进口展区并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现时每届展会均吸引来自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20万客商,是共和国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成功的国际展会。截至2019年第125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约13,834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80万人。[195]随着琶洲展馆四期即将落成,展会能力将跃居世界第一。[196]
改革开放后的广州百货业蓬勃发展,1980年代起友谊商店专门为港澳及外宾销售电器等入口商品,西湖路灯光夜市则是平民的热门去处。而地处沿江西路江边的南方大厦就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百货商店,更创立中国大陆第一家24小时便利店[197],和华夏百货形成人民南商圈,是上下九传统西部商圈的延伸,后者在1995年成立步行街。位于北京路的新大新公司和广州百货大厦业务亦蒸蒸日上,马路后来也辟为步行街。超级市场万客隆及吉之岛1996年在广州开设中国大陆第一家分店,随后香港7-Eleven、百佳超级市场、OK便利店等广州人熟悉的超市及便利店品牌陆续进入广州。因受交通压力及天河新区发展影响,90年代尾的人民南商圈开始衰落,成为电子服装批发集散地,城市商圈向东部新区转移。到21世纪,以天河城、天环广场、正佳广场、太古汇、万菱汇为代表的天河路商圈成为广州的中心商圈。[198]
政治编辑
从古至今,广州基本上是岭南地区的政治中心。秦末为南越国都城,汉朝征服南越国后立番禺为南海郡治。汉末郡治迁至龙湾与古坝之间(今番禺沙湾附近)。三国时,吴国迁郡治回番禺,后又设为交州治所。交广分治后为广州治所。晋、南北朝沿用南海郡,番禺为郡治。隋文帝废南海郡,置广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唐代分全国为十道,其中岭南道治所设在广州。862年,岭南分东、西二道,广州为岭南东道治。五代时期广州为南汉国国都。宋初复设岭南道(后改为广南东路),广州为治所。明朝广州为广州府城,由番禺县、南海县两县分管,亦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驻地。清军占领中原后,南明绍武帝在广州建都,不久南明灭亡,清朝的广州成为广东省会、广州府城及番禺与南海县治。两广总督衙门、广东巡抚衙门、广东布政司、广东按察司都在广州南海县界内[199]。
清朝末期,广州爆发数次武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其中最大的为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广东省独立,11月10日成立军政府。12月初,广东临时省议会成立,公布21岁以上广东籍人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议会由120名议员组成,通过比例选举制产生。其中女性议员须占10名,开中国妇女参政先河[200]。1913年4月,广东省议会成立,罗晓峰任议长[71]。1918年10月,广州市市政公所成立。1921年2月广州正式设市,成立广州市政厅,孙科任市长[201]。
1917年至1922年间,孙中山以及西南各省的国会代表两次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1925年孙中山逝世,同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7月4日成立广州市市政府,实行市政委员会制,伍朝枢任市政委员会委员长。1929年,广州市实行市长制[202]。
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广州,28日成立广州市军事管理委员会,叶剑英任主席[201]。目前广州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制架构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市政府在中共广州市委的领导下运作,政府驻地越秀区。[203]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驻地。[204]
地方首长编辑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广州市委员会 |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广州市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广州市委员会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市长 | 主席 |
姓名 | 张硕辅[205] | 石奇珠[206] | 温国辉[207] | 李贻伟[208]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籍贯 | 湖南省长沙市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 广东省揭西县 | 山东省阳谷县 |
出生日期 | 1965年8月(55岁) | 1960年8月(60岁) | 1963年10月(57岁) | 1965年11月(55岁) |
就任日期 | 2018年7月 | 2020年6月 | 2016年1月 | 2021年1月 |
社会运动编辑
作为近代革命发源地[209],广州自中华民国时代就是中国社会运动的中心,每次全国性社会运动都有广州民众的响应和参与。以广州为中心的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最早有1925年至1926年在广州和香港同时举办的省港大罢工。[210]
广州市民在1989年更发起活动声援天安门民主运动,百万人聚集海珠广场围绕广州解放纪念碑集会。初期广州传媒以“爱国运动”名义支持。6月4日发生六四事件,解放军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清场,镇压学生和市民,广州爆发大游行、罢工、罢市,交通瘫痪,持续至第二日[211]。
1999年的全国反美活动,有数十万群众、学生在市内游行示威,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同时驻广州美国领事馆也受到部分激进示威人士破坏[212]。2005年的全国反日示威,也有数十万人在主干道游行,不过广州封锁消息,大学和中学也禁止学生游行。[213]
2010年7月逾千市民在地铁江南西站出口聚集举行2010年广州撑粤语行动请愿活动,为广府文化发出自己的呼声。事后中国大陆传媒封锁消息,广州亦屏蔽香港电视相关的新闻片段。[214]而8月1日于广州人民公园的撑粤语集会被当局强力阻挠,民众被逼转移路线,当至北京路南段时被大量警察包围,集会人士被押送上大巴带离,在东山体育场等地接受问话与定罪后获释放[215]。
2012年8月,随着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事件不断发酵,反日游行示威在中国各地爆发,包括广州,但其中一部分演变为恶意破坏事件,包括任意打砸其他市民的日本产汽车等恶劣行为。[216]
而中国大陆信访制度是允许民众到上级政府部门表达诉求,广东省政府在东风路的正门就经常有本省不同地方的请愿人士到来希望得到省政府帮助。[217]2014年初较为重大的请愿群体,有禽流感期间因强行关停街市而蒙受损失的省内家禽业者[218],还有反对石化项目在茂名落地的在穗茂名青年[219]。
政府工程编辑
历年来,广州当局积极规划各类政府工程。
创卫、创文编辑
广州市自1990年开始参与“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简称“创卫”),于2008年成功取得该“称号”。1998年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称“创文”),2011年成功。“创卫”期间,广州市区的卫生情况有显著改善,如清理城区卫生死角、城中村、污水处理和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220]。相关负责官员称“创卫”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21],“创文”是“民心工程”[222]。本地传媒《南方都市报》就曾质疑及批评此类工程花费巨额公共财政,属形式主义和行为扰民等;两项工程历年来共花费的公共财政数以十亿计,难以细算。[223]
亚运编辑
位于广州新城的亚运村主体工程(传媒村、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于2008年5月全面动工、2010年8月建成,总用地达到110.9公顷,总投资超过41亿元[224]。在广州亚运来临之际,广州市政府于2010年之前完成大量城市规划工程,当中包括主干道“四位一体”综合整治、老城区迎亚运环境整治、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场馆周边和重点区域整治和迎亚运绿化改造专项等,完成多条道路升级改造,并为大部分临街骑楼及历史建筑翻新及居民楼房顶店铺门面整饰,体现城市特色[225]。
但这些亚运工程亦引起不少争议。这期间有多条完好的马路被翻新,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就曾质疑越华路在半年里开挖六次、换了五次地砖[226]。除此之外,临街骑楼与历史建筑时破坏原本但历史与艺术感;而临街几千座大厦公寓统一装修时,不少窃贼通过脚手架进入上百户居民家盗窃;工程完毕后不久又爆出工程使用劣质材料等事件,亦为不少市民所诟病。[227]
社会编辑
人口编辑
区划名称 | 常住人口 | 户籍人口 (万人) | ||||
---|---|---|---|---|---|---|
总计 (万人) |
2018年总计
(万人) |
比重 (%) |
城镇人口 比重(%) |
每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 | ||
广州市 | 1530.59 | 1,490.44 | 100.00 | 86.46 | 2,005 | 953.72 |
荔湾区 | 101.20 | 97.00 | 6.61 | 100.00 | 17,124 | 75.59 |
越秀区 | 120.97 | 117.89 | 7.90 | 100.00 | 35,790 | 117.29 |
海珠区 | 172.42 | 169.36 | 11.26 | 100.00 | 19,073 | 106.73 |
天河区 | 178.85 | 174.66 | 11.69 | 100.00 | 18,566 | 96.57 |
白云区 | 277.96 | 271.43 | 18.16 | 81.04 | 3,493 | 108.02 |
黄埔区 | 115.12 | 111.41 | 7.52 | 91.66 | 2,378 | 56.22 |
番禺区 | 182.78 | 177.70 | 11.94 | 89.28 | 3,449 | 103.35 |
花都区 | 110.72 | 109.26 | 7.23 | 69.02 | 1,141 | 81.13 |
南沙区 | 79.61 | 75.17 | 5.20 | 72.89 | 1,016 | 46.33 |
从化区 | 64.95 | 64.71 | 4.24 | 45.11 | 329 | 64.17 |
增城区 | 126.01 | 121.85 | 8.23 | 73.16 | 780 | 98.32 |
2019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530.59万人,城镇化率为86.46%。年末户籍人口953.72万人,城镇化率为79.90%[228],市区[j]常住人口966.52万人,外来人口占总数37.69%[6]。广州是中国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之一[229],人口多数集中在旧城区,中心四区(越秀、荔湾、天河、海珠)平均常住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0507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越秀区则达到每平方公里35,790人,为人口密度最低的从化区的100倍以上[6]。
广州市的年出生率自2001年来一直在9.6‰以下,自然增长率在4.3‰以下。市民预期寿命81.34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0]。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亦日益突出。截止2018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69.2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25%,其中旧城区的老年人口比例最高,已超过25%;[6]而预测203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00万[23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广州市民男性较女性为多,2010年末男女性别比为109.46,男性比女性多出573,694人[232]。其中,0至14岁年龄段性别比例失调现象严重,达到115.62,预示未来广州性别比例差距有扩大的趋势[233]。
广州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常住人口的98.3%左右,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1.29万人[234],分属55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有壮、土家、苗、瑶、回、满、侗、蒙古、布依、朝鲜族等10个民族[235]。广州市高速发展的经济与高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农民工前来,在2008年农民工就达到全市人口40%[236],如何妥善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是市政府的艰巨任务。
外地人口编辑
广州市作为大城市,有大量外地人士涌入广州工作,但“本地人”与“外地人”存在部分矛盾,同时亦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2014年,广东省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要求控制广州、深圳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237]2008年农民工占广州人口比例达到40%,[236]大部分是女农民工,61.7%未婚[238]。
2013年底统计数据表明,广州户籍人口为832万人,而广州登记在册流动人口686.7万人,按照一定的漏登率计算,广州实际居住的流动人口为837万人左右,已经反超户籍人口。青壮年占绝大部分,16-45岁占了88%,大专以上学历占12%。其中白云区、番禺区、天河区的流动人口超过百万。番禺区登记在册流动人士就有111.7万人,流动人士户籍地涉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就性别比例看,男性稍多,占总数53.5%。[239]
外籍人口编辑
广州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再加上靠近香港和澳门的原因,来自北美、日韩、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外籍人士众多。而在这其中又是以非洲裔黑人居多,因此广州被获誉为第三世界的“首都”[240]。其主要聚居于广州市环市东路、秀山楼、淘金路、花园酒店、建设六马路、建设马路一带以及天河区以天河北路为中心一带大厦外企办事处;番禺区里的某些楼盘如祈福新村、丽江花园等亦有较多外国人。[241]
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2014年10月统计显示,在广州登记居住的外籍人士为11.8万人,其中临时居住的7.1万人,常住半年以上的为4.7万人(包括近万名留学生),欧美、日韩国家人员占大多数,有4,000多名登记的是来自非洲的外籍人士;约1万人来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虽无大规模定居,但常出现于小北-登峰一带的商业区贸易;棠景街也有较多韩国人。2013年,出入广州口岸旅客1,005余万人次,其中有54万人次来自非洲国家,大部分为同一人反复出入境,多数是由于签证允许逗留时间较短或商务需求,而非移民。[242]近年来广州的治安问题时有涉及到广州黑人,引起广州民间的不满。而针对于因大量外籍人士入境广州所造成的“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问题,广州公安机关内部建立了四支执法服务队伍来处理此事;自2008年始,广州于居住超过200名外国人的社区建立“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站”,大力打击“三非”外国人问题,目前已见成效。[242]
语言编辑
长久以来,广州绝大部分地方通行的语言主要为广州话,基本上属于粤语广府片。广州城主要有西关和东山口音[243],而建置属于外郊的从化、花县、番禺等的粤语也各具特点。因此广州也就形成以粤语为载体的包括粤剧、粤曲、南音、咸水歌等在内的“粤语文化”。广州话中除粤语中所含的词语之外,还吸收不少潮州话及客家话的词语,例如“口渴”读成“口涸”。广州由于历史原因,大量词汇亦受到英语影响。花都区、增城区部分人口及白云区小部分人口通行客家话,亦有个别居民点讲潮汕话[244]。
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大量市外及广东省外的人口急剧涌入。因省、市籍族群不同,所操语言种类众多,以及年轻人长期受普通话作教学媒介及推广普通话之影响[245],目前广州在语言交流上整体上粤语和普通话为主;因此在许多大型公众场合,普通话为主导语言。有部分场合会加上粤语或英语广播,而族群内部仍多用自己的语言交流,部分外来人口为融合当地文化会以粤语与当地人交流[246]。虽然21世纪初以来配合行政手段的人口结构和语言环境变化,使普通话逐渐冲击粤语的强势地位,但受到本土文化以及香港地缘的支撑、以及广州民间近年来发起检讨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以着手保护粤语,使粤语在当地仍有一定的地位[247][248]。2016年起广州一带出现多个粤语网络及综艺节目和网络歌手,使粤语的关注度再度提高。[249][250]
教育编辑
广州教育历史始于西汉末年。三国时期,骑都尉虞翻曾在番禺虞苑办学。宋朝设有番山书院。清朝时,设有府学宫,为广州最高学府,另设有县学宫番禺学宫与南海学宫。除此之外,民间自行筹办义学与社学。清末年间,力图改革风气日盛,洋务派于同治三年在广州开设同文馆,以培养翻译人才,大量教会学校也在此时成立,并在后来成立港澳分校,分别是培正、培道、培英、协和、真光。康有为在光绪年间开办万木草堂,以教授新学。当时书院林立,著名的有粤秀书院、越华书院、圣心明德书院、羊城书院、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广雅书院等。[251]
广州是中国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早在1866年,广州就有了中国的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博济医学堂[252];在1888年也有了格致书院,后成为民国时期13所中国基督教大学之一的岭南大学。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立了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和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分别培育国家建设、国民革命专门之政治和军事人才,对中华民国历史具有深远影响,享有“文校中大,武校黄埔”的美誉。[253]除此之外,勷勤大学、光华医学院、广东国民大学、广东工业专门学校等院校在民国时期亦有着重大影响力。[254]
1949年后,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陆续接管所有的学校的校舍或组织,陆续合并或撤销教会学校,其中部分学校迁至澳门、香港等地,部分公立和私立学校也在1950年代院校调整时期进行调整及撤并。[255]在现代,广州等高等教育依然发达。广州高等教育人口共有288万,占人口比例约20%[256];全市共有高等院校40余所,是岭南地区高校最密集的城市之一。[257]广州的全国著名学府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当局以巨资兴建的广州大学城也在2004年投入使用。[258]广州有10所市属高等院校,其中两所本科院校分别是广州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259]
体育编辑
广州地区体育运动源远流长,是中国较早发展近代体育的地方[260]。广州每年都会举办广州马拉松、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横渡珠江和“市长杯”系列赛等覆盖各年龄段的大小赛事。[261]广州还曾举办过1987年第六届和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262]、1991年第一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263]、2007年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64]、第十六届亚洲(夏季)运动会[265]和第一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266]等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主要有越秀山体育场、天河体育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恒大足球场、广州大学城中心区体育场、花都区体育中心、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英东体育场、黄埔体育场、增城康威体育运动场、燕子岗体育场、宝岗体育场、广州市工人体育场、越秀区东山体育场、荔湾体育场等。
运动项目 | 所属联赛 | 等级 | 队名 | 主场 |
---|---|---|---|---|
足球 |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 超级 | 广州队 | 天河体育中心 |
足球 |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 超级 | 广州城 | 越秀山体育场 |
篮球 |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 | 顶级 | 时代中国广州 | 天河体育馆 |
排球 | 中国排球联赛 | 冠军 | 恒大女排 |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 |
棒球 | 中国棒球联赛 | 冠军 | 广东猎豹 | 天河体育中心棒球场 |
羽毛球 | 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 | 超级 | 广东粤羽[267] | 天河体育中心 |
电子竞技(守望先锋) | 守望先锋联赛 | - | 广州冲锋 | 天河体育中心 |
广州市羽毛球队是全国知名强队,从1978年起就获得单独组队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268]。在足球方面,广州足球俱乐部(2010-2014年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2014-2020年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在2011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首次为广州队夺得全国规模的足球比赛冠军[269],并在之后连续6年获得冠军(2011-2017年、2019年);除此之外还夺得2012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中国足协超级杯冠军[270],2013年、2015年亚冠联赛冠军以及2013年、2015年世界俱乐部杯殿军[271]。
医疗卫生编辑
广州是中国大陆医疗卫生水平较为发达的城市,市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市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与广州市内的多间医科院校和药厂共同构成完整的医疗体系,经常收治广东省内其他医院送至的危重病人。目前全市共有32家三级甲等医院,专业分工较为全面。其中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眼科医局建立于1835年,是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272]。作为中国中心城市,广州市的医疗保险便民服务已覆盖全市[273][274]。
制药业在广州同样发达,陈李济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制药厂[275]。而王老吉、敬修堂、潘高寿、何济公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现统一由广药集团管理。[276]
宗教编辑
广州的宗教历史源远流长,汉传佛教(于255年传入)、道教(于306年传入)、伊斯兰教(于唐初传入)、天主教(于明末传入)、基督新教(于清初传入)五大宗教一应俱全;截至2008年末,经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依法登记及允许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已达67处,其中外国人宗教活动临时地点1处[277]。由于广州本具外贸港口之地位,除道教属中国本土宗教之外,其余均由外国传入,包括随商而来的祆教(琐罗亚斯德教)。[278]
广州五大宗教近10间重点寺观教堂均分布于广州旧中轴线上,显示出宗教文化与广州历史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人文景观。2007年,广州市有信教群众30余万人,其中佛教徒约10万人,道教徒约9万人,伊斯兰教徒约5万人,天主教(公教)基督徒约1.4万人,新教基督徒约5万人,外国人信徒约2万人。经宗教团体认定的专门从事宗教职业的人员(宗教教职人员),包括比丘、比丘尼、道士、阿訇、牧师、神父、修女等共395人。[278]
传媒编辑
广州的言论比中国大陆其他地区较开放。目前理论上来说,广州的传媒与中国大陆其他传媒一样,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与审查。但在实际操作上,广州传媒比其他城市的传媒更为灵活,亦即“打擦边球”[279]。相对开放的言论[280],使得广州传媒与其制造的话题时常成为全国关注的对象,也多次引发大规模讨论。[281]且广州的本土方言节目分布广泛,基本上大多数频道都有使用粤语广播和主持节目。[282]
广州的广播事业可追溯至1929年5月启播的广州特别市无线电播音台,而广东电视台的前身广州电视台就在1959年启播[283]。时至今日,广州的广播电视机构有省属的广东广播电视台(含原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和广东电台)和市属的广州广播电视台,其大多数频道使用粤语广播,近年来普通话节目比例也在增加。广东电台旗下的珠江经济台是全国首家经济广播电台[284];南方台旗下的经济频道前身广东经济电视台是中国大陆首家商业电视媒体[285],南方卫视更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上星的粤语电视频道[286]。广州市各电视台的综合频道在晚上七点到九点的黄金时段主要以社会新闻、民生类节目为主,与国内其他电视台在该时段密集播放综艺、娱乐、连续剧等节目相比,予人“更具社会责任”的感觉。[287]其中郑达[288]、陈扬[289]、彭维纳[290]等主播因“敢言”风格而受到市民关注。
广州目前共有2间有线电视公司(广州有线和广东有线)使用数字电视形式传送节目。两司在2007年起开始由模拟电视逐步地转向数字电视[291],并在2010年起逐步推广高清电视服务。广州的有线电视还提供部分经过滤审查的境外电视频道,包括香港无线电视旗下的免费电视频道翡翠台和明珠台,以及卫星电视频道凤凰卫视中文台、澳亚卫视中文台、星空卫视和音乐电视网(MTV)中国大陆频道[292]。
广州是中国大陆报刊发行较发达的城市[293],有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三大报业集团,三大集团之间多有商业竞争和观点争鸣。《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的日发行量都超过100万份,此外还有《南方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报纸每日发行。曾于广州各地铁站免费派发的《羊城地铁报》是中国大陆第一份免费地铁日报,惟该报于2018年12月休刊。除报纸外,广州还发行多份周报,其中包括得到中国大陆民众认可、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南方周末》,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更接受《南周》的独家专访[294],而2013年的《南周》新年特刊被删改事件曾引发国际传媒广泛报道[295]。广州的杂志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南风窗》、《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等时政社会类杂志被不少中国大陆居民认可,具有全国影响力[296]。
建筑编辑
秦汉时广州就是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筑城和建造宫室的技术早有发展。明代后期到清代,西方近代文化逐渐传入,由于广州在对外贸易中长期是唯一对外通商港口,以及周边的澳门、香港先后为葡、英所租占,使广州成为西方建筑文化最早传入中国的城市。鸦片战争后,沙面租界的出现使广州有成片西方风格的建筑[297]。在19世纪以来,城市建造经历西洋建筑风格的传入、传统建筑复兴及现代主义建筑风潮等时代[298],令当地建筑呈现融合本土特色、传统中国建筑体系主题特色和西方建筑特色的面貌。
传统和近代建筑编辑
广州在明清时期,曾有18座城门,主要分布在今越秀区。1920年广州大举开路时全部清拆,现时只剩下西门口等遗址,而由城门衍生出来的地名如大东门、西门口、小北路(小北门)等仍然使用至今[299]。近年来虽然政府不断修葺和保护传统建筑,如修复五仙观、广州城隍庙等,但部分文物建筑仍然受到野蛮拆迁和破坏。在2009年,开发商强拆东山新河浦保护区内的小洋楼,在文化及建筑专家联名上书至市长后才被紧急叫停[300]。
骑楼编辑
骑楼是岭南一带常见的建筑形式,广州骑楼的大规模建造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民国11年(1922年)《广州市内不准建筑骑楼之马路表》和民国19年(1930年)《取缔建筑章程》的引导下形成持续到现今的格局[301]。20世纪90年代时期,广州当局沉迷于大型建筑,先后清拆包括中山路、宝华路、解放路和六二三路的大量骑楼,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建筑破坏,大量老字号亦被迫结业。到21世纪,当局开始限制骑楼街区的拆迁,在《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里,保护骑楼街区便占据相当大的篇幅。惟部分骑楼,如恩宁路、北京南路、一德路、万福路等地的骑楼,在旧区重建和地铁工程当中仍面临迁拆危机,其去留亦引发社会上激烈的讨论[302]。
书院编辑
北京街曾矗立自清末以来中国最大古书院群。大小马站古书院群,分布于北京路西边的大小马站、流水井街巷两侧约20,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早年曾保留书院12间[303],现存书院6间。其中小马站西侧3间(曾家祠、濂溪书院和见大书院);流水井两侧3间(西侧庐江书院、考亭书院,东侧冠英家塾)。由于广州书院多数已经日久失修,部分已经相当破落,广州市政府计划拨资修缮书院[304]。在广州,较有代表性的书院祠堂建筑是陈家祠。[305]
西关大屋编辑
西关大屋位于旧城区西关一带,主要由清代豪门富商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古老大屋”。西关大屋因各种原因,日久失修,多数已经相当破落。随着旧城改造,越来越多的旧楼被发展商清拆,即使有数十年历史的西关大屋也不能幸免。现时龙津西路、逢源路一带比较集中的典型西关大屋民居已划为“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306]
东山洋楼编辑
在环市东路华侨新村的别墅群和东山新河浦一带的小洋楼是广州近代建筑史的代表。宣统三年(1911),广九铁路通车后,有侨民和本地富商于此地以欧美风格建造民居。民国时期,军政、官僚亦纷纷在此修建别墅、官邸,因此,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东山成为广州的政治前台。[307]
现代建筑编辑
广州经济发达,90米以上的高楼超过400栋,150米以上的高楼数目与密度均排在中国大陆甚至世界城市的前列。高楼群主要集中在天河区和越秀区,并随着广州都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正在兴建。中心商务区珠江新城,正在规划18栋200米以上的高楼,150米以上的高楼50栋左右[308]。其中,具代表性的高楼有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俗称东塔,530米[309])、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俗称西塔,443米)、中信广场(391米)、中华国际中心(269米)和广东电信广场(260米)等。而广州塔的塔身主体450米,天线桅杆150米,总高度600米,也成为仅次东京晴空塔的世界第二高的电视观光塔[310]。
宗教建筑编辑
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悠久的通商口岸,广州保留许多珍贵的宗教建筑,大部分密集分布在旧城区内,五大宗教各有至少一座建筑获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共9项[k],此外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处[l],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12处[m]。其中佛教的六榕寺塔、光孝寺,天主教的石室圣心大教堂、沙面露德圣母堂,伊斯兰教的怀圣寺光塔,基督新教沙面堂以及道教的五仙观和南海神庙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有代表性的为石室圣心大教堂,1863年兴建,1888年落成,是全球四座全石构的哥特式教堂之一[311]。
文保单位编辑
经历多年本地建筑发展,广州积累众多历史古迹尤其建筑方面,也有相当数量获得保护评定。截至2019年,广州市内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29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34个[312][313],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7个[314]。南越王墓建于西汉时期,目前,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南越国水闸遗址等三处南越国史迹现联合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315]。光孝寺、六榕寺、怀圣寺等都有1000多年历史,还有建于隋朝的南海神庙,明朝的五仙观、镇海楼、莲花塔,清朝的陈家祠、余荫山房等。近代革命史迹有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黄埔军校旧址、中山纪念堂、洪秀全故居等。[316]
文化编辑
曲艺戏剧编辑
粤剧,源自南戏,广泛流传于两广、港澳和海外华人社区,在广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朝解禁粤剧后,粤剧艺人在广州黄沙成立八和会馆,此后广州逐渐成为粤剧活动的中心,民国时期达到繁盛的顶峰,并且国共内战时有粤剧艺人迁往香港。后来一度受到文革摧残,但改革开放后再次得到重视,重新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蓬勃发展[317]。
在广州的粤剧著名剧目有:《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等。广州历来的粤剧剧团有觉先声剧团、广东省粤剧团、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等等,而粤剧名伶有:薛觉先、马师曾、靓次伯、梁醒波、新马师曾、芳艳芬、红线女、罗品超等[318]。
饮食编辑
广州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美食之都。广州人极为重视饮食,因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而闻名,在中国民间享有“食在广州”的赞誉。广州的饮食业发达,饮食在广州人的生活中具特殊地位。目前全市饮食企业多达数万家,其中绝大多数都经营“三茶两饭一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和午饭、晚饭、消夜),全日供应几乎没有中断。这使得全市每年的餐饮零售总额高达数百亿元,人均消费常年居中国大陆各主要城市之首[319]。广州每年还举行“美食节”,促进饮食业的发展。[320]
广州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粤菜的代表性城市,传统本地菜以广府菜为主。由于广州位于珠江口,因此海鲜及河鲜也是常见的菜色,黄沙水产品批发市场就是食海鲜之好地方。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湿热易上火的环境使饮凉茶成为广州人常年的生活习惯。[321]
广州菜选料庞杂,食品用料多样,几乎无所不有。在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上被介绍的粤菜就有5457种之多[322]。著名菜式有白切鸡、豉油鸡、烤乳猪、烧鹅、红烧乳鸽、咕噜肉、叉烧、老火汤、煲仔饭等。
早茶是广州饮食文化最有名的标签之一,广式点心是广州人饮早茶的标配。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323]。具有代表性的广式点心和小吃有虾饺、肠粉、干炒牛河、干蒸烧卖、豉汁凤爪、马蹄糕、糯米鸡、艇仔粥、皮蛋瘦肉粥、糖水等。
作为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和著名侨乡,广州的饮食也呈现出融会贯通、风格多样的特点。一方面,广州菜善于借鉴外来菜系的用料和烹饪手法,如上汤焗龙虾、盐焗海螺等菜品即是西餐中“焗法”在广州菜中的体现。[324]。另一方面,广州菜也对周边国家的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越南粉相传原型是起源于广州的沙河粉,在20世纪初由广东人传入越南[325]。广州名菜芙蓉蛋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家喻户晓,并被改良成为当地特色菜肴。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饮食国际化的趋势加强。世界各地许多餐饮企业纷纷到广州设分店,中国大陆最初的一批东南亚菜大厨就在此发围[326],市面不单止有专做南亚风味的印度餐厅,还有适合中东人士的穆斯林餐厅,异国风味食肆繁多,可品尝日本菜、韩国菜、越南菜、泰国菜、印度菜、意大利菜、非洲菜等。[327]2018年,世界知名美食年鉴《米其林指南》发布首版《米其林指南广州》,标志着广州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亚洲第九个获得米其林指南评鉴的地区[328]。
民俗编辑
广州每年一度于新年春节之前举办特别的迎春花市,供市民购买贺年年花及各式用品。在明万历年间,广州已经出现花市。清中叶后,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上市品种也越来越多。1919年后因城墙拆除和“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而更兴旺。一般春节前的三四天花市就会开始,到农历除夕的午夜收市[329]。越秀公园、文化公园、烈士陵园、流花湖等公园,也在春节期间举办形式多样的花展、花会,成为广州花市的重要组成部分;[330]荔枝湾公园内还有广州唯一的水上花市,开创了与传统花市有别的新形式。[331]
传统工艺编辑
广州独有的传统美术工艺有“三雕一彩一绣”,三雕指牙雕、玉雕和木雕,一彩一绣是指广彩和广绣。[332]其中,广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广彩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生产,后创制出著名的珐琅彩;广雕以象牙雕刻中的镂空、透深技艺闻名[333];广州玉雕与北京、扬州、上海齐名,获公认为玉雕界四大“门派”之一“南派”之首,工艺源远流长,造型典雅秀丽,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通雕座件、镂雕玉球、组合镶嵌等新工艺在业界颇具影响力[334]。另外还有广州榄雕、广州砖雕、广州骨雕以及家具工艺等等。由于年轻一代多不愿继承学习,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州工艺有广绣、象牙雕刻、广州玉雕、广州榄雕、灰塑、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和广彩瓷烧制技艺[335]。
旅游编辑
广州是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现有长隆旅游度假区和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广州塔、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中山纪念堂、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动物园、黄花岗公园、越秀公园、广州烈士陵园、陈家祠、正佳广场、华南植物园等2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36]。“羊城八景”是指广州历代列出的8个旅游景点,不同历史时期的“羊城八景”并不一致。2011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组织评选的“羊城新八景”为:塔耀新城、珠水流光、云山叠翠、越秀风华、古祠流芳、荔湾胜境、科城绵绣、湿地唱晚[337]。
公园编辑
广州市公园分布广泛,十一个区均有分布。除少数属于景点的公园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广州动物园等以外,各主要公园均免费入园[338]。其中,开辟于1917年的人民公园为广州第一个综合性公园[339][n],也是广州市第一个免费公园[340]。
除作为市民休憩用地之外,许多公园具特殊意义,如越秀山上越秀公园内的广州地标五羊石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中山纪念堂等历史事件的纪念园区,海心沙亚运公园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此外,许多公园也有各种文化功能,突出的有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儿童公园、广州雕塑公园等等。而各人工湖公园,则更兼具城市湿地的调节功能[341];其中,建于1958年的东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流花湖公园、麓湖公园,并称广州四大人工湖公园[341]。2011年开园的白云湖公园和海珠湖公园成为广州市新增的大型人工湖公园[341]。市内公园也常开设花展、画展、灯展等展览以使公园活动更为丰富。2013年开始,广州各区均陆续建设儿童公园,面积和数量均居全国第一[342]。不过,广州部分免费公园的“园中园”现象[343]也引起市民争议。
博物馆编辑
广州的博物馆主要有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镇海楼)、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等。[344]
广东省博物馆于1957年开始筹建,是广东省目前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345],有新旧两馆。旧馆位于文明路,新馆位于珠江新城,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已达17.27万余件(套),其中馆藏中的书画、古陶瓷两类文物,在数量和质量上居全国博物馆中前列。馆藏精品有信宜铜盉(西周)、千金猴王砚等。而广东出土文物与金木雕、端砚的收藏最为丰富,也最具地方特色,尤其注重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民俗文物的收集[346]。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位于解放北路867号,是在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陵寝原址上修建的遗址博物馆,简称南博。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500平方米,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以古墓为中心,依山而建,由综合陈列大楼、古墓保护区、主体陈列大楼几个空间组成。馆藏“文帝行玺”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花铜板模等文物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反映两千年前岭南社会生活诸多方面[347]。
对外交流编辑
广州的对外交流始于汉朝,源于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环东海北上最先抵达的外国港口即为福冈[348]。历经多个朝代后,航运商业仍旧相当发达,至今与多个国家交流频繁。[349]
领事机构编辑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美国率先于1979年在广州重设领事馆,之后外国驻穗领馆不断增加,至2020年6月共有66个国家在广州设有总领事馆[350],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许多国家在广州设领后,与广东的经贸往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351]。大多数领馆的领区除广东之外还包括广西、福建、海南,有部分还包括湖南、江西,甚至云南、贵州等省。[350]
友好城市编辑
1979年,日本福冈市成为广州第一个友好城市[352]。截至2020年11月,广州已与59个国家的8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国际友好城市38个,国际友好合作交流城市49个[353]。广州流花湖公园建有法兰克福玫瑰园,内有该市赠送的歌德半身青铜塑像;而温哥华唐人街内立有广州赠送的云石中华门牌坊[354]。
知名人物编辑
广州2200余年历史当中人才辈出,此处仅提及籍贯或出生成长地在今日广州辖区内的人物。(如赵佗、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廖仲恺、陈寅恪、钟南山等曾长时间在广州活动和生活但非籍贯广州的人物,此处暂不列入。)
政治军事人物方面,出身于广州的有南宋名臣崔与之、李昴英;明末殉节名臣陈子壮、黎遂球;清代状元庄有恭、清代封疆大吏骆秉章、许应骙;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清末民族英雄邓世昌;民国政治名人胡汉民、朱执信、汪精卫、许崇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籍贯或出生地为广州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何香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雷洁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全国政协副主席)。
学术界方面有汉代学者杨孚、明代大儒湛若水、“岭南三大家”中的屈大均、梁佩兰;末代探花商衍鎏;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著名历史学家梁方仲、梁嘉彬、生物化学家彭加木;以及众多中科院院士:梁栋材、叶叔华、张恩虬、郑平、苏锵、范海福、冼鼎昌、姜中宏、肖荫堂、卢永根、叶恒强、何炳林、邓景发、申泮文等。
在工程界方面,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以及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凌鸿勋、潘健生、邬贺铨、刘广志、李绍珍等。
商界方面,有世界首富伍秉鉴,广东十三行著名行商伍崇曜、潘振承、潘有度、以及潘仕成;当代港澳成功商人马万祺、何添、何贤、冯景禧、何善衡、梁安琪;以及富力地产创始人张力、广东长隆集团董事长苏志刚等。
艺术界方面,有岭南画派宗师居巢、居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等;著名音乐家何柳堂、冼星海;粤剧粤曲艺术家红线女、南海十三郎、麦炳荣、白雪仙、小明星等。以及演艺界方面早期著名演员张活游、关海山、胡枫、卢海鹏等,著名导演楚原、华语乐坛一代宗师顾嘉煇、黄霑等,以及近年来活跃的艺人张敬轩、吴亦凡、俞灏明等。
体育界方面,有足球球坛名宿谭江柏,国足前总教练苏永舜、著名球员区楚良、卢琳等。荣获奥运冠军的有:杨景辉、张洁雯、雷声、杨伊琳、陈艾森等;世界冠军有谢杏芳、樊振东、冯珊珊等。
注释编辑
- ^ 该城市精神仅为提案,尚未正式制定。不过在1990年,广州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共广州市委常委会制定了广州市市风和广州人精神[1][2],参见广州精神。
- ^ 狭义的广州市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
- ^ 相关地位参见广州地名#Canton
- ^ 一说包含高粱郡,见《晋书・地理志》
- ^ 指广东与广西历史上第一次分治。
- ^ 越国在前306年,为楚国所灭,国相公师隅带领越国百姓往南迁徙至广东,并在广东建南武城。
- ^ 三朝:南越、南汉、南明;十帝则是三朝的十位皇帝
- ^ “番禺”古亦作“蕃禺”
- ^ 2015年以前,户籍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2015年开始户籍人口按所在区域城乡属性分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172]
- ^ 狭义的广州市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
- ^ 佛教:六榕寺塔、光孝寺;天主教:石室圣心大教堂、沙面露德圣母堂;基督新教:沙面堂;伊斯兰教:怀圣寺光塔、先贤清真墓;道教:五仙观、南海神庙
- ^ 佛教:大佛寺大殿、萝峰寺、万寿寺;道教:仁威庙、五岳殿
- ^ 佛教:莲池寺普同塔,道教:黄大仙祠遗迹、玉虚宫、金花庙、龙母庙、石王庙、洪圣古庙、天后宫、何仙姑家庙、大魁阁塔,基督新教:救主堂、协和堂
- ^ 一说黄埔公园:甄人(主编) (编). 《广州之最》. 饶展雄、唐文雅、熊方生(副主编).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 ISBN 7-218-01149-7.
参考文献编辑
- ^ 确立“广州市市风”和“广州人精神”.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16-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8日).
- ^ 广州精神: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 《经济研究导刊》. 2013-07-31 [2016-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 ^ 3.0 3.1 广州定位升级 从华南中心城市变为国家中心城市. 羊城晚报. 2016-02-20 [2016-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8).
- ^ 2017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01-24 [2019-08-21].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19-06-18).
- ^ 2019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 广州市统计局. [2020-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2019-广州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9 [2019-11-25].[永久失效链接]
- ^ 广州方言.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17-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gzeconomy2019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杨永恒等 (编).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发展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 北京: 中译出版社. : 205 [2019]. ISBN 9787500161387.
- ^ 10.0 10.1 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47.
- ^ 环球网. 五大战区司令部驻地公开 管辖省份曝光. 2016-02-02 [2016-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1).
- ^ 广东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你都知道吗?. 南方网广州新闻.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0).
- ^ 廣州今昔. Applied Social Studi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9-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7).
- ^ 广州历史沿革. 广州城市建设档案馆.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 ^ 东方第一港 2000多年长盛不衰. 和讯网新闻频道.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东外贸新变局“云上”广交会来了. 中国经济周刊.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 大海. 打造泛珠三角经济区. 珠江经济. 2004, (8): 16-19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18.0 18.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央广网.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李鑫. 金融大咖告诉你,“一带一路”如何实现共享共赢.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8) (中文(中国大陆)).
- ^ 广州——中国“南大门”. 楚天金报. 2008-05-07 [201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 广州市.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0-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4).
- ^ GaWC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18. www.lboro.ac.uk.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3).
- ^ GaWC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 www.lboro.ac.uk.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gzass1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25.0 25.1 甄人(主编) (编). 《广州之最》. 饶展雄、唐文雅、熊方生(副主编).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 ISBN 7-218-01149-7.
首次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
- ^ 26.0 26.1 广州市志·建置志.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7-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 ^ 甄人(主编) (编). 《广州之最》. 饶展雄、唐文雅、熊方生(副主编).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3年6月. ISBN 7-218-01149-7.
广州之名取自交州刺史部原治所广信
- ^ 陈大震、吕桂孙. 《南海志》.
吴黄武五年,以交趾、日南、九真、合浦为交州,割南海、苍梧、郁林三郡立为广州,州名自兹始。
- ^ 邓端本、欧安年、江立夫、麦国良. 《嶺南掌故》.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7: 18. ISBN 7-80521-751-3.
唐在广州设中都督府,外国人简称“广府”
- ^ 李穗梅. 孙中山《实业计划》开广州城市近代化先河(图) _时政专题_光明网. 广州日报. 光明网时政专题. 2011-03-28 [2019-09-16].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实施,标志着广州正式建市。孙科为首任市长。广州建市,开创了中国都市建制的先河。广州市政厅成为广州地方政府建置史上首个市政府。
- ^ 张励. 廣州重修五仙祠記. 广州五仙观. 宋代.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花城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33.0 33.1 朱哲夫. 轰动一时的省城四奇案. 广州文史网. [2019-09-16].
省城,是解放前老百姓对广州的俗称
- ^ 通历. 唐朝.
周夷王八年楚子熊渠伐扬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
- ^ 黄佐. 廣東通志. 明朝.
楚亭郢在番禺
- ^ 林贵添、骆永彬. 广州设“市”考. 中国广州网. 2005-08-24 [201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在广州市未设置前,广州城是分属南海县和番禺县的
- ^ 刘建生、王锦. 恰克图与广州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史志学刊. 2016, (03)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 ^ 广州洋名公推“Guangzhou” 替代“Canton”. 人民网. 2004-02-23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现在关于Canton一词可见的最早出处是由瑞典人著的《早期澳门史》,主要记述的是澳门以及葡萄牙人在中国的情况,其中提到Canton一词。
- ^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 腾讯网. 2009-07-03 [201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 ^ 2019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11月22日开幕. 广之旅国际会展.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Canton:属于世界的品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韵味岭南》微信公众平台. 2017-09-02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公共标识英文译法规范》升级版本月发布 “广州英语标识纠错”小程序上线 请你来找茬. 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11-19].[永久失效链接]
- ^ La France en Chine - Consulat général de France à Canton [法国在您身边 - 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法语).
- ^ Páginas - Consulado de España en Cantón [页面 - 西班牙驻广州领事馆].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5) (西班牙语).
- ^ Willkommen bei den deutschen Vertretungen i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 Auswärtiges Amt.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0) (德语).
- ^ 广州并非南蛮之地飞鹅岭遗址4000年历史作证. 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2003-12-13 [201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47.0 47.1 广州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建置. 广州市政府. [2010-08-23].[永久失效链接]
- ^ 广州市政厅. 《广州市沿革史略》. 广州. 1924: 1页.
- ^ 邓端本、欧安年、江立夫、麦国良. 《嶺南掌故》.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7: 16页. ISBN 7-80521-751-3.
岭南种植五谷的技术,就是由楚国传入的。
- ^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一.广东二》:“……阖闾子孙避越岭外,筑南武城。后楚灭越,越王子孙避入,始兴令师隅修吴故南武城是也……”
- ^ 李祯荪(主编)、吴佳华、黄继胜(副主编) (编). 《名城廣州小百科》.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 58. ISBN 7-306-00553-7.
- ^ 广州市政厅. 《广州市沿革史略》. 广州. 1924: 3页.
- ^ 汉书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 ^ 《水经注》:“建安中,吴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南海,见土地形势,观尉佗旧治处负山带海,博敞渺目。高则桑土,下则沃衍,林麓鸟兽,于何不有?……骘登高远望,睹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乃曰:‘斯诚海岛膏腴之地,宜为都邑。’建安二十二年,迁州番禺,筑立城郭”。
- ^ 三国志卷六十一: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畜水,民得甘食
- ^ 黄秋菊. 《六朝时期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 57.0 57.1 王育民. 第十六章 沿海重要港口城市的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2017-08-13]. ISBN 97871071108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 ^ 古寺铭刻圣人言 高塔千年保真身. 南方都市报. 广州图书馆. 2006-07-10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3).
- ^ 《册府元龟》卷五四六
- ^ 《唐大和尚东征传》载:天宝九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船深六、七丈”。大历五年,李勉任岭南节度使时,海舶岁至四千余艘。其中“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
- ^ 唐宋時代市舶司制度.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3).
- ^ 事见阿拉伯人所著中国见闻录,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0 73-69
- ^ 张金铣. 略论五代广州的中外经济交流. 岭南文史. 1993, (1): 11-14.
- ^ 略论元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中评社. 2006-06-01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65.0 65.1 黄启臣,明代广州的海外贸易
- ^ 邓端本、欧安年、江立夫、麦国良. 《嶺南掌故》.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7: 88页. ISBN 7-80521-751-3.
由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前只准广州一口通商
- ^ 广州市政厅. 《广州市沿革史略》. 广州. 1924: 27页.
- ^ Top 10 Cities of the Year 1800 [1800年世界10大城市]. About.com. [2007-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3) (英语).
- ^ 上海港志--總述.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4).
在开港后短短十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便从广州转移到上海,上海港从此开始了其作为中国第一大港的历史。
- ^ 冯邦彦. 百年利丰:广州千年商港创办的伊始岁月. 2012-01-06 [201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30).
鸦片战争以后,香港取代广州、澳门成为外商对华贸易的第一中转港
- ^ 71.0 71.1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政权志·大事记》
- ^ 王文泉. 《廣州的洋行與租界》.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1页. ISBN 7-218-00980-8.
- ^ 广州市政厅. 《广州市沿革史略》. 广州. 1924: 47页.
- ^ 香港历史博物馆撰文. 「歷史名人在香港」系列:一九〇〇年晚清重臣李鴻章途經香港 (PDF). 明报月刊. 2015年12月号: 39-42页.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1-25).
- ^ 李鴻章與香港 (PDF). 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官方网站.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0-15).
- ^ 李祯荪(主编),吴佳华、黄继胜(副主编) (编). 《名城廣州小百科》.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 87页、89页. ISBN 7-306-00553-7.
- ^ “三·二九”广州起义: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广州日报. 2011-03-28 [2017-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 ^ 孙中山建设近代都市的理想与实践.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 ^ 李祯荪(主编),吴佳华、黄继胜(副主编) (编). 孫中山在廣州三次建立政權. 《名城廣州小百科》.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 90页. ISBN 7-306-00553-7.
- ^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 一九二四年一月. 《廣州百年大事記》.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4.
- ^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 一九二四年五月. 《廣州百年大事記》.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4.
- ^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 一九二五年六月. 《廣州百年大事記》.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4.
- ^ 广州市文史研究馆. 一九二五年七月. 《廣州百年大事記》.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4.
- ^ 李祯荪(主编)、吴佳华、黄继胜(副主编) (编).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名城廣州小百科》.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 96页. ISBN 7-306-00553-7.
- ^ 广州暴动之意义与教训. 新华网. 中国经济网. 2007-05-17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 ^ 1927年12月11日 广州起义爆发. 网易历史. 2005-12-11 [20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0日).
- ^ 陈济棠时期下的广州基建. 大洋网. [201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1).
- ^ 粤汉铁路的历史. 腾讯网. [201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6).
- ^ 89.0 89.1 广州市地方志·大事记·民国时期
- ^ 广州沦陷期的畸形繁荣. 羊城晚报. 金羊网. 2005-06-09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4).
- ^ 林子雄. 抗战胜利后广州如何优待日俘?. 腾讯网文化频道. 2015-08-12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民国时期广州市政府历任职官名录.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19-11-19].[永久失效链接]
- ^ 国民党“迁都”广州,司徒雷登落井下石. 网易新闻. 2008-03-03 [201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 ^ 李祯荪(主编)、吴佳华、黄继胜(副主编) (编). 廣州解放. 《名城廣州小百科》.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 102页. ISBN 7-306-00553-7.
- ^ 广州人逃港纪事:万人冲击火车站惊动中央. 南方都市报. 新浪历史.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 人民日报. 1954-06-20 [2018-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3).
- ^ 7年爭拗終結 判大股東敗訴 廣州蓮香樓商標歸國有. Apple Daily 苹果日报.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2).
- ^ 那些源自广州的香港老字号. 中国网络电视台.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全面内乱.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11-10-26 [2013-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 ^ 广州“文革”期间的“打劳改犯”事件. 羊城晚报. 2013-01-26 [2013-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15).
- ^ 廣州市志·卷首.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廣州十二年「大變」全城升級迎接亞運. 文汇报. 2010年6月30日 [2010-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7月3日).
- ^ 耿旭静. 广佛同城明年基本实现. 广州日报. 2011-09-06 [201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9).
- ^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解放军报. 2010-11-13 [2012-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广州政府门户. [2017-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广东省人民政府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 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 [2018-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6).
- ^ 107.0 107.1 107.2 自然地理. 中国广州政府.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6).
- ^ 自然地理. 中国广州网.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 中国广州政府>>走进广州>>广州概况>>自然地理. [2012-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2).
- ^ 广州市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增城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15-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 ^ 2016年广州市气候公报. 广州气象. [201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 ^ 明清400年小冰期 广州曾降雪11次. 《广州日报》. 2016-01-23 [2016-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 ^ 雪花六出現羊城 誰說嶺南不飛雪. 中国评论通讯社. 2006-12-30 [2016-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 ^ 广州全城多处降雪 广州塔顶现厚厚积雪. 南方网. 2016-01-24 [2016-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5).
- ^ 2014年广州市气候公报 (PDF). 广州天气. [2016-01-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3-16).
- ^ 65天!今年广州高温天数破纪录. 信息时报. 2014-09-29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 ^ 第二章 气候 水文. 《广州市志·地理环境志》.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 ^ 碧水白云湖 泛舟赏菊花. 羊城晚报. 2011-11-29 [2016-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7日).
- ^ 庞彩霞. 为了“绿色亚运”的承诺. 经济日报. 2010-11-24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中心城区面积拟扩容1倍以上. 南方都市报. 2011-12-20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 广州行政区划重大调整. 汕头都市报 (新浪网). 2005-05-23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08).
- ^ “西关小姐”会不会消亡?(图). 金羊网-羊城晚报(广州) (网易新闻). 2007-03-14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 广州撤销黄埔萝岗两区 设立新的黄埔区. 南方日报. 新浪网. 2014-02-13 [2014-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5-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广州治堵方案敲定 不限行不限牌不征收拥堵费. 新浪广东. 2011-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 ^ 广州今日起市区24小时禁摩 半月后将实行查扣. 新浪网. 2007-01-01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 ^ “行在广州”:空间流动与都市治理.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2014 [2017-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 ^ 福布斯2014客货运能力最强的25个城市. 福布斯中文网. [2017-05-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2).
- ^ 陈言乔. 兩岸三地地鐵長度排名:上海第1、香港第8、台北…. 联合报. 2019-02-21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9).
- ^ 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20日开通 线网突破500公里. 新华网. [2019-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0).
- ^ 广州首条有轨电车线路今日通车. 广州地铁. 2014-12-31 [201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1).
- ^ 黄埔有轨电车1号线重磅好消息 首列电车今日上线调试. 广州开发区交投集团微信公众平台. 2019-09-20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 未来几年广州将建11条有轨电车新线. 大洋网. 2017-07-21 [2017-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 ^ 20世纪初,广州街头有“的士”. 广州日报. 2018-11-26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华南最大公交集团昨日在粤揭牌. 南方网. 2017-12-31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在内地首创出租车“扬手即停”. 人民网广东频道. 2015-10-13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BRT获评2013年BRT系统“金牌标准”. 中新网.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Guangzhou's Remarkable Bus Rapid Transit System. 路透社. 2011-04-05 [2011-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31).
- ^ Case Study of the Guangzhou BRT. International Public Transport Conference 2010. [201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3).
- ^ 广州BRT捧回联合国“灯塔奖”. 金羊网. 2012-12-06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 庞祎玢. 广州市绘制高品质公共交通发展蓝图. 羊城交通广播电台. 2020-12-18 –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
- ^ 广州交通运输月报〔2019〕第3期.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 ^ 广州明年初可用上车用压缩天然气. 南方网 (广州日报). 2014-08-11 [2014-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 今年广州市推广逾10000辆纯电动公交车. 广州日报. 2018-05-14 [2019-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 |数说2018年广州市交通运输行业. 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 2019-05-06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 ^ 广州新白云机场正式运营(图). 新京报 (新浪网). 2004-08-06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 ^ 白云机场建成第三跑道,城轨将直达机场. 中国日报财经频道. 2014-09-29 [2015-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5).
- ^ 机场概况. www.gbiac.net.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
- ^ CORRECTING and REPLACING FedEx Expands Leadership in Asia Pacific with Plan to Build Region's Largest Air Cargo Hub in Guangzhou, China; Direct economic benefit to Chinese economy forecast to reach $63 billion by 2020. Business Wire. 2005-07-13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英语).
- ^ 广州白云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进入快车道. 中国民航报. 2018-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 ^ 白云机场2018年年度报告. quotes.money.163.com.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叶树峰. 广州市铁路客运枢纽布局规划探究. 《基层建设》. 2016, (2)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3).
- ^ 广九直通车时刻表(广州-香港). 广九直通车售票中心.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 ^ 武广高铁正式运行. 凤凰网. 2009-12-26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 ^ 广珠城际铁路将正式开通 车票提前开售. 中新网. 2011-01-05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 ^ 文, 光华. 中国文化风采录·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2010. ISBN 9787894522504.
- ^ 广州港总体概况. 广州港务局. 2018-08-24 [2018-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 ^ 钟尚玲. 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居全球港口第五位.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中文(中国大陆)).
- ^ 广州港有望跻身世界港口前三. 大洋网. 2017-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2).
- ^ 水上巴士 - 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 www.prol.com.cn. [2019-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3).
- ^ 黄裕勇. 香港赤鱲角机场开通广州南沙港渡轮航线抢客. 大公报 (民航资源网). 2009-07-14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 ^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商埠重镇和对外口岸. 中国城市发展网. 2007-12-06 [201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2).
- ^ 广州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 内地城市中首过发达线. 新华网. 2007-01-04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 ^ 历史性的跨越——2010年广州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南方报业网. 2011-01-29 [2011-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 ^ 广州南沙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 人民日报-人民网. 2012-09-16 [2012-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20).
- ^ 广州市统计局. 广州统计年鉴2016.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6-12-06 [2017-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6).
- ^ 广州人均GDP与西班牙相当. 网易新闻. 南方日报. [2017-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1).
- ^ 168.0 168.1 广州市统计局. 2018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02-01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4).
- ^ 广州统计信息网>>统计公布. 广州市统计局. [201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
- ^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广州市地方志·农业志》
- ^ 陈彩霞 蔡人群 陈升忠. 广州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7): 184-187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2-2 主要年份全市年末户籍常住户口户数、常住户口人口数. 2019广州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9.[永久失效链接]
- ^ 广州都市农业旅游深度开发探讨. 热带地理. 2005-09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曾昭璇. 第三章 明、清时期广州城历史地理. 广州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一、沿革. 《广州市地方志·工业志》. [201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 ^ 黄菊艳. 《日军侵粤与广州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广东社会科学》. 2005, (4) [201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广州市地方志·工业志》
- ^ 广州经济三大支柱产业. 广州视窗. 2007-08-22 [201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1月19日).
- ^ 广东省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 河源市人民政府网. [2012-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5).
- ^ 2017年广州汽车产量超310万辆 居全国城市之首. 央广网.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谁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哥大:广州PK上海. 新快报. 2009-08-05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 ^ 温国辉. 信息业. 《广州年鉴》2018年: 262-267.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年内望达30个. 新华网.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高新区获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中国经济网.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中新广州知识城如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 南方都市报·奥一网.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国际生物岛开岛5年 成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腾讯新闻.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从三大支柱产业到IAB计划 广州发展动能升级. 广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4).
- ^ 广州新增高新企业数量全国第三. 南方网广州新闻.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9).
- ^ 慧皎:《高僧传》卷1
- ^ 乐正. 近代上海的崛起與廣州的失落 (PDF). CUHK. [2016-11-23].
- ^ 用数据说话,谁说广州跌出一线城市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11-24 [201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 广交会为何被喻为中国外贸走出国门的“风向标”?. 凤凰卫视. 2016-02-22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2).
- ^ 李天研. 125届穿越风云:“中国第一展”是这样炼成的. 广州日报大洋网. 2019-04-13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交会展开中国开放历史画卷. 中国青年报. 新浪新闻.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概况-关于广交会.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8).
- ^ 吴璇.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规划获通过 将1小时到香港. 新快报. 2014-06-20 [2017-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 ^ 南大集团. 广百集团. [2015-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9).
- ^ 朱晓秋. 广州天河路商圈2020年将成万亿级商业门户. 《南方日报》.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31日).
- ^ 历史政区 > 清朝 > 广东省. 中国行政区划网. [201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5).
- ^ 朱晓秋. 广州军政府:实践中山治国理想. 《广州日报》. [201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 ^ 201.0 201.1 广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市地方志·政府志》
- ^ 孙颖. 从封建府治到现代市政 清末民初广州市政变革. 《南方都市报》. 2013-07-02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
- ^ Cities - Guangdong, China. www.chinadaily.com.cn.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6).
- ^ 张硕辅 简历. 地方领导资料库. [2018-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 ^ 石奇珠当选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简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0-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 ^ 温国辉 简历. 地方领导资料库. [2017-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 ^ 李贻伟当选广州市政协主席 黄伟林、何汝诚、李小琴当选副主席. 中国经济网. [2021-01-30].
- ^ 广州:革命策源地遍布红色地标. 广州日报. 人民网广东频道. 2019-10-10 [2019-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 ^ 广州:大革命时期中国工运中心. 搜狐新闻中心.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1989年政治风波在广州. 广州市情网. [2009-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 ^ 穗三万人示威深宵未散. 苹果日报. 华夏文摘. 1999-05-11 [200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25).
- ^ 广州反日游行. 联合早报. 2005-04-11 [201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7).
- ^ 广州2000人上街集会“撑粤语”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0-07-29.,联合早报网,2010年7月26日。
- ^ 广州“撑粤语”游行活动 被当局定性为“非法集会”. 联合早报. 2010-08-03 [2014-04-02] (中文(简体)).
- ^ 廣州拘至少11名反日示威滋事者. Now新闻. 2012-09-17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中文(香港)).
- ^ 广东省信访局关于启用广东省人民来访接待厅的通告. 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编辑部. 广东禽业千人上访省政府抗议H7N9不公对待. 家禽科学. 2014, (3): 58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茂名PX抗议活动扩展至广州. 金融时报. 2014-04-02 [2014-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5) (中文(简体)).
- ^ 全国公示完毕 广州十八年心血"创卫"成功. 南方都市报. 2008年3月26日 [201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 ^ 广州:创建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中国文明网.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市交通工委副书记 萧史明:广州成功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对于和我一样全程参与创文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创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着力改善交通民生……
- ^ 广州市要让创文工作成为民心工程 幸福工程. 凤凰网新闻.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创建工作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王晓玲主持会议并讲话。……王晓玲指出……把创建的过程作为让群众得实惠的过程,提高创建工作的实效性,使创建工作成为幸福工程、民心工程。
- ^ 广州“创文”花了多少钱?. 南方都市报 (新浪新闻). 2011-04-22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 亚运会运动员村赛后将成商品房. 新快报. 2007-10-10 [2012-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 ^ 迎亚运人居整治工程促广州蝶变. 南方日报. 2010-06-02 [2012-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 ^ 广州越华路半年开挖6次 政协委员称应问责. 羊城晚报. 腾讯新闻. 2010-05-15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Red roofs invade Chinese city, angering residents. 美联社 (U-T San Diego). 2010-05-21 [2012-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 ^ 228.0 228.1 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tjj.gz.gov.cn.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5).
- ^ 全国人口密度深圳超北上广排第一 未来或继续升高. 一财网. [2019-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9).
- ^ 广州人均预期寿命达81.34岁 超全国平均水平4.84岁. news.ycwb.com. [2018-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9) (英语).
- ^ 广州比全国早8年进入老龄化阶段. 南方日报. 东方网. 2002-04-11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1).
- ^ 广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州市统计局.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 ^ 广州户籍人口性别比趋正常. 南方都市报. 新浪网. 2008-04-04 [2010-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 广州市常住人口超1200万 近百万姓“陈”. 大洋网. 2011-12-24 [2018-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31).
- ^ 广州风貌-人口民族. 广州市政府网站.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9).
- ^ 236.0 236.1 Migrants In Guangzhou. CRIENGLISH.com. 2008-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严格控制广州深圳两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南方都市报. 腾讯网. 2014-07-11 [2014-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status and related knowledge among female migrant workers in Guangzhou, China: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ejog.org.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英语).
- ^ 广州流动人口达837万 超过常住人口(图). news.ifeng.com. [2019-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 ^ 广州一不小心成了“第三世界”首都?. 新周刊. 2008-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1).
- ^ 李志刚, 薛德升. 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 (PDF). 《地理学报》. 2008, (2) [2012-10-1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1-06).
- ^ 242.0 242.1 曾璇; 杨辉, 市公安局:非洲人在穗问题被放大 外国人犯罪率不高, 羊城晚报, 2014-11-24: A6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0)
- ^ 廣州. 你要懂的大灣區. 12 记录于. 2018-08-12. 香港电台. 香港电台第一台 (粤语).
- ^ 第七节 方言人口情况. 白云区志. 白云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2).
- ^ 张钊. 冼村小学普粤之辩. 南方都市报. 2012-05-14 [201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0).
- ^ 深圳特区30年成就双语城市. 羊城晚报. 2008-12-04 [201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2).
- ^ 刘林. 廣東話vs普通話:當香港的語言遇上政治. BBC中文网. 2017-06-29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池伟添. 粵語的政治:統戰、推普和穗港兩地的粵語保育. 立场新闻 Stand News. 2015-04-20 [2019-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 ^ 一年吸粉160万,《粤知一二》如何让不懂粤语的人也上瘾?.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云菲:传承与推广粤语歌,更具意义!. 广东电视珠江频道微信公众平台.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廣州市地方志教育志.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09-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8).
- ^ 中国最早的西医学府:博济医学堂(1866).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2008-01-02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31).
- ^ 黄义祥. 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山大学. 广州文史.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第五章 高等教育. 广州文史.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第十五章 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 广州文史.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高等教育人才288万 占人口比例20%. 广州日报. 2019-01-18 [2019-1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市大专院校一览表(部分). 广州政府门户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19).
- ^ 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 大洋网. 2009-08-13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3).
- ^ 广州市属高校名单. 广州市教育局. [2019-11-20].[永久失效链接]
- ^ 广州体育事业变化发展的朴实志卷——介绍. 《广州市志.体育志》.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 广州赛事活动. 广州市体育局. [2019-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8).
- ^ 广东成功举办九运会启示录. www.china.com.cn.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 ^ 东方体育官网. 第一届女足世界杯发展回忆录:1991年中国世界杯. sports.eastday.com.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穗隆重开幕.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2010广州亚运会. 腾讯网.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31).
- ^ 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 搜狐体育. [2015-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7).
- ^ 林丹:粤羽欠薪令人心寒 俱乐部董事长:尽快妥善解决. 新华网体育. 新华社.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 ^ 今年代表广东参加全国赛 谢杏芳张洁雯为奥运转会. 南方网. 中新社广东分社. 2007-03-14 [2019-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 ^ 广州足球沉浮18载终迎春天 恒大造首冠犹胜甲a盛世. 新浪体育. 2011年9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9日).
- ^ 广州恒大加冕2012中国足协杯冠军. 腾讯体育. 2012年1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22日).
- ^ 简介. 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 [2018-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
- ^ 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前身眼科医局成为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 广州市地方志. 2008-01-02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1).
- ^ 番禺医保卡纳入市级统筹范围 全城都能刷. 金羊网. 2011-03-02 [201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8).
- ^ 广州6月进入全民医保时代 外来工子女也可参保. 腾讯网. 2008-05-19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0).
- ^ 中国最老的制药企业. 医药网. 2008-09-24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16).
- ^ 广药集团:国企老字号驶入现代化快车道-新华网. m.xinhuanet.com.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 广州风采 > 广州概况 > 宗教信仰. 中国广州政府. [2014-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3).
- ^ 278.0 278.1 宗教概述. 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019-11-19].
- ^ 社评:有必要冷静思考《南方周末》事件. 环球时报. 2013-01-04 [201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7).
- ^ 广州媒体发达得益于借鉴香港媒体成功经验. 信息时报. 2007-06-14 [201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0).
- ^ 刘彤. 由南方报系发展看媒体人对新闻理想的坚守. 新闻传播. 2015, (11): 27-28.
- ^ 广州再挺粤语:广州永不会沦陷 粤语依然坚挺. 南方网.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市志·广播电视志》.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5-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 ^ 广东电台:“珠江模式”20年跨越式发展. 人民网传媒. 2006-12-21 [201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0).
- ^ 闫涛. 广东经济电视台的“取胜法宝”. 新经济. 2001, (01).
- ^ 上海是否需要“方言电视频道”?. 《东方早报》. 2009-02-19 [2014-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 ^ 彭柳 钟嘉荣. 粤语民生电视新闻的现状和发展. 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2012, (5).
- ^ 广东电视台名嘴郑达马来西亚受追捧. 南方日报. 新浪网. 2009-08-27 [2014-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2).
- ^ 陈扬:我很讨厌“明星”这个词. 羊城晚报. 2005-03-27 [2013-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4).
- ^ 南方电视台主持人彭彭:我真心中意呢個 自信、內斂嘅城市. 新快报.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铺开 频道有所调整. 搜狐网. 2007-04-16 [2010-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3).
- ^ 境外电视频道对广东本地电视新闻傳媒和节目的影响. 人民网. [2011-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20).
- ^ 北京广州报刊发行市场的差异. 浙江在线网. [201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 ^ 奥巴马接受南方周末的独家专访. 南方周末网. 2009-11-18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30).
- ^ Keith B. Richburg. Chinese journalists mount rare protest over an alleged act of government censorship. 《华盛顿邮报》. 2013-01-05 [201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07) (英语).
- ^ 杂志订阅:2016上半年时政新闻类杂志销量排行榜. 杂志网. 2016-10-19 [2016-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6).
- ^ 清代西方建筑文化在广州的传播交流. 广州地情网. [201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6日).
- ^ 广州市志·城建卷·建筑志
- ^ 一幅穿越2000年的地图. 广州日报. 2013-10-16 [2017-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 ^ 广州东山洋楼拆迁叫停 已拆的别墅群拟复建. 南方都市报. 南方报业网. 2009-09-18 [201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16).
- ^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 9787302089810 (中文).
- ^ 广州恩宁路骑楼历史. 信息时报. [2015-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6).
- ^ 廣州年內對全国最大古書院群落進行保護開發. 南方日报. 新浪网. 2003-04-21 [201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9).
- ^ 大小马站的百年书院群. 信息时报. 搜狐网. 2013-04-18 [201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1).
- ^ 广州陈氏书院的“七绝”装饰艺术. 广州文史.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龙津西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 广州市情网. 2014-08-05 [2014-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 ^ 东山老洋楼. 南方网. 2014-01-08 [2014-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3).
- ^ 广州不宜再建超高层建筑. 广东建设报. 金羊网. 2007-04-06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5).
- ^ 杜娟. 东塔确定建116层. 广州日报. 2012-05-26 [201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3).
- ^ 日“天空树”新东京塔超广州塔成世界第一高塔. 新浪城市. 2011-03-02 [201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 ^ 吕楠芳. 紧挨石室的教学楼再动工. 2012-12-27. 羊城晚报. [2013-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8).
- ^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广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2018-07-06 [2019-11-19].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19-10-16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 ^ 广东新增174处省级文保单位 革命文物保护成焦点. 广州日报. 2019-08-02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南越国宫署将建世界级遗址公园. 深圳特区报. 2006-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广州概况-历史文化. 广州市情网. [2017-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5).
- ^ 粤剧 南国红豆最相思.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09-06 [2017-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0).
- ^ 香港战后至七十年代粤剧发展初探(1945--1970). 广州文史. [201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 ^ 曾向荣. 广州人均餐饮零售额居全国主要城市之首. 大洋新闻 (羊城地铁报). 2010-10-29 [2013-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1).
- ^ 孙晓霞. 广州国际美食节发展探析. 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2 (13): 157-158.
- ^ 陈辉. 夏天排寒多晒太阳. 金羊网 (羊城晚报). 2013-07-06 [201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1).
- ^ 粤菜 CANTONESE CUISINE. 美丽中国.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5).
- ^ 美味的广州.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 清代中前期 西餐率先传入岭南. 新浪广东.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 越南河粉:融會東西的美味結晶. Nom Magazine.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 ^ 东南亚:广州蕉叶咖喱炒蟹. 大洋网. 2019-04-26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李辉. 刘祥雨. 广州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建议. 科技经济市场. 2009, (03): 103-105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首届 《米其林指南广州》出炉. MICHELIN Guide. [2020-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 闻名中外的广州花市. 广东文化网. 2008-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3).
- ^ 广州西湖路:漫步在时光幻影中. 南方日报 (新浪网). 2011-12-22 [201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9).
- ^ "水上花市"2月7日重现荔枝湾 擦亮千年花市招牌. 南方日报. 东方网. 2013-01-23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 历史悠久并在近代得以长足发展. 新快报. [2019-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巧夺天工的“三雕一彩一绣”. 广州市情网. 2015-04-21 [2019-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 ^ 广州玉雕.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4-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1-05-23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2).
- ^ 广州市旅游局关于印发广州市A级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督导小组成员名单的通知. 广州市旅游局. 2017-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 ^ “羊城新八景”揭晓 四处新景入选注解十年蝶变. 羊城晚报. 2011-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5).
- ^ 全杰. 公园明起免费 准备好了吗. 广州日报. 2009-06-30 [201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6).
- ^ 李祯荪(主编) (编). 《名城广州小百科》. 吴家华、黄继胜(副主编).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年10月. ISBN 7-306-00553-7.
- ^ 人民公园:广州市第一公园 古城中轴南起点. 羊城晚报.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341.0 341.1 341.2 曾妮. 羊城人工湖进入“2.0时代”. 南方日报. 2011-11-29 [201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0).
- ^ 广州建成儿童公园群:一座城和它的13个儿童公园. 中国文明网广州站. 2015-06-09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4).
- ^ 子在渊. 公园围蔽收费谁给的权?. 广州日报. 2012-02-17 [2012-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3).
- ^ 广州市博物馆名录.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局). 2018-11-29 [2019-11-19].
- ^ 国家文物局. 关于公示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 [201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0).
- ^ 广东省博物馆历史沿革与概况. 广东省博物馆. 2010-07-06 [2017-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 ^ 南博简介.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2012-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2).
- ^ "广州友好城市之日本福冈市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评论新闻网. 于2010年12月4日查阅.
- ^ 苏明. 广州港口物流业发展对策探析——基于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背景. 商业经济. 2016, (8): 59-61.
- ^ 350.0 350.1 外国驻广州领事馆一览表. 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9-11-25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 驻华领事馆变迁映射中国之变 中国外交愈发自信. 搜狐. 2008-12-29 [2010-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1).
- ^ 广青交2019日本巡演落下帷幕 青少年使者传递中日友好心声. 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9-07-27 [201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 ^ 广州市国际友好城市一览. 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21-02-05].
- ^ 温哥华(加拿大). 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015-11-16 [2019-09-16].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导游上的相关旅行指南:广州市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广州市(分类) |
- 基本资料
- 地图及卫星照片
- Google地图-广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penStreetMap上有关广州市的地理信息
- 照片
- 旅游
新头衔 | 南越国首都 前204年-前111年 |
继任者: 无 |
新头衔 | 大越国首都 917年 |
继任者: 南汉国 |
新头衔 | 南汉国首都 918年-971年 |
继任者: 无 |
前任者: 南京市 |
中华民国首都 1949年4月23日-1949年10月14日 |
继任者: 重庆市 |
与广州市相关的条目和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