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主要是讲述关于军用装甲车辆对于美国的历史与发展,尽可能的罗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直到现代,在当时的坦克以及装甲车的历史以及创新与强化。

"突破兴登堡防线"-威廉·朗斯塔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

1917年四月,美国协约国的身份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他们并没有自主的战车作战单位。随后的一个月内,一份关于英国和法国的坦克理论和行动报告曝光后。美国远征军司令总司令约翰潘兴将军认为,轻型和重型坦克对这场战争至关重要并应该尽快获得。[1]后来英美联合计划开发一辆新型重型坦克(Mark_VIII_tank)。不过,预计要到1918年四月才能提供相对应数量的坦克。盟军坦克委员会决定,因为法国工业战时要求,最快能提供美军足够装甲能力的方法是在美国本土制造雷诺FT轻型坦克。此外英国也会提供一些重型坦克

德怀特·艾森豪上尉〔在二次大战中声名大噪的德怀特艾森豪总司令〕于1918年二月前往马里兰州米德堡营,与第65工程师团一起被改组,建立当时军团中的第一个重型坦克营并提供了组织的基础。三月中旬,第一重装甲部队〔再当时已经为人所知〕被命令准备移动前往海外作战,艾森豪将军与先遣部队一同前往纽约与当地港口一同制定人员登船和装备运输的细节,并于三月26日晚间出航,然而艾森豪将军并没有同行参与。他做为一名执行者表现得非常出色,在他返回米德堡营后,他被告知他将留在美国,再那里运用良好的后勤能力来建立起装甲部队。再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建立起柯尔特营做为主要的装甲兵训练中心,艾森豪威尔将军成为新坦克部队的第三号领导者,升任国民军临时中校,并在“柯尔特营”训练坦克队,“皮克特冲锋”成为他在葛底斯堡的第一个命令。

M1917成为了美国当时第一款量产的坦克,它是一台像法国雷诺FT的复制品。再1918年至1919年间美国陆军订购了大约4,440台M1917,并在合约取消前接收了约950台;当时原先确定了1,200台的要求,后来增加到了4,440台,同时并将一些雷诺坦克的样品、计划以及各个部件送到美国进行研究。该设计将由军械部门以“六吨特种拖拉机”的称呼进行,并订购与私人制造商合作的车辆。然而,该项目受到的问题和困扰不曾间断过:英国的规格是公制的,与美国的英制是不兼容的、军事部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没有充分协调、官僚惯性,军事部门缺乏合作以及可能的既得利益推迟了整体进展。

法国陆军预计到1918年4月前获得首批300台M1917,但到了6月份仍尚未开始生产,迫使美国从法国购买144台雷诺FT。M1917的生产直到秋季才开始,第一批完工的车辆在10月时才出现。期中两台在敌对行动结束九天后于11月20日抵达法国,12月再抵达8台。

福特3吨M1918是美国最早的轻型坦克设计之一,它是由两位乘组员以及由一挺勃朗宁M1919中型机枪进行武装,能实现到最高每小时8英里的最高速度。3吨坦克的设计始于1918年中期,双人坦克的设计以便美军可以使用除了雷诺FT之外的另一辆坦克,它具有两个一组的福特T型发动机由前方的驾驶员控制,在他的身边有一名枪手,他可以再有限的横向控制上使用.30/06机枪〔M-1917 Marlin或是M-1919〕。最终签订了15,000辆这类坦克的合约;然而,美国坦克兵团认为该型坦克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因此15,000辆坦克的合约在停战后终止,只剩下15辆原型车保存。

组织 编辑

最初,是由两个独立的坦克组织并形开发〔在法国的美国远征部队的坦克兵团以及在美国本土的国家陆军坦克部队(Tank Service, National Army)〕。[2] 再整个战争期间,分裂的指挥结构与两个人〔萨缪尔·罗肯巴赫以及艾拉·克林顿·韦尔伯恩〕分别指挥着美国装甲部队的发展。

国家陆军坦克部队(Tank Service, National Army) 编辑

艾森豪威尔的导师艾拉·克林顿·韦尔伯恩上校是一名步兵军官,曾在西班牙 - 美国战争期间获得古巴服役荣誉勋章。1918年3月5日战争部长牛顿·D·贝克任命韦尔伯恩上校担任国家陆军坦克部队指挥官。

美国远征部队的坦克兵团(AEF-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s) 编辑

坦克兵团于1917年12月22日[3]或1918年1月26日[4]由美国远征部队指挥官约翰·潘兴在法国建立,作为美国远征军的一个装甲单位,该部队的第一个指挥官是萨缪尔·罗肯巴赫上校,虽然乔治S.巴顿上尉才是实际分配到新单位的第一位军官。[5] 在1916年的潘乔维拉远征期间,乔治巴顿曾在潘乔别墅时担任潘兴的助手。在第六步兵团的十名士兵的陪同下,并使用3辆道奇兄弟的游览车中,巴顿进行了首次的出战,这也是后来美国军事史上的头一次的机械化作战。在维拉军二号人物胡里奥·卡德纳斯(Julio Cárdenas)与他两名保镖搜寻粮秣时发动突袭,成功将其击毙,巴顿是否亲自杀死其中任何一人这点暂不确定,但他以打伤全部三人而闻名。

1917年11月,巴顿离开巴黎,像法国军队的加拉德将军报到。在Champlieu,巴顿驾驶着雷诺焦德突击坦克,并测试了它的沟槽穿越能力。1918年8月,他被任命为第一临时坦克旅,并于1918年11月6日重新指派为第304坦克旅。巴顿的轻型坦克旅是塞缪尔·罗肯巴赫上校的坦克兵团的一部分,后者又是美国远征军的一部分。

AEF坦克兵团首次投入作战行动,是在1918年9月圣米耶战役。该行动由美国第一陆军进行,下分为第一、四、五军团;乔治巴顿与第一军团以及第304坦克旅的两个营合作进攻,第304坦克旅装备了144辆法国雷诺。巴顿在圣米耶尔战役和默兹-阿尔贡攻势中指挥美国坦克投入作战。

11月11日的默兹-阿尔贡战役结束后,坦克兵团的车辆损耗率达到了123%,只有27辆坦克在与敌人战斗中丧生,主要是炮火或地雷 - 其余的都是故障。在整个作战结束后,坦克兵团已经不到50辆可作战车辆,这个数字说明维修和后勤部队在多大程度上忙于确保AEF能够确保一支装​​甲部队持续战斗直到战争结束。

在战争的最后六周,坦克兵团还派出了一个英国制造的重型坦克营,这些坦克部署在美国的第27和第30师,并在旧的索姆河地区进行了战斗。拉尔夫·萨斯指挥的第301重型坦克营配备了英国马克V坦克马克五星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编辑

冲突结束后,美国陆军进行了部队重组。1919年,潘兴建议参议院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联合会议,使坦克部队将从属于步兵。[4][6]结果,1920年根据“国防法”解散了该部队,并将其坦克重新分配给了步兵师,但也只有两个重型坦克营和四个轻型坦克营在战后恢复作战能力。 M1917坦克来的太晚,所以没有参加战争中的任何战斗,但在此之后,有五台陪同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军于1927年4月在斯梅德利·巴特勒将军的带领下前往天津,他们于1928年末返回美国。美国远征部队坦克兵团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被废除,并将坦克的控制权交给步兵后,坦克部队的数量逐渐减少,车辆被封存或报废。

马克VIII型坦克(Tank Mark VIII or Liberty)做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英坦克设计,但他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因为测试完后战争就结束了,最终于1919年和1920年决定在美国建造100辆该型坦克。装备该型坦克的部队为第67步兵团(坦克)团,基地设在阿伯丁(马里兰州)。该单位的奇怪名称源于1922年,所有坦克都必须成为步兵的一部分。一些坦克被分配到第301重型坦克营,后来重新命名为第17重型坦克营。在1921年至19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德怀特·艾森豪少校指挥了这个部队。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行动缓慢、笨拙、难以控制、机件上不可靠,旦它做为一项专为战争的武器已经充分表现出它的价值并且是不可忽视的。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制造坦克的轻型和重型这两个类别以外,第三种分类再1919年开始受到关注,即是“中型坦克”。轻型、中型与重型这三种术语的含义在两次战争之间发生了变化。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结束后不久,轻型坦克的设计一直都是在10吨左右,中型坦克(由英国生产为主)大约是在10到25吨之间,重型坦克大多超过25吨。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重量不断的增加导致轻型坦克大多提升至20吨,中型坦克超过30吨,并且在战争结束时发展的重型坦克超过60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巴顿和艾森豪威尔仍然有参与开发装甲部队,在米德营地找到了临时住所,并归类在罗肯巴赫的指挥下。特别是,这两个人制定了在大规模编队中使用坦克的理论和学说,以实现突破并以此进行开发。但他们遭到了高级军官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主张使用装甲车辆来支援步兵,而不是作为独立行动的部队加入战斗。这个观点也间接导致美国国会在1920年解散坦克兵团作为一个单独的单位。

1920年的国防法案将坦克兵团置于步兵之下,巴顿曾主张建立一个独立的坦克兵团,并且说明了坦克与骑兵部队一起作战强调的是机动性,而与步兵绑在一起的坦克强调的是火力。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行动缓慢的坦克支援以及坦克与步兵不同的单位的阻碍了坦克对步兵支援以外任何其他的发展,因此美国在装甲和机械化部队的发展中进展缓慢。另外,在这个时期,用来做坦克研究和开发的资金也被削减到了最低限度。巴顿确信坦克的发展未来会走得很艰辛,于1920年9月申请并获得了转调到骑兵队的机会。两年后,艾森豪威尔于1922年1月离开兵团,他被分配到巴拿马的一个步兵旅的指挥官。

美国战争部认为两个种类的坦克,无论是轻型还是中型,都应该达成所有的要求,包跨:轻型坦克可以用卡车运输,总重量不超过5吨;对于中型坦克,要求更加严格,它的重量不超过15吨,以使其在铁路平车的重量范围内。在当时实验性的15吨坦克M1924达成了模拟,但这辆和其他试图满足战争部和步兵规格的实验性坦克都被证明是不能达到要求的。实际上,建造一辆满足战争部和步兵要求的15吨重的装甲车辆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1926年,总参谋部很不情愿地同意了一辆23吨坦克的开发计划,尽管它明确表示将继续努力开发能令人满意的15吨重的坦克。步兵也觉得,一辆可以用卡车运输的轻型坦克是最符合步兵要求的装甲单位。步兵对轻型坦克的关注以及可用于开发新型坦克的有限资金,严重影响重型车辆的发展导致重型坦克的研发缓慢,并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装甲资源的严重短缺。

在美国,装甲部队的真正开始是在1928年,也就是在官方正式成立的12年前,当时的战争部长德怀特·戴维斯在视察英格兰的军事演习后,指示陆军在部队中发展坦克部队,以及实验机械化部队(EMF-Experimental Mechanized Force)。1928年的这个决定,促进了坦克部队发展,也使得1928年7月1日至9月20日在马里兰州米德营地内组织和安排一支新的实验机械化部队。组建起了一只联合军种的部队,包含了步兵(以及装甲单位),骑兵,野战炮兵,空军,工程兵团,军械部,化学战和医疗兵团。1929年继续进行的试验因为资金不足以及过于老旧的设备而失败告终,但1928年的演习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因此根据这份成果报告,战争部机械化委员会建议永久建立机械化部队。

尽管资金不足,军械部还是设法开发了几个实验性的轻型和中型坦克,并且还与智威·克里斯蒂〔发动机和推进系统设计师〕合作,于1929年之前研发出并测试了智威·克里斯蒂设计的模型。不过这些坦克原型都没有被接受,通常是因为他们都超过了陆军分支机构所设定的标准。巴顿后来与克里斯蒂具有密切的合作,用以改善坦克的轮廓,悬架,动力和武器。克里斯蒂的想法对许多国家的坦克战术和单位组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后也对美国陆军产生了影响。

另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声名鹊起的将军,他对坦克部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也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当时(1930年至1935年)的他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当时麦克阿瑟将军希望在整个军队中增加机动化和机械化,于1931年末推动所有武器和装备都用于机械化和机动化,并允许进行研究和必要的实验。骑兵的任务是开发战斗车辆,以增强其部队在于侦察,反侦察,侧翼行动和追击的作用。

因为法规的通过,坦克属于步兵分支,因此骑兵逐渐购买了一组“战斗车辆”,属于轻型装甲和武装“车辆”,这些车辆往往与新的步兵“战车”无法区分。1933年,麦克阿瑟为即将完成的骑兵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并说到:“今天的马没有比一千年前具有更高的机动性。因此当时间道的时候,骑兵部队就必须更换或替代马来做为作为交通工具”

1936年11月,美国陆军的骑兵决定进行现代化改造,需要一辆完全装甲的车辆,能够跟上骑兵并履行常规战斗任务。根据1920年的国防法禁止开发坦克,它无法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坦克”,因此选择了更小更轻的“汽车”级车辆。在1937至1938年间在岩岛兵工厂设计和制造的T7战车,它基于M1战斗车,但具有扩展底盘和可转换悬架具备可更换车轮或履带行驶的能力。唯一的原型T7战车(编号W40223)于1938年8月运往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虽然它表现出良好的速度和性能,骑兵委员会的代表却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测试被推迟到1939年,他们相当成功。并且这辆车甚至参加了1939年在纽约普拉茨堡举行的第一次军事演习,骑兵单位很喜欢这次的演习。然而,在1939年10月,骑兵对他们的战斗车辆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可以常规的履带(非组合)以及悬挂。这一项要求的原因是因为在当时的履带已经有足够的数量和品质可以提供使用,因此不需要再车轮上投入更多的成本以及增加车辆设计上的复杂性。此外,根据当时欧洲正在进行的战争,证明了重机枪的火力不足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为了使车辆能够派上用场,它需要一挺合适的火炮。1939年10月,尽管具有潜力,机械化骑兵委员会建议进一步开发和测试T7战车计划,并取消所有其他此类可更换式车辆的研究。从而结束了美国陆军最后一次轮式战车的开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编辑

T7 战斗车(T7 Combat Car) 编辑

 
T7 Combat Car

T7战斗车是美国于跨战争时期设计的轻型坦克。它可以在道路上使用一般的轮子运行,也可以使用履带在越野路上使用。虽然在某些地区已经能满足使用,但与现代轻型坦克相​​比,它缺乏武器与装备,而且只有一辆出产后该计划随即被取消。

M1 战斗车 和 M2 轻型坦克 编辑

M1战斗车(M1 Combat Car)

 
一辆M1A2战斗车

M1战斗车是美国骑兵在30年代末期所使用的一种轻型坦克。根据1920年所制定“国防法”的规定,坦克仅限于步兵部队,为了让美国陆军骑兵部队配备装甲战车,因此为骑兵开发的坦克被称为“战斗车(Combat Car)”。直到到1935年,他们才拥有M1坦克配备双机枪炮塔。骑兵部门在其几乎相同的M2战车上选择了一个更大的炮塔。其他升级包括改进的悬架,变速箱以及更好的发动机冷却。战斗车(Combat Car)的名称于1940年被取消,车辆更名为M1A2轻型坦克。

 
一辆M2A4
 
一辆M2A2

M2轻型坦克(英语:M2 Light Tank)

由岩岛兵工厂于1935年开发,用于美国陆军的步兵装甲单位。它的设计来自于早期的T-1和1929年的T-2中型坦克,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著名维克斯六吨战车的启发。它的主要武器是一挺.50口径(12.7毫米)的 M2勃朗宁机枪。它具有另一挺0.3英寸的机枪装在一个小型单人炮塔中。在交付了10台后,步兵师决定改用双炮塔配置,在第二个炮塔中使用.30口径机枪。这些早期的双炮塔坦克被命名为“梅·蕙丝(Mae West)”,仅管拥有了双炮塔的布局,但它的效率仍然不是很高,不过这是20世纪30年代来自维克斯的轻型坦克的共同特征,如苏联 T-26和波兰7TP

它使用了维克斯形式的叶片弹簧悬吊系统(Leaf Spring)。这种悬吊系统在1935年生产的T2E1被更为优越的竖锥形弹簧悬吊系统(Vertical Volute Spring Suspension System)所取代,二战前的主要型号M2A2共生产了239辆,并在战间期中成为美军步兵单位的主要战车。然而西班牙内战的结果显示了仅装备机枪的战车,其火力是相当不足的。这使得后来的型号M2A4装备了更强的火力,最后该型号共制造了375辆,并于1942年四月交付最后10辆才全部交付完成。

M2轻型坦克的改进型号,被称为M2A4,它装备了一门37毫米的M5战车炮,一挺M2勃朗宁重机枪,以及5挺勃朗宁M1919中型机枪。于1942年至1943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军陆战队第1坦克营服役。是M1和M2系列中唯一可以看到真正投入战场作战的战役。

在岩岛兵工厂内也持续的已M2轻型坦克做为底子开发新的中型坦克,最初时的代号为T5,但是之后又重新设计后(配备新的350马力的R-975星型引擎)并于1939年6月被重新命名为M2中型坦克。

T1轻型坦克和T2中型坦克 编辑

T1轻型坦克(T1 Light Tank)和T2中型坦克(T2 Medium Tank)是在20世纪20年代被设计出来,但很快成为过时的产物,它们唯一的功用就是帮助开发后来的坦克。

玛蒙-哈宁顿CTLS轻战车(Marmon-Herrington Combat Tank Light Series) 编辑

玛蒙-哈宁顿CTLS轻战车是美国第一款开始为出口战争市场所生产的轻型坦克。CTL-3有两名具有乘组人员,搭备三挺.30口径机枪。极少数的人在荷属东印度群岛反日本入侵的战役中看到该型坦克投入了战斗。

1942年中期,一批该型坦克从荷兰转移到澳大利亚,用于培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其中一些坦克被美国陆军接管并分别在阿拉斯加北部作为T14和T16使用。 并且,有超过600辆T16 CTMS坦克在根据租借法案下运往中国,交付给国民党军队与日本军作战。

M2 中型坦克(M2 Medium tank) 编辑

M2中型坦克是一个以M2轻型坦克做为底子开发的加大版本,并在1939年于岩岛兵工厂首次生产,在欧洲战场开始前。许多部件是使用常见或类似的设计,包括垂直蜗壳弹簧悬架 (Vertical volute spring suspension),也用于后来设计的坦克。双轮转向架(Bogie)安装在外部,橡胶衬套和橡胶履带使得在道路行驶更加的耐用。最初的M2型号由空气冷却的Wright R-975星型发动机(Wright R-975 Whirlwind)提供动力。但是对于M2A1,使用的是R-975 C1星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增压式,可提供额外的50马力(37千瓦)让其总功率达到400马力(300千瓦)。

在整个计划当中M2生产了18辆再加上94辆小幅改进型M2A1,总共生产了112辆。M2的具有特色之处在于,一、装备了多挺机枪;二、拥有防弹板,三、在车体前方使用了倾斜装甲。在武装方面它安装了一门37mm主炮(炮盾厚度为51mm),拥有32mm装甲,但是在整个欧洲战场上表明了,该型坦克在战斗中是一个糟糕的设计,装甲薄,主武器不足且非常高调。并且在车体四个面装上机枪是完全不必要的设计。不过整体而言,M2系列的各种特点,尽管有好有坏,但是提供了美军后来的M3李,M4雪曼以及许多其他的装甲战斗车辆的设计经验以及教训。值得一提的是,M2的车体前方的倾斜装甲(Sloped armour)在1939年的设计中是非常先进前卫的,并且这成为了美国坦克在设计上的永久特征。西欧和东部战场证明了M2已经过时且不堪使用,因此它从未在海外用于战斗; 它在整个战争期间主要是用于训练目的。

在当时克莱斯勒开设了一家新的坦克工厂 - 底特律阿森纳坦克工厂(Detroit Arsenal (Warren, Michigan)),主要是用于制造M2,并与美国政府于1940年8月签订合约,预计生产1,000辆M2型坦克。由于西欧和东部战场证明了M2已经过时且不堪使用,因此美国政府在生产开始之前便修改了合约。指示该工厂生产1,000辆M3 Grant坦克,而不是M2中型坦克。M2的生产线被归还给岩岛兵工厂,最终生产了94辆M2A1。M2A1的装甲稍微好一点,炮塔略大于原来的M2,因为它有来自M3轻型坦克炮塔的炮塔,枪炮护甲厚度为2英寸(51毫米)。

 
M2A3轻型坦克在美军建军节阅兵。华盛顿,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轻型坦克 编辑

M3 轻型坦克 及 M5 轻型坦克 编辑

 
M3/M5斯图亚特坦克诺克斯堡用于训练。

M3轻型坦克(M3 Stuart)是因为当时美国调查员在法国战役中,发现英国与法国的M2轻型坦克很容易遭到德国的装甲单位所击毁,因此在1940年7月于M2轻型坦克的基础上,重新开发一款新的轻型坦克。

最初的改装版被命名为M3轻型坦克,它具有更厚的装甲,以及改装悬吊系统和37mm坦克炮。直得一提的是M3和后来的M5 Stuart的生产是在1941年3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943年10月结束,共生产了25,000辆。

M3的再升级版称为M4,但是后来又重新命名为M5 Stuart,使用新的发动机开发并于1942年开始生产。M5采用重新设计的车体,驾驶员的舱盖移至顶部。原先它有一个新版的后继型,是基于谢尔曼坦克设计的M7坦克,但是它太重了,不得不重新归类为中型坦克而且没有大量生产,只有13辆原型车。从1942年开始,M5逐渐取代M3的生产线,并在1944年由M24霞飞(M24 Chaffee)取代。

英国陆军是世界上第一个将M3轻型坦克投入战斗的军队,1941年11月大约170辆斯图亚特投入了十字军行动,结果得到负面的评价。装备了斯图亚特的装甲部队在行动中遭受的高耗损率与具有更好的战术和训练的敌人有绝对的关系,而不是像北非战役中敌方具有的坦克优势,但该行动显示M3有几处技术故障。英国的意见反馈中提到的是37mm坦克炮,使用范围有限且内部布局不佳。两人炮塔是一个重大的弱点,一些英国部队尝试与三位乘组员共同作战。不过组员对于车辆的高速和机械可靠性有正面评价。

1942年夏天开始,当英国陆军收到足够的美国中型坦克时,部队通常会优先将斯图亚特从战场第一线与坦克后勤编队中撤换下来。不过直到战争结束,M3s、M3A3s以及M5仍然继续在英国服役,但英国装甲部队的这些轻型坦克使用比例比美国部队少。在东方战场的中华民国陆军也收到了一批M3A3s坦克用以对付共产党军队的战斗。

M3 的另一个租借法案的主要接收者,即苏联。不过苏联方面对于坦克更不满意,因为它被认为低负荷,不受控制,在战斗中可能遭到燃烧,而且对燃油质量过于敏感。狭窄的轨道非常不适合在冬季运行,因为它们导致地面压力过高容易使坦克陷入泥泞。然而,斯图亚特却优于早期的苏联轻型坦克,如T-60侦察坦克(T-60 scout tank),这些苏联坦克往往动力不足,且不具备比斯图亚特更重的武器。1943年,苏联陆军尝试了M5并觉得升级后的设计并不比M3好上多少。当时的苏联人不像1941年那样绝望,所以拒绝了美国提出供应M5的提议。且到了1944年,M3s仍然继续服役参加战斗。

美国陆军的编制中,M3首次参与战斗是在菲律宾。当时是由包括临时坦克小组在内的两个营参与了当时的巴丹半岛战役,1941年,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将军指挥军队新的M3然后就离开了指挥链,最重要的是加强麦克阿瑟将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指挥。他指派了陆军国民警卫队第194和第192坦克营各配备54辆新制造的M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每以及23辆半履带车,联邦加州陆军卫队第194坦克营于1941年9月8日从旧金山部署,并于9月26日抵达菲律宾。这次部署之后前往菲律宾的是第192坦克营,该营在诺克斯堡训练并在11月调派前往马尼拉

1941年11月21日在詹姆斯·R·N·韦弗上校(James RN Weaver)的指挥下,第192以及第194坦克营合并成为一个坦克临时小组,随后开始一连串的行动。随着之后的行动,日军于12月在巴丹半岛的海岸线上登陆,坦克临时小组收到命令,要求一边进行反击一边掩护巴丹半岛上的盟军进行撤离,之后称之为巴丹半岛战役 (1942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1​​92坦克营成为第一个在坦克战斗中与敌人装甲交战的美国坦克部队,因为他们遇到了日本帝国陆军第4坦克团中所编制的日军坦克。第1​​92坦克营在当时遇到了同样等级的九五式轻战车(Type 95 light tank)在当时它配备了37毫米坦克炮,并配备了柴油引擎。95式轻型坦克已经可说是位在坦克技术的前列。坦克临时小组〔第192以及第194坦克营〕在准备撤回巴丹时与日本帝国陆军第4坦克团进行小规模战斗,两个坦克营试图保卫海滩,机场,并为步兵提供支援,直到1942年4月8日,当时第192和第194接到命令,要求摧毁他们的M3,然而,当时因为许多M3在期间被敌人捕获并使用,因此没有成功摧毁他们所有的坦克。当菲律宾在1944/45年解放时,其中一些被俘的M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被美军收回。该部队〔坦克临时小组〕作为一般撤退部队,其中一部分撤出巴丹半岛并且在1942年4月9日,最后幸存的美国和菲律宾部队在巴丹半岛投降,并且不复存在。

当美国军队于1942年底加入北非战场时,斯图尔特仍然占据了装甲部队的很大一部分装甲战力直到灾难性的凯赛林隘口战役之后,美国迅速解散了他们的大部分轻型坦克营并将Stuarts转交属于中型坦克营,执行侦察和掩护的传统骑兵任务。在作战时期,大多数美国坦克营分为三个营的由M4谢尔曼坦克以及M3S或M5 / M5A1s进行组成。

在欧洲战场,盟军的轻型坦克部队必须获得骑兵和步兵的协同火力支援才能发挥作用,因为他们的主要武器装备无法与敌人的装甲载具竞争。然而,斯图亚特在太平洋战区的战斗中仍然有效,因为日本坦克数量相对较少,并且通常比盟军轻型坦克弱得多。日本步兵装备反坦克装备不足以击毁盟军坦克,并且在战术上倾向于使用近距离攻击的方式攻击坦克。在这种环境下,斯图尔特只比中型坦克更容易受到攻击。

此外,书上常见的不良地形和道路不适合更重的M4中型坦克,因此最初只能部署轻型装甲。较重的M4最终被指派来打击敌人较为坚强的阵地。尽管用途不多不过斯图尔特仍然继续服役,直到战争结束。当美国拥有足够数量的M24 Chaffees时,美国使用M24来取代了M3 Stuarts,但M3一直服役直到战争结束。除了作为主要用户的美国,英国和苏联外,它还有交付给法国和中国使用。

M22蝗虫式轻型坦克 (M22 Locust) 编辑

 
M22蝗虫式轻型坦克

M22(空运)轻型坦克,也称为M22蝗虫。于1941年底开始开发,用以响应英国军方在当年早些时候提出的一项计划。

通过滑翔机运送坦克部队到战场的空中机动轻型坦克计划。美国军械部门被要求生产这种替代用坦克,之后又选择玛蒙-赫林顿公司在1941年5月设计和制造原型机载坦克,该原型的设计使其可以在道格拉斯C-54“空中霸王"(C-54 Skymaster)运输机运输,尽管它也适合通用飞机有限公司(General Aircraft Limited)所生产的Hamilcar滑翔机。

在对初始原型进行了一系列修改之后,编号T9于1943年4月开始生产。然而,在发现了坦克设计上的几个故障时,决定降低了坦克的生产辆。直到1943年末和1944年初玛蒙-赫林顿才又重新开始大量生产T9,但是到那时这种设计又被认为是过时的;直至1945年2月生产结束时只生产了830辆。

事后,军械部给了该型坦克编号M22,但当时并没有美国作战单位配备它。然而,在1943年期间,美国战争部认为,尽管发现了故障,坦克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该坦克获得了“蝗虫”称号,260辆根据“ 租借法案 ”运往英国。1943年底,第6空降装甲侦察团接收了17辆蝗虫。最终在1945年3月的空降行动作战期间使用了8辆蝗虫。该型坦克在行动中表现不佳,因此蝗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之后从未再次使用过。

M24霞飞坦克(M24 Chaffee) 编辑

在1943年,当时有意成为M3 / M5 Stuart的替代品的M7在三月被拒绝后,美国政府在隔年开始研究M24霞飞,并打算用来替换M3 / M5 Stuart,被给予了开发编号轻型坦克T24。坦克装甲轻薄,带着一挺轻便的75毫米坦克炮。具有更宽的履带和扭杆悬架。相对较低的轮廓和一个三人炮塔。开发团队尽一切努力使车辆的重量保持在20吨以下。在同年的10月中旬,第一辆试验车被交付,并于1944年开始生产,名称为“轻型坦克M24”。 1945年8月生产停止时共生产了4,730辆。

1944年11月,首批生产34辆M24霞飞抵达欧洲,并被运往法国交由法国第二骑兵集团军(机械化部队)使用,这些坦克分发给第2骑兵侦察营和第42骑兵侦察营,每个营收到17架M24。在1944年12月的突击战中,这些部队和他们的新坦克被命令前往南部战场与美国第一军第740坦克营一起服役。

M24在1944年12月开始进入普遍的问题,也就是他们速度很慢。导致战争结束时,仍然有许多装甲师主要装备M5。甚至在战争结束,一些装甲师还没收到他们的第一批M24。

在战后报告总体上对该型坦克是乐观的。乘组员们喜欢M24的越野性能和机件的可靠性,并且非常欣赏75毫米主炮,因为这是对37毫米非常巨大改进。 仅管M24没有达到成为战斗坦克的条件,但口径更大的主炮使它可以在需要时自卫。因为它的轻装甲使它显得脆弱。

M24对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当时很少有人用它来取代装甲师的M5,但是M24在朝鲜战争中被广泛使用。

在朝鲜战争中,M24是最初用于对抗朝鲜T-34-85坦克的美国坦克。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伤,日本坦克部队的人员缺乏经验和装备不足。导致M24对这些具有更好的武装,更好的装甲和更好的载人中型坦克的杀伤表现不佳,不仅失去了大部分的战斗力,同时对朝鲜T-34部队造成的伤害较为轻微。

中型与重型坦克 编辑

M3 中型坦克(M3 Medium tank) 编辑

1940年7月开始设计,M3中型坦克取代了M2中型坦克,第一架“Lees”于1941年底投入使用。在当时有许多M3 中型坦克被派遣往英国,这些坦克被称为“李将军(General Lee)”(联邦将军罗伯特·李),或“格兰特将军(General Grant)”(美国将军尤利西斯·格兰特),名子的差别取决于他们是否是使用美国规格或英国规格炮塔的差别。

在当时美国陆军需要一辆新的中型坦克,加上英国对3,650辆中型坦克的迫切需求,M3于1940年底开始生产。M3在这段时间内具有精良的装甲,但是由于设计缺陷(高车身,使用旧型的坦克炮,较差的越野性能)使得它并不能令人满意,直到M4谢尔曼(M4 Sherman)大量生产后便退出了前线的战斗,不过英国使用M3成功对抗缅甸日本帝国军队,直到1945年。

在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时,M2中型坦克系列的设计已经过时,它只配备37毫米炮,32毫米正面装甲,使用机枪的主武器和非常高的车体。在见识到三号战车(Panzer III)和四号战车(Panzer IV)在法国战役中的成功使得美国陆军立即设计装有75毫米坦克炮(75 mm Gun M2/M3/M6)的新型中型坦克。也就是M4谢尔曼。然而,在谢尔曼投入生产之前,它们迫切需要采用75毫米主炮的坦克。

M3是当时过渡的解决方案。但这种设计很不寻常,因为做为主要的武器75毫米坦克炮,安装在车体内的右侧突出的舷舱内。这给了主炮一个非常有限的水平视角。另一个带有轻型高速37毫米炮的小型坦克炮安装在高大的车体上。另外在炮塔顶部的一个更小的舱盖上又装有机枪。

在当时英国政府提交了M3设计并请美国的工厂生产他们的坦克(玛蒂尔达步兵坦克十字军巡洋舰坦克)。英国的专家在1940年视察了该型坦克并发现了几个缺陷, 坦克行动高调,在车体安装的坦克炮,车体中的无线电数量,较为光滑的履带,装甲的厚度不足以抵御喷溅的碎片。在最后英国同意订购1,250辆M3,并根据他们的要求进行修改,订单随后增加,期望当有更高级的坦克可用时,它可以取代部分订单。英国与三家美国公司签订合约,总费用约为2.4亿美元。但这笔款项是美国所拥有的英国基金,因此英国采取了租借法案来解决财务问题。

原型车于1941年3月完成,生产型号是7月份的第一批英国规格坦克。 英国炮台包括第19号无线电(Wireless Set No. 19)。并且它的装甲比美国的更厚,并使用了简单的舱口盖。在之后的版本美国和英国的坦克都比第一次设计的装甲更厚。由于炮塔中的无线电设计,英国所需的机组员会比美国少一个。因此美国取消了坦克内的全职无线电操作员,并将任务分配给司机。英国人意识到,要满足他们对坦克的要求,就需要这两种类型。

美国军方使用“M”(型号)字母来指定他们几乎所有的设备。因此当英国陆军从美国收到他们新的M3中型坦克时,立即陷入混乱,因为M3中型坦克和M3轻型坦克的名字相同。因此英国军队开始命名他们的美国坦克,尽管美国军队在战争之前从未使用过这些术语。带有新炮塔和无线电装置的M3坦克获得了“格兰特将军(General Grant)”的名称,而原来的M3被称为“李将军(General Lee)”或者更常见的是“格兰特”和“李”。 M3在北非战场中为英国军队带来了急需的火力。

在车载搭配的75毫米坦克炮由炮手搭配装载手进行操作。75毫米坦克炮瞄准系统使用M1潜望镜,属于一体式潜望镜,安装在炮舱顶部进行瞄准。潜望镜会随着火炮旋转。瞄准尺标从零到3,000码(2,700米),垂直尺标有助于在移动目标上进行前置量计算射击。炮手可以通过使用手动机械炮塔旋转机构将炮口指向目标上,进行精确射击。副武器的37毫米坦克炮是使用搭配上M2潜望镜的瞄准系统,虽然这是安装在炮身侧面的护套上。并且搭配有同轴机枪。因此瞄准系统提供了两个不同的尺标:37毫米坦克炮为0-1,500码(1,400米),同轴机枪为0-1,000码(910米)。

在美国生产的6,258辆M3中,有2,855辆M3供应给英国陆军,大约1,368辆供给苏联。因此,美国陆军的M3中型坦克的第一次行动是在1942年北非战役期间。当年5月27日,英国M3"李"和M3"格兰特"在加查拉战役中对埃尔温·隆美尔的部队发起军事行动。之后M3继续在北非服役,直到该次军事行动结束。美国第一装甲师在北非也使用了一个团的M3中型坦克。在北非战役中,M3因其机械可靠性,良好的装甲和重型火力而受到普遍赞赏。在这三个优点,它都超过了当时的英国坦克,能够对抗德国坦克和拖曳反坦克炮。但是高大的轮廓和错误的75毫米坦克炮安装位置是严重的战术缺点,因为75毫米坦克炮安装在坦克侧身导致炮口俯角差劲无法向下进行射击。

另外铆接装甲的使用导致了一个叫做“剥落”的问题,敌人炮弹的撞击会导致铆钉脱落并导致脱落物在坦克内部弹跳进而杀伤乘组员。后来的车型改为以焊接方式制作来消除这个问题。这也导致M3很快就被M4谢尔曼取代,尽管有几个M3在诺曼底作为装甲救援车投入战斗但也只有但也只发挥十分有限的能力。

M4雪曼坦克(M4 Sherman tank) 编辑

M4 Sherman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和最常用的美国坦克。它被英国人称为“谢尔曼”,它以著名的美国南北战争将军威廉·特库姆赛·薛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命名。 M4谢尔曼是一辆中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北非,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M4谢尔曼比起其他坦克是相对便宜,易于维护和生产。与苏联的T-34坦克的生产系统类似,M4谢尔曼就像是美国制造的T-34便宜简单可大量生产。

新设计于1940年8月31日开始研究。这种中型坦克将75毫米主炮武器安装到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中。采用了M3中型坦克的发动机、变速箱、履带和悬架系统,以便于生产和节省时间。这种新设计的中型坦克将一台坦克的机组人员从六人减少到五人,并且在不增加车辆总重量的情况下改进装甲分配。

最终该设计作为T6原型车模型出现,并被美国陆军所接受,并于1941年9月5日订购了新的“M4”。然而,在M4开始大量生产之前,M4设计进一步修订包括炮塔上有12.7毫米重型勃朗宁机枪,用于防空。然后将一个.30口径的机枪加到上车身的炮盾上。

美国陆军在生产过程M4中有七个主要的版本:M4,M4A1,M4A2,M4A3,M4A4,M4A5和M4A6。 这些名称并不一定表示线性改进:例如,A4并不意味着它表明它比A3更好。这些子类型表明标准化的生产变化,实际上通常是指在不同的位置同时制造的版本。子类型主要在发动机以及其他的部位上的不同,例如M4A1与完全铸造上车身的M4不同;M4A4的发动机系统更长,因此需要更长的车身,更长的悬挂系统和更多的履带块;M4A5是加拿大生产的;M4A6有一个细长的底盘,但生产的车身不到100组。

部署谢尔曼时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德国坦克投入战场的坦克炮口径较大,尤其是使用德国88毫米炮的虎式坦克。德国虎I坦克装备了强大的88毫米炮(最初由88毫米Flak 36 L / 56枪开发),使得它成为任何盟军坦克非常危险的对手。

虽然大多数M4使用汽油,但M4A2和M4A6配备柴油发动机:M4A2配备一对通用汽车6-71六缸直列发动机,M4A6配备开拓重工RD1820星式发动机,以及使用Chrysler A57 multibank引擎的M4A4,这些主要是透过租借法案供应给盟国的。"M4"可以具体指具有其Continental星式引擎的初始类型,或者一般来说,是指整个七个子类型的最初始形态。

有许多细节包跨坦克形状,装甲强度和坦克性能的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得到改善,举例来说,在不改变M4基本型号的前提下,使用更为耐用的悬挂装置,使用更为安全的"湿"式弹药架,强化过的装甲布置,例如M4使用模组化装甲使用铸造前车体与焊接后车体组装配合;另外,英国的命名法与美国的命名法不同。虽然M4谢尔曼坦克也在美国服役,但它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外的冲突。

另外在M4中使用了24V电气系统。

早期M4谢尔曼安装了75毫米坦克炮,并且军械部开始研究使用中型坦克T20作为M4谢尔曼的替代品,但最终陆军决定通过将其他坦克设计的元素纳入谢尔曼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停产的可能。因此后继的M4A1,M4A2和M4A3型获得了更大的T23炮塔和一个76毫米坦克炮,并减少了所携带的HE弹和烟雾弹的数量,并增加了反坦克弹种的数量。

后来的,M4A3在工厂生产过程中,配备105毫米榴弹炮和在原始炮塔设计中添加独特的炮盾。 第一个量产的M4A1是搭配有76毫米坦克炮的谢尔曼,于1944年1月接收,并且第一个量产的M4A3搭配105毫米榴弹炮谢尔曼是1944年2月接收的。

1944年6月至7月,美国陆军接收了少量的M4A3E2 Jumbo Shermans,它装备了非常厚的装甲,并且将75mm坦克炮装在一个全新具有重装甲的T23式炮塔中,用以攻击诺曼底海滩的防御工事。他的某些装甲点的有效厚度超过7英寸(17mm)。后来的坦克搭载了76毫米坦克炮。M4A3是第一款采用卧式蜗壳弹簧悬架(HVSS)的车型,具有更宽的履带用以分配重量;并安装在用以实验的M4A3E8,安装HVSS后的平稳驾驶导致了Shermans的昵称Easy Eight。并且有一些E8配备了M101榴弹炮。

当时美国和英国都为谢尔曼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特殊附件;但是很少看到投入战斗,大多数仍然是实验性的配件。包括用于推土的谢尔曼推土机坦克的铲刀,用于“游泳”的谢尔曼(DD),用于安装上火焰发射器的谢尔曼,以及安装上T34 60管Calliope 4.5英寸火箭发射器和T40 Whizbang 7.2英寸火箭发射器的谢尔曼。英国的改装(DDs,萤火虫,郁金香)皆属于第79装甲师的“霍巴特之谜(Hobart's Funnies)”。

M6重型坦克 编辑

M6重型坦克,搭配上类似设计的T1炮塔建造,具有76毫米坦克炮,37毫米同轴坦克炮,两个.50(12.7毫米)和两个.30(7.6毫米) 勃朗宁机枪,两个在车体上,一个在炮塔顶部。原本预计接收50辆订单,并由原型车进行了试验,但是当它准备进行全面量产时,美国陆军没有看到任何优于M4谢尔曼的优势,并且将计划生产的数量由5000减少到40。最后在1944年M6被宣布为过时,但被用于美国的战争宣传工作。

T14重型坦克 编辑

T14重型坦克是一项美英联合项目,用以生产一种重型坦克,可装备两支部队,搭载美国75毫米坦克炮或英国57毫米6磅重炮。1942年,英国人订购了数千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坦克乘组员在1944年对其进行了测试,并表明他们不再需要T14。

M26潘兴坦克 编辑

M26 潘兴重型坦克于1945年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由美国坦克兵团创始人约翰·潘兴将军的名字“Pershing”进行命名投入使用。

在当时德国的虎式坦克VI和豹式坦克V,于欧洲战场中为德国发挥出了绝对的战斗力,并且轻而易举的超越M4谢尔曼坦克,于是美国以T20中型坦克作为基础进行开发,并且相较于M4谢尔曼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改良。

与M4歇尔曼相比,M26潘兴重型坦克拥有更重的装甲,更强大的坦克炮和新的悬吊系统。M26潘兴的主要武器是90mm坦克炮;两挺.30口径安装在炮塔与车头前方,一挺.50口径机枪安装在炮塔的顶端。

另外还有一种M26在原先装甲上焊接上额外的装甲,并且搭配上改良型的90mm坦克炮,在加上安装了额外的装甲保护装置。这型坦克被称之为“超级潘兴”,在当时火力与装甲保护上与德国虎II坦克相当,在二次世界大战仅有一台部属到欧洲作战,并且在1945年中期投入实战

从1944年11月开始,共生产了2,222辆M26潘兴坦克,其中只有20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投入战斗。 1946年5月,坦克被重新归类为中型坦克,虽然它没有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任何真正的影响,但它在朝鲜战争中与M4A3E8谢尔曼并列。 在战斗中,与M4谢尔曼不同的是,对于Tiger I和Panther坦克来说,它的火力和保护程度相当,但动力不足且机械上不可靠。

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 编辑

M18“地狱猫”式驱逐战车(M18 Hellcat) 编辑

M18“地狱猫”式驱逐战车(官方名称为“76毫米火炮载具-M18”或简称M18 GMC)是一种坦克歼击车,最初用于意大利,欧洲和太平洋地区以及朝鲜战争。它是20世纪美国最快的装甲车,直到几十年后由涡轮驱动的M1艾布兰主力战车的出现。他的速度是通过将装甲保持在最低限度,使用不超过1英寸厚的无屋顶开顶式炮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所有美国全履带式坦克歼击车的标准设计特征)以及为相对较小的车体提供动力来实现速度。M18所使用的径向发动机最初设计是用于飞机使用。

M10驱逐战车(M10 tank destroyer) 编辑

是基于M4歇尔曼所研发的M10坦克歼击车

M36GMC 编辑

与M10和M18一起研发,使用90毫米火炮进行武装的M36坦克歼击车为美国和盟军部队提供了相对较强劲的移动式反装甲火力来对抗德军装甲载具。

M8式75毫米榴弹炮载具 编辑

M8式75毫米榴弹炮载具是一种用于近距离火力支援的自行榴弹炮载具。该型载具在西线战场、意大利战线以及太平洋地区都有使用。炮塔搭载一挺75毫米榴弹炮,车体的选择使用M5斯图尔特。 在武装上还有一挺M2勃朗机枪。它在道路上最高行驶速率为36英里/小时,装甲厚度约为9.5~44毫米,配备有四名乘组员。它对掩体和其他固定的敌人火力点的反制非常有效。它后来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中被使用。一些自行火炮和自行式迫击炮车被用于直接火力打击作用,但是搭载上105毫米榴弹炮的M8自走炮是当时唯一专用于该用途的车辆。

朝鲜战争和冷战 编辑

朝鲜战争 编辑

轻型坦克 编辑

M24 霞飞 编辑

M24 霞飞 是用来替换陈旧且过时的M5 斯图亚特,并用作为补充战力的角色。车组员喜欢M24的越野性能和可靠性,但最欣赏的莫过于75毫米主炮,这是对37毫米主炮的巨大改进。M24的轻型装甲使其容易受到敌方坦克、反坦克炮和手持式反坦克武器的攻击。

在朝鲜战争中,M24是第一批与朝鲜T-34-85对抗的美国坦克。但是当时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将部分兵力复员以及在日本的占领军的经验不足、装备不足,导致M24相较于这些有着更好的装甲、更优良的人员的中型坦克无法比较,导致在战争初期失去了大部分数量,并仅对敌方T-34-85造成了轻微损坏。

M41华克猛犬 编辑

1947年美国开始研发T37型坦克用以取代M24。该型坦克设计为用以方便空中运输,并由当时先进的76mm坦克炮提供更大火力。1949年添加了新的测距仪,并将该坦克的名称改为M41。 1951年,凯迪拉克的克利夫兰坦克厂(Cadillac's Cleveland Tank Plant)开始生产,到1953年,新的坦克完全取代了美国陆军的M24。后来被称为M41华克猛犬。 M41敏捷且装备精良。另一方面,它机械声音巨大,十分耗油且重,足以造成航空运输的问题。

在朝鲜战争期间,华克猛犬与美国陆军的战斗有限,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冲突充当了检验坦克缺陷的试验场,尤其是其测距仪。当时,它被指定为T -41,甚至在第一次试运行之前就被赶到了战场上。用以抵抗北韩那优于M24的苏联T-34坦克。它还在1961年时也有交付给日本使用,最终有150辆被交付给日本地面自卫队,以补充其61型中型坦克。并在猪猡湾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中古巴流亡者2506旅也使用了它,M41华克猛犬坦克与古巴的T-34-85坦克相抵抗,并摧毁了5辆T-34-85坦克,其他都照成严重损毁。

中型坦克 编辑

M26 潘兴坦克 编辑
M46巴顿坦克 编辑

朝鲜战争后 编辑

中型坦克 编辑

M47巴顿 编辑
M48巴顿 编辑
T95中型战车 编辑

重型坦克 编辑

M103重型坦克 编辑

越南战争 编辑

轻型坦克 编辑

T92轻型坦克 编辑
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 编辑


中型坦克 编辑

M48巴顿 编辑

主战坦克 编辑

M60巴顿 编辑
M60 编辑
M60A1 编辑


越南战争后 编辑

轻型坦克 编辑

M551 谢里登轻型坦克 编辑


主战坦克 编辑

M60A2 编辑
M60A3 编辑
MBT-70 编辑
M1艾布兰 编辑


伊拉克冲突 编辑

海湾战争 编辑

M60巴顿 编辑
M1艾布兰 编辑


为下一次战争的升级 编辑

阿富汗/伊拉克战争 编辑

M1艾布拉姆斯 编辑

图片暂存 编辑

 
M26潘兴坦克
 
一辆M26正在作战
 
位于以色列装甲部队纪念馆的M24霞飞
 
M41华克猛犬
 
M26 潘兴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M46巴顿战车,摄于1952年7月8日,炮塔朝后。 请注意不同的后板和安装在挡泥板上的双排气管。
 
M46巴顿
 
M4A3E8 雪曼战车 
 
诺克斯堡的M3中战车,摄于1942年6月

参见 编辑

  • History of the tank
  • Tanks in World War I
  • List of interwar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s
  • Tanks in World War II
  • Comparison of early World War II tanks
  • Tanks of the U.S. in the World Wars
  • American armored fighting vehicle prod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reat 'Em Rough!
  2. ^ Emerson, William K., 1941-. Encyclopedia of United States Army insignia and uniforms. Norman https://www.worldcat.org/oclc/47011066. ISBN 9780585194899. OCLC 47011066.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3. ^ Venzon, Anne Cipriano, 1951-.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 an encyclopedia. New York: Garland Pub https://www.worldcat.org/oclc/32013365. 1995. ISBN 0824070550. OCLC 32013365.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4. ^ 4.0 4.1 Hofmann, George F. The Demise of the U. S. Tank Corps and Medium Tank Development Program. Military Affairs. 1973-02, 37 (1): 20. ISSN 0026-3931. doi:10.2307/1986566. 
  5. ^ Province, Charles M. George S. Patton, Jr (PDF). “George S. Patton,Jr”. 2009/04/09: 2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0). 
  6. ^ Holzbauer, Joseph R. An Analysis of the Army Centralized and the Marine Corps Decentralized Lieutenant Colonel/Colonel Command Selection Systems. Fort Belvoir, VA. 198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