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观
24°15′03″N 120°43′25″E / 24.250932°N 120.723597°E
聚星观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台湾台中市丰原区中阳里自立街 |
宗教 | 台湾民间信仰 |
主神 | 有应公 |
例祭 | 农历七月初九 |
建立时间 | 1921年 |
地图 | |
沿革
编辑台湾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在台湾大量开垦土地种植甘蔗,在后里纵贯路两旁土地挖出200多具无名骨骸[1]。当时1921年前后,高桥央分别担任后里、丰原顶街派出所警察、所长[2],会同当地乐善好施者在路旁筹建一座名为“枋寮万善堂”的祠堂收纳这些无名骨骸[1]。之后高桥央商请乌牛栏闻人林庆全夫人出资[2][3][4][5][6][7],与丰原造纸会社社长罗安筹画设计纳骨堂[5][6][7]。
初名“丰原万善堂”的纳骨堂在下南坑墓地建立[2],坐落在今日的丰原区中阳里自立街葫芦墩旁[6][7],约20坪[2][6][7],由栎社诗人张丽俊命名“聚星观”[3][5][6],对联也是出自张丽俊之手[3]。高桥央撰写的〈聚星观概略〉,用日文与汉文立于庙旁[2]。
交流
编辑台湾战后时期,高桥央引扬归国后,生过一场大病,便要次子高桥正男回聚星观祭拜,以求病好[4][6]。高桥央每次生病,都会请家人到聚星观参拜、带回香灰泡水喝[1]。1966年他过世前,因认为每次重病或祈求子女升学考试及格都得聚星观庇祐,遂嘱咐高桥正男一定要再去聚星观参拜致谢[2]。高桥家还在日本住处建设一座小型的聚星观参拜,以纪念高桥央[1]。
高桥正男曾于内埔公学校(今台中市后里区内埔国小)任教,1970年代开始每隔2、3年都会来台参拜,直到1999年身体欠佳,又逢九二一大地震,要求学生拍聚星观照片寄给他看,这事才广为人知[2]。当时九二一地震后数天,近八旬的苏焕松受老师高桥正男所托,来聚星观拍照,让中阳里里长黄英瑜得知此段故事[3]。
丰原居民为感念高桥央,决定于2001年举办追思活动,并邀高桥正男参加该年的普渡大会。丰原市民罗隆铮还编写一本叙述兴建聚星观始末的小册,内附多帧彩色相片,由黄英瑜转交给高桥正男。[7]
2003年,九旬的高桥正男和妻子、六旬的长子高桥正至、子媳再度至聚星观参加普渡,受中阳里民热情款待,安排丰阳社区鼓舞团、国乐团表演,以及展出中阳里的历史照片。丰原市长张溢城颁发荣誉市民证给高桥正男。[3][5][6][9]
2007年4月底,中阳里里长罗君宝等居民组团到日本宫城县探望卧病的高桥正男。20多天后,94岁的高桥正男过世。[2]
-
聚星观铁皮屋
-
大正年间供桌
-
高桥央画像
参考
编辑- ^ 1.0 1.1 1.2 1.3 1.4 游振昇. 安置200多具無名屍 日人蓋聚星觀 三代接續參拜. 《联合报》. 2008-12-07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黄钟山、张瑞桢. 收容無主骨骸 「魂」牽台日三代情. 《自由时报》. 2008-12-15 [2017-07-20]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3.4 张明纯. 生命的火花—台中縣豐原市中陽社區. 九二一社区重建的故事. 新故乡文教基金会.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12) (中文(台湾)).
- ^ 4.0 4.1 4.2 林宛谕. 聚星觀萬善堂 一段台日情 八十年前 日警高橋募款建造納骨堂 其子還常來台祭拜. 《联合报》. 2002-08-18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5.3 林宛谕. 聚星觀普渡 感念高橋央 82年前籌建 收容無主屍骨祭祀 90歲兒子重訪 傳承這段中日情緣. 《联合报》. 2003-08-07 (中文(台湾)).
- ^ 6.0 6.1 6.2 6.3 6.4 6.5 6.6 林上玉. 豐原聚星觀 溫馨中日情 第二代高橋正男賡續父親心願 昨攜子來台參加普渡以示傳承. 《民生报》. 2003-08-07 (中文(台湾)).
- ^ 7.0 7.1 7.2 7.3 7.4 7.5 杨昌林. 豐原聚星觀普渡 有請日發起人後人 80年前…高橋央發起興建百姓公廟,收容無主屍骨 80年後…中陽里民追思活動,邀其後人參加普渡. 《联合晚报》. 2001-08-17 (中文(台湾)).
- ^ 游振昇. 四兒接連自殺 「媽來陪你們了」 17年前 當兵的老四上吊 近3年 每年又失去一個兒子 70歲婦人飽嚐家道中落、失敗婚姻 昨在停車場結束人生. 《联合报》. 2008-04-29 (中文(台湾)).
- ^ 张桂端、陈书贤. 承父遺願 90歲日人攜子來台拜孤魂. TVBS新闻. 2003-08-06 [2017-07-2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