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

(重定向自能见度

能见度又称可见度,指观察者离物体多远时仍然可以清楚看见该物体。气象学中,能见度被定义为大气透明度,因此在气象学里,同一空气的能见度在白天和晚上是一样的。能见度的单位一般为公里。能见度对于航空航海和陆上运输都非常重要。

雨后(左)和雾气弥漫(右)的北京

能见度的高低

编辑

能见度通常要好,看的公里数远,需要有下列因素:

  1. 刚下过(通常是夏季午后雷阵雨:或台风过后“也须视情况而定”)
  2. 大气扩散条件良好,悬浮微粒与污染物较容易扩散
  3. 风向地形配合
  4. 风速
  5. 台风来临前(视情况而定:但机会相对台风刚过的高)

而低能见度出现的因素与时间,可能有下列因素所致:

  1. 大气扩散条件不好,悬浮微粒与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天空上方容易形成污染层,并可能伴随光化污染,二次污染
  2. 下雨中
  3. 的时间
  4. 逆温

能见度的报告

编辑

能见度的呈现是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数值调整指引。

仪器量度所得的能见度 数值向下调整的规则
100米 - 4999米 100米
5公里 - 30公里 1公里
31公里 - 50公里 5公里

例1.量度所得的能见度是1690米,报告为1600米;

例2.量度所得的能见度是9900米,报告为9公里;

例3.量度所得的能见度是39公里,报告为35公里[1]

资料来源

编辑
  1. ^ 能見度的報告. 香港天文台. 2010-01-22 [2011-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05).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