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鹭
草鹭(学名:Ardea purpurea)为鹭科鹭属的鸟类,又名紫鹭,俗称花窖马、柴鹭或长脖佬。是一种分布广泛的鹭。它们在非洲、欧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古北界南部和东部繁殖。西古北界的族群会在繁殖和越冬地之间迁徙,而非洲和热带亚洲的族群主要是留鸟,除了偶尔的散布移动。
草鹭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
科: | 鹭科 Ardeidae |
属: | 鹭属 Ardea |
种: | 草鹭 A. purpurea
|
二名法 | |
Ardea purpurea | |
Range of A. purpurea 繁殖 全年 非繁殖
|
它们的外观与更常见的苍鹭相似,但稍微小一些,更为纤细,并且羽毛较暗。它们也是更为害羞的鸟类,喜欢水边密植的栖地,特别是芦苇滩。它们猎食的动物包括鱼类、啮齿动物、青蛙和昆虫等的多种猎物,猎食时或是追踪它们,或是站立伏击。
草鹭为群居繁殖,并用枯芦苇或树枝在靠近水边的芦苇丛或密集植被中筑起一个笨重的巢。大约会下五颗蓝绿色的蛋,由雌雄双亲轮流孵化。雏鸟约在四周后孵化,再过六周后即可离巢。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全球草鹭的族群数量趋势在下降,主要是因为湿地的排水,但评估草鹭的保护状况为“无危”。
描述
编辑草鹭是一种大型鸟类,长度为78—97 cm(31—38英寸),站立高度从70至94 cm(28至37英寸)起,翼展120—152 cm(47—60英寸)。[3][4] 然而,它的体型纤细,重量只有0.5至1.35千克(1.1至3.0磅) [5] 它比苍鹭略小,可以通过其较深的红棕色羽毛和成鸟较深的灰色背部区分。成鸟的前额和头顶是黑色的,颈背有一条黑色条纹,终止于一个纤细、下垂的羽冠。这个羽冠比苍鹭的短,不超过140 mm(5.5英寸)。头部和颈部两侧是黄褐色的,颈部两侧有深色条纹和线条。背部是油棕色,上肩羽毛延长但下肩羽毛没有。其余上部和尾巴是棕灰色的。颈部前面比两侧浅,颈部底部有些延长的羽毛,带有白色、棕色和黑色条纹。胸部是棕色的,两侧有些黑色,腹部和尾下覆羽是黑色的。棕黄色的喙又长又直,繁殖期成鸟的颜色更鲜亮。虹膜是黄色的,腿的前面是棕色的,后面是黄褐色的。[6]
其叫声是粗重的“frarnk”,但比苍鹭的叫声更安静、更高亢。它通常是一种噪音较少的鸟类,虽然从鹭群中也会听到类似的喉音。它也较不强壮,并且看起来胸部有些凹陷。它的头和颈部比苍鹭更纤细,并有更大的蛇形弯曲,脚趾也更长。与苍鹭不同的是,它经常采取颈部斜伸的姿势,甚至雏鸟也会使用这种姿态。[6]
分类和命名
编辑- A. p. purpurea – Linnaeus, 1766: 指名亚种,分布于非洲、北至荷兰的欧洲,以及东至哈萨克斯坦的西南亚。
- A. p. bournei – de Naurois, 1966: Bourne's heron。分布于佛得角群岛,一些作者将其包括在purpurea,但另一些作者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物种Ardea bournei。[8]
- A. p. madagascariensis – van Oort, 1910: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 A. p. manilensis – Meyen, 1834: 分布于从印度次大陆东至菲律宾和印尼,北至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9]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长江流域、福建、四川、广东、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菲律宾马尼拉。[10]
分布与栖地
编辑草鹭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繁殖。西部种族的分布范围从葡萄牙向东延伸,横跨大部分中欧和南欧以及北非的一部分,直至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在非洲,这种鸟类在塞内加尔、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繁殖。东部族群从印度次大陆向东延伸到中国东部和菲律宾,向北延伸到阿穆尔河和乌苏里江流域,约北纬49度。南部族群仅限于马达加斯加,[12]在佛得角群岛的草鹭小种群被一些权威机构视为独立的种族。[8]
每年八月至十月,西部种群的鸟类南迁至热带非洲,并于三月返回北方。草鹭经常在返回时超出其正常分布范围,成为包括英国在内的北欧迷鸟。东部种群大多定居,但一些北部地区的鸟类会向南飞往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非洲的鸟类是定居的。[12]
在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陕西、华北、长江中下游为夏候鸟或旅鸟,宁夏为旅鸟,云南为留鸟,四川、福建、广东为旅鸟或冬候鸟。[2]
草鹭栖息于沼泽、潟湖和湖泊周围的茂密植被地区。它们可能会经常出没于沿海的红树林沼泽,但通常选择淡水栖地,特别是有Phragmites 芦苇滩的地方。它们也会造访泥滩、河岸、沟渠和运河。[6] 在佛得角群岛,它们更可能出现在开放的干燥山坡上。[12]
行为和生态
编辑飞行缓慢,颈部缩回,双腿在尾巴后方大幅伸展。这是鹭和鳄科的特征,并将它们与鹳、鹤和琵鹭区分开来,后者在飞行时颈部伸展。它是一种隐蔽的鸟类,比苍鹭更少在开阔地区出现,倾向于藏身于芦苇床中。它的长趾意味着它能在浮动的植被上行走,有时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在灌木丛上行走,并不会试图抓住树枝。它很少栖息于树上,更喜欢在地面休息。[6]
草鹭在黎明和黄昏时最为活跃,在白天和夜间与其他鸟类一起栖息,但在抚养幼鸟期间会增加日间活动。它在浅水中捕食,使用其强而有力的喙抓住猎物。它通常静静地等待猎物,或慢慢追踪其猎物。食物主要包括鱼类、小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但也会捕食雏鸟、蛇、蜥蜴、甲壳动物、水中蜗牛、昆虫和蜘蛛。地面上的甲虫是最常见的昆虫猎物,其次是水甲虫和水生幼虫,还有蝗虫、蜻蜓、蜜蜂和苍蝇。[6]
草鹭通常在繁殖群落中繁殖,但有时巢是独立的。它有时会与其他物种如巨鹭(Ardea goliath)或苍鹭在多物种繁殖群落中共处。选择的巢址通常在芦苇床、苇丛或靠近大湖或其他广阔湿地的低矮灌木中。它筑起一个用枯芦苇、树枝或任何可用材料随意堆砌的笨重巢。蛋是蓝绿色的,平均56乘45 mm(2.20乘1.77英寸)。通常一次产四到五颗蛋,有时会有七到八颗,尽管这些大巢可能是两只雌鸟在同一巢中产卵的结果。蛋在三天内逐次产下,孵化可能从第一颗蛋开始,或者在蛋全部产下后开始。双亲共同孵蛋,孵化期为24到28天,并共同照顾幼鸟。当成鸟带回食物时,幼鸟会拖拉成鸟的喙,成鸟将作物中的食物反刍到巢中,或者幼鸟直接从喙中取食。幼鸟在六周左右会离巢,两个月后独立,并会广泛的散布出去。[6]
状态
编辑全球估计共有270,000到570,000只草鹭,且族群数量可能正在缓慢减少。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已评估其保护状况为“无危”,因为其下降速度不足以使其被评为更受威胁的类别。这种鸟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湿地的排水和干扰,特别是芦苇床的破坏。草鹭是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定(AEWA)适用的物种之一。[13]
参考文献
编辑-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Ardea purpure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9: e.T22697031A154816177 [11 November 2021]. doi:10.2305/IUCN.UK.2019-3.RLTS.T22697031A154816177.en .
- ^ 2.0 2.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草鹭.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Purple heron videos, photos and facts – Ardea purpurea. ARKive. [18 Octo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6).
- ^ Ali, S. The Book of Indian Birds. Bombay: Bombay Natural History Society. 1996. ISBN 978-0-19-563731-1.
- ^ Dunning Jr., John B. (编). CRC Handbook of Avian Body Masses. CRC Press. 1992. ISBN 978-0-8493-4258-5.
- ^ 6.0 6.1 6.2 6.3 6.4 6.5 Witherby, H. F. (编). Handbook of British Birds, Volume 3: Hawks to Ducks. H. F. and G. Witherby Ltd. 1943: 133–137.
- ^ Gill, F.; Donsker, D. (编).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5.3) (报告). 2015 [25 August 2015]. doi:10.14344/IOC.ML.5.3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6).
- ^ 8.0 8.1 de By, R.A. Cape Verde Purple Heron. Recent proposals for specifically distinct bird species: Herons. Bird Taxonomy for Birders. [202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 ^ ITIS - Report: Ardea purpurea manilensis. [2024-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0-04).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草鹭普通亚种.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Jobling, J.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54, 325. ISBN 978-1-4081-2501-4.
- ^ 12.0 12.1 12.2 Hancock, J.; Kushlan, J. A. The Herons Handbook.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0: 108–110. ISBN 978-1-4081-3496-2.
- ^ AEWA Species. Agreement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frican-Eurasian Migratory Waterbirds. [23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 del Hoyo, J.; Elliot, A.; Sargatal, J. (编).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1. Barcelona: Lynx Edicions. 1992: 407. ISBN 84-8733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