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介
(重定向自萧肜)
生平
编辑少时有器识,博览经史,挥笔成文。
南朝齐永元末年(501年),仕齐,职著作佐郎。
南梁天监八年(509年),任尚书金部郎。
南梁天监十二年(513年),为主客郎。后任吴县县令。
湘东王萧绎慕其才名,思共游处,奏报当朝。
南梁大通三年(522年),调湘东王府,任职咨议参军。
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任给事黄门侍郎。
南梁大通二年(536年),任武陵王萧纪王府长史。后又出任始兴太守。在任时,刑宽政和,能施恩德于民。
大同七年,调回京城,升为少府卿、加散骑常侍。时恰逢朝廷选拔司职官员,选司举王筠等四人,并不称旨,梁武帝说:“我门中久无此职,宜用萧介为之。”。[1]
萧介以其博学才识,应对左右,多所匡正,被录为都官尚书,梁武帝赏识其才华,每逢军国大事,必先征询方略。对宰相朱异说:“萧介,端右之才也”。一次,梁武帝设宴,饮酒赋诗助兴,藏盾赋诗不成,罚酒一斗,一饮而尽,面色不变,言笑自如。萧介落笔成文,文词尽美。梁武帝高兴地说:“藏盾之饮,萧介之文,即席之美也”。
南梁中大同元年(546年),萧介以老病辞职,梁武帝优诏不准,派仆射魏详专诚拜访萧介。后改职光禄大夫。
南梁中大同二年(547年),萧介称病辞官,拜光禄大夫。
南梁太清年间,侯景于涡阳败走,入寿阳。侍中何敬容断言:“(侯)景翻覆叛臣,终当乱国。”萧介此时已疾病缠身,但为报知遇之恩,上了一道表章,以吕布、刘牢之等人为例反对收留侯景,梁武帝阅毕,感叹其忠,而不纳其谏。[2]不久,萧介病逝,终年七十三岁。
家族
编辑父
编辑子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
参考资料
编辑- ^ 《册府元龟·卷457》:萧介为散骑常侍会侍中阙选司举王筠等四人并不称旨武帝曰:我门中久无此职宜用萧介为之
- ^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光禄大夫萧介上表谏曰:“窃闻侯景以涡阳败绩,只马归命,〔涡,音戈。〕陛下不悔前祸,复敕容纳。臣闻凶人之性不移,天下之恶一也。昔吕布杀丁原以事董卓,终诛董而为贼;〔事见汉灵、献二帝纪。〕刘牢反王恭以归晋,还背晋以构妖。〔事见晋安帝纪。妖,于骄翻。〕何者﹖狼子野心,终无驯狎之性,养虎之喻,必见饥噬之祸矣。侯景以凶狡之才,荷高欢卵翼之遇,〔左传:楚令尹子西曰:“胜如卵,予翼而长之。” 荷,下可翻。〕位忝台司,任居方伯,然而高欢坟土未干,〔干,音干。〕即还反噬。逆力不逮,乃复逃死关西;宇文不容,故复投身于我。陛下前者所以不逆细 流,〔李斯上秦王书曰: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欲比属国降胡以讨匈奴,〔汉边郡置属国以处降胡,使侦伺匈奴。降,户江翻。〕冀获一战之效耳;今既亡师失地,直是境上之匹夫,陛下爱匹夫而弃与国。【章:十二行本“国”下有“臣窃不取也”五字;乙十一行本同;孔本同;张校同;退斋校同。】与国,谓东魏。〕若国家犹待其更鸣之辰,岁暮之效,臣窃惟侯景必非岁暮之臣;〔惟,思也。〕弃乡国如脱屣,背君亲如遗芥,〔背,蒲妹翻。〕岂知远慕圣德,为江、淮之纯臣乎!事迹显然,无可致惑。臣朽老疾侵,不应干预朝政;〔朝,直遥翻。〕但楚囊将死,有城郢之忠,〔左传:楚令尹子囊将死,遗言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卫鱼临亡,亦有尸谏之节。〔孔子家语曰:卫大夫蘧伯玉贤,灵公不用;弥子瑕不肖,反任之。史鱼骤谏不从,将卒,命其子曰:“吾不能进蘧伯玉,退弥子瑕,是不能正君也。生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汝置尸牖下,于我毕矣。”其子从之。灵公吊焉,怪而问之,其子以告。公曰:“是寡人之过也。”命之殡于客位,进蘧伯玉,退弥子瑕。孔子闻之曰:“古之烈谏者,死则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臣忝为宗室遗老,敢忘刘向之心!”〔刘向事见三十卷汉成帝阳朔二年。〕上叹息其忠,然不能用。
- ^ 《南史 卷十八 列传第八》
- ^ 《陈书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