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县事件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09年12月14日) |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9月6日) |
背景
编辑1926年8月27日,杨森部队登上英国太古公司“万县”号商轮,要求“万县”号运送部队。“万县”号向英舰“柯克捷夫号”求救,柯克捷夫号舰长艾奇逊海军少校登船,拒绝了运兵的要求,因为这等于英国支持军阀。杨森部下悻然离去。[1]:80-81[2]
1926年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万流”号商轮(SS Wanliu)在四川云阳江面疾驶,浪沉中国木船3艘[注 1],驻万县的杨森部连长1人、排长1人、士兵56人被淹死,另损失枪支56支,子弹5,500发,饷款85,000元。当日派轮船检查长率兵8人赴该轮查讯事件经过时,又遭停泊在万县的英舰“柯克捷夫号”袭击,重伤数人。[4]后杨森提出五项主张,大致为抵制英国货、收回英国在川江的行驶权、收回重庆英租界、责令赔偿所有中方损失。[来源请求]
8月30日,英国太古公司“万通”(SS Wantung)、“万县”(SS Wanhsien)两轮由重庆驶抵万县,杨森派兵予以扣留。9月2日英国领事向杨森转交吴佩孚要求放行“万通”、“万县”两轮的电报,遭杨森拒绝。4日,英国领事向杨森发出通牒,限24小时内将两轮放行。由于杨森不理,英国决定以武力解救两轮。[2]
事件经过
编辑9月5日下午13时,英国海军人员(来自柯克捷夫号、派遣号轻巡洋舰、昆虫级炮舰Scarab、Mantis等舰)操作的武装商船“嘉禾”号(SS Kiawo)驶抵万县,与英舰“威警”(HMS Widgeon (1904),长度48.7米,吨位195吨[5])、600吨级炮艇“柯克捷夫号”(HMS Cockchafer (1915),长度72米)汇合,同时,向“万县”轮靠扰。17时许,“嘉禾”轮上20余名英水兵跳上“万县”轮砍缆,并先开枪击毙守船士兵2人,遭守船杨森部川军还击,上船英兵退回。18时许,英兵登上“万通”轮,遭川军猛烈还击,“柯克捷夫”号副舰长弗雷德里克·坎贝尔·达尔礼(Frederick Darley,或说为嘉禾号指挥官)被当场击毙。19时许,“嘉禾”轮离去,双方脱离接触。英军死伤21人,川军死亡20余人。英舰“嘉禾”号、“威警”号和“柯克捷夫号”随即进迫万县江岸,并开炮轰击万县市区近3个小时,发射炮弹和燃烧弹300余发,万县中国军民死伤以千计(平民死亡604人,伤398人),民房商店被毁千余家,造成了“万县惨案”。[1]:81-82[4]
抗英活动及其结果
编辑9月6日,万县召开各界万人抗英大会,并组织了万县惨案后援会,通电全国,要求严厉制裁英帝国主义,为国雪耻,为死难同胞复仇。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闇公等共产党人联合国民党左派人士在重庆成立了“万县九五惨案后援会”,发出快邮代电,宣传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掀起了抗英高潮。9月18日,重庆举行有十几万人参加的抗英示威游行。四川成都、泸州、自贡、綦江、宜宾、南充等地,以及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先后成立万县惨案后援会、国民雪耻会,声援万县人民的爱国斗争。
9月15日,北洋政府外交部令重庆交涉员季宗孟赴万县与英领事谈判,未获结果。23日,在美国驻宜昌领事调停下,双方达成3项谅解:(一)同意美商捷江公司驻宜经理霍特为中间人,接收、交还“万通”、“万县”二轮。二轮获释后,即由重庆关监督与英驻渝领事组成木船调查会,调查木船损失;(二)英方保证英舰今后上驶无敌对行动。(三)双方均声明保留赔偿要求,另案交涉。
9月23日,杨森秉承北洋政府吴佩孚的旨意,下令释放了“万通”、“万县”两轮,并采取行动为反英示威运动降温。11月2日,外交总长顾维钧向英国提出抗议照会[6]。
纪念
编辑9月7日,杨森议决将万县官山(公墓)辟为“九五烈士陵园”,成立“九五”公园事务所。1928年11月15日,万县商埠局决定在“九五”公园修建“九五”纪念碑。
1927年5月6日,英国宣布授勋给万县事件的功臣。“嘉禾”号船长阿尔伯特·罗伯特·威廉姆森因为在炮火下救出万通号舰长,万通号船长斯图尔特·哈科特·贝茨因为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万流”号的威廉·高根·拉洛尔少校因为勇于捍卫该船的合法权利,“嘉禾”号的轮机长霍拉斯·金斯伍德因为对引擎和锅炉房的杰出服务,获颁大英帝国官佐勋章。[7]杰克·彼得森上尉因为英勇领导“嘉禾”号水兵登上两轮,以及“万县”轮船长亚历山大·克雷格·汤姆森因为坚守“万县”轮舰桥直到“嘉禾”号来援,使“万通”轮能拖带“万县”轮离去,获颁杰出服务十字勋章。弗雷德里克·威廉·沃伯顿中士因为表现英勇无畏,并在希金斯上尉阵亡后继续指挥登船,以及水手克利福德·贝斯在夺船时表现英勇,获颁杰出英勇奖章。一名中士及所有夺船水兵获颁杰出服务勋章。[8]
1996年9月5日,值“九五”惨案发生70周年,位于四川省万县市(今重庆市万州区)的“万县‘九五’惨案纪念馆”建成开馆。[9]
注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Kemp Tolley. Yangtze Patrol: The U.S. Navy in China.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3-03-22. ISBN 978-1-61251-199-3.
- ^ 2.0 2.1 Francis, Richard. Commander Frederick Darley RN & the Wanhsien Incident. Naval Historical Review (Naval Histor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March 2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澳大利亚英语).
- ^ Bertrand Roehner. Relations between US forces and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PDF) (报告).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and High Energy Physics, University of Paris 6: 165. 2014.
- ^ 4.0 4.1 陆大钺 (编). 万县惨案群众受难地——较场坝. 《近代以来重庆100件大事要览》. 重庆出版社. 2005. ISBN 9787536674004.
- ^ WIDGEON river gunboat (1, 1904). www.navypedia.org.
- ^ 天津编译中心 (编). 顾维钧回忆录縮編 (PDF). 中华书局. 1997: 141.
- ^ Central Chancery of the Orders of Knighthood. St. James's Palace, S. W. 1, 6th May, 1927. The London Gazette (33272). 1927年5月6日: 2952 [2020年7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3日) (英语).
- ^ Admiralty, 6th May, 1927. The London Gazette (33272). 1927年5月6日: 2958-2959 [2019年9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2日) (英语).
- ^ 彭瑜. 万县“九五”惨案纪念馆 一本历史的教科书. 人民网.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