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顶
葫芦顶(马来语:Pertang;米南加保语:Poghotang;爪夷文:ڤرتڠ)是一座位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东北部日叻务县的一座小镇、巫金兼华人新村。该村位于林区中,联邦86号公路 (日叻务路/Jln. Jelebu)是其主干道路,将其连接至西边的芙蓉市和东边的新邦葫芦顶。
葫芦顶 | |
---|---|
马来西亚村镇兼行政区 | |
Pertang Poghotang | |
其他转写 | |
• 爪夷文 | ڤرتڠ |
• 淡米尔文 | பேர்தங் |
上:葫芦顶社区运动中心 (Pertang Communist Sport Complex) 左下:葫芦顶市区街景 左下:位于葫芦顶郊区的三帝庙 (Sam Tee Temple) | |
坐标:2°57′40.7″N 102°13′08.0″E / 2.961306°N 102.218889°E | |
所属国家 | 马来西亚 |
所属州属 | 森美兰 |
所属县份 | 日叻务县 |
政府 | |
• 地方政府 | 日叻务县议会(MDJelebu) |
• 国会议员 (日叻务县) | 扎拉鲁丁阿里亚斯(BN) Jalaluddin bin Alias |
• 州议员 (N2 葫芦顶) | 扎拉鲁丁阿里亚斯(BN) Jalaluddin bin Alias |
时区 | 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8) |
邮编 | 723xx |
电话区号 | +60 |
车辆号牌 | N(森州) |
网站 | mdjelebu |
历史
编辑位于山群怀抱之中的葫芦顶,毗邻知知港,离首都吉隆坡118公里(73.3英里),离森州首府芙蓉市57公里(43.3英里)。其拥有的朴实山野景色,秀丽程度对比邻镇知知港毫不逊色。这一座隐藏于山林之中的乡镇,有着超过100年的历史。早在19世纪末,葫芦顶就是马来亚受关注的锡矿生产地,当年过番南来采锡谋生的华人先民以赤手空拳将此开埠为森州的锡矿产地,后来由于南来华民数量增加,因此葫芦顶逐渐成为马来亚一个默默无闻、以华人为主的锡矿小镇。
19世纪末,英殖民势力逐渐掌握森州政权后,葫芦顶开始了英资的投入,葫芦顶展开了铁船挖锡的开采活动,过番南来的华民日益增加,促使葫芦顶的人口增长,地方消费型的经济活动也开始有了生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华民除了采锡,地方居民普遍上都是务农为主,以种植甘蔗、黄梨、香蕉等农作物为生。此间的华人居民都是居住在山芭郊区为主。
20世纪50至60年代,二战刚了,才从日本蝗军笼罩的噩梦苏醒的马来亚,由于共产主义盛行,英殖民政府受到马来亚共产党分子的威胁,政府随即执行“毕礼斯计划”(Briggs Plan),将居住在山芭的华民聚集在市区的华人新村“葫芦顶新村”(Kg. Baru Pertang)。今日,由于南来的华人都是祖籍广东省梅州市的客家人,当地华民籍贯中则是以客家人居多,其次是广府人。较少为福建人、潮州人。
在上世纪50年代,当地曾有乡村保卫队,与辜克兵一起巡逻及保护家园,独立后还有地方军团,该军月领30令吉津贴(当时的令吉面值较高)。该军直到513事件发生的1961年5月13日才解散。[1]
名称
编辑葫芦顶和新邦葫芦顶的名称中其实与葫芦没有关系,早期则是马来语“Pertang”的客语音译,后来因为误传,成为了“葫芦顶”,实则当地无人种植葫芦,而是以甘蔗居多,新邦葫芦顶、葫芦顶与新邦榴莲(Simpang Durian)3区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更是有着“甘蔗之乡”的美誉,并且与知知港和沙捞越的黄梨其名。[2]
参考
编辑- ^ limlc. 陳嵩傑. 葫蘆頂這個綠色鄉鎮. sinchew.com.my 星洲网. 01/10/2018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中文(简体)).
- ^ 【今日森美蘭頭條】市集冷清 人口老化 發展止步 新邦葫蘆頂守不住. chinapress.com.my 中国报. 19/10/2019 [2023-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22) (中文(繁体)及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