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荫棠
臺灣藝術家
生平简介
编辑1909年,蔡荫棠出生在新埔庄街望族中。就读新竹州立新竹中学校,受教师南条博明启蒙,奠定其油画创作基础。[1][2]
中学毕业后,保送至台湾总督府台北高等学校;受盐月桃甫指导绘画。毕业后,原欲往巴黎进修,但因双亲反对,改至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系就读[3],在校期间持续抱有对美术的兴趣。[1][2] 1935年,自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并返乡任职,同时继续创作。[3] 1946年,在台湾省立新竹中学任教导主任,并时常与艺术家陈进交流。1953年,应聘至台北市立大同中学任教务主任,并举家迁居台北,跟当地画坛互动,并与同校美术教师张万传、吴栋材、陈德旺等密切交流。 参展台湾省全省美术展览会、台阳展及台湾省全省教员美展等并获得奖项。1955年至1960年间与画友共同创办“星期日画会”(该画会于1965年改组为“心象画会”,后又历经改组成为“世纪画会”、“世纪美术协会”等[4])。[5][3] 1977年,移居美国加州费利蒙市。[1][2]
艺术风格
编辑以水彩、油画、素描为主要创作媒材;主题抽象、具象皆有。 在创作生涯中不断地学习观摩,自印象派、野兽派到立体画派等西洋艺术理念出发,并经由同侪交流、画会、展览等活动拓展经验与视野。在作品中企图展现对造型、色彩与线条等绘画元素的实验与艺术表现。 学者赖明珠分析其风格晚年趋于自由,以主观的用色,流畅奔放的线条,明亮的彩度、表现出风景或人物的生命力。[6]:268-9[7]:235-7
纪念故居
编辑故居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1.2 1.3 林, 保尧主编. 《金色年代.風景漫遊:臺灣前輩畫家蔡蔭棠百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 台北市: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2011.
- ^ 2.0 2.1 2.2 2.3 林, 保尧. 《臺灣美術全集 第二十三卷 蔡蔭棠》. 台北市: 艺术家. 2002. ISBN 9789867957313 (中文).
- ^ 3.0 3.1 3.2 農安街口(中山北路的晨光). 台北市立美术馆. [2019-01-08].
- ^ 「世紀美術協會」復會. 南画廊. [2019-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8).
- ^ 自學畫家創作出非制式的生命色彩史博館推出蔡蔭棠創作紀念展. 自由时报. [2019-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8).
- ^ 臺灣美術史辭典1.0. 台北: 国立历史博物馆. 2020. ISBN 9789862822623.
- ^ 赖, 明珠. 鄉土凝視:20世紀臺灣美術家的風土觀. 台北: 艺术家. 2020. ISBN 978-986-282-242-5.
- ^ 竹縣蔡屋暨蔡蔭棠故居與竹東甘屋渤海堂 列縣定古蹟.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9-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8).
外部链接
编辑- 金色年代 ● 风景漫游─台湾前辈画家蔡荫棠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北市立美术馆| 首页| 典藏| 典藏品| 农安街口(中山北路的晨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城市意象、风景漫游]台湾前辈画家 蔡荫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