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桂坊惨剧

香港歷史上的一次踩踏事件

兰桂坊惨剧香港于1993年1月1日元旦发生的一宗人群踩踏事故,当晚在香港岛中环兰桂坊有大批群众参加跨年音乐会及新年庆祝活动,但在跨年倒数后便乐极生悲,人潮在德己立街推挤及有人跌倒引起踩踏,酿成21人死亡及63人受伤[2][3],成为香港开埠以来最严重的踩踏惨剧[4][5][6]香港总督彭定康于当天上午下令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7],由首席按察司包致金领导委员会独立调查事件,并限令最迟于1月18日提交中期报告,独立调查委员会在中期及最终报告中列多项建议,此后香港警务处在大型节日庆祝地点均采取人群管制措施,地铁则于同年12月起每年新年前夕提供通宵服务,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兰桂坊惨剧
发生意外前的兰桂坊聚集近2万人,人群互相挤涌。部分人饮酒太多,已经开始体力不支。
日期1993年1月1日,​31年前​(1993-01-01
时间约00:05 HKT[1](UTC+08:00)
持续时间数分钟
地点 英属香港中环兰桂坊德己立街
起因庆祝公历新年期间人群互相挤逼,有人跌倒后触发骨牌效应
死亡21
受伤63

事发经过 编辑

 
事发地点

1992年12月31日大除夕晚上,大批市民及游客到酒吧和餐厅林立的中环兰桂坊庆祝。商业电台在兰桂坊的转角处架设舞台及放置巨型气球,举办新年倒数流行音乐会,电视台及电台都有到场采访及直播现场盛况,警方于当晚派驻118名警员在场维持秩序。接近元旦倒数,在场聚集近2万人,很多人从酒吧及餐厅涌到街上迎接新年,现场人群情绪高涨,有部分人出现醉酒现象,期间不断有人使用喷雾喷洒彩带及雪花,又有人喷洒啤酒香槟等饮料[8],令路面非常湿滑,有不少人被喷中,更有人投掷酒瓶,场面混乱。

新年倒数结束后,群众开始沿德己立街的斜路向下走往皇后大道中离开,人群挤满德己立街的马路及两旁的行人道,而在德己立街的十字路口,不断有人群从两旁的街道涌入德己立街,也有少数人沿德己立街往上走。踩踏事故在1993年元旦后不足10分钟便发生,但由于进行事后调查时,证人的说法各异,所以发生踩踏事故的确切时间未能确定。如参考香港消防处的救护车出勤记录,开往事故现场的第一辆救护车于1月1日凌晨0时01分出发,到场接载伤者送院,但这辆救护车可能是因为踩踏事故发生前的其他事件而被召唤,第二辆开赴现场的救护车则于0时08分出发,应该是因为接获踩踏事故发生的报告而出动,故此调查报告推测踩踏事故开始发生的时间在1月1日0时01分至0时08分之间。[9]

发生踩踏事故的地点是德己立街与兰桂坊及荣华里交界的十字路口对下,至德己立街与和安里交界处之间的一段长约17米的斜路。当时在人群中位处差不多在同一排的若干人,几乎在同一时间在该段斜路上跌倒。这些人几乎同时跌倒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之前有人将大量啤酒及香槟等饮料喷洒在斜路上,造成路面湿滑而滑倒;亦可能是有部分人受酒精影响致步伐不稳而在斜路上跌倒或推跌前面的人;也有称当时有人用啤酒、香槟及喷雾丝带等直接喷向人群,路人在走避时跌倒;更有可能是有多个危机因素同时发生而造成的不幸。当这一排人跌倒后,紧随其后的人因为前面有人跌倒,在路线受阻后既无法往前行,但又受到后排的人从后推挤,因而被推跌在刚跌倒的人的身体上,在第三排的人也受到更后排的人往前推挤,因而被推向已倒下的第一及第二排的人堆上,加上跌倒的人又推跌在较前排的人,如是者有更多人相继被推倒,形成骨牌效应,直至被推倒的人群堆叠到一定的高度,较后排被挤压的人不再倒在前面被推倒的人堆上,而是以直立姿势紧紧地被自己身体前后排的人互相压着,形成一些目击者所称的“人墙”。高级警司张之琛估计有5层人被堆叠在一起,而被困在“人墙”内的人数最少有150至200人。由于现场十分嘈吵,又有不少人过量饮酒导致意识不清,对周遭事态来不及反应,群众仍未意识到德己立街发生踩踏事故,人群继续沿兰桂坊往西走涌至德己立街,人潮向“人墙”推挤,加大“人墙”承受的压力,及后越来越多行人发现有人受伤,呼救声始起彼落,在人潮较后方的人开始意识到前面发生严重事故,人群才停止前进。大量伤者倒卧在道路两旁,个人物品则散落一地。[10][11]

总督察简乐思(Kevin Clancy)为了减轻“人墙”所受的挤压,尝试利用音乐会的舞台音响呼吁人群离开德己立街,但德己立街当时已被人群完全堵塞,无法经德己立街走近舞台,于是沿德己立街向下走至威灵顿街,再从怀德里往上跑至舞台,著音乐会主持人向群众广播,要求现场人士不要再往德己立街前进,并指示他们沿着兰桂坊向东走,再往上走至云咸街离开。高级警司张之琛则下令警员排成人链,引导人群退出德己立街。张之琛估计从发生事故,到分解“人墙”及开始救出被困者,时间约为7至10分钟。

现场很多伤者躺在地上等候救援,因为现场没有派驻医护人员,所以先由现场的警务人员为伤者急救,并且召唤身处现场的休假医护人员提供协助[12]。不少伤者手脚骨折,有伤者因缺氧面部发紫。由于伤者人数众多,抵达现场的救护人员与消防人员疲于奔命抢救。之后有一辆配备有除颤器的救护摩托车到场。邓肇坚医院派出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的流动急救小组也于稍后到场。

中区指挥官总警司郭力行(Justin Cunningham)在事后表示,警方是刻意保持低调,以免破坏气氛及影响商家营业,又指警方虽然预料到现场人数,但事故发生时人群倒下的速度却出乎警方所料,并说因为人群过多,令警方在事发后5分钟仍无法进入人群中拯救伤者。[13]当晚警方的人群管制措施是在场观察,找出生事者隔离,保护醉酒后不能够保护自己的人士免受伤害,以及防止罪案发生等。

兰桂坊协会指,因为中区兰桂坊逐渐受公众欢迎,节日聚集庆祝的人数愈来愈多,商会也担心庆祝人群有不少是醉酒的未成年人士,所以过去两年与警方例行会议时,已反复建议警方在节日实施人群控制,但是警方回应指街道是公众地方,而且节庆活动并非游行或示威集会,不能进行人群管制。商会称他们第一次提出这项建议是1990年大除夕,而最近一次是1992年12月中,因为之前的万圣节有超过2万人在兰桂坊聚集,该处街道已不胜负荷。[14]

送院情况 编辑

消防处共出动20辆救护车,往来24次接载69名死伤者送院。香港圣约翰救伤队则出动一辆救护车接载4名伤者送院。1993年1月1日0时01分第一辆救护车出发,0时11分到现场接载4名伤者,0时45分抵达医院,最后一辆救护车于2时34分将最后一名伤者送抵医院。另有1名伤者在3时多由救护车送院,除醉酒外并无大碍。凌晨时分另有9名轻伤者自行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医院求医。[来源请求]

接收死伤者有两间医院:玛丽医院接收46人,其中20人送院后证实死亡,18人留医,当中1名男伤者延至1月6日死亡,8人治疗后出院,无须留医;邓肇坚医院接收37人,其中1人伤势较重,转送伊利沙伯医院,4人留医,32人治疗后出院,无须留医。[来源请求]

惨剧中的21名遇难者,年龄介乎15至30岁,14男7女,其中3男3女未成年,死者包括18名香港人,1名英国人,1名日本人及1名加拿大人,当中送院后证实死亡的20名遇难者,均是创伤性窒息致死,胸部受重压不能扩张吸气而窒息[15],其余1名遇难者因窒息致脑部受损昏迷,后因支气管肺炎并发症不治。遇难者中除一名成年人外,均没有醉酒。

事后检讨 编辑

上任未到半年的香港总督彭定康于1993年1月1日早上与布政司霍德(Sir David Ford)、律政司马富善(Jeremy Mathews)、保安司区士培(Alistair Asprey)和警务处处长李君夏召开紧急会议,港督彭定康在会后宣布就兰桂坊惨剧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16],并委任高等法院大法官包致金筹组委员会及展开独立调查工作,并限于1993年1月18日或以之前完成中期报告,供即将在农历新年举行的多项大型活动作为控制人流措施的参考。

独立调查委员会在中期报告提出6点建议,包括建议警务处、消防处、中西区政务处、市政总署和兰桂坊协会,应针对参与大型活动的人数进行评估及执行必要的人流和年龄限制措施、加强市民注意大型活动安全的宣传、大型活动安排医疗人员及民众安全服务队支援等[17]

独立调查委员会于1993年2月26日发表总结报告《The Lan Kwai Fong disaster on January 1, 1993: final report》,详细列出10项建议[9]。报告提到当晚兰桂坊人群极度挤迫,主因之一是有公众娱乐节目举行,主办跨年音乐会的商业电台为节目申请活动牌照时的预计观众人数只有一千人,但实际有二万人到场,而当局批准牌照时未有充分考虑会有远较预期人数多的人到场,也没有措施避免过多群众挤进会场所在的街道。报告亦指出警方以低调、不欲破坏节日气氛为由不增派人手到场,没有试图控制聚集人数,低估了维持秩序的难度[15]。报告建议,当局审批牌照需要加倍谨慎,若对预计参加人数有疑问,应要求申请者补充资料,同时建议不应再批准在兰桂坊一带的狭窄街道举办如音乐会或设置舞台等会引起大量群众聚集的娱乐节目[8]

此后,每次有大型活动举行,警方都会实施人潮管制措施。另外,考虑到深夜举行大型节庆活动后,群众会因为担心无法在当晚回到家中休息,人们便会为了赶搭地铁末班车,而一窝蜂地匆匆离场,间接增加人群推挤引发伤亡的意外[15],如地铁能够通宵服务或延长营运时间,群众便有更多时间分批离开。故此由1993年12月起,地铁(及两铁合并后的港铁)提供通宵服务。惟2020及2021年受2019冠状病毒病香港疫情的影响,港铁于除夕夜没有继续提供通宵服务。

流行文化 编辑

  • 1993年软硬天师歌曲《最后今天》直接对事件作出评论,歌词感叹年青人乐极生悲和事件后的闹鬼传闻无稽。
  • 2022年无线电视剧《白色强人II》第14集剧情以此事件为题材改编。有关剧份讲述圣诞节当晚有不少人于兰桂坊庆祝圣诞,但因为一名市民踏中酒瓶滑倒,结果演变成踩踏事件。由唐诗咏饰演的急症室医生苏怡及由陈豪饰演的急症室医生李文信奉命前往肇事现场抢救伤者,但在抢救期间因苏怡遭伤者不慎踢开并遭铁枝插穿肺部重伤,故此李文信立即为苏怡进行抢救并带她回医院救治。

参见 编辑

同样在元旦发生的踩踏事故:
同样在酒吧街发生的踩踏事故: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香港早晨. 无线电视. 1993-01-01. 
  2. ^ 狂歡人潮如泰山壓頂踩死廿人 蘭桂坊元旦慘劇另六十餘人傷. 星岛日报第十六版港闻一. 1993年1月2日. (繁体中文)
  3. ^ 前一秒歡樂無邊 後一秒悲慘不盡 人牆倒塌骨牌效應 斜坡劫數死傷枕藉 蘭桂坊大災難傷亡統計 二十男女死亡 六十六人受傷. 成报第一版. 1993年1月2日. (繁体中文)
  4. ^ 中環蘭桂坊元旦萬人狂歡肇慘劇 人踏人釀成二十人死逾百人受傷. 明报第二版要闻. 1993年1月1日. (繁体中文)
  5. ^ 約二萬人麘集迎歲突生意外 蘭桂坊事件83人送院 二十人證實返魂乏術 十七人仍需留醫其中一人危殆. 香港经济日报. 1993年1月2日. (繁体中文)
  6. ^ 兩萬人窄巷慶新年樂極生悲 蘭桂坊人踩人死傷逾百 遍地鞋履傷者呻吟呼號 暫知不治者已達廿人. 文汇报第十版香港新闻②. 1993年1月2日. (繁体中文)
  7. ^ 93年元旦人踩人21死 彭定康即日令獨立調查. 明报. 2022-10-31 [202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8. ^ 8.0 8.1 韓國梨泰院人踩人 1993年蘭桂坊意外翻版 重溫包致金報告重點. HK01. [202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31). 
  9. ^ 9.0 9.1 包致金. 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蘭桂坊慘劇由包致金大法官進行的調查最後報告. 香港: 香港政府印务局. 1993年2月23日.  英文原版:Bokhary, Kemal.The Lan Kwai Fong Disaster on January 1, 1993: Inquiry by the Honourable Mr. Justice Bokhary, Final Report. Hong Kong: Hong Kong Government, 1993.
  10. ^ 星岛日报》 1993年1月2日
  11. ^ 存档副本. [2015-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2). 
  12. ^ 蘭桂芳霓虹下的陰霾. 太阳报. 2012-12-31 [202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01). 
  13. ^ Fun turned to disaster in second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93-01-02. 
  14. ^ Lan Kwai Fong plea 'made two years ago'.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93-01-06. 
  15. ^ 15.0 15.1 15.2 93年蘭桂坊倒數釀21人死 包致金報告指警方低估情勢. 雅虎新闻. 2022-10-30 [202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16. ^ 93年元旦人踩人21死 彭定康即日令獨立調查. 明报. 2022-10-31 [202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1). 
  17. ^ 從兩宗舊新聞看獨立調查委員會成效. 众新闻. 2019-07-08 [2022-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