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
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英语:Thimlich Ohinga Archaeological Site)是肯尼亚西部的一个考古遗址,位于尼扬扎省米戈利郡,在距离米戈利西北方46公里的一处缓坡[1]。遗址内共有521个石造建筑,推测可能建于16世纪,此定居点曾被用于人类居住和牲畜圈养。西穆里奇定居点是维多利亚湖周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定居点遗址,它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湖盆地古牧民建造的干砌石墙例子。此定居点至二十世纪前半仍有居民,之后被废弃而成为遗迹。
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 | |
---|---|
位置 | 肯尼亚尼扬扎省米戈利郡 |
坐标 | 0°53′28″S 34°19′31″E / 0.891101°S 34.325173°E |
官方名称 | Thimlich Ohinga Archaeological Site |
类型 | 文化遗产 |
标准 | (iii) (iv) (v) |
评定时间 | 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
参考编码 | 1450 |
区域 | 非洲 |
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于2018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成为世界遗产,为肯尼亚第7个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为保存最完整的大堡垒(卢奥语:Ohingni)[注 1]遗址,此遗址纪录了当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牧民迁徙和定居的重要历程,包括居住模式、牲畜养殖和工艺实践等。
词源
编辑英国东非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内维尔·奇蒂克在1960年代记录了该遗址,随后1980年代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展开研究工作。过去该地区曾称为利亚雷山谷(Liare Valley),1981年以新名称“Thimlich Ohinga”在政府公报上登录为肯尼亚国家纪念建筑物[2],其名称采用当地原住民卢奥族的称呼。在卢奥语中,“Thimlich”为可怕的茂密森林,“Ohinga”为大堡垒[3]。
历史沿革
编辑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为维多利亚湖周边的石造建筑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共有521个石造建筑。此遗址由干砌石墙构成,推测可能建于16世纪[4],但目前对于确切的建造日期仍没有定论[5]。目前由历史与考古研究得到的结论为,最初的建造者和后来的居民在此地畜牧,牛在经济体系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政治与社会组织,对于西穆里奇定居点和周围防御工事的建立发挥关键作用[2]。
曾有多个族群在不同阶段在此遗址定居,在尼罗-撒哈拉语系居民来此定居之前,曾有班图语支居民在此居住[2]。这些居民可能说古西语、库里亚语或是路亚语。来自乌干达、卢旺达、苏丹、布隆迪的移民也曾穿越该地区,一部分人最终南下进入坦桑尼亚。在未知的原因下,原先在此定居点的居民遗弃此聚落,其他族群在15世纪和19世纪期间迁入该地区,修复并对于原先结构做部分改造。二十世纪前半,随着殖民政府在此建立新秩序,此定居点被废弃而成为遗迹[6][7]。
建筑结构
编辑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共有4个堡垒(Ohinga),分别名为科钦(Kochieng)、卡库库(Kakuku)、科凯奇(Koketch)、科洛奇(Koluoch),规模最大的科钦堡垒略呈圆形[8],直径140米[9]。西穆里奇定居点考古遗址的建筑结构,与在此遗址南方约3,100公里的大津巴布韦有些类似,但西穆里奇定居点规模较小。两个地点的建筑均未使用砂浆和敷料黏合,因此需要特别的技法来确保结构稳定性。西穆里奇定居点与大津巴布韦不同处,在于前者使用当地玄武岩制成、未塑形的松散石块建造,后者的石块则裁切成较整齐的形状[3]。
西穆里奇定居点的石墙厚约1米,高0.5至4.5米,在建筑前没有挖地基。墙以弯曲和之字形的方式堆栈,再穿插一些支撑结构来增加稳定性。尼扬扎省北部发现的类似围墙还有其他特征,包括石柱、石墙衬,大门有石制门楣和雕刻标记。此遗址的规模显示,须由有组织、可调动劳动力与资源的组织才可建成,其由附近可获取的岩石作为材料,根据卢奥族口述历史,石墙是为了防止野生动物、盗贼、敌对部落侵袭而建造,此处除了是一座防御堡垒,还是一个经济与宗教中心。[3]
主要堡垒——科钦堡垒有三个入口,一个朝西,两个朝东。堡垒内有六个坑房,围墙东北侧有一个游憩区,那里有一处在岩石上刻上凹槽用以玩播棋,当地人称之为“ajua”。遗址内发现了用以研磨谷物的石头、用以作为家禽、家畜的围栏,饲养牛、羊、鸡、珠鸡。还有一座瞭望塔,在塔上可以看到整个堡垒与周边情况。主堡旁还有较小的侧堡,里面有房屋、用餐区、畜栏与谷仓。另有一间打铁店,有风箱、铁制品与铁渣。在遗址发现了一些贸易珠,表明该处是长程贸易网络的一部分。[5]
世界遗产登录
编辑2018年6月至7月,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巴林首都麦纳麦召开,由肯尼亚申报的项目“西穆里奇聚落考古遗址”经大会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Ohingni是16世纪至20世纪中叶在维多利亚湖盆地的一种独特的聚落形式。西穆里奇定居点为保存最完整的Ohingni遗址,此遗址纪录了当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牧民迁徙和定居的重要历程,包括居住模式、牲畜养殖和工艺实践等。[4]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 (iii)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 (iv)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 (v)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范-特别是因为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世界遗产编号 | 名称 | 所在地 | 保护范围 | 缓冲范围 |
---|---|---|---|---|
1450 | 西穆里奇聚落考古遗址 | 0°53'28.817"S 34°19'33.985"E | 21公顷 | 33公顷 |
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National Museums of Kenya - Thimlich Ohinga. Museums.or.ke. [2014-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9).
- ^ 2.0 2.1 2.2 Thimlich Ohinga Archaeological Site Nomination Fil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 ^ 3.0 3.1 3.2 Odede, F. Secrets in stone: who built the stone settlements of Nyanza Province. Kenya Past and Present. 2006-01-01, (36): 67–72 [202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 4.0 4.1 4.2 Thimlich Ohinga Archaeological Sit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 ^ 5.0 5.1 SIMIYU WANDIBBA. Thimlich Ohingini. Azania: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frica. 1986, 21 (1). doi:10.1080/00672708609511375.
- ^ Thimlich ohinga – National Museums of Kenya.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9).
- ^ The East AfricanMagazine Thimlich stone wall stands as a living world heritage. The East African. 2011-05-27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5).
- ^ Thimlich Ohinga Archaeological Site - Map of the Inscribed Property.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 ^ Thimlich Ohinga Cultural Landscape. World Monuments Fund. [2023-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