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资源丰富,其自然和人文景观得天独厚。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西藏发展战略之一[1]。2015年西藏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28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25%以上,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2]。但同时,西藏旅游资源也很脆弱,随着大量游客涌入西藏,西藏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亦受到影响和冲击[3]。故现时亦提倡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注意对本地风土习俗的保护[4]

位于西藏首府拉萨布达拉宫

产业发展

编辑

在2006年7月青藏铁路完工之后,西藏旅游业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西藏共接待了250多万游客,其中包括15万外国人[5]。200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约400万人次。但由于2008年西藏骚乱,旅游区在3月到6月间关闭,该年接待人数下降到225万人[6]

2009年一月到六月间,有超过270万游客到访了西藏,为2008年同期人数的三倍,为当地提供了22.9亿元的收入[7]。2010年,西藏共接待了685万国内外游客,旅游收入为71.4亿元,占其GDP的14%。2012年1月到11月,西藏创纪录的接待了1000万游客[8],超过了2011年的869万[9]。2015年游客人数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2]。预计到2020年,西藏年接待游客将突破30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突破550亿元[10]

旅游资源

编辑
 
纳木措为西藏第二大的湖泊[11]

自然景观

编辑
 
珠穆朗玛峰北坡

西藏的自然景观分三类:藏东温湿高山峡谷、藏南与藏西的高山山区和半干旱河谷、藏北与藏西北高寒的高原荒漠与草甸。由于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一系列山系、高原、宽谷和湖盆的组合体,四周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地形地貌多种多样。[12][13]

人文景观

编辑

西藏的人文景观包括藏民的居住与生存方式、民族风情、寺庙文化等[14]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表明,西藏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277处。西藏历史文化名城拉萨日喀则江孜。景点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扎什伦布寺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纳木错羊卓雍错羊八井(包括温泉冰川)等。其中位于拉萨市中心的布达拉宫,于1994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是西藏最著名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为了尽量减少游客对布达拉宫土木结构建筑的人为损害,布达拉宫会限制参观人数和时间。因此旅游旺季时,参观布达拉宫常会出现门票“一票难求”的情况。[9]

节日庆典

编辑

西藏各地举行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进藏[10]。其中许多节日有浓厚的宗教色彩[15]。从藏历新年到春季的林芝桃花节,夏季的山南雅砻文化节、日喀则珠峰文化节和拉萨雪顿节,再到西藏旅游文化博览会,节庆旅游已成为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其中藏历新年是西藏最重要的节日[16];而雪顿节则在藏历每年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举行,期间有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和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17]。此外还有默朗木祈愿大法会默朗木小会望果节插箭节沐浴节腊月布拉达跳神大会等众多节会。[18]

旅游手续

编辑
 
外国人入藏函一例
  • 中国大陆居民前往西藏旅游时,凭身份证即可进入西藏,但年满16周岁要前往珠穆朗玛峰等国境地区时需要持有有效的边防证[19]
  • 非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身份证人士的要求
    • 香港和澳门人士可持回乡卡直接进入西藏。
    • 来自外国人士在进藏旅游前,除了需要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证(持免签护照者除外)外,还需要通过旅行社办理由西藏旅游局签发的“外国人入藏旅游批准函”(简称入藏函)。
    • 来自台湾的人士在进藏旅游前,除了需要持有台胞证外,还需要通过旅行社办理由西藏台湾事务办公室签发的“台湾同胞进藏批准函”(简称入藏函)。
    • 持非旅游签证的境外人士不能以旅游者身份进入西藏,持商务签证者或学习签证等的境外人士需要出具西藏当地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而持记者签证或公务签证者必须通过中国的外事部门进行联系。[20]
  • 境外旅行者在进藏的机场、火车站以及公路检查点会被查验入藏函,进藏后交由团队导游保管。旅行结束后入藏函会由旅行社统一交还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存档,且任何入藏函均不被允许带离西藏[20]
  • 境外人士如果需要前往边境地区时,则还需要凭入藏函申请边境地区旅行证(外国人)或边防证(台湾人)。这是因为西藏位于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的交界,因此边防活动的敏感区域较多。

这是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由于西藏多位于高原山脉环境,地区面积广大,为了特殊的民族传统、文化古迹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也因西藏的交通状况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接待能力有限,在确保游藏游客秩序安全与医疗资源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同的旅游政策,例如境外游客不允许进藏自行旅游,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组团旅游。打算进藏的旅行者则可在西藏自治区旅游局设在北京上海成都格尔木四地的办事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或委托旅行社办理。办理结束后,旅行社会发给申请人入藏函,凭该入藏函才可购买进藏机票或车票。[来源请求]

文化传媒

编辑

《西藏旅游》杂志是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主管主办的一本旅游、时尚、文化类综合月刊,为读者介绍西藏地理文化、提供关于旅游方面的攻略和资讯。[2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蔡国裕. 西藏旅游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PDF). 蒙藏委员会. [2016-12-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3-05). 
  2. ^ 2.0 2.1 肖正春. 旅游业带动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西藏之声网. 2016-08-05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3. ^ 吴必虎; 余青. 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民族研究. 2000年, (第4期): 第92页. 
  4. ^ 宗晓莲. 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述评. 民族研究. 2001年, (第3期): 第87页. 
  5. ^ 西藏去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0多万人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 2007-06-28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6). 
  6. ^ 西藏取消5月1号重新开放旅游的决定. 自由亚洲电台. 2008年4月11日 [2008-04-11] (中文). [永久失效链接]
  7. ^ 历年西藏旅游人数与收入统计. 中国西藏旅游网. 2016-03-14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6). 
  8. ^ 赵珊. 西藏迈向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9月8日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2月20日). 
  9. ^ 9.0 9.1 赵锋. 千万游客去西藏旅游考验西藏文物古迹安全. 西藏旅行网. 新华网. 2012-03-21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10. ^ 10.0 10.1 西藏旅游前9个月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 中国西藏旅游网. 西藏旅游前9个月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 2016-10-30 [2016-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9). 
  11. ^ 新华每日电讯. 色林错成为我国第二大咸水湖泊. [2014-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30). 
  12. ^ 陈显顺. 可持续发展与西藏的环境保护事业. 西藏研究. 1999年, (第3期): 第84页. 
  13. ^ 巴登珠. 西藏地学(综合)旅游资源调查. 西藏研究. 2000年, (第3期): 第105页. 
  14. ^ 徐嵩龄. 旅游业应是西藏经济的主导产业. 西藏研究. 2001年, (第1期): 第60页. 
  15. ^ 西藏的节日. 西藏手册.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2005-06-27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5). 
  16. ^ 《藏族风俗文化》. 西藏人民出版社. 
  17. ^ 藏族雪顿节. 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 [2010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5月26日) (中文(简体)). 
  18. ^ 西藏各节日时间表.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2016-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3). 
  19. ^ 边境证.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10). 
  20. ^ 20.0 20.1 入藏函.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6-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9). 
  21. ^ 重庆畅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西藏旅游》. 西藏旅游杂志社. ISSN 100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