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之战,是发生于272年的一场战役,因东吴西陵督步阐西晋而演变成吴军与晋军间的战争,东吴方面指挥的将领是陆抗

西陵之战

红为吴军路线、蓝为晋军
日期吴末帝凤凰元年九月至十二月
晋武帝泰始八年九月至十二月
272年10月中旬至273年2月初[1][2]
地点
结果 吴军胜利,收复西陵城
参战方
东吴 西晋
指挥官与领导者
陆抗

步阐 处决


羊祜
兵力
三万

不详


八万

事件起因 编辑

吴末帝孙皓征召步阐为绕帐督前往武昌,步阐长年居于西陵,认为此命令太过突然,又因孙皓残暴不仁,担心所害,怕前往武昌会有杀身之祸,因此笼城投降西晋,遣送人质至洛阳获取西晋信任。吴国方面得知消息后便以陆抗为主帅,带兵前往讨伐。

战斗经过 编辑

晋国方面得知吴国派兵出征后,也派出羊祜率兵救援。陆抗了解晋国发兵后,便打算在西陵城周遭打造两层防御工事,一层防里面的步阐军,一层防外面的晋军。将士们听到此事多数表示反对,认为应该趁晋军到达前直接攻下西陵城即可,陆抗知道西陵城坚固,短时间内不可能拿下,但又无法说服众人,于是下令攻击。结果花费了一天进攻毫无收获,将士们这下才老老实实地建筑防御工事。[3]

江陵有一条人工水道,平时可以阻断吴晋两国之间的交通,羊祜便想利用此水道用船运粮,扬言要破坏堤防来蒙骗吴军保护。陆抗闻之,下令江陵督张咸破坏堤防,羊祜到了当阳才知道堤防已被破坏,不得已只好从预定的船运改为车运,还得走山路,浪费许多人力财力。[4]

晋派遣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攻往建平,再命令荆州刺史杨肇救援西陵企图分散陆抗的注意力。陆抗遣张咸固守西陵周边、公安督孙遵抵挡羊祜、水军督留虑及镇西将军朱琬对抗徐胤,而陆抗亲率三军攻击杨肇。

此时陆抗部下管都督俞赞选择投降杨肇,并供出吴军的作战配置。而杨肇军正处于被陆抗军包围的状态,打算从陆抗军较薄弱的包围部队突围。陆抗明白自己包围阵的缺点,连夜改变配置,将该地的部队改为精锐部队镇守,果不其然杨肇攻击此处,反而大败,只得趁夜撤退。陆抗分析我方兵力有限,还得防止步阐逃跑,因此只派一小支部队追击,但仍将杨肇军吓得弃甲卸资,羊祜等晋军也接连撤离。

不久,陆抗攻陷西陵城,步氏一族除了被送往洛阳做人质的步阐兄子步璿外,满门亲属及重要官吏便尽遭夷灭。陆抗虽赦免一般将领及数万名士兵,但对步氏满门赶尽杀绝,连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孩也不放过;此事被当时有识道的人预言陆家后代必为此事遭到报应,后果应验,其子陆机陆云陆耽并三族子孙,皆在八王之乱时被司马颖给屠戮殆尽。

参战人物 编辑

战后处置 编辑

  • 吴国:陆抗升为大司马,领荆州牧。
  • 晋国:羊祜贬为平南将军;杨肇废为庶人。[5]

影响 编辑

由于此战与父亲陆逊夷陵之战几乎在同一地点[6],且都做出正确的判断,让陆抗成为了吴国的唯一希望,并延长国祚数年。

羊祜也因此战战败,遭弹劾而被贬至平南将军,但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做了更充足的准备,为日后的晋灭吴之战埋下了伏笔。

负面的影响就是吴主孙皓因此战错误估计敌我的实力而连年伐晋,徒耗国力,最终亡国。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资治通鉴·晋纪一》
  2. ^ 两千年中西历换算
  3. ^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4. ^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车。抗闻,使咸亟破之。诸将皆惑,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5. ^ 晋书·羊祜传:......(祜)竟坐贬为平南将军,而免杨肇为庶人。
  6.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黄武元年)是岁改夷陵为西陵。
  • 《晋书·列传第四·羊祜杜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