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兰
(重定向自賽藍)
塞兰又名赛拉姆或赛里木(哈萨克语:Сайрам,罗马化:Sayram 或 Sairam),在今哈萨克境内,奇姆肯特市东13公里处[1],人口约四万余。塞兰河从市中流过。塞兰是哈萨克共和国最古老的城市,有三千年历史。古时曾是丝绸之路上阿尔马立克与撒马尔罕之间必经之地。波斯历史学家拉施德丁(Rashid Eddin 1247年- 1318年) 认为塞兰古时称为Kary Sailam, 是一座规模 宏大的古城,周围共有40道大门,横贯全城需要足足一天时间。[2]
塞兰 哈萨克语:Сайрам / Sayram | |
---|---|
村庄 | |
塞兰清真寺 | |
塞兰在哈萨克的位置 | |
坐标:42°11′N 69°28′E / 42.18°N 69.46°E | |
国家 | 哈萨克斯坦 |
州 | 突厥斯坦州 |
城市 | 奇姆肯特 |
区 | 赛拉姆区 |
成立 | 前10世纪 |
面积 | |
• 总计 | 10.9 平方公里(4.2 平方英里) |
海拔 | 600 米(2,000 英尺) |
人口(2009) | |
• 总计 | 32,757人 |
• 密度 | 3,005人/平方公里(7,784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哈萨克斯坦标准时间(UTC+6) |
邮政编码 | 106812 |
电话区号 | +7 72531 |
车辆号牌 | X, 13 |
气候 | 地中海式气候 |
人口组成 | 乌孜别克族 占 95% |
旧名: Isfījāb |
《大唐西域记》记载的白水城,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奇姆肯特东南塞兰。
元朝炮水手元帅,薛塔剌海,从元太祖成吉思汗攻赛兰(即塞兰),以炮立功[3]。
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苑马寺清河监副李暹出使西域,前往帖木儿帝国首都哈烈时,曾取道阿力马力、哈拉乌只、赛兰城、达失干、沙鹿黑叶、撒马儿罕等帖木儿帝国属地[4]。陈诚记录:“塞兰城在达失干之东[5],西[6]去撒马儿罕一千三百里,城周回二三里,四面俱平原,略无险要,人烟稠密,树木长茂,流水环绕,五谷繁殖。秋夏间,草中生小黑蜘蛛,为毒滋甚……头足被其伤者,多翻滚就地而死”。出香草可辟蠹虫[7]”。
1419年11月帖木儿帝国国王沙哈鲁,派遣庞大的代表团会访中国,取道撒马儿罕, 达失干、赛兰,入吐鲁番,到哈剌和卓,受到中国官员迎接。[8]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塞兰地图[永久失效链接]
- ^ 埃米尔·布雷特施奈德《中世纪研究》卷二 94页;E. Bretschneider, M.D.: MEDAEVAL RESEARCHES FROM EASTERN ASIATIC SOURCES, Vol 2,1888 Trubner's Oriental Series, London
- ^ (明)宋濂《元史·薛塔剌海传》卷151,列传第三十八
- ^ 陈诚著《西域行程记》 周连宽校注 2000 中华书局 ISBN 7-101-02058-5/K
- ^ 应为东北
- ^ 应为西南
- ^ 陈诚著《西域番国志》 周连宽校注 2000 中华书局 ISBN 7-101-02058-5/K
- ^ 波斯 火者·盖耶速丁著 何高济译 《沙哈鲁遣使中国记》 中华书局 ISBN 7-101-03556-6
延伸阅读
编辑[编]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赛蓝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 《明史卷三百三十二》,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