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理君(1905年—1942年),四川省蒲江县人,军统局主要成员,为戴笠的手下大将,与陈恭澍沈醉王天木被称为军统局“四大金刚”。

生平

编辑

赵理君早年曾为共产党员,是早期投身武装斗争的一员。1924年,赵理君中学毕业,在家乡当了一个小学教师。1927年,赵理君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便回家乡,继续教书。1928年任县民团局教练,兼任大足中学军事教练。同年,张希铭也到足中住教,创建中共大足地方组织,乃大足县第一个党支部,赵理君与他取得组织联系,介绍郑凌灿等人入党。在此期间赵理君入党。1930年10月,赵理君参加了铜梁地区的土桥暴动,失败后潜赴成都。1931年叛离中国共产党,后奔走南京投靠军统。1933年6月暗杀了杨杏佛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时任军统上海站行动总队长的赵理君,奉戴笠之命,刺杀了被认为向日本变节的唐绍仪

1940年,时任军统局河南站站长的赵理君擅自杀死与自己关系不睦的国民政府豫东专员韦孝儒,最终蒋中正下令将其处决[1]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毅. 军统少将赵理君之死. 《档案时空》2004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