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语言的一代

跨越语言的一代,简称跨语世代[1][2]跨语一代[3],名称源于1967年诗人林亨泰为说明与自己同属银铃会的诗人所创[4]。根据《跨越语言一代的诗人们:从“银铃会”谈起》的界定,跨越语言一代指的是1920年前后出生、受过完整日本教育并以流利日文创作的作家。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并交出台湾的统治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后的去日本化政策与国语运动让前述约20多岁的作家们被迫跨越语言,舍弃过去所使用之日语,重新学习以中文创作[5],故得称。

跨语世代作家 编辑

同属本代的诗人包含林亨泰桓夫詹冰张彦勋巫永福杜潘芳格陈秀喜黄腾辉李笃恭叶笛何瑞雄罗浪黄灵芝[6]。小说家则有锺肇政锺理和吴浊流林锺隆、郑焕、陈千武、张彦勋、李笃恭、廖清秀、文心、陈火泉施翠峰李荣春[3]

影响 编辑

儿童文学 编辑

五零年代,民营《学友》与《东方少年》等儿童文学刊物的主编及作者多属跨语言的一代,自幼受完整日本教育,故使刊物内容编排受日本影响大[5]

新诗 编辑

林亨泰等接受日本教育的作家与纪弦等来自大陆的作家们结合为台湾现代诗社,成为推动台湾诗发展的三大力量之一。而后,台湾本土作家们又于1964年成立笠诗社[7],以笠象征台湾,旨在朴素与本土。

不同说法 编辑

跨越语言的两个世代 编辑

阮美慧认为,跨越语言涵盖两个世代的作家。前期以1920年前出生的作家为主。他们习惯以日文创作,并在战前已有相当的文学成就。因此,在日本战败后,台湾语言的转换使他们受到极大的限制。后期则是1920年后之作家,虽在日治时期亦皆受过教育,但其文学成就多在战后显现。一般而言,这批作家被称为“战后第一代作家”[4]

被语言跨越的一代 编辑

根据日本诗人高桥喜久晴解释,所谓“跨越语言的一代”并非跨越语言,而是被语言所跨越[4]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曾巧云. 從譯腦到殖民地經驗的再翻譯-初探跨語世代的後殖民翻譯. 台湾文学研究学报. 2011. 
  2. ^ 跨語世代重要詩人林亨泰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中华民国文化部. 2023-09-24 [2024-04-19]. 
  3. ^ 3.0 3.1 余昭玟. 從語言跨越到文學建構:跨語一代小說家研究論文集. 台南市立图书馆. 1999. 
  4. ^ 4.0 4.1 4.2 阮美慧. 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 (M.Sc.论文). 私立东海大学. 19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6). 
  5. ^ 5.0 5.1 邱各容. 臺灣兒童文學史. 台湾: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05-06-01: 58. ISBN 97895711394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中文). 
  6. ^ 杜国清. 詩論・詩評・詩論詩. 台湾: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0年12月: 298. ISBN 978-986-02-6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2) (中文). 
  7. ^ 台文館「笠詩社50周年」特展 展出眾詩人第一本詩集. 中华民国文化部. 2015-07-08 [2019-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