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潘芳格客家话Tu Pan Fong-Gied;1927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台湾客籍女诗人,被称为跨越语言的一代。生于新竹新埔客家望族,1965年加入强调本土意识的笠诗社,1980年代开始积极从事客语诗的创作。1990年代曾任《台湾文艺》杂志社社长,女鲸诗社社长;1992年年以北京语、英语与日语写成的诗集《远千湖》,获第一届陈秀喜诗奖。2007年,杜潘芳格获行政院客委会颁发“杰出贡献奖”及“台湾新文学贡献奖”。2008年获真理大学台湾文学家牛津奖。主要作品有《中元节》、《平安戏》、《纸人》、《菜园》等。

生平 编辑

潘芳格出身新竹县新埔客家望族,祖父潘成鉴在台湾日治时期还担任庄长,父亲潘锦淮是家中长子,曾到东京攻读法律学位,接触许多新思想。母亲詹完妹来自新竹关西地区,本姓郑,原本是童养媳,但后来被詹氏医生夫妇收养,有机会就学,读至台北第三高女毕业。家庭成员的背景,对杜潘芳格有深刻的影响[1]

潘芳格1927年3月9日生于新竹州新埔庄(今新竹县新埔镇),下有弟妹各三个,出生就随着的父亲赴日,直到1934年,六、七岁时回台定居。因为家世背景,得以进入通常是日本人就读的“小学校”受贵族教育;然而,也因此有被日本同学欺负的经验。1940年进入新竹高等女学校(今新竹女中),被霸凌的情况仍然持续,为了排解与同学相处时感受到的殖民痛苦,她以开始以日文创作抒发,创作的文体包括诗、小说和散文[1][2](p. 69)

新竹女中毕业后,杜潘芳格考入“台北女子高等学院”。该校学制为期两年,授课内容有家政课程如花道茶道缝纫女红等,以及普通科目如修身文学哲学历史。整体而言,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向是培育女子具有“相夫教子、谦卑忍让”等等“妇德”,这让杜潘芳格开始思索女性的地位。后来,二次大战结束,杜潘芳格并未完成学业,便返回新埔至国民学校教书,旋及与医生杜庆寿相识相恋[1]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杜潘芳格母亲在花莲的姑丈张七郎父子三人被逮捕,旋遭国民党当局杀害,让杜潘芳格深受影响,在往后的创作中对政治多表现出批判及讽喻的态度[1]

1948年,杜潘芳格不顾家人反对与杜庆寿结婚,婚后移居桃园中坜,担任丈夫的医务协助工作,同时自由写作,也担任插花教师的指导老师[1]

1965年,杜潘芳格加入《笠》诗社,1980年代曾移居美国数年,后返台定居中坜,积极创作客语诗。1967年9月17日,发生了一场车祸,杜庆寿重伤,原以被宣告不乐观,但最后幸运康复。杜潘芳格认为祷告在事件中起了作用,开始投入传教的工作。1982年5月杜潘芳格取得美国籍[2]:69[3]。1990年代起出任《台湾文艺》杂志社、女鲸诗社的社长。1992年,出版以中、英、日三种语言创作的诗集《远千湖》,获第一届陈秀喜诗奖[1]

2016年3月10日在自宅于睡梦中过世,享寿89岁[4]

创作特色 编辑

杜潘芳格的创作动机,是把诗作当成日记般,发泄心中无处可说的苦闷。因此,虽然她也有“跨越语言一代”作家的困扰:早期接受日本教育,习惯以日语思考、创作,战后重新学习国语时相当困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创作[5]:18-19

杜潘芳格认为,诗是诗人对于大自然法则和现实问题时,以自己的立场发挥广大深厚的感受或知识,以言语做为资材构筑而成。所以她的诗风不强调形式技巧,而是内心思想与感受。她的诗中关于外在景物的描写,正好巧妙地传递诗人内心的想像。在语言上,二次大战前后不同政治体制,使她习得日文与中文,再加上她的母语客语,多种语言使她必须不断地克服语言上的困境[5]:22-23

受到德国1920年代初期“新即物主义”的影响,笠诗社诗人普遍表现出以对日常生活事务摹写为主的特色;杜潘芳格的诗作中也经常以寻常景物作为意象,然而所处理的主题,却有可能是重大的,例如对时间、死亡或国族的思考[6]:211-212,231

著作 编辑

杜潘芳格创作的尝试虽早,诗作却至1966年起才开始发表,第一篇〈春天〉系以日文创作,发布于1966年7月出刊的《台湾文艺》第10期。1977年3月,首本诗集《庆寿》集中、日文诗作发行[2]:70,诗集名称“庆”取自丈夫名、“寿”取自出版目的是为父亲祝寿[1]。其他的诗集如后:

杜潘芳格诗集列表[1]
题名 出版日期 创作语言 题名由来
《庆寿》 1977年3月 中文、日文 “庆”为丈夫名,为父亲祝寿出版
《淮山完海》 1986年2月 中文 “淮、完”分别取自父母之名,嵌入“山、海”作为比喻
《朝晴》 1990年3月 中文、客语 孙子、孙女之名
《远千湖》 1990年3月 中文、日文、英文 集三位友人之名,其中“千”字为笠诗社的文友陈千武
《青凤兰波》(诗文合集) 1993年11月 中文 “凤兰”为女儿名,“青、波”二字来自两位友人
《芙蓉花的季节》(诗文合集) 1997年3月 中文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作家導讀:杜潘芳格. 中华民国客家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7日). 
  2. ^ 2.0 2.1 2.2 莫渝. 台灣詩人群像. 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866909634. 
  3. ^ 庄紫蓉. 痛苦的教贖——宗教與文學. 台湾新文学. 1998-12, (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4. ^ 廖期铮、锺淑惠. 客籍詩人杜潘芳格 家中辭世享壽90歲. 客家电视台.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5) (中文(台湾)). 
  5. ^ 5.0 5.1 谢嘉薇. 原鄉的召喚:杜潘芳格詩作研究. 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 2002. 
  6. ^ 洪淑苓. 杜潘芳格詩中的生活美學. 陈明柔 (编). 遠走到她方-台灣當代女性文學論集(下). 台北市: 女书文化. 2010-05. ISBN 9789578233775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