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

(重定向自跽坐

正坐是席地坐姿的一种,又称“跨鹤坐”,通称“跪坐”。古华文中,臀部接触脚跟为“坐”,特指正坐;挺直上身而不着脚跟为“”;跪而耸身挺腰为“”。正坐时,双膝应并拢着地,臀部压足,双手放在腿上。

汉服襕衫正坐像

正坐亦是日本传统文化当中正式的座姿。直至现在,各种日本传统艺能的表演者仍然需要正坐。

历史

编辑
 
妇好墓出土之正坐玉人

席地而坐的姿势主要有三种,一为正坐,即屈膝跪坐;二为“趺坐”,即盘腿而坐;三为“箕踞”,即两腿前伸而坐。中国人的正坐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1]妇好墓出土玉人即为此姿。甲骨文中也有多个明确描绘出正坐形象的文字。

并不着,冬季则在双腿套上用于保暖的胫衣,故而敞开双腿的“趺坐”和“箕踞”皆属不雅。[2]在正式场合,趺坐和箕踞都是不合礼节之举。箕踞时身躯倚靠几案,则更属轻慢无礼。《礼记·曲礼上第一》:“坐毋箕”。正坐也是华夏文化夷文化的重要区分之一,夷人蹲踞(即),即足底着地,耸膝下臀。甲骨文金文中的“夷(尸)”字,即像蹲踞之姿。[3][4]

 
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描绘的竹林七贤形象,多为箕踞

商周以来,正坐长期是中国人的标准坐姿。“坐”字本身即特指正坐。《史记·项羽本纪》中描绘的鸿门宴场景即体现出时人正坐分餐的习惯。[5]对人不循正坐之规,或为刻意羞辱,如汉高祖刘邦轻视赵王,箕踞而骂[6];或为追随夷俗,如南越赵佗统治岭南,“椎髻箕坐”;[7]或为放荡不羁,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醉酒散发、箕踞坐床。[8]

五胡乱华以后,胡人大量进入中原,胡床胡座等坐具随之传入,并逐渐流行,坐于椅上的姿势因而称为“胡坐”。但直至唐代,正坐仍然是正式场合的规范坐姿。到了宋代椅子逐渐在民间大量普及,胡坐成为主流坐姿中国房屋的结构也因此发生许多重大变化。[2]

日本的正坐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李济,《跪坐蹲踞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24,1953年
  2. ^ 2.0 2.1 王四新,《另类也流行: 不可思议的潮流风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 ^ 李学勤,《四海寻珍》,页83,清华大学出版社
  4. ^ 吴大征《字说》:夷为东方之人。尸(夷)字与人字相似,象人曲躬蹲居形。《白虎通》:“夷者,僔夷无礼义。”《论语》:“原壤夷俟”,《集解》引马注:“夷,踞也。”东夷之民蹲居无礼义,别其非中国之人。
  5.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6. ^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韛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
  7. ^ 王充论衡·率性》:南越王赵佗本汉贤人也,化南夷之俗,背畔王制,椎髻箕坐,好之若性。
  8. ^ 世说新语·任诞》: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方外之人,故不崇礼制;我辈俗中人,故以仪轨自居。”时人叹为两得其中。

参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