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之战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元宪宗八年至九年,1258年—1259年)十月,蒙古帝国忽必烈率蒙古东路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的作战。

1258年二月,元宪宗蒙哥决定率军攻南宋四川,命宗王塔察儿率东路军攻荆山(今安徽省怀远西南淮河北岸)。十一月,塔察儿攻宋无功,蒙哥改命忽必烈率东路军攻鄂州,等待蒙哥大军一到,直趋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十一月,忽必烈自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启程。1259年七月,军至汝南,从被俘宋兵口中得知蒙哥死于的钓鱼城,认为是谣言,于是采取招降和进攻两套方案,继续前进。八月十五日,忽必烈率主力渡过淮河八月二十日,攻破大胜关(今河南罗山南),宋兵逃跑。万户张柔率军攻打虎头关(今湖北省麻城东北),在沙窝(今河南商城西南)与宋军作战,其子张弘彦将宋军击败,击破守关宋兵。八月廿一日,忽必烈至黄陂八月三十日,率军抵达长江北岸。南宋将领袁玠担任沿江制置副使,横征暴敛,被百姓所恨。蒙古军至,渔人献渔舟给蒙古军,充当向导。

九月初一,从攻四川的宗王末哥遣使将蒙哥死讯告诉忽必烈,劝他北归争汗位,忽必烈为立战功,还是率师渡江。九月初三,忽必烈登香炉山(今阳逻堡北),见长江北有武湖,湖东江岸筑阳逻堡,南岸是浒黄川。宋军用大船扼住长江渡船,拥兵十万,船二千,在于江中布阵,水陆阵容严整。忽必烈派军夺大舟二艘,连夜准备船只,想要夺阳逻堡,渡江。九月初四早晨,风雨昏暗,诸将以为不可渡江。忽必烈不听,于是,遂令分兵三路并进。董文炳率敢死士数百人冲在前面,乘朦胧击鼓急进,直达南岸,蒙古军竟相争渡,宋军迎战,三战都战败。张荣实率军乘轻舟在北岸作战,获得宋朝大船二十艘,俘虏二百人,斩杀宋将吕文信。水军万户解谢诚部将朱国宝,率精兵与宋军于中流作战,一共十七战,夺下宋船千余艘。宋军三道全部失败,阳逻堡也失败,蒙古军渡过长江。九月初九,忽必烈以主力围攻鄂州,同时派郑鼎率军袭江西,另派兵到湖南接应兀良合台。宋朝听说鄂州被围,兀良合台由广西入湖南。宋理宗大为震惊,命各制司进兵赴援,命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督诸军援救鄂州。九月十一日,忽必烈登城东北压云亭,观察城中军情,见城中出兵,派兵迎战,俘虏宋军二人。后带着宋朝降人到城下劝降,宋朝守将张胜杀死降人,派兵出击,宋军又败。张胜于是采取缓兵之计,诈降蒙古,诱劝蒙古军东撤,焚毁城池周边民居。宋将高达率军援救,蒙古军百户长巩彦晖中伏被俘杀。九月十七日,张柔率军会忽必烈攻打鄂州。派军攻打岳州(今湖南岳阳),南宋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从重庆来援救,阻击未胜,吕文德趁夜率军入城。

十月,贾似道自汉阳(今武汉)入城督师。蒙古军久攻不克,张柔于是命部将何伯祥造鹅车,掘洞入城,宋军在城内树栅为夹城,蒙古军募勇士由勇将张禧率领自城东南角进攻,守将高达力战,张禧身负伤而退,张柔再选士兵登城,破城东南隅,高达奋力抗击,组织人力修城,随破随修,使蒙古军不得入。十一月,蒙古军强攻鄂州城,张胜战死,城中死伤至一万三千人,贾似道移师黄州(今湖北黄冈),密派宋京去蒙古军中乞和,被蒙古拒绝。十一月十七日,忽必烈驻牛头山,得到其妻察必密信,于是想要撤军,但是声称要直捣临安、移师青山矶。闰十一月初二,忽必烈派张文谦告知诸将六天后撤离鄂州。贾似道得知蒙哥死讯,再遣宋京以划江为界,一年奉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条件,向蒙古军乞和。忽必烈将乞和之事搁置起来。留下张杰、阎旺接应兀良合台,自己率大军北归。忽必烈安抚招降与军事进攻相结合,进展顺利,为之后灭宋积累了经验。宋朝守城将士奋勇抗击,取得守城胜利,但贾似道坐失抗蒙良机,反而割地乞和[1][2]

注释

编辑
  1. ^ 《中国通史·第五册》
  2. ^ 《中国战典 上》.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8 第7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