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步蟾墓
郑步蟾墓,或郑步蟾佳城、郑步蟾茔地,泛称举人墓,因墓碑为白色花岗岩所制,居民俗称白墓,地点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案山里[1],该墓启用于清领时期的光绪六年(1880年),供奉三位墓主,分别为妈宫举人郑步蟾、正室夫人李安英(空坑)与侧室夫人朱日春。[2][3]
简介
编辑“妈宫举人”郑步蟾(1831年-1878年)为清领时期澎湖妈宫人士,曾于咸丰二年(1852年)间考取壬子科举人,亦是澎湖当地著名文人,并曾出任澎湖文石书院山长,对地方文教贡献良多,光绪四年(1878年)过世后,郑步蟾在家中“打桶”(即停柩)两年,直到光绪六年(1880年)才下葬于案山茔地(今马公市案山里)。[2][4]
郑步蟾之墓坐落于今马公市案山里儿童公园附近,墓身坐东向西,竖有三块墓碑,墓碑皆采白色花岗岩为基底,中间是郑步蟾的碑,北侧则是正房李夫人(安英),妾室朱夫人(日春)位居南侧。墓前屈手处,各设一对圆珠和石狮,山灵碑(土地公)则安置于墓园最北侧。墓庭各有一对举人的旗杆座,分头刻写“咸丰壬子科举人”、“光绪六年仲春立”的文字。[1]
郑步蟾膝下有四子顺利成年,前三子郑祖尧、郑祖模和郑祖扬(即郑子清)为正室夫人李安英[a]所出,四子郑祖年为侧室夫人朱日春[b]所出。光绪28年(1885年),清廷与日本帝国签署〈马关条约〉,福建台湾省正式被割让予日本[5],四兄弟遂达成协议:长子郑祖尧与四子郑祖年举家搬往福建厦门,二子郑祖模和三子郑祖扬则续留澎湖,故而郑步蟾茔地系由郑祖模和郑祖扬的后代负责主理。[2][3]
墓碑
编辑郑步蟾墓碑堂号“漳溪”,取原籍漳州龙溪之意,碑文:“皇清诰封朝议大夫显考郑公讳步蟾佳城”,“光绪庚辰年仲春之月吉旦”,“男祖(尧、楷、扬、季、仪[c])孙抡(昌、甲)等仝立石”,对联:“垂裕后昆诒燕子”、“恢光先绪赖龙孙”。[3]
正室李夫人墓碑堂号“漳溪”,碑文:“皇清诰封恭人三代显妣郑门李氏之寿域”,“光绪庚辰年仲春之月 吉旦”,“男祖(尧、模、扬、季、仪)孙抡(昌、甲)等仝立石”,对联:“福如东海贞松茂”、“寿比中天宝婺辉”。惟李安英早卒于光绪四年戊寅(1876年)四月十九,卜葬于漳州府龙溪县古县社;故李氏于案山的茔地实为一空坑。[3]
侧室朱夫人墓碑堂号“漳溪”,碑文:“皇清诰封恭人四代显妣郑门朱氏之佳城”,“光绪贰拾年仲冬之月穀旦”,“男祖年孙允(臧、元、文)仝立石”,对联:“牛眠卜兆多孙子”、“鹤驾追随大丈夫”。[3]
特色
编辑图辑
编辑-
墓埕与堂地
-
旗杆座(北)、山灵碑
-
皇清诰封朝议大夫显考郑公讳步蟾佳城
-
墓碑雕饰
-
山灵碑
-
墓园俯视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23°33′27″N 119°34′52″E / 23.557396°N 119.581101°E
- ^ 1.0 1.1 1.2 高, 启进. 〈舉人墓〉.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高, 启进. 《西瀛人物志》. 澎湖县: 澎湖县立文化中心. 1999. ISBN 9570242264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3.4 郑, 绍裘. 《漳龍衍派鄭家世系族譜資料》. 澎湖: 郑绍裘. 1990 [2020-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 ^ 杨, 丽祝. 〈鄭步蟾〉.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台湾)).
- ^ 5.0 5.1 许, 毓良. 〈馬關條約〉. 台湾大百科全书. 200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7) (中文(台湾)).
- ^ 高, 芷琳. 〈東甲好筆尾〉.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0) (中文(台湾)).
- ^ 〈蔡廷蘭〉. Penghu.Info|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