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书院

澎湖孔廟前身為「文石書院」,位於馬公市文澳區,大清乾隆31年(1767年)澎湖通判胡建偉創建。

文石书院,是昔日澎湖群岛唯一的一间书院,创立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日治时期重修改建为澎湖孔庙[1]

马公文石书院魁星楼
登瀛楼、文石书院、澎湖孔庙
建筑外观 地图
位置 台湾澎湖县马公市西文里104之7号
坐标23°34′01″N 119°34′48″E / 23.566877°N 119.580097°E / 23.566877; 119.580097
建成时间 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目前开放民众参拜,二楼不对外开放
官方名称马公文石书院魁星楼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店铺
详细登录资料

历史

编辑

澎湖通判胡建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到任后,因觉得澎湖有设立书院之必要,遂于同年冬天应贡生许应元等人之请,设立书院,于隔年孟夏落成,因为澎湖盛产文石,便用此来为书院命名,首任院长由胡建伟兼任[1][2]。 之后在嘉庆四年(1799年)时,通判韩蜚声重修,并于后院建魁星楼;道光九年(1829年)春,通判蒋镛与副将孙得发捐俸倡修,同时将魁星楼移建到今址[1]。同治十二年(1873年)名儒林豪将魁星楼命名为“登瀛楼”,该楼后于光绪元年(1875年)在董事蔡玉成邀集下修建,隔年冬天落成,当时山长施槃为此著有〈登瀛楼落成记〉[1]。然而后来书院因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中法战争而受到战火破坏[1]

1895年3月,日军占领澎湖后,一度将书院作为野战医院使用,后于昭和六年(1931年)当地人重修后改为孔庙[1]。二次大战后,澎湖孔庙于1963年重修,原有建筑除魁星楼(登瀛楼)之外,均已非原貌,之后在2002年12月11日时,魁星楼以“马公文石书院魁星楼”的名义被公告为澎湖县历史建筑[1][3]

园内文化资产

编辑

魁星楼

编辑

魁星楼构造形式为硓𥑮石、砖、木混合二楼四角形建筑物,采用歇山式屋顶,正脊为三川脊形式,共有扶壁柱4根、檐柱14根(一楼8根、二楼6根)支撑建筑本体。魁星楼虽有着中国阁楼重檐屋面,二楼带廊与附属于书院建物则是来自东南方等常见建筑手法;但在建物之细部与构材上却也溶入澎湖当地惯用之玄武岩建材,是台湾唯一存留,附属于书院的魁星楼建筑。

另外,魁星楼北向立面处有“澎湖文石书院魁星楼”碑,是澎湖县政府于民国68年(1979)修建时立碑于此,由碑上所文可得知文石书院魁星楼之历史脉络与变迁。

石碑

编辑

当前,澎湖孔庙园区共保存6面石碑,并在2003年一同与魁星楼公告为澎湖县历史建筑[1][3]

  • 文石书院碑记
由阁澎绅士在乾隆34年(1769年)立碑,叙述澎湖文石书院创建者通判胡建伟的籍贯,曾任官之县,为童生争取免县、府试可迳赴道考,提振文风之事迹。
  • 文石书院门额
由澎湖通判韩辈声在嘉庆4年(1799年),因特重文教,捐廉重修而立,本件门额即出自其手笔,以其自奉的江西“鹅湖书院”为斋馆,落款“鹅湖”为其别号。
  • 倡捐襄举宾兴记
由署澎湖分府王廷干所撰,道光23年(1843年)立碑,叙述澎湖地方人士瓦硐监生张腾赉、诸生黄春桂由在因出重资以恤乡邻,捐银存书院生息以为宾兴利用之助之事迹。
  • 孔子庙重修捐题碑记
于昭和6年(1931)重修澎湖孔庙因捐费者芳名及金额而立,其中包含澎湖士绅郭健秋、诸商号及日本政商人士等之捐额,战后遭人涂改,将年代改为民国十八年。
  • 古迹保存所记
由当时担任孔子庙管理人吴尔聪所撰,于昭和6年(1931年)立碑。
  • 圣庙重修落成记
于昭和6年(1931)重修澎湖孔庙而立,详述1931年重修工程之始末,战后遭人涂改,将年代改为民国十八年。

除上列6面石碑外,澎湖孔庙园内尚存一施琅靖台碑记,原碑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立,碑记的内容施琅自述攻台时的事功,本碑初立于澎湖县马公市施公祠前,后辗转移置市公所前庭,近代后再迁立孔子庙前院。然而碑文则遭人磨平,但该碑仍为并与同时立,现存台南大天后宫之功德碑为台湾最古老的石碑之一。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李镇岩. 《台灣的書院》. 远足文化. 2008-01: 166-169页. ISBN 978-986-6731-02-0. 
  2. ^ 刘振维. 〈澎湖文石書院的始末及其基本精神〉 (PDF). 2009-12 [2012-12-2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3. ^ 3.0 3.1 馬公文石書院魁星樓.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2-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