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真清(1537年—1593年)[1],号象先长沙湘潭人,俗姓,为明朝浙江天台山慈云寺沙门[2]

生平

编辑

真清法师自幼聪颖过人,威仪严肃不轻易言笑。日诵经史子籍千言,且终身不忘一字。父亲为河南县尹 [注 1],常对亲朋好友夸赞法师,他日必成大器。法师十五岁时为邑庠 [注 2]生员,有一位异僧路过看着法师说:“此法门之良骥也。”[2]

法师十九岁时因逢家难,遂投南岳伏处岩依宝珠和尚剃发出家后受具足戒,宝珠禅师令他参无字话头,他便一心参究寒暑不辍。二十五岁时游金陵探禹穴,因船头撞击岸上震发响声,于自性顿然有悟。宝珠禅师大为欢喜,为法师印证说:“幸子大事已明,善宜保护。”[2]

宝珠禅师以年事已高,从普陀栖隐于下天竺寺,有一天禅师告诉真清法师说:“吾欲观化,无令人入,闻吾击磬声,当启户。”几天过去房子里毫无动静,法师从窗户缝隙往里看,见禅师鼻柱垂地,隔日忽然听到房中发出磬声,便开门进入房中,此时宝珠禅师已经生死自由,坐化圆寂[2]

宝珠禅师圆寂后,真清法师南游天台山,在华顶天柱峰修大小弥陀忏六年,暇时则开演法要教化众生,四方慕名而来的学人非常之多。一天夜里,梦见在一个有华美的宫殿和绮丽宝树的世界见到西方三圣 [注 3],法师欢喜礼拜。一旁有位沙弥将一个牌子递给法师,上面写着“戒香薰修”几个字。法师醒来得知这是中品往升的徽兆,便向众弟子宣示:“大乘八万小乘三千实整六和之模范出三界之梯航也,今世之高流轻蔑律仪惟恃见解,遂令后学不遵佛制辄犯规绳,本自无愆误造深罪,饶他才过七步辩若悬河,不免识堕铁城,终未解脱,汝等勉之。”[2]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953年)法师患疾,五台、云栖、西兴等处僧众劝法师服药治疗,法师婉谢说:“生死药能拒乎,吾净土缘熟圣境冥现,此人间世固不久矣。”正月七日开始不再进食,只饮用檀香水。正月二十九日,对大众说:“吾即逝矣,无以世俗事累我。”大众便请示问法师说:“和尚往生净土,九品奚居?”真清法师说:“中品中生也。”众又问:“胡不上品生耶?”法师回答:“吾戒香所薰位止中品。”话说完便寂然而逝,往升净土,经过五天法师的面色依然红润如生,手足柔软,面容怡然自在,世寿五十七岁,僧腊三十八[2]

荼毘 [3]当日晴空净朗无云,正要举火之际,忽飘来一片云覆盖在荼毘塔上,并洒下微雨数点。当烟焰升起现场顿时异香充满,从寺庙殿内、僧房到户外的路人、船子都各自闻到不同的香味。火化后舍得三色舍利遗骨,红色鲜如桃红,白色晶莹如白玉,绿色翠如竹子,且香气馥郁,于慈云寺南岗建塔供奉,武塘的袁了凡居士为其撰铭。

法嗣

编辑

师长

编辑
  • 南岳宝珠

注释

编辑
  1. ^ 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划的最高官员名称,掌握所管辖区域的行政、司法、审判、税务、兵役等大权,就是俗称的县太爷,现代的县长。
  2. ^ 古代学校称为庠,学生称为庠生,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府、州、县级学生员的别称,州县级学校叫“邑庠”,所以州县级秀才叫邑庠生。
  3. ^ 西方三圣指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萨,即教主阿弥陀佛,及胁侍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代 释如惺,《大明高僧传》卷四[4]

注释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