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丰精米所

1931年建立的水車碾米廠

金玉丰精米所,又名新成碾米厂,位于台湾新竹县芎林乡上山村,为1931年建立的水车碾米厂,列历史建筑

金玉丰精米所
新成碾米厂
地图 24°47′01″N 121°04′28″E / 24.783576°N 121.074569°E / 24.783576; 121.074569
位置新竹县芎林乡上山村文山路789号
建成时间1931年
官方名称芎林金玉丰精米所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产业
评定时间2018年7月4日
详细登录资料

早期历史 编辑

金玉丰精米所为1931年建[1],1935年由农民陈玉庆登记[2],建立的时代正为台湾稻米大量进口日本内地的高峰[2][3]。设址处是上山村下山圳分圳点处,以利用水圳分流且的地势高低落差的产生的充沛水力,带动水砻进行去谷作业[3]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调查,主建筑体为面宽35.91米、进深8.879米的二层楼砖造承重墙建筑,坐西南面向东北,硬山双坡顶铺设红色仰合瓦,屋架采日治时期木造建筑常见洋小屋组,二楼东北侧设置朝向下山圳及文山路的出入口[2]。使用上,居住与工厂并用[3]。共分中央的碾米厂、右侧增建的砻糠间、储藏室、办公室、左侧的厨房与猪栏[2]

1960年,碾米厂改为陈家姻亲郑家经营,逐步加入电力驱动[2]。新竹县议员郑昱芸就曾住在此地[4]。2001年,土地被征收后正式停业[2]。原先的木造水车,因年久失修在2015年拆除[1]

社区营造 编辑

解说牌“新成碾米厂”名称
下山圳

2015年,碾米厂由文化团体进驻做社区营造[5]。经由林赐霞等人争取新竹县政府交通旅游处计划补助新台币48万,于2018年3月10日架设新的水车[1]。2018年7月4日,公告为历史建筑[2]。登录为历史建筑时,新竹县长邱镜淳表示,金玉丰精米所代表台湾米谷产业由手工业演进到工业化,具台湾农产业技术发展意义,未来文化局会串连周边纸寮窝、鹿寮坑等在地文化,推动文化资产及艺文推广活动[3]

2019年1月,屋瓦大面积下滑及归带断裂,8月获文化局补助加上公所自筹9.4万元作修复[6]。2020年4月24日,客委会补助成立的“转芎林.地方创生驻地”工作站进驻金玉丰精米所[4]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蔡孟尚. 芎林拚社造 水車重回碾米廠. 自由时报. 2018-03-13 [2024-05-17]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芎林金玉豐精米所.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4-05-17]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訚宣震. 「水礱」加人力碾米 金玉豐精米所走過一甲子歷史. 今日新闻电子报. 2018-07-13 [2024-05-17] (中文(台湾)). 
  4. ^ 4.0 4.1 戴圣峰. 竹縣地方創生駐地工作站─芎林金玉豐精米所開幕. 台湾新生报. 2020-04-24 [2024-05-17] (中文(台湾)). 
  5. ^ 赖月贵. 活化水車碾米廠 多元活動飄年味. 大纪元时报. 2016-01-19 [2024-05-17] (中文(台湾)). 
  6. ^ 廖雪茹. 竹縣歷史建築芎林碾米廠下移、滲水 客委會允金援. 自由时报. 2019-12-13 [2024-05-17]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