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涛

中国学者
(重定向自金观涛

金观涛(1947年),浙江义乌人,学者、作家、社会评论家,国立政治大学教授[1][2]。金观涛是1980年代中国大陆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方励之李泽厚温元凯被并列称为当时的“青年四大导师”或“四大启蒙导师”[2][3][4][5][6]

金观涛
出生1947年
 中华民国
职业浙江学者,作家与社会评论家
配偶刘青峰

1984年,金观涛和与妻子刘青峰发表了包括《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解释体系,在史学界引起巨大回响与争议[2]。同年主编《走向未来》丛书,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丛书,启蒙了一代人,成为当时“丛书热”的代表[2][3][7][8]。金观涛还曾担任中国大陆电视纪录片《河殇》(1988年)的总顾问[2]

1989年2月,金观涛夫妇联同北京知识界共33人致函邓小平,促其释放魏京生等政治犯,并于八九民运期间公开肯定民运[9]六四事件后,金观涛被北京市长陈希同点名批判[10]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将金观涛列入1989年中国民运“被点名23名知识分子”[11]。1989年六四事件后,离开中国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发起并主编《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成为知识分子辩论的主要杂志之一[2]

生平

编辑

1989年前

编辑

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研究一年。金观涛原培养训练为科学家,但于文化大革命时开始对人文及社会科学产生兴趣。1970年代末及1980年代初与妻子刘青峰发表许多关于历史、哲学、及文学的作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1992年中文大学出版社增订版,2011年1月法律出版社重印增订版)及小说《公开的情书》。[1]

1984年金观涛和刘青峰主编《走向未来》丛书,设定要让年轻一代介绍在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与文学的最新发展。在1989年被中国政府列为禁书前,该系列丛书已出版约80本。[1]

1989年后

编辑

1989年后金观涛和刘青峰离开中国大陆前往香港中文大学访问研究,六四事件后继续留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发起并主编《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成为知识分子辩论的主要杂志之一[1][12]

2005年开始出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在两岸港台之间讲学[13][14]。2008年7月退休后到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出任教席。

著作

编辑

与妻子刘青峰曾合作出版 《兴盛与危机》(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增订版) 《开放中的变迁》(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初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重印)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8) 《中国思想史十讲 (上卷)》(中国:法律出版社,2015)等书。

教学

编辑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15],台湾国立政治大学[16]讲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讲座教授。

学说

编辑

超稳定结构

编辑

在《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一书中,金观涛认为,中国在战国时期后期,形成绝对君主制,之后进入超稳定结构,这个结构持续到清朝末年为止[17]

金观涛将控制论系统理论应用于中国历史研究,主张传统中国,因农民经济、官僚政体和儒家思想三个子系统紧密结合,发展出一种超稳定结构。此结构发出一种自我纠正机制来维持其结构,不允许各别的三个子系统在其正常功能发生偏差。正因为如此,传统中国社会是稳定、停滞及长久不变的。[1]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Edward L. Davis (2009). Jin_Guantao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aylor & Francis.
  2. ^ 2.0 2.1 2.2 2.3 2.4 2.5 金觀濤和劉青峰老師簡介. 国立政治大学人文中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7) (中文). 
  3. ^ 3.0 3.1 王学典. 庞朴与80年代传统文化的复兴. 爱思想. 2015-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中文). 
  4. ^ 胡志伟. 中共文化百人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9. 李泽厚号称大陆青年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人是前台吧科大副校长方励之、科大应用 化宁系主任温元凯和“走向未来丛书”副总编辑金观涛。 
  5. ^ 中國時報周刊. 俞国基发行. 1994. 一起被誉为大陆青年的四大启蒙导师。如今流亡在香港的金、刘夫妇 经过五年的艰苦思索,又推出了(兴盛与危机》的缤篇《开放的变迁》一书,再次引起了 大陆和港台学术界的注目。 
  6. ^ 苏晓康 普世价值的中国先知 2012-05-0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马国川. 金观涛:八十年代的一个宏大思想运动.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2008-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8) (中文). 
  8. ^ 梁子民; 毕文昌. 回望“丛书热”. 《中国青年报》. 2007-1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3) (中文). 
  9. ^ 方励之. 致邓小平的公开信. 《华夏文摘》. 《方励之文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 (中文). 
  10. ^ 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 陈希同 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金觀濤.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0). 
  12. ^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官方网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鲁毅:思想的閃電——記金觀濤、劉青峰夫婦. 共识网. 2014-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14. ^ 著名学者金观涛绍兴讲学梳理中国儒学历程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02-01.
  15. ^ 中国美术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处开设人文/专业素养选修课课表、课程简介等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4.
  16. ^ 金觀濤和劉青峰老師簡介. [2014-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17. ^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第七章〈魏晋南北朝亚稳定结构及其他〉:“如果我们纵观中国社会发展的诸阶段,就可以发现:在中国进入超稳定结构之前,即西周至秦统一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进展,与西欧的、日本的封建社会类似。众所周知,欧洲封建社会以法国发展最为典型。法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封建割据君主制,封建等级君主制和绝对君主制三阶段。秦以前中国发展大致也经历了这三阶段。其差别在于:欧洲封建社会进入绝对君主制是向资本主义过度的必要阶段;而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绝对君主制时,却建立了超稳定系统,从而走了另一种演变轨道。”,台湾风云时代,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