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市

中國河南省新鄉市代管的縣級市
(重定向自長垣縣

长垣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县级市,由新乡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理上东临黄河,与山东东明县隔河相望,南接封丘、北依濮阳,西邻滑县,面积1051平方千米。市政府驻蒲西街道人民路368号。

长垣市
县级市

长垣市的地理位置
坐标:35°12′45″N 114°44′06″E / 35.2125°N 114.735°E / 35.2125; 114.735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河南省新乡市
面积
 • 总计1,038.24 平方公里(400.87 平方英里)
人口2020年[1]
 • 常住905,436人
 • 密度872人/平方公里(2,259人/平方英里)
 • 城镇521,702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邮政编码453400
行政区划代码410783

历史

编辑

长垣市域在西周时期曾为祭国都城,后属卫国春秋时期卫国在此地置匡邑、蒲邑等。战国时期魏国据有,置首垣邑。秦朝始置长垣县,最初属三川郡,后改属东郡,此为长垣得名之始。西汉时期,长垣县属兖州陈留郡王莽时期改长垣县为长国。东汉时期以长垣为侯国。三国时期,长垣县为曹魏据有,属兖州陈留国,西晋沿袭魏制不变。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为东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等政权所占据。南北朝时期,长垣县一度属南朝刘宋政权,归兖州,后属北魏。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长垣县并入外黄县景明三年(502年)复置。此后历经东魏北齐不变[2]

开皇十六年(596年),移县治于归姑城,改县名为匡城,因县南古匡城得名,属东郡。武德元年(618年),分置匡城、长垣二县。贞观八年(634年),长垣县并入匡城县,属河南道滑州管辖。五代后梁时期,改匡城为长垣,开平三年(909年)划归开封府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又改为匡城县。北宋初年,为避宋太祖“匡”字讳,改匡城县为鹤丘县,至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复称长垣县,属京畿路开封府管辖。金朝初属南京路开封府,泰和八年(1208年),因隔河不便,改隶大名府路开州元朝初年曾改县为保垣州,不久后复改为长垣县。时期,长垣县仍属大名府开州[2]

 
中华民国时期,长垣市属河北省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长垣县属直隶省大名道。1936年,划归河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46年改属河北省第14行政督察区。1949年8月设立平原省,长垣县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长垣县随濮阳专区改属河南省。1954年6月,长垣县划归新乡专区,1955年2月改属安阳专区, 1958年4月又改属新乡专区,1961年12月,复归安阳专区。1983年9月,长垣县划归濮阳市管辖,1986年1月后改属新乡市[2]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垣县,设立县级长垣市,以原长垣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垣市的行政区域,长垣市人民政府驻蒲西街道人民路368号。长垣市由省直辖,新乡市代管[3]

行政区划

编辑

长垣市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11个、2个[4]

蒲西街道、​蒲东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魏庄街道、​丁栾镇、​樊相镇、​恼里镇、​常村镇、​赵堤镇、​孟岗镇、​满村镇、​苗寨镇、​张三寨镇、​方里镇、​佘家镇、​芦岗乡、​武邱乡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人口

编辑

根据((中国)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长垣市常住人口为905436人[5] ,男性占比49.42%,女性占比50.58%,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5.94%,15-59岁占比56.8%,60岁以上占比17.26%,65岁以上占比13.4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2. ^ 2.0 2.1 2.2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河南省志:区域建置志 地貌山河志.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1. 
  3. ^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长垣县设立县级长垣市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9-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2). 
  4. ^ 2023年长垣市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5. ^ 中國: 河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0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