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 (越南)

(重定向自阮孝陵

孝陵越南语Hiếu lăng孝陵),俗称明命陵越南语Lăng Minh Mạng陵明命),是越南阮朝第二代皇帝明命帝的陵墓,位于顺化市香寿社境内的孝山(原名锦鸡山)上。

明命帝孝陵宝城的正面

明命帝生前便开始选择自己的墓地。他派黎文德去勘察风水,并将地处顺化以南12公里、香江之傍的锦鸡山(Cẩm Kê)规划为自己未来的墓地,不过他一直未开工建设。直到1840年的时候,才由裴公宣张登桂设计图纸,正式开始修建墓地,并将锦鸡山改名为孝山。

1841年明命帝逝世的时候,孝陵并未完工,不过地宫已经修建完成。绍治帝将明命帝葬入地宫,并派谢光巨何维藩阮知方组织了一万人加紧修建,直到1843年完工。

特色

编辑

整体陵墓背山向水,后有孝山、金风山,前有香川,以西北-东南方向,呈一直线的中心轴,分别有门、神道、前庭、碑亭;接着是寝域,由显德门、崇恩殿(重檐叠屋:二栋相连的建筑),及东陪殿、西陪殿组成。泓泽门后,有桥相连明楼,通过通明正直桥、度过新月湖,则至宝城,宝城下有玄宫。与其他顺化皇陵相较,最特别的是唯一没有皇后和家族陪葬的墓。[1]

孝陵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明代皇陵的基本配置为:一中轴线上,直线配置陵寝,靠山面谷地。[2]越南阮朝的七个皇陵也一致拥有和明代相同的特色为靠山面谷地,建筑类型也几乎一致,皆有陵门、大红门、碑亭、石像生、寝殿、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但只有孝陵遵照与中国明代皇陵“直线状配置型”的配置,完全皆有寝殿、陵墓的直线配置。

明命帝在世期间,积极学习中国明清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他以儒教精神为基盘,清朝制度为典范,完成中央集权的君主独裁政治。[3]并模仿中国明清的典例、制度,如设内阁、机密院、科举制度,另外,也尊崇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广设文庙,他自己也说过不曾没读过汉唐元明诸史,[4]可见其对于中国文化的熟悉与学习。在宫城建筑上,他更于明命三年(1822年),“命宫城涂黄色为紫禁城”[5], 直接使用中国北京紫禁城之名称,因而有“明命帝时期的阮朝是小中国,首都顺化是小北京”[6]的说法。在陵寝制度上,他尊崇中国皇陵设置也是极有可能,尤其其陵寝名为“孝陵”,亦与明代朱元璋皇陵名称相同。

不过,虽然在整体配置与命名上学习了中国文化,孝陵中的崇恩殿仍保有了越南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檐叠屋”(平行两栋相连、双屋脊的建筑),而不模仿中国的木构建筑,和明命帝生前所住顺化皇城的太和殿建筑结构相同。就像即使他欲学习中国的典律、礼节,亦仍不完全追随中国,仍遵照原本越南世代过节的风俗。[7]反映了他生前在积极追求中国文化的正统中,仍带有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肯定及企图超越的信心,其陵寝反映了他生前的思想、文化。

注释

编辑
  1. ^ Phan Thanh Hải, 西村昌也; 新江俊彦. フエ・阮朝期の皇族の陵墓について. 周縁の文化交渉学シリーズ3 ‘陵墓からみた东アジア诸国の位相―朝鲜王陵とその周縁’. 2011-12-31: 138. 
  2. ^ 李干朗. 帝王的國度. 台北: 远流. 2007: 82–89. ISBN 9789573262282. 
  3. ^ 片仓穰. ベトナムの歴史と東アジア. 杉山书店. 1977: 92. 
  4. ^ 竹田龙儿, 陈凤林译. 越南阮朝初期與清朝的文化往來—文物制度的移植. 东南亚纵横. 1991, 3: 31. 
  5. ^ 张登桂等奉敕修. 大南寔錄. 东京: 庆应义塾大学语学硏究社. 1961: 1603. 
  6. ^ 片仓穰. ベトナムの歴史と東アジア. 杉山书店. 1977: 92. 
  7. ^ 竹田龙儿, 陈凤林译. 越南阮朝初期與清朝的文化往來—文物制度的移植. 东南亚纵横. 1991, 3: 31. 礼部要求过长至节以替代端阳节,明命帝认为因北朝地气极寒,等行冬至礼生出阳气,我朝在南方世代过端阳节的风俗不能改变 

参考文献

编辑
  • 竹田龙儿, 陈凤林译. 越南阮朝初期與清朝的文化往來—文物制度的移植. 东南亚纵横. 1991, 3: 31–34. 
  • 游明谦. 越南阮朝明命皇帝的哲學思想. 东南亚纵横. 1999, 3: 54–59. 
  • Phan Thanh Hải, 西村昌也; 新江俊彦. フエ・阮朝期の皇族の陵墓について. 周縁の文化交渉学シリーズ3 ‘陵墓からみた东アジア诸国の位相―朝鲜王陵とその周縁’. 2011-12-31: 129–153. 
  • 黄兰翔. 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 台北: 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究中心. 2008. ISBN 9789860164312. 
  • Nguỹên, Bá Đang. Traditional Vietnamese architecture. Vîẹt Nam: Th́ê gíơi publishers. 2004. ISBN 60477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