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莱德市

南澳州市政機構
(重定向自阿德萊德市政局

阿德莱德市(英语:City of Adelaide)是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地方政府区域,行政范围包括阿德莱德市中心北阿德莱德阿德莱德柏兰

阿德莱德市
阿德莱德市中心托伦斯河(英语:River Torrens)
阿德莱德市中心托伦斯河英语River Torrens
阿德莱德市官方标志
标志
阿德莱德市在南澳大利亚州的位置
阿德莱德市
阿德莱德市
坐标:34°56′S 138°36′E / 34.93°S 138.6°E / -34.93; 138.6
国家 澳大利亚
一级行政区南澳大利亚州
地区阿德莱德都会区
建立1840
政府所在地Adelaide city centre
政府
 • 市长夏世民
面积
 • 总计15.57 平方公里(6.01 平方英里)
人口(2016年普查)[1]
 • 总计22,063人
 • 密度1,417人/平方公里(3,670人/平方英里)
州选区阿德莱德 (选区)
联邦选区阿德莱德 (联邦选区)
网站阿德莱德市

阿德莱德市于1840年成立,其市政局是澳州最早成立的市政机构。首任市长为詹姆士·哈尔特尔·费沙英语James Hurtle Fisher,现任市长为夏世民,于2014年上任。自1919年,市长一职获得“市长大人”(Lord Mayor)的尊称。

历史

编辑
 
1929年,纹章院向阿德莱德市颁发的纹章,为阿德莱德市徽
 
阿德莱德市旗在1982年8月2日获市政局通过,正式刊宪为市旗。[2]

南澳省成立初期由殖民地官员直接管理,并于1836年12月28日成立殖民地政府。1840年,阿德莱德市政法团(英语:The City of Adelaide Municipal Corporation)成立,成为澳州首个市政机构。1843年,当时殖民地陷入第一次经济危机,时任市长韦信英语Thomas Wilson辞职,继而引起宪法问题。市政法团陷入崩溃边缘,在1843至1849年间,管治权收归殖民地政府所有。1849至1852年间,市政法团由五名政府官员管理。随着维多利亚州淘金潮所带来的经济复苏,市政法团在1852年重新成立,自此未曾因上述原因而停摆。[3][4][5][6][7]但随着市政法团重新成立,其与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时常发生磨擦。[8]

市政局在1840年成立初期,共19名议员(Councillor),当中产生4名首席议员(Aldermen),再由首席议员互选产生市长。1852年,市政局分成四个选区,市长由3名议员和1名首席议员中互选产生。直至1861年,市长由全体市政局议员互选产生,首席议员一职亦被裁撤。1873年,市政局分为六个选区,每个选区共两席。1880年,重设6名首席议员,由各选区选出。1919年,市长(Mayor)一职冠上“Lord”尊称,是为“市长大人”(Lord Mayor);其后在1927年再获得“非常尊贵的”(The Right Honourable)的尊称。

1929年,纹章院向阿德莱德市颁发纹章。而市旗在1982年获市政局通过成为阿德莱德市旗。

2015年,市政局为安装蓄电系统提供经济援助。[9]

人口

编辑

20世纪末,阿德莱德市人口跌至新低,约13万人;是1915年的百分之三十人口。1914年10月8日,查里斯·里德(Charles Reade)在阿德莱德市政厅举行“花园城市vs阿德莱德贫民窟及市郊”(Garden cities v. Adelaide slums and suburbs)讲座,提倡城市规划立法等改革。他以当时阿德莱德引例,指出贫民窟导致市内人口密度过高。[10]阿德莱德市政局批评里德的城市规划及房屋改革方案,[11]而当时媒体指出人民被逼在过渡挤逼的地方聚居,市政局忽视贫民窟之举是无䅲:[12]

市政局不懂反思,并似乎打算忽视贫民窟问题,以令地主收取更多利益。同时亦令贫民捱苦、面临着因恶劣居住环境而引致的疾病。

战后,随着人口开始散布在市中心以外,人口不断跌至新低;20世纪末仅剩13万人口。2001年7月3日,阿德莱德市政局推出《容力、活力、毅力》主题计划(Capacity, Vivacity and Audacity),以提高市内人口密度。在寻求返回到较高密度的人口水平。[13]计划在2010年透过游客及劳工以提高人口一倍。

根据市政局年度报告,阿德莱德市人口在计划推行后迅速增长。

 

年度 2010-11 2009-10 2008-09 2007-08 2006-07 2005-06 2004-05 2003-04 2002-03 2001-02 2000-01 2006
目标
2010
目标
2012
目标
永久性居民 21,800 21,200 19,800 19,700 18,400 15,000 14,361 13,734 13,289 16,000
25,000
25,000
34,000
25,500
住宅 13,100 12,500 11,388 10,600 9,900 9,900 9,600 7,335 7,335 5,510
过夜人口 29,800 29,200 27,400 27,100 23,800 22,000 21,090 19,610 17,861 17,861 19,900 34,500
过夜游客 8,000 8,000 7,600 7,400 5,400 7,000 6,729 5,866
每日游客 (*) 86,500 79,000 74,000 60,000 75,000 75,000 75,000 103,500 103,500 125,000 150,000
劳工 126,500 126,500 118,500 108,000 108,000 99,000 95,682 93,000 93,000 89,000 98,000 111,000 125,000
学生 90,000 88,000 86,700 81,100 75,000 63,000 59,240 51,900 50,597 50,000 58,000 66,000
每日人口 220,000 205,000 208,200 190,000 200,000 200,000 216,000 215,000
办公室面积 (**) 1.503 1.443 1.200 1.184 1.038 1.100 1.109

*市内游客不限于阿德莱德市,亦包括阿德莱德都会区游客数量。

**平方公里的办公室面积。阿德莱德市总面积约15.6 km2,其中7.6 km2为柏兰。资料来源: 2010-11年 2009-10年度 2008-09年 2007-08年 2006-07年 2005-06年的 2004-05年 2003-04年 2002/03年 2001-02年 2000-01 1999年-00 1998-99 1997-98年

地域行政分区及邮政编码

编辑
地区(英) 地区(中) 邮便编号
Adelaide 阿德莱德 5000
North Adelaide英语North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北阿德莱德英语North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5006

市政局服务及设施

编辑

市政局除了提供市政服务外,亦包括:

友好城市

编辑

阿德莱德市目前与以下城市达成友好城市安排:[16]

著名居民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Adelaide (C). 2016 Census QuickStats. 27 June 2017 [16 November 2017].   
  2. ^ History of Council - The Armorial Fla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y of Adelaide website
  3. ^ home pa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ity of Adelaide website
  4. ^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8 February 2011., City of Adelaide
  5. ^ Lord Mayors & Mayor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 March 2011., City of Adelaide
  6. ^ Books mentioned on the City of Adelaide history webpages: Those Turbulent Years. A History of the City of Adelaide 1929–1979, Pubs, pews and powerbrokers, The City of Adelaide - A Thematic History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19 November 2010.
  7. ^ A Thematic History, pp81-82.
  8. ^ Morton, After Light p. 10
  9. ^ Sophie Vorrath. Adelaide City Council offers energy storage incentive, Australia’s first. Renew Economy. 23 June 2015 [7 Jul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5). 
  10. ^ Where are the Slums? Mr. Reade on Garden Cities. The Journal, 9 October 1914, p 1.
  11. ^ Leonie Sandercock. 'Adelaide: Property, Privilege and Power' in Property, Politics, and Urban Planning: A History of Australian City Planning 1890-1990. p 81.
  12. ^ City Council, Slums, and Town Planning.Daily Herald, 11 September 1916, p 4B.
  13. ^ Adelaide City Council Annual Report 2001/2002, p 2. http://www.cityofadelaide.com.au/assets/documents/acc_01_02_annual_report_full.pd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All-Electric, Solar-Powered, Free Bus!!!. Ecogeek.org. 27 December 2007 [12 January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8 September 2009). 
  15. ^ New free City connector bus service. Adelaide City Council. [16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22日). 
  16. ^ Sister Cities - Adelaide City Council Retrieved 10 October 2013
  17.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15: William Bragg, Lawrence Bragg. [12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1). 
  18.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45: Sir Alexander Fleming, Ernst B. Chain, Sir Howard Florey. [12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7). 
  19.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5: Barry J. Marshall, J. Robin Warren. [12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6). 

34°56′S 138°36′E / 34.933°S 138.600°E / -34.933; 138.60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