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惠(1917年1月17日—1998年9月4日),笔名白榆,男,江苏宝山(今上海市宝山区)人,中国作家、教育家,曾任厦门大学教授[1][2],著有《陈汝惠文集》。

生平 编辑

他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宝山罗店镇,家境贫寒,父亲在一家布店工作,陈汝惠10岁时父亲去世,由祖母、母亲和长兄陈伯吹养大。和陈伯吹一样,陈汝惠15岁从乡村师范毕业后,成为小学教员。同时,他继续攻读高等师范,17岁毕业,进入上海立德中学教语文。[3]

和陈伯吹一样,陈汝惠给大夏大学教务长鲁继曾写信、寄作品,被破格录取。大学期间结识妻子李荷珍(李叔彦之女),毕业后结婚,鲁继曾担任证婚人。在大学时,他曾在《大夏周报》和《译报》发表杂文,1938年出版了杂文集《断章取义集》,作品封面由蔡若虹设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发表了大量杂文如《女难》、《死的胜利》、《小雨》、《捕珠手》等,宣传抗日活动,成为上海孤岛时期作家之一。[3]

1937年老家被日军烧毁,他在上海加入三青团。1947年,国民党“党团合并”时曾邀请陈汝惠担任国民党市党部委员,但被陈汝惠拒绝,同时公开登报表示退出三青团。同年创办上海市立江湾中学,担任首任校长,并在学校组建中共地下党支部。其抗日经历后来被他写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风尘》中。他还出版过杂志《启示》,但该杂志在1949年初被国民党查封。他曾协助吴绍澍起义,因此被毛森追杀。[3]

1946年,他在《正言报》上撰写了不少家庭教育文章,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其汇编成畅销书《父母与子女》。他因此被大夏大学教育系主任张耀翔于1948年破格聘为教育系副教授。1950年经马叙伦推荐,他随王亚南厦门,担任厦门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及校中苏友好协会总干事,1955年担任厦门大学直属教育学教研组主任。为了替代不适合高等教育的凯洛夫《教育学》,他向王亚南建议自行编写高等学校教育学教材,得到同意后开始组织编写《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1957年成书。[3]

1960年,他在政审中被批为“隐瞒反动历史”,变成“内部控制使用人员”,遭免去行政职务,调中文系教写作[3]文化大革命时期,他遭到批斗,文革结束后平反,继续在厦大工作[4]。1990年代,他随儿子陈佐洱定居北京,后移居杭州[5][3]

家庭 编辑

哥哥陈伯吹。儿子陈佐洱陈佐沂陈佐湟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蒋风主编. 世界儿童文学事典. 太原: 希望出版社. 1992. 
  2. ^ 徐廼翔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词典 • 小说卷.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 
  3. ^ 3.0 3.1 3.2 3.3 3.4 3.5 陈佐洱:我的父亲陈汝惠. 东方网. 2021-06-21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 
  4. ^ 苏景昭. 怀念恩师 (陈汝惠). 《文艺报》 2012.
  5. ^ 陈佐洱厦门深情忆父亲:慈父、导师和挚友(图). 中国新闻网. 2008-10-25 [2021-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