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晋之战发生于前389年,秦国起兵50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的著名战争。

阴晋之战
日期前389年
地点
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
结果 秦军毁灭性惨败,魏国成功保卫河西。
参战方
秦国 魏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秦惠公 吴起
兵力
500,000 50,000
500乘战车
3,000骑兵
伤亡与损失
不详,但确定具有毁灭性。 不详

经过 编辑

魏国秦国为争夺关中河西(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地区时常发生战争。前409年至前408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大将,率兵攻打秦国,夺取了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等五城,长躯直入至郑(今陕西省华县[1]。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魏国占有全部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由翟璜推荐,由吴起担任西河郡守[2][3]

魏国占有河西地区后,成为秦国东进的心腹大患,此后秦国多次进攻该地区,但都以失败而告终[4]

西河郡守吴起是魏国名将,着重激励军队保持高昂士气。他曾请国君魏武侯为将士举行庆功宴会,使立下上功者坐于前排,赐予最贵重的肴席及餐具;立下次功者坐于中排,肴席及餐具适量减少;无功者坐后排,只有肴席而没有赐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再者,每年皆派使者对于死难将士的家属进行慰问及赏赐,以示不忘。施行此法三年后,秦国于前389年再次调集五十万大军大举进攻西河郡,数万魏军立即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吴起请魏武侯派他率领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士兵反击秦军。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人。作战前一日,吴起命令三军:“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5]。翌日,秦魏两军于阴晋大战,因魏军士气高昂、将士用命,终于以五万魏军打败五十万秦军,成功保住河西。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十六年,伐秦,筑临晋、元里。十七年...西攻秦,至郑而还,筑雒阴、合阳。
  2. ^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谋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以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臣何以负于魏成子!”
  3. ^ 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4. ^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三十二年,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
  5. ^ 吴子 励士 第六》: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武侯曰:“致之奈何?”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教行矣。”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