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佬陆上扒龙船
陆上扒龙船,香港的海陆丰鹤佬民系(闽南民系)传统婚礼时,前往迎娶新娘的一个仪式。昔日福佬人在嫁娶时,男家的女性亲属每以“扒龙船”迎亲,但原本居于渔船的水上人近年陆续搬到公共屋邨,因已移居陆上,划艇迎亲的风俗改由跳“龙船舞”代替。也会在其他喜庆活动如太平清醮、神诞等出现。
陆上扒龙船的由来
编辑福佬系地区有漫长的海岸线,优良的海湾,众多的岛屿和广阔的水域,他们的生活均离不开海洋 ,[1]甚至大部分人都是以船为家,故他们对做船亦十分到家。他们聚居于粤东,即潮汕、海陆丰(即汕尾)和今日的惠洲县区。[2] 在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前,有不少福佬人已移居香港,大部分均从事捕鱼工作,而他们所做的船较长而扁,外貌如龙船般,并会用桨撑船 。[3]
程序
编辑男家的女性亲属在婚礼举行前先要度身订制传统的斜襟衫,于婚礼当日梳传统的“福佬髻”,现代的福佬髻由起码三撮长假发合编而成,再配上各式金钗银簪。于新郎上头时由子女众多的“好命妇”在旁唱“上头歌”,再撑伞戴帽及求神作福。迎娶新娘时由女长辈陪伴在旁,各司其职,一人负责以榕树枝除秽气开路,一人手持水壶洒红汤纳吉祥,一人负责在新娘家门前铺红绳以示一对新人情牵一线,另一人手执一双电筒以喻添丁[4],其余各人排成两行,手执船桨起舞,又叫又跳,在喧天锣鼓声中,沿途陪伴一对新人回男家。
陆上扒龙船所穿的服饰与所需用具
编辑福佬人会在扒龙船时,戴上童帽或者上阔边帽,再在帽上加上装饰,而且扒龙船时,她们会穿着肚兜、云肩、剑带,上面会有绣花,或穿衫袍的绲边刺绣或镶缀,当中的刺绣或镶缀,是具有吉祥之意。在童帽、衫袍、肚兜等的刺绣或镶缀可概分为花草纹、禽鸟纹、字形纹、线形纹,以及少许镶缀性的装饰。常见的花草纹有牡丹,以表示婚后可以大富大贵。而禽鸟纹则有凤凰、蝶等,是富贵、福、禄、寿的象征。还有镶缀物,这是以铃珰、金银薄片、流苏为主,流苏即穗带。“穗”音同“岁”,比喻岁长,祈长寿之意 。 [5]
福佬人在扒龙船时,需要用到船桨,铜锣和鼓,在船头的那两个人,一个拿着铜锣,一个拿着鼓,带领人们一起扒龙船,她们有节奏地打锣打鼓,而扒龙船的人便跟着节奏挥动船桨,动作如撑船般,而且一面扒龙船,一面会唱歌或呐喊,使扒龙船时更有气势和气氛。
陆上扒龙船的意义
编辑这项传统习俗是由于以往福佬人所居住的地理环境而引发的一项具福佬族群之传统结婚习俗,因村与村之间相隔整条河或整个海,故在娶媳妇时,新郎的一家需要撑船到女家,迎接新娘到男家。然而随着地理环境的转变,他们不用再撑船到女家迎接新娘,但他们仍保留福佬人的传统结婚习俗,在娶媳妇时仍会撑船到女家,但却改为模拟撑船般─陆上扒龙船。男家的女性亲属组织起来,在女家的门口或家附近扒龙船,作为以往前往迎娶新娘的这一过程,而且当新娘到达男家,她们又会在男家的门口或附近扒龙船,作为以往船只撑回男家的那一过程。这项传统习俗具有福佬人的地域文化特色,从看这项传统习俗可体现到福佬人的以往居住环境。
陆上扒龙船具有社会功能,以助福佬人彼此的联系。由于他们认为只要族人团结、互相帮助,便能使福佬族群得以继续发展及生存,故此福佬人是一个十分团结的族群 。[1]但随着福佬人迁移到香港,所居住的地区或环境大大改变,彼此的联系亦大大减少,但只要有福佬人娶媳妇,她们都会一呼百应前来,彼此以共同的传统思想和对扒龙船存有的一份信念,便是为一对新人送上祝贺,从而唤起她们对自己民族的一份情感,同时亦为她们提供一个彼此联系的机会,以维系她们的感情,是福佬人社会得以延续的命脉和源泉。
陆上扒龙船亦具有其独特性。陆上扒龙船具有福佬人的地域文化及传统价值意义,当中包含了福佬人的民族感情和回忆。而且扒龙船当中对婚姻的意义是十分独特的,没有了扒龙船,对福佬人来说就如婚礼上失却了某些象征她们福佬人的习俗或仪式。故此,扒龙船对她们来说是一个在婚礼上不可缺少的习俗。加上,扒龙船是一独特文化习俗仪式,是具有其独特性、唯一性及不可再生性,故此保留陆上扒龙船,同时亦保留了一个族群的独特文化。
陆上扒龙船是一项女性主导的传统习俗。福佬人是一个十分重男轻女的族群,所有事情都要男性作决定,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微,但唯独这项传统习俗却全为女性,没有男性的参与。因为他们认为男性要穿上这些花巧的衣服及要把身子不停摇摆,会失却男性的尊严。故此,对福佬族群的男性来说,他们是绝不会参与其中的。而这项习俗正正是没有福佬男性的参与,使这项习俗更显示出当中的独特处。
陆上扒龙船具有精神价值及观赏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保留了民族的生命动、精神依托,是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而陆上扒龙船具有福佬人的民族感情,亦是使福佬人彼此得以联系的一个传统习俗,当中包含了他们的民族在婚礼上应有的精神和体现了他们的婚姻文化,同时亦有助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从而加强了福佬人彼此的凝聚力。另一方面,陆上扒龙船是极具观赏价值,扒龙船的人会模拟在水上撑船,配合节奏挥动船桨,动作如撑船般,而且在扒龙船时会呐喊,会唱她们族群的民歌,极具吸引力,更让不少人伫足观赏。
陆上扒龙船的转变
编辑虽然福佬人仍保留了扒龙船迎接新娘的传统习俗,但当中的形式及对所穿服饰的要求,却起了很大的变化。
在形式方面,她们模拟撑船,改为在陆上扒龙船。福佬人因地理环境因素,使她们不得不以撑船的形式迎接新娘,由于在船摇动是有一定的危险,故她们摇摆的幅度会较少。但随着地理环境的转变,她们改以在陆上扒龙船迎接新娘,正正是改在陆上扒龙船,使她们可发挥的空间大大增加,她们身子摇摆的幅度不但较大而且较多,且扒龙船时更落力和有气势。
在她们对所穿服饰的要求方面,她们开始对服饰的要求减少。以往福佬的女性在协助迎接新娘的时候,都必定要穿上指定及同一款式的服饰才可迎接新娘,如:一是全部戴童帽或是全部戴上阔边帽,穿着围裙、云肩、剑带等服饰组件。但现今的福佬人都不太在意这些服饰要求,不一定会统一服饰,围裙、云肩及剑带等组件也不一定全部穿上,有些人可能只会穿上其中一、两件,服饰并不一致。但当中相同的是两个时期的福佬人都会在所穿的服饰上绣有或镶有吉祥图案,以为一对新人送上祝福。
大王爷诞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周树佳. 《香港民間風土記憶叁》. 香港: 天地图书. 2007年. ISBN 978-988-211-623-8.
- 叶子林. 《新界·舊事-遺跡、建築與風俗》. 香港: 万里书店. 2007年. ISBN 978-962-14-3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