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涵村
23°30′00″N 120°18′53″E / 23.50000°N 120.31472°E
双涵村 旧称:双涵 | |
---|---|
村 | |
双涵村在嘉义县六脚乡的位置 | |
坐标:23°30′53″N 120°18′01″E / 23.514772°N 120.300191°E | |
国家 | 中华民国 |
县市 | 嘉义县 |
乡镇市区 | 六脚乡 |
区划 | 10邻 |
面积 | |
• 总计 | 2.994407平方公里 |
人口(2017年5月) | |
• 总计 | 973人 |
• 密度 | 324.94人/平方公里 |
• 户数 | 354 |
性别比:120.14 (男性531人,女性442人) |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村里代码 | 10010080007 |
双涵村(台湾话:Siang-hâm Tshuan)位于台湾嘉义县六脚乡东部,面积2.994407KM2,行政区包含10邻共973人,为国定古迹王得禄墓的所在地。
地理
编辑双涵村于六脚乡东侧,牛稠溪 (朴子溪上游)右岸,对岸为嘉义县六脚乡湾内,昔日称为埤头,因1736年~1795年(乾隆年间)为灌溉大涂狮、六脚的土狮子陂埤圳取水口,因此地设有两函管,故名双涵。此村聚落包含双涵(旧称埤头)、新部落、廍仔、蔀仔、五户子、大庄、公馆及后庄[1]。
聚落历史
编辑公元1733年(雍正11年)时,清政府第一次开放大陆移民搬眷来台,台湾地区的人口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泉州府南安人陈星吉便移居此地。故此中型集村以陈姓为主。此地为“土狮仔陂”源头,村民祖籍与湾内庄相同。因在河流凹岸处容易受侵,自日治时代,洪患和嘉南大圳的修筑,居民不断往东北方迁徙,形成二个子聚落,即为六脚乡内的“新部落”,以及新港乡安和村的“新结庄”。而廍仔及蔀仔则因早期是一草仔廍(清朝以茅草搭建的旧式制糖工场,故称草仔廍)。位于双涵之西南方为五户子,为本村最南的居民点,因只有五户人家居住,故得此名。大庄为双涵村内最大的聚落,全村居民的信仰中心“保安宫”位于此地, 公馆则因为昔日的馆事处而取其名,后庄则为本村后边的施姓聚落。本村行政区域,是承袭日本时代双涵大字,沿用为村名 [2][3] [4]。
教育
编辑双涵村隶属学区为嘉义县六脚乡蒜头国民小学。蒜头国小创立于民国前一年四月十五日.最初校名为蒜头公学校,于民国三十六年三月一日改称为"蒜头国民学校",民国五十四年八月一日县指定本校为办理重点辅导国民学校,民国五十七年八月一日因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故校名改为"蒜头国民小学"[5]。
文化资源及资产
编辑景点
编辑王得禄墓:位于新港乡与六脚乡双涵村交界处,是目前台湾现存最大的后土,墓碑立于公元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民国七十二年时经评定为国家一级古迹。王得禄生于公元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为清朝时台湾官位最高的水师提督,一生拥多次功绩,曾受皇帝封为太子太保,也是现今太保市的由来[7][6][8]。
参考文献
编辑- ^ 地名資訊服務網.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6).
- ^ 嘉義縣六較鄉公所. 嘉义县六较乡公所. [2017-07-05].[失效链接]
- ^ 地名由來嘉義.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7).
- ^ 陈名实. 永春小岵南山陳氏宗親網. 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学研究所.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0).
- ^ 嘉義縣朴子戶政事務所轄內各國民小學學區所屬村里別一覽表.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1).
- ^ 6.0 6.1 文化資源地理資料庫.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0).
- ^ 玩全台灣.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4).
- ^ 一級古蹟-王得祿墓園. [2017-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