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彧
韦彧(475年—525年9月28日),字遵庆,京兆郡山北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出自京兆韦氏东眷[1],北魏官员。
生平
编辑韦彧也有学识,太和十九年(495年),魏孝文帝元宏分定姓族,对仆射李冲说:“韦彧才智名声很大,可以任命他为奉朝请,让他专心于纯朴的德行,成为能胜任大事的人。”韦彧因此以奉朝请为起家官,广阳王元嘉保奏韦彧为太尉骑兵参军,韦彧因为不是个人喜好而辞官。任城王元澄出任雍州刺史时,任命韦彧为雍州治中,皇帝的使者巡查雍州时,任命韦彧为雍州别驾,督京兆郡,代理州府中的事务。永平元年(508年),韦彧的父亲韦珍生病,韦彧孝顺的侍奉,后因父亲去世而守丧孝。韦彧后被任命为司空中郎,很快转任司徒中郎领司徒掾,又出任大将军中郎,散骑侍郎,熙平元年(516年),兼任太常卿。司徒、广平王元怀征召韦彧担任咨议。韦彧很快外任假节、督东豫洲诸军事、平远将军、东豫州刺史,在东豫州安抚关切蛮族百姓,很得民心。田益宗的儿子田鲁生、田鲁贤先前背叛父亲归附南朝,屡次侵犯劫掠北魏。自从韦彧到了东豫州,田鲁生等人都送书信表示敬意,不再为害。韦彧认为蛮地习俗荒凉蔽塞,不识礼仪,于是上表设立太学,设置崇文堂,立孔子庙,选东豫州各郡学生到州中统一教育。韦彧又在城北设置宗武馆学习武艺,东豫州境内清平宁静。朝廷以韦彧的名声为全国第一,多次下旨表彰,赐予上等良马,彩色的细绢百匹。正光五年(524年)十月,韦彧任期结束回朝后,遇到大将军、京兆王元继西征,元继请韦彧担任大将军长史,韦彧被任命为通直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孝昌元年(525年),韦彧以本官持节、都督征豳军事,兼任七兵尚书,西道行台,因功封阴盘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孝昌元年秋八月廿六日(525年9月28日),韦彧在长安城永贵里去世,虚岁五十一,朝廷赠予使持节、都督诸军事、抚军将军、雍州刺史。韦彧长子韦彪和官吏百姓向朝廷上表记述韦彧生平的行状。太常博士朱惠兴议论说:“韦彧聪慧的个性冲和高远,才学清晰敏捷,年幼时注重诗书,年长后投入于诸子百家。昔日在故乡雍州做官时,百官和睦,中央和地方集中辅弼,举动光耀三公。进入宫廷,谋略美善帝王治国之道,在东南做刺史,声誉传播的两个国家。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那些假装服从的人最终归服仁德,彰显廉洁朴素之风,听从劝谏的亮直称美。谨慎的按照谥法,博闻多见曰文,有功安民曰烈。”太常卿、尚书仆射元慎允准。孝昌二年岁次丙午十二月乙未朔十日丙午(527年1月27日),谒者萧轨持节奉册,以太牢之礼祭祀,用雍州的皇帝车驾拜诣,将韦彧葬于杜陵家族祖坟[2][3][4]。
家族
编辑十七世祖
编辑十六世祖
编辑七世祖
编辑六世祖
编辑高祖
编辑曾祖
编辑祖父
编辑父亲
编辑兄弟
编辑夫人
编辑子女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元和姓纂·卷二·219》:监察御史韦务靖称东眷,今占韦城,五代祖彧,高祖珍,后魏附传。
- ^ 《魏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缵弟彧,字遵庆,亦有学识。解褐奉朝请,迁太尉骑兵参军。出为雍州治中,转别驾。入为司徒掾,寻转散骑侍郎。稍迁平远将军、东豫州刺史。彧绥怀蛮左,颇得其心。蛮首田益宗子鲁生、鲁贤先叛父南入,数为寇掠。自彧至州,鲁生等咸笺启修敬,不复为害。彧以蛮俗荒梗,不识礼仪,乃表立太学,选诸郡生徒于州总教。又于城北置宗武馆以习武焉。境内清肃。还,遇大将军、京兆王继西征,请为长史,拜通直散骑常侍。寻以本官兼尚书,为幽夏行台。以功封阴盘县开国男,邑二百户。孝昌元年秋,卒于长安。赠抚军将军、雍州刺史,谥曰文。
- ^ 《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缵弟彧,字遵庆,亦有学识。解褐奉朝请,稍迁平远将军、东豫州刺史。绥怀蛮左,颇得其心。蛮酋田益宗子鲁生、鲁贤先叛父南入,数为寇掠。自彧至州,鲁生等咸笺启修敬,不得为害。彧以蛮俗不识礼仪,乃立太学,选诸郡生徒于州总教。又于城北置崇武馆以习武焉。州境清肃。罢还,遇大将军、京兆王继西征,请为长史。寻以本官兼尚书,为豳、夏行台,以功封阴盘县男。卒,赠抚军将军、雍州刺史,谥曰文。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罗新,叶炜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修订版)》.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16.5: 124–127. ISBN 978-7-101-11639-7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