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澳葡军(葡萄牙语:Forças Armadas Portuguesas em Macau)为1975年以前,葡萄牙军队驻守葡属澳门的国防军队,设施有大炮台望厦炮台路环叠石塘山军事哨站等等。澳门最后一批葡萄牙驻军于1975年12月31日撤出,此后至1999年澳门回归之前,没有军队在此城市进驻。

历史 编辑

建立 编辑

葡萄牙在十六世纪中叶据居澳门后,随着商埠地位的提升而使其渐具战略价値。《澳门记略》虽载“夷目有兵头……辖蕃兵150名,分戍诸炮台及三巴门”,但当时葡人在澳驻兵并不固定,且多以修筑防御工事为主,尚未形成定期轮换机制,防卫近乎真空,也是后来荷兰觊觎澳门,以至发动侵略的其中一个原因。

18世纪未 编辑

直至1784年,当时的葡属印度总督颁布训令,向澳门派遣100名火枪兵及50名炮兵,每六年轮换一次。这些起初驻扎在司打口附近的士兵,可被视为葡人在澳驻扎陆军的开端。当时正値澳门葡人自我管理机构议事会的权力处于衰落,故葡国直接向澳门派兵,也是中央集权有所加强的标志。

1880年代 编辑

葡萄牙在澳驻军后来有进一步发展。在1810年,设“摄政王子炮兵营”,自果阿派兵400人。1845年,改组为“前线炮兵营”,翌年再设“临时炮兵营”,加强 对占领澳门的准备。1849年成功驱逐大清驻澳官员后,在1856年底将炮兵营整合,翌年被定名为“澳门炮兵营”,包括一个炮兵连和两个步兵连,至1876年撤销番号,全营收归里斯本的海外步兵军团。由于难于管理,该军团在1893年被撤销。

1900年代 编辑

到1901年,葡萄牙重整澳门的驻军,包括大本营、欧裔炮兵及步兵各一连、分别附设一个欧裔步兵连和一个土著(摩尔裔及华裔)步兵连的警察队两支、骑兵队、土著乐队、军需库、澳门曁帝汶医疗连、大炮台军事监狱和退役士兵连。在1911年,驻澳的葡国陆兵总数为678人,包括498名欧裔、88名摩尔裔和92名华裔。

二战期间 编辑

战间期二战期间,除了海军方面有一艘军舰和四架水上飞机外,驻澳葡军的组织有:大本营、一个炮兵连、一个机枪连、两个土著轻步兵连、大炮台军事监狱和地区军事法院。而在1942年,驻澳陆兵的总数有643人,包括338名欧裔,分布在炮兵连和机枪连,以及305名莫桑比克和帝汶士兵,此时已无华人参军。

至于非洲黑人士兵,即老一辈澳门华人常称的“搣咕”(粤音:mit1 gu4),是在1920年从莫桑比克调派两个连来澳时开始的,葡语即mico,猴属动物的意思,口语即指“丑陋的人”,带贬义甚至歧视性质。

1950年代 编辑

1949年,葡方因应中国局势而从葡国本土、安哥拉几内亚比绍调派部队来澳。第一批部队,包括装置连、七点五公分反空袭炮兵连、几内亚土著轻步兵连和安哥拉轻炮兵连各一,在4月9日抵澳。第二批部队在8月24日抵达,数量更多,对澳门的防御更形增强,包括 两个反坦克连、工程连、四公分反空袭炮兵连、八点八公分轻型自动炮兵连各一,还有混合远征军和各类后勤支援兵种。到9月13日,再有两个步兵营和三个步兵连加入。

此时驻澳的葡国陆军已达历史上的最高峰,而随着地缘局势缓和,当局在1953年即筹备大规模轮换,借此减少驻军人数。该次轮换在1956年假九龙执行,原因是澳门的港口不宜停靠大型军舰。参与轮换的葡兵是靠佛山轮来往港澳的。据统计,参与轮换的士兵人数达2299人。 由于该次轮换并非强制性,故上述数字并非当时驻澳葡军的总数,但与过往驻军人数长期在600名左右相比,足以反映葡萄牙当局对澳门情势一度出现的担忧,甚至远超二战时期。

1960年代至1970年代 编辑

1961年,澳门陆军司令部易名为“澳门独立地区司令部”,总部设加思栏,有五个步兵连:路环(分设氹仔一队)、二龙喉、青洲、望厦炮台和关闸,另于东望洋驻炮兵连,在美副将大马路设军需处,军医所设在二龙喉兵营内。然而在新的编制被确定后的翌年,即解散关闸步兵连,到1963年底,路环和望厦步兵连被调往莫桑比克,仅保留二龙喉青洲两个连,其中青洲连的部分驻兵被抽调驻守路环。在1964年,在东望洋的炮兵连开始缩减规模直至解散。至于剩下的步兵连在1967年4月分别改以“八号步兵连”和“九号步兵连”为番号。

按照葡萄牙军队编制中一个连应有250名士兵推算,后期驻澳葡国陆军的人数应在500至600人左右,但由于有关的员额一般不会完全填满,故实际的驻军人数可能更少,甚至仅具象征性质。此外,当局在1972年曾在路环设训练中心,以应付招募的需要,但在翌年被撤销。

解散 编辑

由武装部队运动在1974年策动的康乃馨革命成功后,新上台的葡萄牙政府摒弃了过去的殖民主义政策,其中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从殖民地撤出军队,故葡方在1975年底撤销澳门独立地区司令部,由仅负责内部治安的澳门保安部队取代。而司令部统领的部队,则已在1975年8月11日解散。

另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