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之
生平
编辑隆安二年(398年),刘牢之率军在竹里背叛其上司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而降于执政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命时为东莞太守的高雅之及儿子刘敬宣领兵回攻王恭。王恭时正在京口阅兵,刘敬宣以轻骑突袭,王恭败而欲退还入城,高雅之却先一步关闭了城门,王恭只得出奔曲阿,不久为朝廷所捕,被杀[3]。
隆安四年(400年),孙恩攻会稽,杀害会稽太守谢琰,震惊朝廷,遂下诏命高雅之与桓不才、孙无终等讨伐孙恩。同年十一月高雅之与孙恩在余姚交战,雅之兵败,逃走至山阴,死伤惨重[4],孙恩随后因遭刘牢之进攻而撤还海岛上。翌年, 孙恩再攻浃口,高雅之接战再败,及后孙恩虽逼于牢之军而撤还海上,但没多久就再回来,并在攻陷沪渎后循海路向京口进攻,威胁建康,却遭高速行军的刘裕于丹徒截击,被逼撤回船上重整。孙恩不久再欲进攻,却见朝廷各军已经回防,至新洲后决定改攻广陵,高雅之在广陵附近的郁洲进攻孙恩,兵败被俘[5][6]。
元兴元年(402年),桓玄掌政,将刘牢之调离京口,转为会稽太守,刘牢之为被免削军权而欲领兵与在广陵的广陵相高雅之会合,在当地起兵反抗桓玄。刘牢之的计划因为他失去僚属支持而失败,出逃时因回京口迎接家眷的刘敬宣迟到而在绝望中自杀,敬宣随后北奔广陵[7][8]。刘敬宣和高雅之其时就与同不为桓玄所容的晋宗室司马休之出奔后秦,并派宗族子弟到长安当人质请求后秦支援,后秦天王姚兴则命他们到关东募兵,聚集到数千人后再回彭城一带以他们在当地的人脉势力招集部众。桓玄当时亦在杀害北府将领,高素及冀州刺史刘轨弟刘袭和刘季武皆被桓玄杀害,高雅之、刘敬宣等人遂与刘轨共据山阳抵抗桓玄朝廷,但仍无法抵抗桓玄所派之北府将孙无终的讨伐,在部众离散下只得选择出奔南燕[9][10]。
刘敬宣等人在南燕仍未放弃对抗正要篡晋的桓玄,最初高雅之就上表南燕皇帝慕容德请他派兵讨伐桓玄,但因朝廷众臣反对作罢[11]。及后他们联结青州地区的大姓崔氏、封氏及鲜卑大人免逵,打算以兵变推翻南燕朝廷,改以司马休之为主,连举事日子也定好了。当时刘轨很受慕容德重用,还当上了司空,高雅之不顾刘敬宣的反对坚持要邀请刘轨同谋,结果刘轨拒绝,反而让事情败露,雅之、敬宣等南走,刘轨被杀,高雅之也在逃亡中被南燕兵杀害,司马休之及刘敬宣则成功南返,时正值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12][13]。
参孝资料
编辑- ^ 《搜神后记·卷五》:晋太元中,乐安高衡为魏郡太守,戍石头。其孙雅之在厩中,云:“有神来降,自称白头公,拄杖,光辉照屋。与雅之轻举宵行,暮至京口,晨已来还。”后,雅之父子为桓玄所杀。
- ^ 田馀庆. 《秦漢魏晉史探微》.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4年: 365–371. ISBN 7-101-03348-2 (中文(中国大陆)).〈北府将乐安高氏〉
- ^ 《晋书·王恭传》:遣牢之率帐下督颜延先据竹里。元显使说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是日,牢之遣其婿高雅之、子敬宣,因恭曜军。轻骑击恭。恭败,将还,雅之已闭城门,恭遂与弟履单骑奔曲阿。
- ^ 《资治通鉴·卷111》:冬,十一月,高雅之与孙恩战于余姚,雅之败,走山阴,死者什七、八。
- ^ 《晋书·孙恩传》:隆安四年,恩复入余姚,破上虞,进至刑浦。琰遣参军刘宣之距破之,恩退缩。少日,复寇刑浦,害谢琰。朝廷大震,遣冠军将军桓不才、辅国将军孙无终、甯朔将军高雅之击之,恩复还于海。于是复遣牢之东屯会稽,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缘海备恩。明年,恩复入浃口,雅之败绩。牢之进击,恩复还于海。转寇扈渎,害袁山松,仍浮海向京口。牢之率众西击,未达,而恩已至,刘裕乃总兵缘海距之。及战,恩众大败,狼狈赴船。寻又集众,欲向京都,朝廷骇惧,陈兵以待之。恩至新州,不敢进而退,北寇广陵,陷之,乃浮海而北。
- ^ 《晋书·安帝纪》:宁朔将军高雅之击孙恩于广陵之郁洲,为贼所执。
- ^ 《宋书·武帝纪》:玄克京邑,杀元显,以牢之为会稽内史。惧而告高祖曰:“便夺我兵,祸其至矣。今当北就高雅于广陵举事,卿能从我去乎?”答曰:“将军以劲卒数万,望风降服。彼新得志,威震天下。三军人情,都已去矣,广陵岂可得至邪!裕当反服还京口耳。”
- ^ 《晋书·刘牢之传》:时玄屯相府,敬宣劝牢之袭玄,犹豫不决,移屯班渎,将北奔广陵相高雅之,欲据江北以距玄,集众大议。参军刘袭曰:“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语毕,趋出,佐吏多散走。而敬宣先还京口拔其家,失期不到。牢之谓其为刘袭所杀,乃自缢而死。俄而敬宣至,不遑哭,奔于高雅之。
- ^ 《宋书·刘敬宣传》:敬宣奔丧,哭毕,即渡江就司马休之、高雅之等,俱奔洛阳,往来长安,各以子弟为质,求救于姚兴。兴与之符信,令关东募兵,得数千人,复还至彭城间,收聚义故。玄遣孙无终讨冀州刺史刘轨,轨要敬宣、雅之等共据山阳破之,不克。又进昌平涧,战不利,众各离散,乃俱奔鲜卑慕容德。
- ^ 《资治通鉴·卷112》:太尉玄杀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及谦之从兄朗之、刘袭幷袭弟季武,皆刘牢之北府旧将也。袭兄冀州刺史轨邀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共据山阳,欲起兵攻玄,不克而走。将军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皆往从之,将奔魏;至陈留南,分为二辈:轨、休之、敬宣奔南燕,虔之、寿、长庆、恭奔秦。
- ^ 《资治通鉴·卷113》:高雅之表南燕主备德,请伐桓玄曰:“纵未能廓清吴、会,亦可收江北之地。”中书侍郎韩范亦上疏曰:“今晋室衰乱,江、淮南北,户口无几,戎马单弱。重以桓玄悖逆,上下离心;以陛下神武,发步骑一万临之,彼必土崩瓦解,兵不留行矣。得而有之,秦、魏不足敌也;拓地定功,正在今日。失时不取,彼之豪杰诛灭桓玄,更脩德政,岂惟建康不可得,江北亦无望矣。”备德曰:“朕以旧邦覆没,欲先定中原,乃平荡荆、扬,故未南征耳。其令公卿议之。”因讲武城西,步卒三十七万人,骑五万三千匹,车万七千乘。公卿皆以为玄新得志,未可图,乃止。
- ^ 《资治通鉴·卷113》:刘敬宣、高雅之结青州大姓及鲜卑豪帅谋杀南燕王备德,推司马休之为主。备德以刘轨为司空,甚宠信之。雅之欲邀轨同谋,敬宣曰:“刘公衰老,有安齐之志,不可告也。”雅之卒告之,轨不从。谋颇泄,敬宣等南走,南燕人收轨,杀之,追及雅之,又杀之。敬宣、休之至淮、泗间,闻桓玄败,遂来归,刘裕以敬宣为晋陵太守。
- ^ 《宋书·刘敬宣传》:敬宣素晓天文,知必有兴复晋室者。寻梦丸土服之,既觉,喜曰:“丸者桓也。桓既吞矣,吾复本土乎。”乃结青州大姓诸崔、封,并要鲜卑大帅免逵,谋灭德,推休之为主,克日垂发。时刘轨为德司空,大被委任,雅之又欲要轨,敬宣曰:“此公年老,吾观其有安齐志,必不动,不可告也。”雅之以为不然,遂告轨,轨果不从。谋颇泄,相与杀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