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 (西方)
女巫,又称巫婆,是西方文化中使用巫术、魔法、占星术并以此类超自然能力女性的称呼。[1]
希腊神话中的女巫
- 瑟西(Circe):令人畏惧的女巫
- 古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女巫,具有强大的魔力,她能透过药草的协助,诵念咒语与召唤神明来施法,冒犯她的人会变成动物,并创造出不存在的幻影,她可以藏住月亮与太阳让大地一片漆黑,也会下毒来杀害她的敌人,从她常召唤的神明中,可以看出她所使用的魔法类型。后人已习惯将她的名字当作是女巫、女妖、巫婆等的代名词。
- 米蒂亚(Medea):由爱生恨的复仇女巫
埃及神话中的女巫
编辑有人说伊西斯是埃及的女神,但也有人说,她更像一个女巫,因为他精通所有的咒语与魔法。她是埃及太阳神拉(Ra)的曾孙女,后来嫁给了他的兄弟欧西里斯。欧西里斯是一位国王,他封他的妻子为后,一起统治他们的王国,后来因欧西里斯的弟弟赛特谋杀了哥哥意图篡位,伊西斯用法术将丈夫召唤回来,但欧西里斯后来却仍留在冥间当冥界之王。本来埃及人崇拜的是拉,后来转为欧西里斯与伊西斯。伊西斯会下毒、制造幻术、精通咒语与所有的魔法,因此后人多半觉得他是女巫与神的综合体。
中世纪欧洲女巫大审判
编辑1484年,两位教士亨利希和耶科布,撰写了《女巫之槌》,详细列举了很多种识别女巫的方法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欧洲女巫大审判”。
中世纪的女巫审判有着非常黑暗的一面,被处死的“女巫”都是无辜的女性。对于女性不公平的审判可以从《女巫之槌》记叙中得知:“如果被告过着不道德的生活,那么这当然证明她同魔鬼有来往;而如果她虔诚而举止端庄,那么她显然是在伪装,以便用自己的虔诚来转移人们对她魔鬼来往和晚上参加巫魔会的怀疑。如果她在审问时显得害怕,那么她显然是有罪的,良心使她露出马脚。如果她相信自己无罪,保持镇静,那么她无疑是有罪的:因为女巫们惯于恬不知耻地撒谎。如果她对向她提出的控告辩白,这证明她有罪;如果她由于对她提出的诬告极端可怕而恐惧绝望、垂头丧气,缄默不语,这已经是她有罪的直接证据。如果一个不幸的妇女在受刑时因痛苦不堪而骨碌碌地转眼睛,这意味着她正用眼睛来寻找她的魔鬼;而如果她眼神呆滞、木然不动,这意味着她看见了自己的魔鬼,并正看着他。如果她发现有力量挺得住酷刑,这意味着魔鬼使她支撑得住,因此必须更严厉地折磨她;如果她忍受不住,在刑罚下断了气,则意味着魔鬼让她死去,以示使她不招认,不泄露秘密。”
借由“猎杀女巫”之名,三个世纪内约有十万人被处死,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尤其集中在一些中古时期的欧洲地区。不过当时也并非整个欧洲都陷入猎巫狂热,猎巫主要波及北欧新教国家以及与之毗邻的天主教区域。但在南部诸国,如较少受到新教影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则不太流行。特别是在意大利,猎捕女巫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镇压不但零星,时间也不长。尤其是意大利躱过了17世纪的大追捕,只有东部的特伦托在17世纪初有过一次持续时间较久的烧杀行动,但这个地区已经属于日耳曼文化范围了。[2]
童话故事里的女巫
编辑西方童话故事里较为常见,大多以鹰钩鼻的老太婆的形象出现,身上披着一件黑色斗篷,相貌奇丑无比,喜欢喃喃自语,在大锅煮著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食材,熬制成浓稠的汤药。这个印象,一般认为在狩猎女巫的历史中就已经定型了。
- 现代奇幻作品及游戏中的女巫
奇幻作品还有游戏里的女巫大多来自童话、神话,传说等,并加以处理而出现,成为传统故事在现代作品中的投影。现在更多的被称为女魔法师(sorceress)。一般来说,她们是拥有强大魔力,令人畏惧的角色。故事里正义的女巫往往是外表可爱或者美丽的,邪恶的女巫往往是妖艳丑陋的。例如童话绿野仙踪中,南国魔女就是美丽善良的,并且屡屡帮助主角;而西国魔女就是丑陋的,奴役主角并想抢夺她的魔力鞋。再比如在游戏最终幻想VIII中,最终的邪恶角色就是一个魔女,妄图用时间压缩魔法来混合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达到她统治整个世界的目的。
- 魔女与使魔
使魔为使者,一般跟随在女巫身旁,通常负责做女巫手下和提供援助。通常为猫头鹰或黑猫等夜行性动物。
宫崎骏执导的动画作品魔女宅急便中魔女琪琪身边总是跟随一直叫做吉吉的黑猫。黑猫常常在各种魔幻故事传说中作为魔女的使魔出现。
畅销作家J·K·罗琳的著名小说哈利波特中也曾出现猫头鹰等生物。
迪士尼电影黑魔女:沉睡魔咒中黑魔女梅菲瑟则是将乌鸦变为自己的使魔用于通报讯息。
参看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水木茂. 世界妖怪事典. 奇幻. 译者:吴佩俞. 晨星出版社. 2007-10-11: 40–41. ISBN 9789861771601.
- ^ Sallmann, Jean-Michel. 第四章:巫術還是魔法. 《女巫:撒旦的情人》. 发现之旅. 45. 马振骋/译. 台北: 时报文化. 1998-08-25: 第85–86页 [2018-10-18]. ISBN 978-957-13-24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8)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