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科

头足纲的一科软体动物
(重定向自鸚鵡螺

鹦鹉螺科学名Nautilidae),简称鹦鹉螺,是指头足纲鹦鹉螺目之下的一个科级分类,鹦鹉螺的共同特征是拥有的大量触手、寿命很长、使用针孔成像眼,是现存唯一具有完整贝壳的头足类,也是著名的海洋软体动物之一。

鹦鹉螺科
化石时期:235–0 Ma[1]
三叠纪卡尼期-现今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纲: 头足纲 Cephalopoda
目: 鹦鹉螺目 Nautilida
总科: 鹦鹉螺总科 Nautilaceae
科: 鹦鹉螺科 Nautilidae
Blainville, 1825

见正文

异名
  • Eutrephoceratidae
  • Nautilus fricator Beck, 1835

目前鹦鹉螺的种群数量较为稀少,虽然不至于灭绝,但其生活环境需要特殊的水压,难以人工繁殖,所以整个鹦鹉螺科(包括鹦鹉螺属异鹦鹉螺属的所有物种)都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二 [2]中,其在地球上的生存权益会受到国际法的保护。

研究历史 编辑

鹦鹉螺生活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广阔热带海域,在深海中尤为常见,北可至日本南方、南可至大堡礁、西可至安达曼海、东可至斐济等地区均有其生存,鹦鹉螺的壳因为美丽的外观经常成为沿海国家贩售的装饰品和纪念物,很多海洋原住民部落也以此为图腾,目前世界鹦鹉螺的主要产地是“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此国还以鹦鹉螺做为其国徽。

鹦鹉螺科的物种们在地球上已经历了数亿年的漫长演变,其直系祖先是奥陶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而现代定义上的鹦鹉螺是在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在地球上的。尽管如此鹦鹉螺能靠着平均20年之久的长寿,以及少而精的繁殖策略挺过了地球上所有的大灭绝事件,但现在它们的外形、习性、生态等依然和远古祖先相差无几,其存活时间甚至比大多数已灭绝的古生物(例如恐龙)还要长久得多,故被称为“活化石”,因此鹦鹉螺在生物进化古生物学等方面中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体型特征 编辑

 
鹦鹉螺的眼

鹦鹉螺外形色彩绚丽,体型华美,观赏性极强。它的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鹦鹉螺外壳切面呈现优美的等角螺线,而等角螺线本身又与黄金分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鹦鹉螺在亮丽的外表之外又增加了许多大自然的神秘色彩。

鹦鹉螺外形与普通头足纲动物类似,有显著的头部触须。但鹦鹉螺的触须明显偏多,最多可达90根。鹦鹉螺的触须没有吸盘,因此抓握能力比不上章鱼墨鱼鱿鱼这些远亲,但相互之间并无功能上的本质区别,而且可以收回。鹦鹉螺的齿舌很大,并有9颗牙齿,两对

现在存活的头足纲动物中,仅有鹦鹉螺具有贝壳,其他头足纲动物均无贝壳;船蛸这类的章鱼虽然也有壳,但那只有母船蛸在产卵时会产生白色系的外壳以保护卵,而且外壳与肉体可分离,产卵后便不再有外壳,然而鹦鹉螺的肉体与贝壳是不会分离的。

鹦鹉螺的贝壳最大可为26.8公分,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公分。深脐鹦鹉螺Nautilus macromphalus)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公分。

鹦鹉螺的壳被多个横断的隔板分隔成三十余个独立的壳室,除动物体所在的最后一个大壳室外,都充满气体(多为氮气),当动物体不断成长,房室也周期性向外侧推进,在外套膜后方则分泌碳酸钙与有机物质,建构起一个崭新的隔板。各壳室之间有一个贯穿的细管,用以输送气体进到各壳室之中,通过气体的调节,操纵身体浮沉与移行。鹦鹉螺这种特殊的身体结构也为人类建造潜艇提供了灵感,许多国家的潜艇也以“鹦鹉螺”命名。

 
鹦鹉螺的贝壳像等角螺线

生活习性 编辑

鹦鹉螺的游动影片

鹦鹉螺为暖水性动物,生活适宜水温为19-20℃,一般生活在50到300米深的海洋中,通常夜间活跃,多以底栖的小、小等甲壳类动物幼体为食,日间则躲在珊瑚礁浅海的岩缝中,以触手握在岩石上歇息,当动物死亡后,身躯软体脱壳而沉没,其空壳则随洋流漂移,研究其漂移路线对洋流的分析有一定意义。

鹦鹉螺雌雄异体,生,雌鹦鹉螺每年产卵一次,一般将卵产于浅水岩石上,孵化期12个月,新出壳的小鹦鹉螺体长约3公分。

鹦鹉螺寿命约二十年,是头足纲动物中寿命较长的动物。

下级分类 编辑

本科包括以下属:

  • 异鹦鹉螺属 Allonautilus Ward & Saunders, 1997
  • Anaspyr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5
  • Angelinoceras Hyatt, 1894
  • Augustoceras Flower, 1946
  • Barnesoceras Flower, 1964
  • Bathmoceras Barrande, 1868
  • Belmonticeras Rulleau, 2008
  • Byronoceras Foerste & Savage, 1927
  • 俏丽鹦鹉螺属 Carinonautilus Spengler, 1910
  • 新生角石属 Cenoceras Hyatt, 1884
  • Cooperoceras Miller, 1945
  • Curtoceras Ulrich, Foerste, Miller & Flower, 1942
  • Cycloceras M'Coy, 1844
  • Cyptendoceras Ulrich & Foerste, 1935
  • Cyrtocera Goldfuss, 1832
  • Cyrtoceras Conrad, 1838
  • Cyrtogomphoceras Foerste, 1924
  • Dawsonoceras Hyatt, 1884
  • Deiroceras Hyatt, 1884
  • Discosorus Hall, 1852
  • Euciphoceras Schultz, 1977
  • 阔厚角石属 Eutrephoceras Hyatt, 1894
  • Gorby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5
  • Gyroceras de Koninck, 1844
  • Halloceras Hyatt, 1884
  • Kummelonautilus Matsumoto, Miyauchi, Kanie, Miyata & Ueda, 1984
  • Lechritrochoceras Foerste, 1926
  • Levisoceras Foerste, 1925
  • Ligeiceras Barroso-Barcenilla, 2011
  • Metacoceras Hyatt, 1884
  • Murrayoceras Foerste, 1926
  • Nautilopsis Conrad, 1847
  • 鹦鹉螺属 Nautilus Linnaeus, 1758
  • Neorth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6
  • Obinautilus Kobayashi, 1954
  • Oelandoceras Foerste, 1932
  • Orthonyby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5
  • Paracymatoceras Spath, 1927
  • Parakionoceras Foerste, 1928
  • Protocycloceras Hyatt, 1900
  • *拟新生角石属 Pseudocenoceras Spath, 1927
  • Richardsonoceras Foerste, 1932
  • Robsonoceras Ulrich & Foerste, 1933
  • Sactoceras Hyatt, 1884
  • Stenzeloceras Whetstone & Teichert, 1978
  • 条纹鹦鹉螺属 Strionautilus Shimanskiy, 1951
  • Subvaginoceras Shimizu & Obata, 1936
  • Treptoceras Flower, 1942
  • Vaginoceras Hyatt, 1884

名称和形象的使用 编辑

鹦鹉螺:在虚空派画作中代表完美

参考文献 编辑

  1. ^ Ward, Peter D.; Saunders, W. Bruce. Allonautilus: A New Genus of Living Nautiloid Cephalopod and Its Bearing on Phylogeny of the Nautilid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997, 71 (6): 1054–1064 [2018-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2. ^ Checklist of CITES species. [2020-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