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精神即“牺牲、团结、负责”,亦即“牺牲的精神”、“团结的精神”以及“负责的精神”。就像和3A的同学一起团结一致

发源地 编辑

位于今日广州黄埔区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旧址,即为黄埔精神之摇篮,或者称之为黄埔精神之发源地。回溯1923年9月,孙中山蒋中正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隔年一月,孙中山命名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 并于当月28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定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先生为党代表。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其中五十余名为共产党员,成为黄埔第一期正期生。1946年,定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象征军队国家化。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后,黄埔军校陆续到台湾高雄凤山复校。因此,黄埔精神之传承并未中断,黄埔精神也一直是诸多参军者共同的记忆。

形成经过 编辑

在文献中最早提出“黄埔精神”者为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安体诚,其于1926年9月23日,在《黄埔日刊》发表“什么是黄埔精神?”一文,第一次提出“黄埔精神”这个概念。其在文章开端表示:“一个团体,一种组织,只要它能继续存在而成为一种势力,必定具有也必定形成一种特殊精神;能使它的正当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与广大,这种团体必定是能完成其使命而创造出无限之价值的。这团体精神的具有与形成,发扬与广大,其可能性,当然要受历史和环境的支配,同时也必然要靠各分子之人为的努力而进展!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它在中国已形成一种势力,已成为中国革命工作上很有关系的一个组织了。这其中有它的特殊精神存在,已是本校和留意本校的人都能感到而承认的了。它的精神,有以名之,名之曰‘黄埔精神’”同年10月4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典礼上,全体毕业生宣读的誓词亦提及“黄埔精神”。誓词全文为:“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蒋中正阐示 编辑

黄埔精神为“牺牲、团结、负责”的精神。要砥励“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的信念,要“为总理、为主义、为革命”而负责、团结与牺牲的精神。蒋中正在1959年(民国48年)6月16日于凤山主持陆军军官学校35周年校庆,亲自做了对“黄埔精神”的阐示。“牺牲精神”的根源,就是“乐死的性质”,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家来奋斗。“团结精神”的根源,就是“亲爱精诚”的校训,凡属革命军人,不但事业是整个的,荣辱是整个的,而其生命、历史都是整个的,所以同学之间不仅是要义共患难,而且是志同生死。而“负责精神”,就是今日的党歌和国歌,那就是黄埔同学对于实现主义,对于保卫民国,对于领导人民的责任。革命军人的责任,就是“以建民国,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的责任,是为总理、为主义、为革命,而负责、团结与牺牲。黄埔还有一套严格的荣誉规约。由于黄埔精神的建立,“黄埔系”在东征、北伐和八年抗战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较大影响。[1]

反中共“统战” 编辑

1984同年6月18日,中华民国参谋总长郝柏村上将表示“中共大搞‘统战’成立所谓‘黄埔同学会’,可笑可耻,我黄埔子弟不会上当”。[2]9月9日,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的何应钦上将发表告黄埔同学书,斥伪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统战”阴谋。[3]

参考资料 编辑

  • 蒋介石,〈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同学录序〉,《黄埔军校建校六十周年纪念册》,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编 (1984)。
  • 江雪秋,张峻豪,〈黄埔精神在两岸的建构与发展:社会学制度主义观点〉,高雄:《陆军军官学校八十四周年校庆基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民国97年5月23日,页po-149。
  1. ^ 傅应川. 名家-共同傳承黃埔精神. 台北: 中时电子报. 2014-06-19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湾)). 
  2. ^ 郝柏村,《八年参谋总长日记 上》,2000,页559
  3. ^ 郝柏村,《八年参谋总长日记 上》,2000,页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