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

林保賢和格雷格·吉拉德合著的書籍

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英语: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是林保贤和格雷格·吉拉德英语Greg Girard合著的书籍,于1993年经Watermark出版社出版。2014年推出增订本。中译本在2015年7月经中华书局及联桌精英联合出版,由林立伟和朱一心翻译。

黑暗之城:九龙城寨的日与夜
书籍封面
原名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作者林保贤、格雷格·吉拉德英语Greg Girard
类型非虚构作品
语言英语
主题九龙城寨
发行信息
出版机构Watermark(初版、增订本)
中华书局及联桌精英(中文版)
出版时间1993年(初版)
2014年(增订本)
中译本出版日期2015年7月
页数216页(初版)
356页(增订本)
445页(中文版)
规范控制
ISBNISBN 1-873200-13-7(初版)
ISBN 978-1-873200-88-9(增订本)
ISBN 978-988-8340-89-7(中文版)
OCLC29703216

背景

编辑
 
林保贤拍摄的其中一张照片。他自1980年代后半叶开始不断为城寨拍照

1980年代后半叶,建筑师林保贤跟朋友于九龙城准备聚餐时,有人谈到九龙城寨的话题,于是他们一行人便走入城寨参观。林保贤因此对城寨产生兴趣,于接下来的四年不断进出该社区,使用大型相机拍摄照片[1]。之后每当他跟其他朋友谈及自己在城寨的见闻时,都会换来不解的反应[2]。到了1990年,林保贤在一次派对上遇上了格雷格·吉拉德英语Greg Girard,发现对方跟自己一样拥有拍摄城寨的兴趣,于是提议合作为城寨撰写一本书。后者答应了林保贤的邀请[1]

林保贤继前往香港历史档案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寻找有关城寨的资料,并改用较细小的相机拍摄城寨。此外林保贤和格雷格·吉拉德皆不会说粤语,所以他们开始寻找会说粤语的人参与,最终找到于香港大学就读的Emmy Lung,由她说服城寨居民接受采访[1]。与原本预期不同的是,他们在过程中没有遇上三合会或警方的阻拦[2]

内容

编辑

《黑暗之城》收录了多张在九龙城寨拍摄的照片,其中有的拍摄了当中的窄道,有的则拍摄当地居民的生活。并附有多篇文章,讲述城寨的历史——它们由也斯、彼得·波珀姆、茱莉亚·威尔金森等人所著。内文还收录了由城寨居民讲述的生活经历[3],范围涵盖牙医、腊肠店老板、家庭主妇等等[2]。2014年的修订版加入了更多跟城寨有关的人物对城寨的回忆,并收录多张原本因篇幅问题而没有收录的照片[4][1]

出版

编辑

《黑暗之城》初版在1993年经个人出版社Watermark出版,全著共有200多页。初版2,000本全数售出后曾多次加印[1]。2013年时林保贤和格雷格·吉拉德访问到了更多当年没有接触过的城寨相关人物,以此作为增订本内容的部分基础。与原版相比,它加入了更多内容——它们跟城寨的历史和电影中的城寨有关;并收录了更多照片,使增订本的页数增至356页[1][2]。林保贤认为在著作中加入的内容会让探究角度更多元[2],并记录人们在城寨清拆后对其观感的转变[5]

由于财务问题,所以林保贤决定于网上集资出版增订本,并让赞助者能在较早的时间获得书籍[1]。最后筹得足够的金额,于2014年正式出版[5]。2014年9月,有关消息在林保贤和吉拉德于上环举办的画展中发表[5]。2015年7月,中译本经中华书局及联桌精英联合出版,由林立伟和朱一心翻译[4]

反应

编辑

南华早报》的凯瑟琳·弗雷斯蒂埃(Katherine Forestier)在1993年赞扬了著作中的照片“有价值”,并指它的口述史为香港“最详尽”。她亦形容作者的语调“富同情心,但不带感情色彩”[3]。史蒂文·克尼普(Steven Knipp)在《远东经济评论》上指这著作“深刻地”描述了对当地居民而言,城寨就是“他们的家”[6]。它的总销量在2019年已过25,000本[7]

中译本初版于推出后半年因全数售出而需加印[2]。之后在香港电台主办的“第九届香港书奖”中获奖[8]。《信报财经新闻》的评论表示《黑暗之城》能打破很多人对城寨的负面印象[9]。《头条日报》专栏作者潘国灵及《星岛日报》专栏作者张灼祥亦有类似评论[8][10]

香港经济日报》的周倩炘指中译本由于在编排上有所调整,所以较合“现今读者的观点”[4]。《明报》的马家辉则认为《黑暗之城》与其他中文著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包含了作者的亲身调查[11]端传媒的评论同样赞扬书籍较其他讲述城寨的著作详尽,而且易于阅读[12]。《头条日报》专栏作者曾肇弘认为著作客观,没有“外国人常见的东方猎奇角度”[13]。它亦成为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的参考资料。这电影在上映后引起香港居民对城寨的关注,所以格雷格·吉拉德决定在2024年把《黑暗之城》再版[14]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朱一心. 城寨三俠 專訪《黑暗之城》班底. 明报. 2015-07-10: D04. 
  2. ^ 2.0 2.1 2.2 2.3 2.4 2.5 李梦. 林保賢的城寨故事. 大公报. 2016-03-14: A31 [202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3. ^ 3.0 3.1 Forestier, Katherine. The urban jungle fighters: City of Darkness by Greg Girard and Ian Lambot Watermark $299.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93-11-20: 32. 
  4. ^ 4.0 4.1 4.2 周倩炘.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香港经济日报. 2015-07-15: C07 [202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5. ^ 5.0 5.1 5.2 Lee, Jung Joon. Kowloon Walled City Revisited: Photography and Postcoloniality in the City of Darkness. Trans-Asia Photography Review. 2016, 6 (2) [202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6. ^ Knipp, Steven. Great wall of Hong kong -- 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by Greg Girard and Ian Lambo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 156 no. 50. 1993-12-16: 36. 
  7. ^ 小鱼. 進入往昔的神秘城寨. 星岛日报. 2019-11-02: E05. 
  8. ^ 8.0 8.1 张灼祥. 書獎. 星岛日报. 2016-06-22: E04. 
  9. ^ 地球在看什麼書. 信报财经新闻. 2015-10-10: C06. 
  10. ^ 潘国灵. 九龍城寨的空間意義. 头条日报. 2015-07-27: P35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5). 
  11. ^ 马家辉. 黑暗之城. 明报. 2017-08-31: D05. 
  12. ^ BREAKFAST 香港故事裏的「黑暗之城」. 端传媒. 2015-08-11 [2024-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3). 
  13. ^ 曾肇弘. 城寨的污名與神話. 头条日报. 2023-06-07: P26 [2024-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3). 
  14. ^ 九龍城寨之圍城丨Greg Girard以鏡頭真實記錄香港九龍寨城(多圖). 新Monday. 2024-05-09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