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林保賢和格雷格·吉拉德合著的書籍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英語: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是林保賢和格雷格·吉拉德英語Greg Girard合著的書籍,於1993年經Watermark出版社出版。2014年推出增訂本。中譯本在2015年7月經中華書局及聯桌精英聯合出版,由林立偉和朱一心翻譯。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書籍封面
原名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作者林保賢、格雷格·吉拉德英語Greg Girard
類型非虛構作品
語言英語
主題九龍城寨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Watermark(初版、增訂本)
中華書局及聯桌精英(中文版)
出版時間1993年(初版)
2014年(增訂本)
中譯本出版日期2015年7月
頁數216頁(初版)
356頁(增訂本)
445頁(中文版)
規範控制
ISBNISBN 1-873200-13-7(初版)
ISBN 978-1-873200-88-9(增訂本)
ISBN 978-988-8340-89-7(中文版)
OCLC29703216

背景

編輯
 
林保賢拍攝的其中一張照片。他自1980年代後半葉開始不斷為城寨拍照

1980年代後半葉,建築師林保賢跟朋友於九龍城準備聚餐時,有人談到九龍城寨的話題,於是他們一行人便走入城寨參觀。林保賢因此對城寨產生興趣,於接下來的四年不斷進出該社區,使用大型相機拍攝照片[1]。之後每當他跟其他朋友談及自己在城寨的見聞時,都會換來不解的反應[2]。到了1990年,林保賢在一次派對上遇上了格雷格·吉拉德英語Greg Girard,發現對方跟自己一樣擁有拍攝城寨的興趣,於是提議合作為城寨撰寫一本書。後者答應了林保賢的邀請[1]

林保賢繼前往香港歷史檔案館香港大學、圖書館,尋找有關城寨的資料,並改用較細小的相機拍攝城寨。此外林保賢和格雷格·吉拉德皆不會說粵語,所以他們開始尋找會說粵語的人參與,最終找到於香港大學就讀的Emmy Lung,由她說服城寨居民接受採訪[1]。與原本預期不同的是,他們在過程中沒有遇上三合會或警方的阻攔[2]

內容

編輯

《黑暗之城》收錄了多張在九龍城寨拍攝的照片,其中有的拍攝了當中的窄道,有的則拍攝當地居民的生活。並附有多篇文章,講述城寨的歷史——它們由也斯、彼得·波珀姆、茱莉亞·威爾金森等人所著。內文還收錄了由城寨居民講述的生活經歷[3],範圍涵蓋牙醫、臘腸店老闆、家庭主婦等等[2]。2014年的修訂版加入了更多跟城寨有關的人物對城寨的回憶,並收錄多張原本因篇幅問題而沒有收錄的照片[4][1]

出版

編輯

《黑暗之城》初版在1993年經個人出版社Watermark出版,全著共有200多頁。初版2,000本全數售出後曾多次加印[1]。2013年時林保賢和格雷格·吉拉德訪問到了更多當年沒有接觸過的城寨相關人物,以此作為增訂本內容的部分基礎。與原版相比,它加入了更多內容——它們跟城寨的歷史和電影中的城寨有關;並收錄了更多照片,使增訂本的頁數增至356頁[1][2]。林保賢認為在著作中加入的內容會讓探究角度更多元[2],並記錄人們在城寨清拆後對其觀感的轉變[5]

由於財務問題,所以林保賢決定於網上集資出版增訂本,並讓贊助者能在較早的時間獲得書籍[1]。最後籌得足夠的金額,於2014年正式出版[5]。2014年9月,有關消息在林保賢和吉拉德於上環舉辦的畫展中發表[5]。2015年7月,中譯本經中華書局及聯桌精英聯合出版,由林立偉和朱一心翻譯[4]

反應

編輯

南華早報》的凱瑟琳·弗雷斯蒂埃(Katherine Forestier)在1993年讚揚了著作中的照片「有價值」,並指它的口述史為香港「最詳盡」。她亦形容作者的語調「富同情心,但不帶感情色彩」[3]。史蒂文·克尼普(Steven Knipp)在《遠東經濟評論》上指這著作「深刻地」描述了對當地居民而言,城寨就是「他們的家」[6]。它的總銷量在2019年已過25,000本[7]

中譯本初版於推出後半年因全數售出而需加印[2]。之後在香港電台主辦的「第九屆香港書獎」中獲獎[8]。《信報財經新聞》的評論表示《黑暗之城》能打破很多人對城寨的負面印象[9]。《頭條日報》專欄作者潘國靈及《星島日報》專欄作者張灼祥亦有類似評論[8][10]

香港經濟日報》的周倩炘指中譯本由於在編排上有所調整,所以較合「現今讀者的觀點」[4]。《明報》的馬家輝則認為《黑暗之城》與其他中文著作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包含了作者的親身調查[11]端傳媒的評論同樣讚揚書籍較其他講述城寨的著作詳盡,而且易於閱讀[12]。《頭條日報》專欄作者曾肇弘認為著作客觀,沒有「外國人常見的東方獵奇角度」[13]。它亦成為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參考資料。這電影在上映後引起香港居民對城寨的關注,所以格雷格·吉拉德決定在2024年把《黑暗之城》再版[1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朱一心. 城寨三俠 專訪《黑暗之城》班底. 明報. 2015-07-10: D04. 
  2. ^ 2.0 2.1 2.2 2.3 2.4 2.5 李夢. 林保賢的城寨故事. 大公報. 2016-03-14: A31 [202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5). 
  3. ^ 3.0 3.1 Forestier, Katherine. The urban jungle fighters: City of Darkness by Greg Girard and Ian Lambot Watermark $299.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93-11-20: 32. 
  4. ^ 4.0 4.1 4.2 周倩炘.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香港經濟日報. 2015-07-15: C07 [202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5). 
  5. ^ 5.0 5.1 5.2 Lee, Jung Joon. Kowloon Walled City Revisited: Photography and Postcoloniality in the City of Darkness. Trans-Asia Photography Review. 2016, 6 (2) [202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6. ^ Knipp, Steven. Great wall of Hong kong -- 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 by Greg Girard and Ian Lambo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 156 no. 50. 1993-12-16: 36. 
  7. ^ 小魚. 進入往昔的神秘城寨. 星島日報. 2019-11-02: E05. 
  8. ^ 8.0 8.1 張灼祥. 書獎. 星島日報. 2016-06-22: E04. 
  9. ^ 地球在看什麼書. 信報財經新聞. 2015-10-10: C06. 
  10. ^ 潘國靈. 九龍城寨的空間意義. 頭條日報. 2015-07-27: P35 [202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5). 
  11. ^ 馬家輝. 黑暗之城. 明報. 2017-08-31: D05. 
  12. ^ BREAKFAST 香港故事裏的「黑暗之城」. 端傳媒. 2015-08-11 [2024-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3). 
  13. ^ 曾肇弘. 城寨的污名與神話. 頭條日報. 2023-06-07: P26 [2024-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3). 
  14. ^ 九龍城寨之圍城丨Greg Girard以鏡頭真實記錄香港九龍寨城(多圖). 新Monday. 2024-05-09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