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5′47″N 121°14′32″E / 24.9296°N 121.2423°E / 24.9296; 121.2423

龙冈
中坜龙冈圆环

龙冈台湾桃园市之区域地名,位于中坜区东南隅及平镇区东北端,并涵括八德区部分区域(包含关路缺一带,近霄里),当地约有12万人口,军事色彩浓厚[1]

历史

编辑

名称由来

编辑

本地在日治时期属于新竹州中坜郡中坜街大字后寮,1945年设后寮里;一说后寮即后方茅寮之意[2],另一说由后寮之名可知其为中坜开发较晚之地区[3]。虽然国际电话无线电话中坜送信所1934年即建于该地[4],此处大部分区域至1950年代初仍是农村,主要的作物为茶树[5][6]。1950年陆军总部在后寮征地兴建营房,1953年6月黄杰率领的留越国军(越南富国岛国军)及眷属部分进驻本地眷村“赴台新村”(富台新村前身),1954年胡琏就任陆军第一野战军团司令,决定将军团指挥部由台北迁至后寮,并将此地重新命名为龙冈,以呼应台湾南部之军事重镇凤山[7][8][注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73年12月,后寮里析出龙冈里,为首次成为行政区名。稍后因人口持续增加,陆续分出龙东、龙昌、龙兴、龙德、龙平、龙安等里。实际上,大龙冈地区的范围广及过去的后寮、社子埔顶霄里等村庄,亦即囊括平镇区东北端与八德区西南角,约与1983年龙冈城市规划区划定之区域相当[3][10]

聚落兴起

编辑

戍守中枢的陆军第一野战军团指挥部于1954年迁入后,陆军第一士官学校(简称士校,今陆军专科学校)于1957年成立[11]龙冈机场亦于1959年落成[12],龙冈成为北台湾重要的军事区。

随着军事单位落脚于此,大量眷村亦在此设立,如早期的富台新村(1953)、台贸十村、忠贞新村(1954)、笃行四村(1955,后更名中正一村)、马祖新村(1957)以及贸易七村(1961),后期续建慈光六村(1980)、慈光十村、慈仁四村、慈安三村(1983)等[13],成为中坜除市中心、内坜两地之外,另一个人口聚集区,亦是台湾眷村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注 2]。中坜区龙东路南北两侧以及平镇区龙南路龙冈圆环至忠贞国小间商业活动繁盛,聚居人口相对集中,而1970年代忠贞新村、贸易七村及笃行四村联合成立的忠贞市场,更被视为龙冈商业发展的起源地[3][14]

城市规划区

编辑

中坜(龙冈地区)城市规划区范围系桃园县政府委托台湾省政府住宅及都市发展局于1983年6月编定,位于今中坜区环中东路及新中北路以南、崁顶路及八德区新生路以西,其东南以平镇区八德区之龙南路为界、西南侧则以新街溪为界,面积约12.5平方公里[10],至2020年该计划区约有12万人口,包含以下里别[1]

  • 中坜区:仁美、仁祥、中坚、龙昌、龙慈、龙平、龙东、龙冈里,及一部分普仁、普庆、仁爱、仁和、仁德、华勋、后寮、龙兴、振兴里。
  • 平镇区:龙恩、忠贞、中正、贸易、龙兴里,及一部分北兴、北贵、东社、建安、东安、新安里。
  • 八德区:龙友里,及一部分霄里、白鹭、竹园里。

该城市规划区内有马祖新村眷村文化保存专用区[15],并规划有运动公园生活园区[16]

人文风貌

编辑

龙冈之地标是位于龙东路、龙南路与龙冈路口的龙冈圆环,圆环中设有一座士兵冲锋的雕像塔,颇能代表此处浓厚的军事色彩,已并同周边文艺活动中心列入桃园市历史建筑类文化资产[17]

虽然龙冈地区大部分的眷村已于2000年后陆续拆除[3][注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但本区的饮食文化仍保有眷村之特色。因邻近忠贞市场的忠贞新村居民大多来自中国云南边境,也使龙冈成为中坜饮食多元化的象征。餐厅和饮食店多以起源于滇西纵谷之云南菜和泰国、缅甸口味料理为主,米线米干大薄片椒麻鸡、破酥包、乳扇及竹虫等都是常见菜色[20],如每逢双十国庆皆自办升旗典礼的国旗屋创办人张老旺,即以贩卖米干为生[9]。2011年4月,桃园县政府观光行销局即以忠贞市场之前龙街口为中心,举办首届龙冈米干节,升格后由桃园市政府观光旅游局续办,至2020年已举办10届米干节活动[21]桃园市政府经济发展局亦辅导忠贞商圈转型为魅力金三角形象商圈,以推广其特色美食[22]

文化资产

编辑

休闲场所

编辑

宗教寺庙

编辑
  • 龙冈清真寺
  • 龙冈圣母无玷之心天主堂
  • 中坜兴元宫
  • 龙冈鸿福宫

教育

编辑

大专

编辑

国中

编辑

国小

编辑

政府机关

编辑

行政机关

编辑

军事单位

编辑

公共安全

编辑
  • 桃园市政府警察局
    • 平镇分局龙冈派出所
    • 中坜分局龙兴派出所
    • 中坜分局普仁派出所
  • 桃园市政府消防局
    • 龙冈分队
    • 华勋分队

经济

编辑

金融机构

编辑

大型企业

编辑

购物商场

编辑

交通

编辑

主要道路

编辑
  •   市道112号:中坜区龙冈路、平镇区及八德区龙南路,为本区主要干道,与桃77线、桃74线及桃72线交会。
  •   市道114号:中坜区中山东路,与桃77线、桃76线、桃74线及桃72线交会。
  •   桃74线:中坜区龙东路,本区商业中心,与市道112号及市道114号交会。
  •   桃77线:中坜区龙慈路,与市道112号及市道114号交会。
  •   桃76线:中坜区后兴路,与市道114号交会。
  •   桃72线:平镇区平东路、八德区新生路,与市道112号及市道114号交会。

大众运输

编辑
  • 桃园客运桃园市市区公车:112南中坜—忠贞、115甲中坜—平东路、115乙中坜—平东路、120捷运环北站—太子镇、169中坜—华勋社区、231中坜区公所—龙冈绿线、231A中坜区公所—龙冈绿线(绕兴仁路)、232中坜区公所—龙冈棕线、232A中坜区公所—龙冈棕线(绕兴仁路)、5098中坜—大溪、5050中坜—石门水库(经员树林)、5091中坜—上巴陵—林班口、5008桃园—中坜(经龙冈)、5010桃园—中坜(经仁美、八德)
  • 中坜客运桃园市市区公车:112北中坜—忠贞
  • 统联客运桃园市市区公车:717龙冈圆环—捷运永宁站、208桃园高铁站—八德
  • 桃园市免费市民公车:L211平镇东势蓝线、L212平镇东势红线、L118八德紫线、L119八德紫线、L120八德绿线、L121八德绿线

参见

编辑

注解

编辑
  1. ^ 另一说李弥部队1954年自中南半岛撤出后进驻此区,见地势如龙卧高冈,便称之为龙冈。[9]
  2. ^ 一说此地眷村分布密度为全台之冠[3],但此地眷村分布密度是否超越内坜龟山或高雄左营尚须更进一步论证。
  3. ^ 马祖新村部分区域已获保留,且至2019年龙冈地区仍有少数眷村仍在使用中[18]。此外,本条目先前有“昔日的瓦房、矮屋逐渐被新建的高楼公寓取代”等语,但实际上龙冈地区国有地售出后所营造的新建物,除了几栋公寓大厦,大多数仍是透天厝[19]

参考

编辑
  1. ^ 1.0 1.1 桃园市政府, 變更中壢(龍岡地區)都市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變更內容綜理表新編號7、8及21案)(配合桃園市中壢一號社會住宅)案 (PDF), 桃园市政府, 2020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9) 
  2. ^ 洪敏麟,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80 
  3. ^ 3.0 3.1 3.2 3.3 3.4 黄承令研究主持;邓大光、何书玮、张惇惠研究, 中壢龍岡地區眷村調查:桃園縣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 桃园县政府文化局, 2007 [2020-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4. ^ 國際電話無線電話中壢送信所, 国家文化资产网, 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5) 
  5. ^ 日治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台湾百年历史地图, 中央研究院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 1946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7) 
  6. ^ 胡世诠, 龍岡滄桑與風華, 海峡前锋文化事业: 27, 2016, ISBN 9789869021944 
  7. ^ 王禹廷, 胡璉評傳, 传记文学出版社: 236, 1987, ISBN 9789578506909 
  8. ^ 廖明哲, 我的師長胡璉, 金门日报, 2005-06-21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9. ^ 9.0 9.1 黄琇美, 環境教育在歷史教學上的理論與實踐-以桃園縣龍岡地區忠貞新村的人文環境為例,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 2011 [2020-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10. ^ 10.0 10.1 台湾省政府住宅及都市发展局编, 中壢龍岡地區都市計畫(包括中壢市埔頂、平鎮鄉社子暨八德鄉霄裡地區)書 (PDF), 桃园县政府, 1983 [2020-10-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31) 
  11. ^ 認識陸專.校史館.組織遞嬗, 陆军专科学校, 陆军专科学校,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12. ^ 北部陸軍龍岡機場 昨日舉行落成典禮, 联合报, 1959-05-23 
  13. ^ 陈意伦, 認同與記憶的眷村文化—以桃園陸光二村為例 (PDF), 国立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15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14) 
  14. ^ 焦桐, 滇味到龍岡, 二鱼文化: 43, 2013, ISBN 9789865813093 
  15. ^ 桃园县政府, 擬定中壢(龍岡地區)都市計畫(眷村文化專用區)細部計畫案 (PDF), 桃园县政府, 2013 [2020-10-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9) 
  16. ^ 桃园市政府, 變更中壢(龍岡地區)都市計畫(配合運動公園生活園區整體開發計畫)案 (PDF), 桃园市政府, 2019 [2020-10-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9) 
  17. ^ 中壢龍岡圓環軍人雕像暨龍岡文藝活動中心, 国家文化资产网, 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6) 
  18. ^ 谢莹洁, 還原存檔 重繪記憶地圖, 文化桃园 (桃园市政府文化局), 2019-12-24, 19 [2020-11-10], ISSN 2412-645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19. ^ 焦桐, 滇味到龍岡, 二鱼文化: 21-23, 2013, ISBN 9789865813093 
  20. ^ 焦桐, 滇味到龍岡, 二鱼文化: 50-141, 2013, ISBN 9789865813093 
  21. ^ 2020龍岡米干節, 桃园观光导览网, 桃园市政府观光旅游局, 2020-04-21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22. ^ 魅力金三角形象商圈, 桃园市政府经济发展局, 桃园市政府经济发展局, 2019-02-14 [2020-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