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5年6月1日) |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英语:steelie),是在二战期间因为铜的短缺而发行的一种钢制硬币[1]。此种硬币由费城铸币局,丹佛铸币局和旧金山铸币局铸造。有别于成分为青铜的一般硬币,此种硬币使用低级钢材铸造,并且镀锌,显得十分特殊,更因此拥有许多昵称,如“wartime cent”、“steel war penny”和“steelie”。“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沿用1909年 Victor D. Brenner 的设计,正面铸有林肯头像。
钢制1美分 | |
---|---|
国家/地区 | 美国 |
价值 | 0.01美元 |
直径 | 19.05毫米(0.750英寸) |
厚度 | 1.55毫米(0.061英寸) |
重量 | 2.7克(0.087金衡制盎司) |
边缘 | 光滑 |
成分 | 100% 钢芯镀薄锌 |
铸造年份 | 1943年 |
正面 | |
图案 | 亚伯拉罕·林肯 |
设计师 | Victor D. Brenner |
设计时间 | 1909年 |
背面 | |
图案 | 麦穗、“ONE CENT”和“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字样 |
设计师 | Victor D. Brenner |
设计时间 | 1909年 |
历史
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铜被使用于大量制造军事用品(弹药与其他军事装备),因此十分短缺。为缩减对铜的依赖,美国铸币局尝试多种替代方式(包括其他金属和塑料)以取代当时的标准铜合金。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最终采用镀锌钢材制造。这些硬币由三个铸造厂制造:费城铸币局,丹佛铸币局和旧金山铸币局。后两者铸造的硬币在年号下方分别有“D”与“S”的标记。
然而,令人头大的问题渐渐浮现。新铸出的硬币,经常与10美分硬币相混淆。本来是使用铜质一美分的自动售货机用以辨识假币的磁铁无法辨识造假的钢币与真钢币。又因锌镀层没有覆盖硬币的边缘,汗液很快就使得金属开始生锈。在公众的强烈抗议之下, 美国铸币局开始研发新的制作方式,采用回收的黄铜弹壳与纯铜制成接近于1941-42年成分的标准合金。这种方式被1944-46年的硬币所采用,战后铜的供应不再吃紧,又恢复战前的铸造成分。 这些硬币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在流通,但是铸币局已经回收并销毁了大部分的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2]
1943年钢制1美分硬币是美国唯一出现自动售货机磁铁识别问题的硬币,也是美国唯一发行的不含铜硬币[3](即使是美国21.6到22克拉金币,通常也包含了5.33%到10% 的铜)。
参考资料
编辑- ^ 券币说故事 - 美国壹分币,中央银行券币数位博物馆
- ^ The History of the 1943 Steel Cen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13 January 2009(英文)
- ^ Which U.S. Coin Has Absolutely No Copper in it?. [2010-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