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颱風季
(重定向自2006年熱帶風暴潭美

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6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六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总结图
气旋季长度
首个系统形成1月21日(热带低压)
末个系统消散12月19日(热带风暴潭美
最强风暴
名称台风摩羯
 • 最高风速195 km/h(120 mph)
10分钟平均风速
 • 最低气压910 hPambar
气旋季统计
热带低压数30个
风暴数25个 (23个官方,2个非官方)
台风数15个
超级台风数6个 (非官方)
死亡人数共3,886人
财产损失$144亿(2006年美元
相关条目
太平洋台风季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系由东京台风中心命名,而在该地区的热带低压的编号都以 W 字母作结。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区域专责气象中心东京台风中心
热带气旋等级
等级 风速
猛烈台风 ≥105
≥194公里每小时
强烈台风 85–104节
157–193公里每小时
台风 64–84节
118–156公里每小时
强热带风暴 48–63节
88–117公里每小时
热带风暴 34–47节
63–87公里每小时
热带低压 22–33节
41–62公里每小时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

自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开始以来,本台风季总共产生了23个热带气旋

台风珍珠 (Chanchu)

编辑

PAGASA:Caloy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5月8日-2006年5月18日
强度175 km/h(110 mph(十分钟) 
930 hPambar

在5月8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5月9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珍珠。5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它登陆菲律宾。5月13日,它进入南海,又被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它在5月18日登陆广东省东部,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又在同日横跨福建浙江中南部沿海,并在当晚进入东海成为温带低气压。

热带风暴杰拉华 (Jelawat)

编辑

PAGASA:Domeng

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6月26日-2006年6月29日
强度75 km/h(45 mph(十分钟) 
996 hPambar

在6月24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在6月26日才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杰拉华。它于6月29日在中国登陆。它于同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台风艾云尼 (Ewiniar)

编辑

PAGASA:Ester

强烈台风(JMA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6月29日-2006年7月11日
强度185 km/h(115 mph(十分钟) 
930 hPambar

在6月29日,一热带低压在帕劳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艾云尼。7月3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同日再将它升格为台风。7月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7月10日,它在韩国登陆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再在较后时间减弱为热带风暴。第二天,它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成为温带低气压。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 (Bilis)

编辑

PAGASA:Florita

强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7月8日-2006年7月15日
强度110 km/h(70 mph(十分钟) 
970 hPambar

在7月8日,一热带低压在关岛之西南形成。它在第二天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碧利斯。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它于7月13日22:20(UTC+8),在台湾宜兰县头城镇登陆,并于第二天出海,较后时间在中国福建登陆。它于7月15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台风格美 (Kaemi)

编辑

PAGASA:Glenda

台风(JMA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7月18日-2006年7月26日
强度150 km/h(90 mph(十分钟) 
960 hPambar

在7月18日,一热带低压于关岛之东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格美。7月2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已经在同日将它升格为台风,日本气象厅则在第二天才将它升格为台风。7月24日23时45分,它在台湾台东县成功镇登陆。它在第二天4时5分由嘉义县东石乡附近出海,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并在中国登陆。它在7月26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台风派比安 (Prapiroon)

编辑

PAGASA:Henry

台风(JMA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7月28日-2006年8月5日
强度120 km/h(75 mph(十分钟) 
970 hPambar

在7月28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吕宋岛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在7月31日才把它确认为热带低压。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派比安。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8月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8月4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第二天,减弱为热带低压并消散。

其后,于日本气象厅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日本气象厅把派比安的风速下调为65节,气压上调至970hPa。

台风玛莉亚 (Maria)

编辑
台风(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8月4日-2006年8月11日
强度130 km/h(80 mph(十分钟) 
975 hPambar

8月4日,日本气象局于西太平洋形成热带低压09W开始发出警报。翌日增强成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其命名为“玛莉亚”。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当日才将其确认为热带风暴,但此时日本气象局已将其升格至强热带风暴。

玛莉亚移动路径在8月7日起转往较偏北,8月8日早上转往东北移动同时略为减弱,8月9日早上沿着日本东南部海岸线外围朝东北方移动,上午6时半于新岛登陆,吹袭关东地方沿海并持续减弱,翌日远离陆地,至8月11日至日本以东海域成为温带气旋

在事后报告中,玛莉亚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以及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热带风暴。

台风桑美 (Saomai)

编辑

PAGASA:Juan

猛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8月5日-2006年8月11日
强度195 km/h(120 mph(十分钟) 
925 hPambar

一热带低压于8月5日在加罗林群岛附近形成,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桑美。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至强热带风暴。8月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至台风。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8月10日,它在中国东部登陆。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并于第二天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它与强热带风暴宝霞发生藤原效应,令宝霞一度在南海徘徊。 台风桑美,是自1962年以来登陆中国最强台风。

强热带风暴宝霞 (Bopha)

编辑

PAGASA:Inday

强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8月5日-2006年8月10日
强度100 km/h(65 mph(十分钟) 
980 hPambar

在8月5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台湾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则在第二天才把它确认为一热带低压,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把它命名为宝霞。8月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至强热带风暴。六小时后,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8月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重新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再于同日将它重新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它登陆台湾台东县成功镇。8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此强热带风暴与比它强的台风桑美发生藤原效应,一度在南海徘徊。

强热带风暴悟空 (Wukong)

编辑
强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8月12日-2006年8月20日
强度95 km/h(60 mph(十分钟) 
980 hPambar

8月12日,硫磺岛附近发现一股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8月13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也在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悟空。它于8月18日凌晨0时在日本宫崎县宫崎市附近登陆,并开始减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同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在8月20日才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

在事后报告中,悟空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清松 (Sonamu)

编辑

PAGASA:Katring

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8月13日-2006年8月16日
强度65 km/h(40 mph(十分钟) 
992 hPambar

在8月13日,一热带低压于冲绳岛之南形成。它迅速加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将它命名为清松。清松于8月15日逐渐接近比它强的热带风暴悟空,受其影响不断减弱。日本气象厅于8月16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

台风伊欧凯 (Ioke)

编辑
猛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8月27日进入西北太平洋-2006年9月7日
强度195 km/h(120 mph(十分钟) 
920 hPambar

8月27日下午2时,位于中太平洋的伊欧凯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北太平洋范围,因此改由日本气象厅(JMA)发报。下午5时,日本气象厅将其评定为台风,沿用中太平洋名称伊欧凯。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定为超级台风。9月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伊欧凯已经开始慢慢地变成一温带气旋。9月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9月7日,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伊欧凯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珊珊 (Shanshan)

编辑

PAGASA:Luis

猛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9月9日-2006年9月18日
强度205 km/h(125 mph(十分钟) 
919 hPambar

在9月9日,一热带低压于冲绳岛之东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珊珊。它在9月11日迅速加强为一强热带风暴,并在9月12日再加强为一台风。9月16日上午4时半,珊珊于西表岛登陆,至9月20日下午5时以一级台风的强度于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登陆,并进入日本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同日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珊珊已经开始慢慢地变成一温带气旋。9月1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当晚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摩羯 (Yagi)

编辑
猛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9月17日-2006年9月25日
强度195 km/h(120 mph(十分钟) 
910 hPambar

在9月17日,一热带低压于密克罗尼西亚之东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摩羯。9月1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再于9月19日将它升格为台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9月21日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但它在第二天就被降格为台风。9月2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摩羯已经开始慢慢地变成一温带气旋。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9月25日,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摩羯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象神 (Xangsane)

编辑

PAGASA:Milenyo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9月25日-2006年10月2日
强度155 km/h(100 mph(十分钟) 
940 hPambar

在9月25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日本气象厅在第二天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象神,再在同日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9月27日,它登陆菲律宾萨马岛,并在登陆后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10月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象神已经登陆越南并开始减弱。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再于稍后时间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再在第二天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并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它很快便在泰国境内消散。

强热带风暴贝碧嘉 (Bebinca)

编辑

PAGASA:Neneng

强热带风暴(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0月1日-2006年10月6日
强度95 km/h(60 mph(十分钟) 
980 hPambar

在10月1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日本气象厅在10月3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贝碧嘉。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0月4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但在第二天就将它再次升格为热带风暴。邻近的热带风暴温比亚在较后时间开始影响它的发展,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10月6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在事后报告中,贝碧嘉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温比亚 (Rumbia)

编辑
热带风暴(JMA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0月3日-2006年10月6日
强度85 km/h(50 mph(十分钟) 
985 hPambar

在10月3日,一热带低压于南鸟岛之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温比亚。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在10月4日才将它升格为一热带低压。它在较后时间开始影响邻近的热带风暴贝碧嘉,令它迅速减弱。日本气象厅在10月6日将它降格为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苏力 (Soulik)

编辑
台风(JMA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0月9日-2006年10月16日
强度140 km/h(85 mph(十分钟) 
955 hPambar

在10月9日,一热带低压于关岛之东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苏力。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0月1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10月15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因为苏力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10月1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原因是苏力已经成为一温带气旋。

台风西马仑 (Cimaron)

编辑

PAGASA:Paeng

强烈台风(JMA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0月26日-2006年11月6日
强度185 km/h(115 mph(十分钟) 
920 hPambar

在10月26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西马仑,再在较后时间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0月28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第二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不久后,它以五级台风的强度在吕宋岛登陆。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降格为台风。11月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在三小时后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再在下午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1月6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飞燕 (Chebi)

编辑

PAGASA:Queenie

强烈台风(JMA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1月8日-2006年11月14日
强度185 km/h(115 mph(十分钟) 
925 hPambar

在11月8日,一热带低压于菲律宾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飞燕。11月10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同日再将它升格为台风。第二天,它在吕宋岛的Aurora省登陆,再在六小时后在Pangasinan省登陆。11月12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11月14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榴莲 (Durian)

编辑

PAGASA:Reming

猛烈台风(JMA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1月25日-2006年12月5日
强度195 km/h(120 mph(十分钟) 
915 hPambar

在11月25日,一热带低压于雅蒲岛之东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榴莲。11月27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11月29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它升格为超级台风。第二天,它横扫菲律宾。它很快便减弱为台风了。12月4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但十二小时后就把它再次升格为台风。第二天,它在越南槟椥省登陆,并被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再在较后时间被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之后,榴莲离开西北太平洋,进入安达曼海,日本气象厅为它发出最后报告。

台风尤特 (Utor)

编辑

PAGASA:Seniang

强烈台风(JMA
3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2月7日-2006年12月14日
强度155 km/h(100 mph(十分钟) 
945 hPambar

在12月7日,一热带低压于雅蒲岛之西南形成,日本气象厅于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尤特。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2月9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升格后不久,它登陆菲律宾萨马岛和民都洛岛。12月13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再在较后时间将它降格为热带风暴。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此时尤特已经在南海上逐渐转化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风暴潭美 (Trami)

编辑

PAGASA:Tomas

热带风暴(JMA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12月16日-2006年12月19日
强度65 km/h(40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在12月16日,一热带低压于关岛之西南形成。第二天,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将它命名为潭美。12月19日,日本气象厅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12月21日,其残留云系于菲律宾萨马岛登陆,并于比科尔半岛彻底消散。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低压

编辑

PAGASA:Agaton

热带低压(PAGASA
持续日期2006年1月21日-2006年1月27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0 hPambar

在1月21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棉兰老岛之东形成。它在1月24日在维萨亚斯群岛登陆,并减弱为一低压区。它在1月25日于南海再次增强为一热带低压。它在1月27日于南海消散。


热带风暴 01W

编辑

PAGASA:Basyang

热带低压(JMA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3月4日-2006年3月7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997 hPambar

一热带低压于2006年3月4日在印尼以北的太平洋海面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同日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但日本气象厅没有升格,因此它没有正式命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第二天将它降格为一热带低压。它在3月7日消散。

热带低压

编辑
热带低压(CMA
  
持续日期2006年7月3日-2006年7月4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998 hPambar

在7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现一热带低压于海南岛三亚市之南形成,它迅速在同日晚上在海南岛登陆。第二天,该热带低压进入北部湾,并稍微增强,最后于中越边界附近再次登陆,并于同日迅速在内陆消散。

热带低压

编辑
热带低压(CMA
  
持续日期2006年7月21日-2006年7月22日
强度45 km/h(30 mph(十分钟) 
1002 hPambar

在7月21日,广东省气象局发现一热带低压于西沙以南形成。它的组织极为松散,迅速在第二天7月22日消散。

热带低压13W

编辑
热带低压(JMA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8月23日-2006年8月25日
强度45 km/h(30 mph(十分钟) 
998 hPambar

在8月23日,一热带低压于海南岛之东南形成。8月25日,它在广东西部阳江一带登陆并迅速消散。

热带低压

编辑
热带低压(JMA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9月12日-2006年9月13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4 hPambar

在9月12日,一热带低压海南岛之东南形成。9月13日,它在广东西部阳江一带登陆并迅速消散。

热带低压 17W

编辑
热带低压(JMA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2006年9月23日-2006年9月25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996 hPambar

在9月23日,一热带低压于南海中部形成。9月25日,它在越南登陆并消散。

热带低压

编辑

PAGASA:Ompong

热带低压(PAGASA
持续日期2006年10月12日-2006年10月13日
强度55 km/h(35 mph(十分钟) 
1006 hPambar

在10月12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发现一热带低压于吕宋岛之东形成,但日本气象厅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只把它当作为一低压区。它在形成不久后便受邻近的台风苏力影响,并在第二天减弱为一低压区。

热带气旋时间表

编辑
热带风暴潭美台风尤特台风榴莲 (0621)台风飞燕 (0620)台风西马仑台风象神 (0615)台风摩羯台风珊珊台风伊欧凯强热带风暴宝霞台风桑美 (0608)台风玛莉亚台风派比安 (0606)台风珍珠

热带气旋名单

编辑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名字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06年使用的名字清单中,有6个名字被替换,新名字“红霞”、“彩虹”、“银河”、“凡亚比”、“白海豚”及“狮子山”,分别取代了“凤仙”、“鸣蝉”、“苏特”、“云娜”、“欣欣”及“婷婷”。2005年使用过的与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珍珠是2006年首个台风。2006年的风暴名称可能会与2000年的部分风暴名称相同。

提供国家/地区 名称
柬埔寨 达维 康妮 娜基莉 科罗旺 莎莉嘉
中国 龙王 玉兔 风神 杜鹃 海马
朝鲜 鸿雁 桃芝 海鸥 彩虹 米雷
中国香港 启德 万宜 凤凰 彩云 马鞍
日本 天秤 天兔 北冕 巨爵 蝎虎
老挝 布拉万 帕布 巴蓬 凯萨娜 洛坦
中国澳门 珍珠 0601 蝴蝶 黄蜂 芭玛 梅花
马来西亚 杰拉华 0602 圣帕 鹦鹉 茉莉 苗柏
密克罗尼西亚 艾云尼 0603 菲特 森拉克 尼伯特 南玛都
菲律宾 碧利斯 0604 丹娜丝 黑格比 卢碧 塔拉斯
韩国 格美 0605 百合 蔷薇 银河 奥鹿
泰国 派比安 0606 韦帕 米克拉 妮妲 玫瑰
美国 玛莉亚 0607 范斯高 海高斯 奥麦斯 洛克
越南 桑美 0608 利奇马 巴威 康森 桑卡
柬埔寨 宝霞 0609 罗莎 美莎克 灿都 纳沙
中国 悟空 0610 海燕 海神 电母 海棠
朝鲜 清松 0611 杨柳 红霞 蒲公英 尼格
中国香港 珊珊 0613 玲玲 白海豚 狮子山 榕树
日本 摩羯 0614 剑鱼 鲸鱼 圆规 天鹰
老挝 象神 0615 法茜 灿鸿 南川 帕卡
中国澳门 贝碧嘉 0616 琵琶 莲花 玛瑙 珊瑚
马来西亚 温比亚 0617 塔巴 浪卡 莫兰蒂 玛娃
密克罗尼西亚 苏力 0618 米娜 苏迪罗 凡亚比 古超
菲律宾 西马仑 0619 海贝思 莫拉菲 马勒卡 泰利
韩国 飞燕 0620 浣熊 天鹅 鲇鱼 杜苏芮
泰国 榴莲 0621 威马逊 莫拉克 暹芭 卡努
美国 尤特 0622 麦德姆 艾涛 艾利 韦森特
越南 潭美 0623 夏浪 环高 桑达 苏拉

菲律宾热带气旋命名法

编辑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的话(不论强度高低),就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字。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本年名单与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但热带气旋名称 Gloria 则被 Glenda 所取代。[1]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

  • Agaton
  • Basyang
  • Caloy 0601
  • Domeng 0602
  • Ester 0603
  • Florita 0604
  • Glenda 0605
  • Henry 0606
  • Inday 0609
  • Juan 0608
  • Katring 0611
  • Luis 0613
  • Milenyo 0615
  • Neneng 0616
  • Ompong
  • Paeng 0619
  • Queenie 0620
  • Reming 0621
  • Seniang 0622
  • Tomas 0623
  • Usman(未用)
  • Venus(未用)
  • Waldo(未用)
  • Yayang(未用)
  • Zeny(未用)
  • Agila(未用)
  • Bagwis(未用)
  • Chito(未用)
  • Diego(未用)
  • Elena(未用)
  • Felino(未用)
  • Gundig(未用)
  • Harriet(未用)
  • Indang(未用)
  • Jessa(未用)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10-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0). 

外部链接

编辑